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寻常的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2012-12-18 04:02胡平
小说评论 2012年3期
关键词:评奖网络文学

胡平

茅盾文学奖评奖历史上有两次是不同寻常的,一次是第四届,评选1989至1994年的作品,到1997年底才评出来,拖了两年多;一次就是刚评过的第八届,评选2007至2010年的作品,以其空前的改革和引起全社会关注闻名。两次我都参加了办公室工作,前一次写了回顾文章,这次也写一篇,留些历史资料。

一、评奖是重大的引导

2011年,八届茅奖的评奖之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这个会议指出,目前有影响的精品力作还不够多,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引导力度需要加大。那么,如何实现这种引导呢?具体方式有多种,其中,通过评奖、特别是全国性评奖促进精品力作的生产是重大的引导。

茅盾文学奖四年评选一次,按目前平均年产长篇小说2000部计,要在8000部左右作品中奖励5部作品,是一种非常大的具体引导。它的作用之大是普通评选、评论等其它引导方式所不能比拟的。

这种引导的效果主要在两方面:一方面,以获奖作品本身体现的思想性艺术性标准引导长篇小说创作,使广大作家看到当前创作最高水平,努力赶超这个水平。当然,这只是相对而言,文学上任何评奖都有眼光问题,都可能有遗珠之憾,少数情况下甚至有鱼目混珠的事情。作家不应该把获奖视为最高成就。由于特殊原因未获奖的作品可以口碑流传,同样能够成为经典。另一方面,是以评奖本身的权威性公正性引导创作。这种引导也许更为重要,由于茅奖是对长篇小说创作的最大奖励,评得是否公正,会直接影响创作的面貌。

现在看来,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的评选基本是成功的,实现了李冰同志代表中国作协党组提出的要求,就是突出对创作的引导,加强和改进文学评奖,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价机制,提高评奖的导向性、权威性和影响力,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它成功的最大意义,在于向文学界传达出一个明确的信息,即只要把功夫真正用在创作上,写出最优秀的作品,就完全可能得到应有的承认和荣誉,就像李敬泽所说:“这次评奖,最基本要做到,不要让踏实、本分写作的作家们伤心、寒心,不要让他们感觉到在文学这件事上都没有公道。我想这太重要了,一个写作者应该相信我不凭着我的关系,凭着我的创造就能够得到肯定,我想这个信念是激励着每一个写作者的重要力量。”所以,此届评奖起码对以后四年的长篇小说创作产生直接的促进,会有更多的作家在这四年乃至更长时间里专心致力于精品力作的打磨。

二、评奖需要应对新形势

八届茅奖面临的形势其实是严峻的,形势与以往相比有较大变化,也使评奖组织方要考虑两个基本问题:

(一)如何评出好的社会影响。评奖是一件必然带来社会影响的事,但是,在今天环境下,带来好的社会影响却不容易。茅奖是唯一的国家级长篇小说大奖,在设立之初就备受社会关注,1982年12月15日,第一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大会在人民大会堂的小礼堂举行,此后,所有获奖作品销量大增,许多高校把获奖作品列为必读书目。以后长时期里,茅奖享有较高的社会声誉。《白鹿原》获奖前发行45万册,获奖后大幅增加,据说至今发行120万册;《尘埃落定》获奖前发行20万册,获奖后增加了七八十万册,至今销量还在攀升。《平凡的世界》的销量可能达到200万册以上,至今长销不衰。当然,茅奖获奖作品中也有鱼目混珠者,得奖后也既无口碑又无销量,但好作品靠茅奖声名大振却是事实。

但近年来,文学评奖的社会影响力正在下降。随着社会文化生活的日益多样,公众对文学、包括文学评奖的关注度的确减弱不少。在文学中,根基雄厚的传统文学,其影响力相对于新兴的网络文学也开始不占上风。这些情况表明,八届茅奖开评,需要适应新形势采取新措施重新吸引公众的注意力,扩大茅奖的社会影响。如果评完了社会上反响平淡,就意味着茅奖的无足轻重,对文学并非幸事。

另一方面,扩大社会关注,又意味着带来更多的质疑和抨击。因为今天社会中确实存在一些假的恶的丑的现象,如李刚事件、郭美美事件、瘦肉精事件等等,引起部分社会成员强烈的不信任情绪。同时,公众的监督意识日益觉醒,要求对公众事务有知情权的呼声日益高涨,网络成为迅速集散社会舆论的重要平台。这时,越吸引人们对评奖的关注,越可能带来攻击和质疑。我们看到,在这一形势下,许多评奖都采取悄悄评悄悄结束的策略,避免无事生非,但也带来了这些奖项的无人问津。

(二)如何评得更公正,这是更核心的问题。它与前一个问题相联系,评得公正还是不公正,是造成社会影响的主要方面。

评奖的公正性有多种因素,如是否制订有合理的评奖条例和评奖程序,是否避免了人情因素的渗透,是否公平对待了不同身份作者和不同类型作品,评选的尺度是否公允,等等。实现公正性并不容易,它意味着起码要得罪人,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得罪人总是不好,所以评奖也意味着牺牲,需要下决心。

这个决心当然是由领导来下。中国作协领导对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评奖非常重视,而且,决心要正面应对这两方面问题,向历史负责,当然这也是贯彻中央精神。对于第一个问题,李冰书记的意思是:不怕。即评奖一定要公开化、透明化,避免冷冷清清地关门评奖,不怕有人说三道四。对于第二个问题,他的意思是一定要尽量做到公正,可以采取各种新的措施实现这个目的。铁主席的意见也很明确,她有一句名言,叫做“我们在裁判作品,社会在裁判我们”,也表示了公正评奖、面向社会的决心。她亲自担任了评委会主任,是评委会的主心骨,在此次评委会工作中发挥的作用十分特殊。

实际上,这种工作思路开端于2010年进行的第五届鲁迅文学奖,或者说,客观上五届鲁奖的改革已经为八届茅奖的改革探索了道路,奠定了一定基础,需要在这里提几句。

五届鲁奖带来的变化主要体现为:

(一)根据文学发展形势调整评奖范围,更公平地对待所有文学作者和作品。

五届鲁奖努力使所有评奖年限内在中国大陆公开发表的文学作品都享有参加全国性文学评奖的平等机会。其中包括首次将网络文学、小小说、旧体诗词和港澳台、海外华文作家作品纳入评奖范围,较大地鼓励了这几方面作家的创作积极性。

吸纳网络文学参评成为一次破冰之旅。众所周知,中国的网络文学带来了全民写作的热潮,规模之大世界少有,尽管其艺术质量总体上还难与传统文学相比,但吸纳网络文学参评,从各方面看都是有利的,也成为一大新闻点。

(二)采取了公开化和扩大社会参与的评奖策略。

五届鲁奖是一次很有响动的评奖,对于公开化,我们提出过很多顾虑,但李书记都不怕,李书记搞外宣出身,见过世面。公开化尝试有几项措施。一是参评作品和备选作品两次公示,广泛听取社会意见。接受对其中不符合参评条件、有抄袭剽窃之嫌等情况的举报。二是备选作品确定后,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每人一票发表推荐意见,推荐意见供评委参考。三是通过网络和手机举办竞猜活动,了解网民的评价和反映,供评委参考。

网上有奖竞猜活动历时一个月,中国作家网、新浪网、TOM网通过网络和手机举办竞猜活动。新浪网竞猜专题流量超过1300万次点击,共51万名网友参与投票,7.8万人次参与新闻评论,11.8万条微博讨论鲁奖。TOM网竞猜活动页面流量平均26万/天,活动页面访问用户数平均16万/天。网友通过手机投票、留言评论等方式评论本届鲁迅文学奖各类作品,超过484万人次参与投票。评奖第一次做到专家意见和群众意见相结合。在广泛收集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由评委专家行使投票权。这些措施,有力地扩大了鲁奖的社会影响。

与此同时,中国作协新闻发言人陈崎嵘等先后召开了三次新闻发布会,及时向媒体公布评奖工作进展情况,解答媒体提问,力求使评奖全过程公开、透明,令人眼前一亮,受到文学界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肯定与欢迎。

当然,扩大社会参与的策略必然带来“拍砖”,如带来“羊羔体”一类新闻。但国家总理都不怕拍砖,一个文学奖也不应该怕拍砖。对拍砖也要分析,“羊羔体”话题源于仇官心理,倒使车延高一夜成名,成为全国最有名的纪委书记,还经住了人肉搜索。

现在,全国都知道有个鲁迅文学奖了,是国家最高奖项。

(三)进一步严密评奖规程。

根据铁凝主席的建议,此次评奖开创了设立纪律监察组的先例,对评奖实行全过程监督。评委回避制度较以前更加严格。初评时,宣布纪律后,有一位外地来的初评委提出疑问:他是某参评作品的特邀编辑,是否不涉及评奖条例规定的有关“责任编辑”的回避条款,办公室经研究,认为仍以回避为好,这位初评委很痛快地立刻订机票返回了外地。终评时,一位在丛书上挂名总编的终评委,也因丛书中有一本参评,在报到的当日退出了评委会。

一些初次参加评奖工作的评委对鲁奖的认真感到惊讶,实际上,中国作协的评奖肯定是最认真的一种评奖。例如,全部参评作品都经过评奖办公室同志逐一查对CIP数据和其它资质,投入了很大工作量。又如,初评第一轮要面对1009篇(部)作品,这一轮的淘汰很容易草率,但按照新规程,这一轮保证了每篇(部)作品都起码经6名以上评委重点阅读,并经全体评委会议评议,才进入筛选。再如,过去终评委增补备选作品的程序有点简单,使有的作品比较容易越过初评直接进入终评。按照新规则,终评委提出增补作品后,须在全体终评委审读过拟增补作品后投票决定增补,最后,7个门类中只有3个门类增补了共5篇(部)作品,避免了滥竽充数,使最终备选作品篇目质量比较整齐。当然,鲁奖涉及7个门类,情况比茅奖复杂得多,遗珠之憾更难于避免,对鲁奖的改革还需扩大。

这样,到了八届茅奖,要在五届茅奖经验的基础上实行更彻底一些的改革,也就势在必行了。

中国作协党组专门指定了两位党组成员具体负责评奖工作,即高洪波同志和李敬泽同志。他们要为整个工作负责,在工作中为评奖的公正性发挥了重要作用,甚至做出一些牺牲。

此届评奖经过了非常周密的策划筹备。从前一年五届鲁奖工作完成后,就开始酝酿茅奖的改革,其间长达数月时间,许多想法的形成都经过多次调查研究、讨论和磨合。不仅在修改评奖条例上数易其稿,还初次制订了十分详尽的评奖细则和日程表。细则细到什么程度呢?如对投票表决获奖作品的方式包括这样的规定:“如获半数以上票数作品不足5部,在所余作品中,以得票多少为序,取空额数加1的数量,进行两轮以内附加投票。在获半数以上票数作品中,以得票多少为序,取前列作品为获奖作品”,所以,在62人的评委会上,没有人对程序本身再提出疑问。

经过详细准备,2011年2月25日,《茅盾文学奖评奖条例》修订稿通过,3月2日开始征集参评作品,5月16日评委开始分散阅读参评作品。8月1日起,评委会在北京举行全体会议,开始进行补充阅读、分组讨论和大会交流,8月6日投票产生第一轮81部备选作品,8月10日投票产生第二轮第一阶段42部备选作品,8月13日投票产生第二轮第二阶段30部备选作品,8月14日投票产生第三轮20部提名作品,8月17日投票产生10部备选作品,8月20日最终投票产生5部获奖作品。9月19日,颁奖典礼在国家大剧院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发来贺信。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会见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并合影留念,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得成功。

三、茅奖的重要改革

茅奖新的评奖条例公布后,立刻引起媒体和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表现出很大的兴趣。有报纸以《茅奖的九大看点》为题进行评论,这说明,媒体是看得出来你有没有改革和有没有改革的诚意的。这次,喜欢挑刺的媒体态度变了,变得很抱期待。《新京报》发表一篇题为《捍卫“最大个儿文学奖”的公信力》的文章评论道:“作为中国文坛‘尚且保有口碑和影响力’的奖项,茅盾文学奖最需要在哪个方面进行改革?自然还是‘公信力’。说白了,一要扩大影响,让人知道你,二要增加‘公正’的含量,别让人知道你之后却开始质疑你— —粉丝多点儿,猫腻少点儿,就这么简单。而反观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评奖规则”的变化,似乎可以看到中国作协在这方面的努力。”这个评论还是说到点子上了,当然,外界看中国作协的努力是“似乎”,而内部知道中国作协确实是努力了。

这些改革的努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一)实名投票和即时公开制

这是最大胆的一项改革。其实,评奖投票记名制和不记名制各有各的好处,也各有各的不好,在目前国情下,对茅奖这样的大奖来说,计名制更有利于增加评委的责任感、取得社会公信。

实名投票和即时公开,无疑给评委带来压力,因为中国是个人情社会,不投谁都可能得罪人。所以,我记得,第一次公开投票前,大家都显得神色凝重,有人忧心忡忡,也有人对这一方式提出了质疑。会上也做了思想工作,说明,出于公心得罪人比较轻,出于私心得罪人比较重,大家都郑重地进行了投票。万事开头难,到第二次、第三次公开投票后,我又发现大家都有说有笑了,释然了许多。仅仅在几天之内,大家就适应了这种民主方式。八届茅奖前,尽管也有地方奖项实行过实名制,但远不及茅奖公开。茅奖的实名制不是只公布每部作品有哪些评委投赞成票,而是公布每个评委都投了哪些作品的赞成票,没投哪些作品的赞成票,相当彻底。第一次向社会公布投票情况时,由于是61名评委面对30部作品投票,统计表上设有1830个空格,公布时遇到前所未有的技术难题,所有制表软件都不能适应,电脑显示器上也无法显示出来,最后采取了把表格拆分为二,印为两张A4纸,再拼在一起照相制版的方法,《文艺报》也被迫推迟一天刊登。应该说,这种实名投票的公开化程度是世界首创的。以后,每一轮投票的数据第次减少,但一轮轮下来,像超女,像过山车一样,排名顺序不断变化,悬念迭出。这一过程展示了每位评委的眼光,也展示了每部作品的人气,一切清清楚楚,极大地吸引了公众。

在这种投票方式下,鱼目是难以混珠的,不发短信也是可能获奖的。当然,仍然有遗珠之憾,但业内人心里有数,获奖作品和提名作品阵容在整体上是无可厚非的,这个结果令人欣慰。

新华网在新修订的《茅盾文学奖评奖条例》刚公布后就发表评论说:“增加并突出‘投票实行实名制’、‘投票、计票在公证机构的监督下进行’、‘各轮获选作品篇目向社会公布’这样的内容,无疑是个巨大进步。这充分体现出茅盾文学奖主办方在评选上的公开、透明。”

(二)大评委制

大评委制的提出,主要是为了克服“小圈子”评奖带来的局限。

根据新的评奖条例,八届茅奖评委会的组成结构是:由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聘请30名符合条件的人员;同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作家协会和总政宣传部各推荐一名符合条件的人选,由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审核聘请。这样,评委的代表性就十分广泛了。

有人提出疑问,认为由各地选派的评委会天然倾向本地区作品,带来不公正因素。但实际上,茅奖评委会历来缺少不了地方评委,以往只有少数地区有人员担任评委,更不容易摆平。现在按照新办法,各地都有机会通过本地评委介绍本地优秀作品,而本地评委又只占评委总量的1/60左右,所以是更公正的。在实名公开投票情况下,地方评委会更加出以公心从事评选。

62人大评委会较之过去23人评委会提高了门槛,显然,62人认为一部作品好,比23人认为一部作品好更容易接近公正;一部质量不够过硬的作品,想赢得62人的支持也比赢得23人的支持难得多。

我们从来没有召开过这样大规模的评委会,北京八大处中宣部培训中心的会场也是够规模的。当62名评委和纪律监察组成员整整齐齐坐满会场时,每个人都感到自己的不足以左右形势,这正预示着艺术民主的进一步扩大。

这么大的评委会,谁都没有组织经验,但情况比想象的顺利得多。无论老评委还是新评委,都非常配合工作,长达二十天里,全体大会上从未有评委缺席,很少有评委迟到。有一位评委的父亲在外地病重,大家都劝他回家看看,他也一直没有请假。61人投票,投了多轮,没出现过一张废票,也没有一位评委在评奖结束前违反规定向社会上透露消息。对于具体作品的看法,则始终存在争论,越是被认为重要的作品,争论越多,也体现出互相信任。大评委会能做到这样的精诚合作,是很不容易的。

为什么能够做到这样?我想,主要原因是,从一开始,评委会就充满着正气,每位评委来到会上,都能够意识到会议的氛围。如铁主席所说:“在整个评奖过程中,62位评委会成员,心中燃烧着理想主义激情,大家深信文学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价值,深知投下的每一张票的重量,大家的工作是在守护文学的尊严,也关乎每一个评委的尊严。”这一氛围是使大家团结起来的最大基础。

(三)初终评一贯制

实行初终评一贯制是对茅奖评奖规律的进一步探索。

以往把茅奖评奖机构分为初评机构和终评机构两部分。初评量大,审读工作由青年人组成的读书班或初评委员会承担,减少了终评委的工作量,使终评委能集中力量审读重点作品,这一方式也是科学的,至今是最普遍采用的评奖方式。

不过初终评分开更适合一般奖项,在茅奖这样竞争激烈的大奖上,初终评分开容易产生两个矛盾。一个是,由于终评委员会是更高一级的评选机构,势必赋予它补充初评产生的入围篇目的权力,但终评委们没有审阅过全部初选作品,也就难以在比较中准确地提出入围新篇目;二是,换了一批人,眼光不同,容易造成两级评选机构间的某些不信任。为了解决这两个矛盾,中国作协领导决定试行初终评连续进行的方式,由高级委员会完成全部任务。评选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分散阅读阶段,数月时间里评委在各地分别读书;第二阶段为集中阅读和评选阶段,时间为20天。评选过程中,外界有怀疑评委能不能读完作品的议论,譬如,有记者打短信直接问高洪波同志读完450万字的《你在高原》没有,洪波回复两个字:“当然”。记者会后,有记者在洪波的办公室里看到洪波的好几本茅奖参评作品读书笔记,信服了,还摘抄了一篇刊登在报纸上。他们还不知道,洪波为读茅奖的书读出了急性结膜炎,用了好几瓶眼药水。评委会召开后,评奖办公室也为每位评委提供了眼药水。所以,这次当评委是很辛苦的,洪波表示,以后再也不想当茅奖评委。

初终评一贯制相当于终评委完成了初评委的工作量,但能够使终评委在确实掌握了所有参评作品情况的前提下评选,显然是更科学也更容易做到公平的。

(四)评委名单和评选日期提前公布

提前公布评委名单和评选日期,也是此次评奖率先做到的,增加了评奖的透明度。

提前公布评委名单,也是公示评委,使文学界和公众有权利监督评委资格,公示之后,未出现有效举报,评委会才进入正常工作。公示评委,让所有评委在开评前亮相,有益于增加评委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报端对此举称为“茅奖首晒评委名单”,给予了积极肯定。

(五)设置提名作品

八届茅奖仍然有初终评之分,初评阶段以产生20部提名作品结束,并进行公示。提名作品就是过去的“备选作品”,但增加了荣誉度。获提名作品的作者,今后可以在简历上注明曾获某届茅奖提名作品。

提名作品不是奖,但世界上有些著名奖项,如奥斯卡奖的提名作品,含金量已经比较高了。

设置茅奖提名作品有两个前提,一是长篇小说创作发展到一定水平,确保20部作品有相应的质量;二是评奖必须严格规范,确保二十部作品阵容整齐。

前一方面的条件是达到了。新时期以来,中国的长篇小说创作越来越成熟,特别是80年代、90年代的中短篇小说作家,今日大多在攻长篇,已颇有心得。目前的长篇创作热方兴未艾,一浪高过一浪,达到年产3000部左右的产量,网络长篇小说更无以数计,好作品不断涌现。在四年8000部左右作品中,挑选20部作品作为代表,完全应该。特别是,目前长篇小说创作崛起一片高原,找出几十部质量相差无几的作品,是很容易的,这样情况下,通过茅奖的检阅表彰一批作品适逢其时。

所以,开评前,组织方担心的不仅是能不能评好5部获奖作品,也担心能不能评好20部提名作品。由于评得很正规,这个担心最终被消除了。虽然仍有遗珠之憾,但总体上,20部作品是比较整齐的,也体现出题材、主题、风格上的多元化。

5部获奖作品,张炜《你在高原》、刘醒龙《天行者》、莫言《蛙》、毕飞宇《推拿》、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大家都很熟悉了,不用再多说。另外15部作品,也很优秀,都可圈可点。

进入10强的另外5部作品,虽败犹荣,其中有两部作品分别在第二轮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投票中荣登榜首。关仁山《麦河》是最贴近农村现实的作品,以中国正在实行的土地流转政策为题材,围绕土地流转表现麦河两岸发生的众多事件,借此描绘了北中国乡村的风情画或浮世绘。蒋子龙《农民帝国》堪称厚重,以十分宏阔的艺术视野,对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农村风云变幻的历史场景以史诗性叙述。另外三部作品,郭文斌《农历》构思独特,以农历节气为序,以农家姐弟在“农历”中的人格养成为主线,将自然时序的周而复始与社会人生的伦理生成巧妙融通,通过日常生活从容而艺术地描摹了传统农耕文化。刘庆邦《遍地月光》为一些评委热情支持,它通过对特定时代里某一类家庭命运的揭示,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对人性做出复杂的开掘,对变异人性的环境做出深刻的剖析。邓一光《我是我的神》大气磅礴,在对从解放战争末期到上世纪末近五十年波澜壮阔的社会进程的个性化描述中,构筑了一条直抵灵魂深处,也直抵历史深处的“生命通道”,重新定义了革命人生的涵义。

另外10部作品中,方方《水在时间之下》曾在第一轮投票中荣登榜首,作品叙写一位汉剧名角历经苦难奋斗成名到告别辉煌归于冷寂的传奇人生故事,写出了人世的复杂、人生的曲折和人心的幽微。红柯《生命树》是表现边地男孩渴望漂泊与强大的成长小说,以蓬勃的青春气息、浓郁的远方愁绪和顽强的生命力,直抵世道人心。苏童《河岸》虚构了一个发生在上个世纪70年代的小镇故事,以父与子的光荣血缘遭受怀疑为契机,展开了获罪、被放逐、救赎和寻找的过程,对一个时代作了个人化的书写。宁肯《天·藏》是一部精神自传,一部因发现藏地、被西藏照亮而进行自我省思的作品。充满了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探索。赵本夫《无土时代》面对土地由根脉异化为资本的现实,刻画了现时代社会发展中的痛点,以奇特的想象力结构出剧变的世道与恒常的人心。范稳《大地雅歌》表现藏地神秘奇诡而深厚的人文历史,营造了一个浓墨重彩渲染勾画的风云激荡的世界,凸显了人性的纠缠与超越。张者《老风口》书写了新疆建设兵团屯垦戍边的创业史、奋斗史,呈现出艰苦卓绝的生命奇景,完成了一次充满感情的双重想象的历史记忆。歌兑《坼裂》是十分特殊的抗震题材作品,在真切描绘汶川大地震中人类抗击与补救大地坼裂的同时,又烛幽探微地展示与弥合了人性与人心的“坼裂”。范小青《赤脚医生万泉和》通过一个江南小村展示了当代中国乡村的世态风情,尤其是农村几十年的医疗状况。用非常中国经验的日常生活构建了强大的精神世界,在深切关注中国农民生存状态的同时体现出悲悯的独特力量。叶广芩《青木川》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性格复杂、善恶参半的历史人物,对于半个多世纪前的那段堪称纷纭复杂的历史进行了一种可贵的理性的艺术反思。应该说,这些作品和5部获奖作品一道,构成了强盛的阵容,能够反映出当前长篇小说创作的基本面貌。

(六)网络文学参评

继鲁奖开先河之后,茅奖吸纳网络文学参评成为顺理成章。这一举措受到社会的普遍肯定。

社会上关于茅奖的新闻,始终离不开网络文学,记者也专爱提这方面问题。为什么呢?因为网络文学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草根文化,或许有点像文学界的“超女”,人气大于专业演出。如何对待网络文学,实际上是一个如何对待大众文学的问题,也包含有群众观点问题,问题就变得重要了。大众文学也是文学,也能出优秀作品,不能被排除在中国作协的工作范围之外,所以,一些专家认为,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的区别主要在媒介,参评上应该“不问出处”,也有人反对茅奖接纳网络文学,认为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就不是一种东西”,“茅奖应该维持它的品质与个性,不应该承载太多,它不可能,也没必要把所有的长篇小说创作都囊括在自己的麾下”。这些说法各有各的道理,其实,只有组织方心里明白,问题的关键在于国家级长篇小说大奖只有茅奖一家,目前不可能另设奖项,吸纳网络文学参评也就成为必要,而且,越早吸纳越主动。

按《评奖条例》规定,网络文学参评要落地成书,要和传统文学一样以完成本参评,对于这样的规定,部分网友表示失望,认为“这实际是中国主流文坛对网络文学采取了明迎暗拒的策略”。这种意见在五届鲁奖时有过,鲁奖规定中篇小说字数不超过13万字,引起一些意见,因为网络中篇常常以六十万字以下为限。显然,最后只能按鲁奖标准来。网络文学须落地成书,在目前也是必要的,因为网络文学一般在字数、内容、发表时间上都可以随时更改,而茅奖是图书大奖,参评作品必须有确定的版本。此外,经过出书本身是经过一道筛选,在这一点上应该和传统文学取得一致。其实,受欢迎的网络文学,也很少有不出书的。所以,目前的规定是比较稳妥的,也不排除将来条件成熟时电子版作品直接参评的可能。

网络作品卖得好,常常要续写新篇扩大战果,一时拿不出完成版的作品参评,这才是影响网络作品参评的重要原因。例如,较有影响的网络长篇《盗墓笔记》是很愿意参评的,但终因不能放弃写续篇而退出角逐。这里面有一个选择,选择市场,还是选择参评,很难两全。以完成版参评,对于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是统一要求,是为了保证作品的完整质量和奖项的严肃性。

文学上向来有纯文学与大众文学之分或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之分,两者性质不同,评价标准有异,放在一起评确实存在一些障碍,将来理想的格局是像电影界那样金鸡百花奖分设分评,目前还只能一起设在茅奖里。中国作协也在进一步研究,考虑在茅奖中分设网络文学作品奖的办法。

此届茅奖中无网络文学入选提名作品和获奖作品,并不是出现评价标准不同的问题,而是缺乏合适的作品。评委会中专门邀请有网络文学研究专家,专门细读网络文学作品,另外,文学就是文学,普通评委也不存在懂不懂或能不能评价网络文学的问题。网络文学获奖还有待来日。

盛大文学网站CEO侯小强的表态也许更能代表网络文学界的看法,他认为,茅奖吸纳网络文学“是件好事,也是大事,这对发展了12年的中国网络文学,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我们一定会积极参评。作为中国最高文学奖,茅盾文学奖有自己的规范,网络作家最后能否登顶并不重要,它们彼此能相互走进就已经意义非凡,也许还会擦肩而过,但总有相遇的一天,网络文学的井喷时代即将到来。”

(七)设置纪律监察组和进行公证

根据五届鲁奖经验,八届茅奖也设置了纪律监察组,组长为中国作协党组副书记张健同志,另外两名同志是中宣部文艺局的梁鸿鹰同志和国家新闻出版署的白兰香同志。设置纪监组不是做样子的,而是完善评奖规程的重要一环。由于有了专门的纪监机构,任何人反映违纪违规问题都有了出口,减少了顾虑。实际上,无论五届鲁奖还是八届茅奖的纪监组,都收到了一些来自外界或评委会内部的反映,纪监组都及时做了处理,发挥了重要作用,保证了评奖工作的顺利进行。张健同志也亲自参加计票唱票的监督工作。

聘请公证处进行公证则是八届茅奖首创。此次评奖聘请的公证单位为北京市方圆公证处,即原来的北京市公证处,创建于1950年,是北京地区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国家司法证明机构,其工作程序十分严格。公证员旁听了评委会全部大会讨论,监督了全部投票过程。她们要根据每位评委的身份证验明正身、清点人数、和纪监组一起监督投票、计票、唱票和宣布投票结果各环节,并将选票封存保管在公证处待查。公证人员在现场对评委、投票、监督计票、选票交接等各环节都进行了拍照,各环节取得的相关书证都有责任人的签名。这也是北京市公证处成立60年来第一次为文学评奖进行公证,公证员对此有新鲜感,并对于文学评奖的严肃认真表示了赞赏。公证员王京在《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公证承办心得》中写到:“正是因为有了主办方严密的组织,公证法律意见和证据指导的前置,现场12人团队的精诚协作,公证监督才能从法律的角度,形成铁证如山的证据材料,让责任到位,确保了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评奖结果的真实、有效。而我本人因为能够有机缘承办‘茅奖’的评选监督公证工作,更是感到十分荣幸。”

(八)积极适应公共舆论环境

在现代资讯十分发达的条件下,主动适应公共舆论,在公共舆论的监督和促进下评奖,是此届茅奖采取的基本姿态之一,主要表现为,尽可能多地向公众发布消息并尽量及时回答公众提出的疑问。

在评奖过程中,评奖办公室发布了8次公告,召开了3次新闻发布会,包括在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媒体和公众通报和介绍了评奖的每一步进展。同时,评委会和评奖办负责人随时就群众提出的问题答记者问,形成了此次评奖的一种制度,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事实证明,奖项越是重大,越需要多采取这些方式增加透明度,增加社会参与度,提高公信力。文学评奖本身就是公共事务,公众有权利了解真实情况,评奖组织方也有义务向文学界、广大作家、广大读者、广大群众说明一切。

对于社会上提出来的一些代表性的疑问,评奖组织方都一一作了回答。产生这些疑问是正常的,因为外界并不了解评奖的全部细节,经过解释,他们认为说得有道理,是实事求是的,也就感到清楚了。例如,第一轮投票结果公布后,有人发现前10名作者中省级的作协主席、副主席占到了8位,这引起了许多人的质疑,怀疑是否涉及权力运作。中华网论坛有网友很激动,愤怒地说:“第8届茅盾文学奖,当官的全包了”。其实这个问题我们也从来没有想到过,但是做了回答和说明。何建明同志也主动答记者问说:“作协主席、副主席与地方上的官员不同,他们中的很多作家也是中国文坛具有影响的实力派人物,这些著名作家的作品比其他作家的强势属于正常。”解释后,舆论就下去了。第一视频新闻网等以《茅盾文学奖评奖,权钱交易“子虚乌有”》为题为茅奖辩护——能打出这样的标题,就已经说明为作协说话是可以挺直腰板了。向以言辞尖锐著称的孔庆东站出来说:“我要代替茅奖说几句公道话。首先,我们网友的质疑是习惯性的,说明网友有正义感。但是对这些质疑的网友,我想反问一句,你们关心文学吗?你们读过多少文学界的作品,你们知道文学界的情况吗?你们看到人家是主席,你们就想到权钱交易,就像胡平所讲的,这些人是不是主席?谁知道呢?再说各省主席是个官吗?那主席是个虚职。你说他们是怎么当上主席的?还不是因为他们写作了有实力的作品。”另外,关于网络文学为什么没评不上茅奖等问题,组织方也都做了细致的回答。事实说明,只要把事情尽量做好,我们完全可以坦然面对社会。

透明化显然带来了对茅奖的更大关注和期待,评奖结果揭晓后,话题并未结束。《西安晚报》连续十几天组织“为下届茅奖建言”活动,热情的读者们纷纷提出新的设想,如下届能不能专设茅盾文学奖网络作品奖、能不能引入大众评选机制等,寄语九届茅奖。报社记者专门赴京,希望茅奖组织方对西安读者说些什么,组织方也对西安读者表示了衷心感谢,回答了他们的问题。晚报在综述文章中感慨地说,读者的热情使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就像陈忠实所说,“文学依然神圣。”

距去年底统计,中国互联网的普及率已达到40%,微博客账户已增长到3.2亿。80%以上的中国网民主要依靠互联网获取新闻信息,超过66%的中国网民经常在互联网上发表言论。中国官方发言人也公开表示,活跃的网上交流和意见表达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公开透明。这一形势充分说明:公开化透明化的确成为公共事务的一个大趋势,重大评奖工作主动适应这一趋势是正确的。

某种意义上,八届茅奖是一次反潮流的评奖,反世俗之风的评奖,这是它的不同寻常之处。毫无疑问,八届茅奖的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评奖的改革还只是尝试,有些东西可能改错了,以后可以纠正过来。评奖评得怎么样,归根结底还是要由历史回答。当然,评奖也只是促进创作,不能代替创作本身,评奖可以掀动社会浪潮,但它必须以辉煌的创作为背景,才能带来节日的盛典,所以,我们仍寄希望于广大作家,寄希望于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的新的高峰。

猜你喜欢
评奖网络文学
走进中国网络文学的五大热点
第三届“日知世界史奖”评奖公告
第二届“重宇杯”世界华文闪小说大赛评奖揭晓
对待网络文学要去掉“偏见与傲慢”
网络文学竟然可以这样“玩”
网络文学趋向“一本正经”
揭秘网络文学
网络文学“走出去”是中国文化的成功吗?
取消“热闹的评奖”是文化回归
文艺评奖不能沦为“评奖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