麦秸制浆造纸废水深度处理中试研究

2012-12-08 05:27王怀宇
化工环保 2012年2期
关键词:麦秸色度制浆

王怀宇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 资源与环境工程系,河北 邢台 054000)

麦秸制浆造纸废水深度处理中试研究

王怀宇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 资源与环境工程系,河北 邢台 054000)

采用催化氧化—絮凝—沉淀工艺深度处理麦秸制浆造纸废水,处理规模为200 m3/d。在进水COD 为150~263 mg/L、色度为64~128倍、SS为 50~88 mg/L的水质情况下,处理后出水水质稳定, COD 为38~52 mg/L,色度为2~8倍,SS为 12~23 mg/L,出水水质达到GB3544—2008《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采用该工艺深度处理麦秸制浆造纸废水的费用不超过0.55 元/m3。

造纸废水;催化氧化;絮凝;沉淀;深度处理

造纸废水具有排放量大、有机污染物含量高等特点,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在众多的处理方法中,生化处理工艺运行成本合理、应用最为广泛。但造纸废水中含有大量难以生物降解的溶解性木质素,传统生化处理出水中COD仍较高,且GB3544—2008《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1]实施后,原有的许多造纸废水处理设施已无法满足新标准的要求。目前处理造纸废水的主要技术有高级氧化—膜法组合工艺[2]、磁化—混凝—生物碳吸附组合工艺[3-7]、催化氧化工艺[8-10]等。

本工作采用催化氧化—絮凝—沉淀工艺中试深度处理麦秸制浆造纸废水(简称废水),考察了该工艺对废水中COD、色度、SS等的去除效果。

1 试验部分

1.1 废水水质

1.2 材料、试剂和仪器

催化剂、A药剂:自制;阴离子聚丙烯酰胺(PAM):相对分子质量为1.8×107;试验所用试剂均为工业级。

GW-03型电子烘箱:长沙仪器仪表厂;PHS-2F型pH计:上海梅颖浦仪器仪表制造有限公司。

1.3 工艺流程及试验方法

废水处理中试工艺流程见图1。

图1 废水处理中试工艺流程

1.3.1 催化氧化反应

催化氧化反应在混合反应池中进行。混合反应池设两格搅拌反应区,废水在催化氧化混合反应池中的水力停留时间为20 m in。向混合反应池中加入催化剂和A药剂,A药剂加入量为1.5~2.0 mg/L,催化剂加入量为0.7~1.0 mg/L,再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调节废水pH为3.5~5.0。A药剂与废水中的木质素反应生成絮凝物。

1.3.2 絮凝反应

絮凝反应也在混合反应池中进行。与催化氧化反应的混合反应池相同,水力停留时间也为20 m in。从催化氧化反应系统出来的废水进入絮凝反应的混合反应池,按照在废水中质量分数为5%的比例加入氢氧化钙,将废水pH调至7.0左右,再按照在废水中质量分数为0.04%的比例加入助凝剂PAM,进行絮凝反应。

第六,宴舞类演艺。宴舞类演艺是指在演艺餐厅中进行展示的旅游演艺产品,其中具代表性的是九寨沟的“藏王宴舞”和昆明的“吉鑫宴舞”。

1.3.3 沉淀

沉淀在斜板沉淀池中进行,沉淀池中设置斜板填料,并设两个排泥斗,斜板沉淀池的表面负荷为1.2 m3/(m2·h)。经沉淀处理后的废水部分回用或排放。沉淀分离产生的污泥排至中段水车间的污泥池。

1.4 分析方法

采用重铬酸钾法测定COD[11];采用重量法测定SS[11];采用稀释倍数法测定色度[11];采用pH计测定废水pH。

2 结果与讨论

2.1 废水COD去除效果

废水COD去除效果见图2。由图2可见,试验出水的COD稳定在 38~52 mg/L。

2.2 废水色度去除效果

废水色度去除效果见图3。由图3可见,试验出水的色度在2~8倍,较低的色度可有效拓展废水的回用途径。

图2 废水COD去除效果

图3 废水色度去除效果

2.3 废水SS的去除效果

废水的SS去除效果见图4。由图4可见,试验出水的SS为 12~23 mg/L。

图4 废水的SS去除效果

中试试验出水的COD、色度和SS均达到GB3544—2008《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

3 经济效益分析

因试验时所用电缆直接引自企业的配电设施,没有单独设表计量,故成本核算时未考虑用电费用。废水处理的直接费用主要为投加的A药剂、催化剂、氢氧化钙、PAM的费用。根据2010年9月化工产品的价格,中试时处理废水的平均费用为:A药剂和催化剂0.20 元/m3;氢氧化钙0.10 元/m3;PAM 0.05 元/m3。

本工艺产生的化学污泥具有较好的滤水性能,掺杂少量PAM后可采用较小功率的带式压滤机进行污泥脱水,费用很低。根据工程经验,污泥脱水、设备折旧、人员工资等费用不超过0.20元/m3。因此,该工艺深度处理麦秸制浆造纸废水的费用不超过0.55 元/m3。

4 结论

采用催化催化氧化—絮凝—沉淀工艺深度处理麦秸制浆造纸废水,处理规模为200 m3/d。在进水COD 为150~263 mg/L、色度为64~128倍、SS为 50~88 mg/L的水质情况下,处理后出水水质稳定,COD 为38~52 mg/L,色度为2~8倍,SS为12~23 mg/L,出水水质达到GB3544—2008《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采用该工艺深度处理麦秸制浆造纸废水的费用不超过0.55 元/m3。

[1] 环境保护部. GB 3544—2008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S].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2] 陆贤,刘伟京. Fenton试剂深度处理废纸造纸废水实验研究[J].湖北造纸,2011,27(6):19 - 21.

[3] 孙建辉,孙胜鹏,王慧亮,等. Fenton试剂氧化技术处理难降解工业有机废水的研究进展[J].工业水处理,2006,26(12):9 - 11.

[4] 张伯生,刘作达. 用生物膜法—化学絮凝法组合工艺处理造纸中段废水[J]. 给水排水,1999,25(7):30 - 33.

[5] 洪卫,刘勃,季华东,等. 碱法木浆制浆造纸综合废水深度处理试验[J]. 中国造纸, 2007,26(7):31 -32.

[6] 刘洋,刘勃,段文江. 造纸中段废水深度处理技术研究[J]. 中华纸业, 2009,30(12):49 - 52.

[7] 张瑞超,缪效真,马厚悦,等. 制浆造纸废水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的研究[J].中华纸业,2008,29(21):54 - 56.

[8] 许效天,霍林,霍聪. 造纸废水处理技术应用及研究进展[J] .化工环保,2009,29(3): 230 - 234.

[9] 朱亦仁,张振超,解恒参,等. 光催化氧化法处理石灰法草浆造纸废水[J].化工环保, 2005,25(4):288 - 290.

[10] 李利敏,闫海生,于姗姗,等. 催化湿式氧化预处理造纸黑液[J].化工环保,2011,31(4):338 -341.

[11] 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检测分析方法》编委会. 水和废水检测分析方法[M]. 第4版.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210 - 211,254 - 255,267.

Pilot-scale Study on Advanced Treatment of Straw Pulping and Papermaking W astewater

Wang Huaiyu

(Department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Xingta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Xingtai Hebei 054000,China)

The straw pulping and papermaking wastewater was treated by the catalytic oxidationflocculation-precipitation process with 200 m3/d of the treatment scale. When the influent COD is 150-263 mg/L,the chroma is 64-128 times and the SS is 50-88 mg/L,the water quality of the effluent is stable with 38-52 mg/L of COD,2-8 times of chroma and 12-23 mg/L of SS,which can meet the national discharge standards of GB3544-2008. The treatment cost is less than 0.55 yuan/m3.

papermaking wastewater;catalytic oxidation;flocculation;precipitation;advanced treatment

X703

A

1006 - 1878(2012)02 - 0149 - 03

2011 - 10 - 22;

2011 - 11 - 10。

王怀宇(1977—),男,辽宁省铁岭市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废水处理研究工作。电话15130968365,电邮 xtwanghuaiyu@163.com。

河北省科技攻关项目(Z2009471)。

(编辑 祖国红)

猜你喜欢
麦秸色度制浆
制浆造纸废水回收处理工艺的研究
运达废纸制浆技术与装备
踩麦秸
麦秸垛里藏温情
麦秸
基于改进色度模型的非接触式心率检测与估计
景德镇早期青白瓷的器型与色度
温暖的麦秸垛
如何提高苹果的着色度
制浆造纸废水处理技术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