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6例诊治分析

2012-12-09 08:22林玉萍四川省射洪县人民医院6292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年16期
关键词:弥漫性凝血因子冰冻

林玉萍 四川省射洪县人民医院 629200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种由多种疾病引发的以凝血障碍为特征的病理过程,其发病急骤、来势凶险,极容易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死亡率高,若及时诊治可获痊愈。如何做到把握时机早期诊断,正确治疗是抢救DIC的关键。现对本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抢救的6例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以探讨DIC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共收治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6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42岁;初产妇2例,经产妇4例;2例产前,4例产后;6例均为剖宫产。

1.2 发病诱因 1例胎盘早剥;3例前置胎盘,其中2例并发胎盘植入;1例在剖宫产术中发生羊水栓塞;1例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至产后大出血。

1.3 临床表现 其中2例产前大量阴道流血,2例剖宫产术中大出血,1例剖宫产术后子宫收缩乏力大量阴道流血,以上5例总出血量1 200~3 500ml,血液不凝,不同程度休克、烦躁、意识障碍;1例剖宫产术中发生羊水栓塞,表现为呼吸困难,面色青紫,血压正常,术后出现腹部伤口血肿。

1.4 实验室检查结果 6例患者血小板降低<80×109/L,并进行性下降,最低61×10g,6例PT比正常延长>3s,APTT比正常延长>4s,5例纤维蛋白原<1g/L,最低0.18g/L,1例1.66g/L。

1.5 治疗 5例患者输悬浮红细胞,其中4例同时输新鲜冰冻血浆,1例输血小板;1例羊水栓塞患者只输血浆,同时给予地塞米松及阿托品治疗;2例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者行子宫切除;6例患者均同时给予止血三联(止血芳酸、止血敏、维生素C)止血治疗。

1.6 结果 在手术实施和实验室检查治疗后,我院抢救的6例患者均成功获救,无1例患者死亡。

2 讨论

2.1 诊断 产科DIC的诊断应与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相结合,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抢救DIC成功的关键。临床上易诱发产科DIC的疾病有产后大出血、胎盘早剥、羊水栓塞、妊娠高血压、妊娠合并肝炎、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死胎、过期流产等。在分娩过程中发生大出血、血液不凝、休克、栓塞等表现之一者应想到本病的可能,再结合实验室检查即可确诊。DIC的实验室检查有下列3项或以上者可诊断为DIC[1]:(1)血小板<100×109/L或进行性下降;(2)纤维蛋白原<1.5g/L或进行性下降或>410g/L;(3)3P试验阳性或FDP>20mg/L;(4)PT延长或缩短3s以上或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缩短或延长10s以上;(5)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缩短或纤溶酶原减低。

2.2 治疗 (1)去除诱因。产科DIC虽然病情凶险,但诱因明确,及时去除诱因才能阻断促凝物质的来源,从而阻断DIC的发展。产前DIC要抓住时机解决分娩问题,若产后出血不止,要及时果断行子宫切除术,使病情最快得到改善,即使在休克状态下也应在抢救休克的同时行剖宫产术或子宫切除术。本组资料中2例在输血、输液抗休克下果断行子宫切除。(2)应用肝素。DIC早期血液呈高凝状态,后期继发纤溶亢进,血液呈低凝状态,肝素是常用而有效的抗凝剂,应用于高凝期效果最佳,其作用是阻断凝血过程,阻断血小板、凝血因子消耗,但对已形成微血栓无效,临床上高凝状态时间短,往往不易把握时机,应用不当反而加重出血,因此,是临床上治疗产科DIC的棘手问题。因此笔者在抢救上述病例中未使用肝素。(3)补充凝血因子。产科DIC多为急性失血引起,病情进展快,高凝期极短,可迅速进入消耗性低凝期及纤溶亢进期,因此在出血不凝时应及时补充凝血因子,可输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浓缩血小板、纤维蛋白原等,而在基层医院条件有限,没有冷沉淀、纤维蛋白原本,只有新鲜冰冻血浆及浓缩血小板。笔者在抢救产科DIC时,积极抗休克、输注浓缩红细胞的同时选用新鲜冰冻血浆。新鲜冰冻血浆可补充除血小板外的全部凝血因子且有扩容作用,在DIC消耗性低凝期,新鲜冰冻血浆的应用可迅速补充凝血因子,使血液凝固,明显减少阴道出血量。该组病例中5例输新鲜冰冻血浆,1例输血小板,经过以上处理6例均抢救成功。

2.3 加强计划生育及预防保健工作 加强孕产妇产前检查工作,早期发现合并症及并发症。在本组病例中经产妇4例,占67%,因此对经产妇的分娩处理应更加重视,搞好计划生育工作,减少多胎多产,可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1]谢家凤,刘健玲,邓小梅,等.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13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9,12(2):115.

[2]裴兵,刘利,吴辉.凝血与纤溶指标在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的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12(2):187.

猜你喜欢
弥漫性凝血因子冰冻
控制冷沉淀凝血因子在室温下制备时长的临床意义
血栓弹力图常用参数与凝血因子及凝血象间的相关性
集束化护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对产后出血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凝血因子的影响
CMYC、BCL2、BCL6蛋白表达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冰冻太阳光
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应用高压氧与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的效果研究
了不起的冰冻动物园
冰冻的梦
看恐怖片,血液都被吓凝固了
冰冻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