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果“缩果病”新探

2012-12-10 09:34
烟台果树 2012年4期
关键词:离层果柄细胞分裂

徐 澄

西安华西大学·712100

枣果“缩果病”,又称枣萎蔫果病、枣雾蔫病等,是我国各大枣区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被发现后,其症状、病因及感病途径,各大专业期刊及相关书籍表述基本相同。

1 症状

发生缩果病的枣果首先在果肩或胴部出现黄褐色不规则变色斑,进而果皮出现水渍状、土黄色,边缘不清,后期果皮变为暗红色,果肉由淡绿转为黄色,果实大量脱水,一侧出现纵向收缩纹收缩,且无光泽。果肉病区由外向内出现褐色斑、土黄色松软。果实瘦小,病组织呈海绵状坏死,病斑果肉色黄,糖分总量下降,病果吃起来味苦,失去食用价值。果柄变为褐色或黑褐色,进而果柄形成离层,果实提前脱落。

2 病因

关于该病病原体,学术界众说纷纭,具体归结为以下三种:①细菌,草生群,肠杆菌科噬枣欧文氏杆菌Erwinia juujbovora Wang et Guo;②半知菌亚门腔孢纲球壳孢目聚生小球壳菌Dothiorella gregaria Sacc.;③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细链隔孢菌Alternaria tenuis Nees和瘤座孢目砖格梨孢霉Coniothyrium sp.等。

3 感病途径

枣果外皮自然破损,及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如壁虱、叶蝉和椿蟓等所引起的伤口传病。

4 防治方法

主要喷施农用链霉素等相关杀菌剂予以防治。

对学术界这一定性的结论,笔者有不同的看法,并提出质疑,并把破解枣果“缩果病”病因作为一课题进行研究。为此,笔者先后到河北的黄骅、山东的沾化、陕西的大荔冬枣主产区,山西临漪梨枣(含冬枣)主产区、宁夏的灵武长红枣主产区、新疆的哈密大枣主产区,及新疆的若羌、阿克苏、喀什、和田的灰枣、骏枣主产区(含新疆建设兵团部分团场),进行入户、入地块实地考察、调研,历时5年,采集了大量的文字、视频资料,并对枣果“缩果病”病果果实、果柄切片,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将十几种预防和治疗“缩果病”致病因(真菌、细菌病害)的杀菌剂如甲托、多菌灵复配剂、农用链霉素、苯醚甲环唑、戊唑醇、醚菌酯等,分别在山西临漪县、陕西大荔县及新疆若羌的瓦石峡、阿克苏的红旗坡四地12个冬、红枣园 (每个枣园面积0.2~0.53 hm2),进行了3年的田间药剂防效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这些杀菌剂的综合防效率仅为3.9%,防效率极低。12个枣园的枣果自然破损率为0.68%,刺吸式口器的害虫伤口率0.42%,这些自然损伤及虫口伤的果实感病率仅为0.27%。大量试验表明,枣果“缩果病”的致病因既不是真菌病害,也不是细菌病害,更不是真菌细菌复合侵染所致,和真菌、细菌病害、枣果自然损伤及刺吸式口器的害虫伤口没有直接的关系。

该病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经笔者大量的采样、观察、试验和显微镜下看到的果柄切片的离层分析,以及果柄离层中堆积的脱落酸、乙烯的化验结果看:枣果“缩果病”致病因系内源激素比例严重失调所致,是一种生理性病害。具体表现为:枣果在生长、发育过程因自身因素及外界不可抗因素影响,枣果的内源激素比例失调,果柄与枝干连接处、果柄自身会形成脱落酸大量堆积(超出了果柄本身的承受能力),而脱落酸堆积过多后,会促使果柄离层区的部分细胞层细胞分裂终止,有阻遏果实内部赤霉酸及细胞分裂素促进生长的作用;同时,脱落酸又抑制脱氧核糖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刺激大量乙烯的产生,而乙烯具有促进叶片衰老和果实脱落的作用。因此,脱落酸的过量堆积阻遏了赤霉酸、细胞分裂素及生长素的正常运行。同时,又刺激了乙烯的大量产生,促使枣果的果柄本身及果柄与枝干间的离层形成,离层形成处细胞发生断裂,细胞分裂终止,果柄率先萎缩、干瘪,阻断了枣果所需氮、磷、钾、微量元素等各种养分和水分的正常输送。内源激素比例严重失调后,枣果果实在长时间得不到供养的情况下,就会萎缩、干瘪,形成纵向收缩纹、收缩状病果,最后脱落。

至于,该病在同一地块有的年份发病较重,有的年份较轻,以及枣果内源激素比例失调的确切原因,是否受气候、土壤、干旱等因素影响,尚待研究。

5 小 结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枣果“缩果病”的发病原因,与病虫害没有直接关系,是典型的内源激素比例失调、外源激素不足造成的生理性病害。

猜你喜欢
离层果柄细胞分裂
采果方法对贮藏期猕猴桃果实品质劣变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WBY-10型顶板离层仪的优化设计
金刺梨果柄分离试验及有限元分析
采动覆岩离层多层位注浆地表沉陷控制技术
多杀性巴氏杆菌细胞分裂相关基因的筛选
顶板离层水突涌模式及预防技术模拟研究
樱桃上市季
例析有关细胞分裂的图文信息转换
果实成熟后为什么会掉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