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纳四夷: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与现实选择

2012-12-23 06:38韩毓海
天涯 2012年2期
关键词:文明

韩毓海

回顾中华民族走过的漫漫长路,是为了面向未来;拜历史为师,是为当前的战略转折服务。面对空前的机遇、空前的挑战,正在兴起的中国必须高度重视以下两个问题:一,边疆问题;二,民生问题。

从国内看,发展边疆、建设边疆,这乃是基于三大需要:第一,只有全国一盘棋的发展,才能真正增加国家实力;第二,只有维护民族团结,才能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第三,只有切实改善并解决边疆地区各族人民的民生问题,才能解决区域发展不协调。(1)解决好我们内部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基本的抓手就是建设边疆、发展边疆。

从国际环境看,一个基本判断是:在核时代,拥有先进核武器技术、太空技术的大国之间直接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极微,但是,利用中国内部区域发展的不协调,利用历史上的族群矛盾,以制造边疆动乱和民族分裂,从而阻挡中国发展和前进的步伐,这已经不是一种可能性,而是一种明确的战略。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在于:人口、生产能力主要集中在东部,市场则过度依赖于海外,而资源却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若从黑龙江黑河至云南腾冲划一条直线(简称“黑—腾线”),该线两边的国土面积大体相等。但是,大约90%以上的人口和工业生产能力集中在“黑—腾线”以东地区;一半以上的资源(如光、热、林草、可垦荒地、水能、煤炭、油气、铜、稀土、镍、钾盐等),特别是能源矿产资源的大部分,则分布在“黑—腾线”以西地区,而中西部地区的人口和工业加工能力所占比例不足10%。

放眼大好山河,整个中国的一半,尚处于待开发状态。(2)

经过二十多年的成功实践,东南沿海地区,以轻型出口加工工业带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已经完成了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历史使命,而与此同时,资源在西部、加工能力在东部和市场在海外的梯度布局,终成强弩之末,上述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要保持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就必须保护好、利用好中西部广袤的国土和丰富的资源,走新型能源和新型工业化的道路,走注重科技生态的规模化农牧业的新道路。

“人说山西好风光”。大禹治水,而成太原(《尚书》:“既修太原,至于岳阳”,岳阳便是指太岳之阳)。太岳之水治然后平壤出,太原兴而有天下贡赋,有天下贡赋然后有制度文明。这是中国文明的根本所在。

从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的角度看,晋南与代北,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大融合的文明创生地,无论是北上塞外,还是南下中原,山西既是一个转折点,也是落脚点。翻阅祖国的版图,就会看到:山西宛如一个楔子,牢牢地镶嵌在东三省、蒙古高原、青藏高原和新疆之间。作为定鼎天下,特别是平衡祖国边疆的支点,山西这个楔子牢不牢,是否顶得住千钧重负,关乎天下兴亡、国家安稳。明清以来,定鼎西北边疆的历次行动,都是以山西为根据地展开的,故康熙三十六年,圣祖下诏:连年军队出征,都要经过山西地方,山西筹措军需、从龙征战,十分辛苦,故免除山西一年的额赋,更从康熙五十年开始,由山西开始,分批免除全国钱粮,三年轮遍天下。(3)

中国的商脉起于山西、源于山西;晋商辉煌,与国家经营北方边疆的战略相配合、相始终。无论是“走东口”(即东出张家口,沿张库大道奔向东北,再经库伦走向蒙古和俄罗斯),还是“走西口”(即西出今朔州右玉县杀虎口,经甘肃、新疆、中亚走向欧洲),晋商的行迹,既配合着国家的政治、军事行动,更以贸易的方式,通过山西商路之开拓,将东北与西北、中原与北国、中国与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国与世界的广泛联系成就了山西,山西也推动了中国与世界的广泛联系。(4)

历史上的山西,是通向恰克图国际贸易的枢纽,是北方边疆的樊篱,而山西的近代衰落,则是由于以山西为核心,横贯欧亚大陆、联系中国与世界的陆路商道之断绝造成。2010年,山西获批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今天的山西,作为新型能源和新型工业化的省级特区,已经成为中部崛起国家战略的抓手。而“再造一个新山西”的宏伟构想,就将包括重建由山西通向外蒙古地区的通道、经新疆通向中亚地区的商道,特别是以高速铁路的发展为千载难逢的历史契机,重建北方跨区域的、世界性的现代商业贸易网络。清代杰出的学者邹代钧,在光绪十一年奉诏随使英国、俄罗斯后即指出:“修铁路东起东三省,亘蒙古以达新疆,与俄起中亚细亚以横贯西北利亚之铁路并行,而移民殖边,通商惠工,我不视之为瓯脱,俄自不敢起戎心。”(5)而这就是建议:以山西为核心,以铁路横贯晋商“走东口”和“走西口”的商贸大道,以与西伯利亚铁路相平衡;这一远见卓识的战略构想,因为近代中国的积贫积弱,于当时并不可能实现,而今天,我们则必须抓住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实现这个伟大的战略。

东路、西路,关键尤其在于中路,中路是枢纽,是落脚点也是出发点,好像大门的轴一样,抓住轴线,解决好中部地区的发展问题,是解决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不协调的根本。

“咱们新疆好地方”。新疆自治区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占了全国960万平方公里的1/6强;如果说西北乃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新疆当然便成为重中之重,新疆的耕地潜力,新疆大地上的光、热、风能资源,地下的油、气、煤、矿资源,举世公认,潜力无穷。更重要的是:新疆人口以少数民族为主,汉族人口占37.52%。新疆地处边境,5600公里边境线,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八个国家接壤。历史证明:只有将发展与稳定紧密结合而不是对立起来,只有将保民生与促和谐紧密结合起来而非对立起来,切实解决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新疆才会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引擎和动力。

新疆之北疆古称“西域”、“车师”,其于中国长远发展有重大意义。改“西域”为新疆、改新疆为行省,这一政策的最终实施,体现了魏源、左宗棠等近代战略家的远见卓识。我们的前人,其实早就预见了中国大部分人口挤压在东南沿海所造成之“土满人满”的发展窘境,于是,方才将手指指向了辽阔的西部,而那里,便是列祖列宗为我们预留的“未辟鸿荒”。

“包纳四夷”,这既是中国文明的历史,也是中国文明的现实,因为我们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包纳“行国”、“居国”和“海国”的伟大文明,自古以来,便形成了定居、游牧与海洋文明的水乳交融(魏源说,新疆天山南北,即分别为“居国”和“行国”,新疆一地,就包纳了定居、游牧两种生产方式),而这便是所谓“西村纺花,东港撒网;北疆播种,南国打场”,这构成了“包纳式发展”方式的现实和历史基础。

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既有的现代西方政治学,特别是其国家学说,不能很好地解释中国问题。按照欧洲的政治学和国家理论,现代国家的基本形式就是民族国家,而现代世界,也就是利益彼此冲突的各民族国家间彼此角逐的舞台,并不是“远近大小若一”的“天下”。黑格尔说:近代西方的民族精神,是“上帝精神”(绝对精神)的异化,而近代西方民族国家,又是“民族精神”的异化或对象化;故西方人以为,其国强,则是其“民族精神”优越的明证,在他们看来,人类进步的历程,就是列国争霸的历程,而列国争霸的历程,也就是各民族优胜劣汰的历程,他们还以为:人类将通过这种优胜劣汰的“争霸”和“竞争”而最终达到完美、达致历史的完成和“终结”。

但是,在中国的“天下观”的视野里,所谓“天”,也就是“平”,而“太平”就是“远近大小若一”的彻底的平等。人类历史,绝不是各民族争霸的历史,绝不是优胜劣汰的历史,而是经过“升平”迈向“太平”的“大同”、平等之道。

今天的中国,既是一个现代主权国家,也包纳了五十六个民族,并把清帝国的版图接受了下来,在苏联解体之后,中国是唯一的一个保持了“帝国”规模的现代国家。中国有着广阔的边疆,这在全世界是唯一的,但是,这却绝不是偶然的。

矗立在黄河之巅、中原大地上的龙门石窟,面向北国的辉煌伽蓝云冈石窟——而它的源头,则在敦煌、在克孜尔千佛洞、在尼雅、在楼兰、在辉煌的波马——在大月氏吐火罗。自公元前五百年到公元初的伟大“轴心时代”里,希腊文明、波斯文明和中华文明在此相遇,在此融和,这里是“文明轴心”的轴心,它雄辩地证明:文明起源于融和,而不是冲突。它雄辩地证明:人类文明的第一次辉煌开始于亚细亚的心脏,而广阔的中国西部,就是文明心脏的重要构成部分。

踏着先人长征的土地,登上万里长城,黄河以它伟大、雄浑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这就是你和我的故乡——可爱的中国。“内陆欧亚”乃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块大陆,而“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则处于“内陆欧亚”的核心,它包括:东三省、蒙古高原、黄土高原的大部、新疆与西藏,正是这条逶迤奔腾的“北龙”(康有为语),构成了“内陆欧亚”的心脏。我们祖国的文明,就是从这黄土高原上发端,我们英雄的祖先,就是从这里浩歌迁徙,以祖祖辈辈不屈的长征,缔造了天下中国。

十九世纪以来,英国殖民印度,提出“欧亚帝国”构想,沙俄南下东进,越乌拉尔山而至大海;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无论是日本的北上,还是法西斯德国跨过多瑙河的东进,以及当今美国的中亚战略——世界列强锋芒所向,无不在争夺“内陆欧亚”的“陆权”,亦无不剑指亚细亚的心脏。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是中国革命的兴起改变了“内陆欧亚”的权力分配格局;“横空出世莽昆仑”——是新中国的诞生、是大三线建设、是屯垦戍边的建设兵团战歌,唤醒了在“内陆欧亚”心脏上沉睡的“北龙”。

为什么中国与西方的道路如此不同?中国的现代命运,为什么又与奥斯曼帝国、莫卧尔帝国、萨法维帝国如此不同?

在帝国主义势力自西向东瓜分世界的狂潮中,中国最后一个王朝清之所以还能够守住西部边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满族统治者本身就来自边疆,它对于经营边疆具有深刻的历史经验。而近代以来,军阀混战、四分五裂的中国何以会在共产党的手里完成了统一,这其中也包含着同样的道理:一,共产党在农村基层建立了牢固的政权;二,共产党革命时代具有经营边区、边疆的深刻经验。

认识现代中国,就必须了解中国历史,而认识中国的现代转化,关键又在于我们怎么认识伟大的中国革命。

中国革命如下的两个特点尤其值得关注:一,它是从基层起来的,是“以农村包围城市”,如果讲得更具体一些,这就是依靠建立在“土地革命”基础上的人民军队制度;而在中国历史上,只有唐代的“府兵制”可以与之媲美。因为唐的府兵,就是在均田制的基础上,选拔品质优秀、德才兼备的农民入伍。故每次征兵,都是一个在基层选拔骨干和积极分子的活动,而每次退伍,都是一个壮大基层骨干和积极分子的过程。如此一来,就在中国的最基层农村,建立起牢固的基层政权、基层组织,从而结束了基层一盘散沙的局面。

二,它是从边疆和边区起来的。红军长征,是从大西南的纳西、彝族、藏族地区,铁流滚滚溶入大西北的回族、羌族聚居区,“索玛花儿一朵朵,红军从咱家乡过”,少数民族的家园,就是革命者的根据地,陕甘宁、晋察冀、东北和蒙古地区,是共产党革命时代的立身之地(昔者,开办于蒙古最大的晋商栈号“大魁盛”,中国革命时代亦成为中苏两党最大的北方交通站),在这个意义上,中国革命又是以“边区”包纳或者“包围”中原和江南。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此“乌蒙”者,即史上川滇土司地播州,明万历年间,始改播州为遵义、平越二府,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具伟大转折意义的遵义会议,便是在贵州土司地播州召开。

我们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方才指出:中国革命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伟大遗产:综合了唐太宗的均田、府兵和康熙大帝经营边疆的成就,能够继往开来,从而把传统的中国,成功地转化为现代中国,实现五十六个民族大团结,打破基层与上层的隔阂、实现民族之间的平等、维护了祖国版图的统一。

因此,倘若否定了中国革命——否定了从孙中山到毛泽东的革命,则基层必乱,而丧失了中国革命建设“边区”的经验,则边疆不稳。而一旦边疆分裂,这么多人口被挤压在中原或者东南沿海一隅,那将是一种什么局面?如此局面,非但谈不上发展,连十三亿人口起码的生存都成了问题。

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谢振瓯对张伟民的作品用了“佩服”两字来表达,他说:“张伟民的画集中国画技法之大成,包括白描、工笔淡彩、工笔重彩、没骨、兼工带写、小写意等等。他的作品在北方的受欢迎程度不亚于南方。”

清末,面对山雨欲来、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魏源曾经这样深刻地指出:“承平日久,文臣有吏才者,未必有边才;故将相之兼任长为难”。(6)

今日之中国,一切有志者,都需要发扬毛泽东当年“骑着毛驴下西康”的精神。今日之中国,非有“边才”者,非有基层、边疆、中西部实践锻炼经验者,不堪与之大任。

只有了解历史,只有研究历史,我们也才能明白这个朴素的道理。

自周代起,中原文明核心区的人民,便按照方向,以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来称呼周围的部落(当然,这种称呼不是固定不变的,亦有西狄和北胡这样的说法)。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夷狄们当然有充分的理由对自己表示“不满”——即进行“自我批评”,这自然就是因为他们的落后,现实迫使他们正视自己的落后,而希望文明化。而更为重要的却是:在接触和观察中原文明、与之往来角逐之际,夷狄们亦善于分析、观察、透视中原文明的弱点,特别是发现其迷信教条、华而不实、倚强凌弱、好说不练(即今人所谓“谁打我我便骂谁”的嘴硬)等深刻缺陷——而这恰恰是“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的文明核心区成员们自己所最难以觉察得到的事实。

当夷狄进入华夏、成为华夏的一部分,他们对于华夏的批评,于是就变成了华夏文明的自我批评、成为华夏自我更新的动力。而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华夏文明倘若能够包纳夷狄的视野,从而对自己展开不留情面的批评和自我批评,那便会兴旺发达,推陈出新;而如果仅将夷狄们看作野蛮人、大傻瓜和跳梁小丑,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那就不免要陷入“求荣取辱”、“政怠宦成”,乃至“人亡政息”的循环。

这可谓是一条历史的规律。

华夏文明第一次系统、深刻地进行自我批评,从而展开一场文明自我更新的思想大解放运动,这主要就体现在战国时代墨家和法家的思想中。墨法学说,可谓此后一切中国改革、变法思想的源泉。

墨法两家,成于魏、流于楚,墨翟、孟胜、丕豹、公孙支、范雎、卫鞅、韩非这些人之所以艰辛辗转,四处碰壁,这主要就是由于当时“魏康楚富,齐淫吴巧”。即发达地区民风奢华,文明积习太深,听不进批评意见,更不愿展开自我批评。特别是墨子所倡导的“艰苦奋斗”(摩顶放踵,以利天下)这一条,在文明发达的地区,非但难行,而且难听(极不悦耳);而这便是庄周对于墨子命运的感叹:“其生也勤,其死也薄,其道大觳,使人忧,使人悲,其行难为也,……墨子虽独任,奈天下何!”

能够接受墨法思想的,最终证明是被文明核心区视为“戎狄”的秦。正因为秦在七国之中开化最迟,尚不存在六国那样庞大的既得利益阶层、贵族世家集团,因此,墨法“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为则上,无能则下”(《墨子·尚同》)的平等政治主张,方才能够在秦地得以实行。正因为贵族、世家的力量还没有形成,正因为“不党父兄,不偏富贵,不嬖颜色”乃是秦的民风,以至“王亦不爱其家”,故“上同而下不周比”、“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户籍—连坐制度,亦方才能够在秦地顺利推进;而更为重要的是:正因为秦开化最迟,百姓极其不善言辞文饰,不存在一个靠巧言令色、舞文弄墨发达起来的智识阶级,故商鞅那一套以“农战”立国的思想,方唯独在秦地能够大受欢迎。

墨家子弟自魏赴楚,又去楚入秦,而商鞅亦自中原最发达的魏亡命入秦,他们所献出的强国之策,首先就是对华而不实、只说不练的中原文明弊端的诊断和分析,在文明反思的基础上,他们方才转而倡导一种埋头苦干、只练不说的新文化品质。

于是,开化最迟、民风纯朴的戎狄秦地,便这样成为墨法“客卿”们移风易俗、培植新文明的试验田。

“废穰候,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而“不爱其家”的秦统治者敢于拿自己的至亲骨肉、自己身上的囊肿开刀,秦昭王更是对自己的亲娘老舅依法办事,关键时刻下得去手——这便是秦人艰苦奋斗精神的起源,这更是秦走向富强的动力。

由于中原地区文明发达,方才养成了盘根错节的贵族世家势力,方才铸成了导致阶级分化的富豪大贾集团。正因为文明发达,方才重用巧言令色、只说不练的智识阶层,而此三者俱备,固可谓文明之成就,但也却正是“求荣取辱”、“政怠宦成”的开端,是“人亡政息”——即国家危亡的征兆,是文明走向异化的开始。

作为“戎狄”的秦,之所以能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最终统摄四海,扫荡群雄,这都是秦人的生活朴素、务实使然。秦人正是以朴素的“又战斗来又生产”、以南泥湾开荒般的“农战”精神,最终战胜了中原文明之骄奢淫逸。

秦的改革蓝图,其实就来自中原精英对于自身文明弊端的自我批评,这种自我批评,最终演化成“西戎”之秦对于中原文明所进行的“武器的批判”。

秦王扫六合,乃是中国文明的第一次思想解放、中华民族第一次自我更新。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武帝弃“农战”而重“商战”,终使国库足而帝室富,且帝室的财富尤胜于国库,然而,不幸亦接踵而至:皇帝家产愈大、宫廷愈富,外戚、宦官的力量则愈强,如此一来,国家势必要以宫廷为中心,形成一个奢侈腐败的渊薮,外戚与宦官之间的混战只是表现,汉文明重新陷入“文明与腐败循环”的辩证法,不可抑止地走向“自己反对自己”的文明异化——这却是历史的必然。

汉废秦法,剖海内而立宗子,郡守之下,又实行自治。立宗国便是裂土封疆,而“地方自治”的实质,则是听任豪族兼并土地。故终其两汉,中央“贵族”与地方“豪族”这两大势力纷争不息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土地分封制度,就在于“土地私有制”的恶性发展。

故柳宗元《封建论》抨击封建土地所有制说:“封建者,必私其土,子其人”,“非公之大也,私其力于己也,私其卫于子孙也。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也。”

这就是说:土地分封制是家天下、封建制的极端,土地私有化乃是天下之大私;相反,嬴政首倡“天子无家”,秦的土地国有制,则是天下之大公。

“三代之治”,官非官,“官”不过是立足于井田制上之民间事务员,充其量是个群众领袖,神农亲耕、妻亲织,大禹治水,非但不拿薪水,还有杀头坐牢的风险,故“三代”多有“禅让”,“禅让”虽是美谈,但更说明那时为君做官,除了实现抱负之外,没有丝毫的吸引力;秦制之下“吏”甚苦,因为秦之吏乃是与土地财富相脱离的国家公务员,秦始皇放屁,下面层层加码如响雷,最终将陈涉、吴广逼得造反,是因为陈涉失期当斩,“借第令勿斩”,负责该事务的“吏”的脑袋便要搬家。而汉以降,“官”则不同,他是与土地财富相联系的贵族与豪族,这样一来,做“官”便由天下第一苦差、便由为国家和百姓“服役”,一举变成了作威作福的天下第一“美差”。而皇权为代表的官僚体制,从此与国家和百姓便是对立的,故叶适一语中的:“古者民与君为一,后世民与君为二”,(7)汉以降的皇帝乃是最大的地主,故汉代以来皇帝每次祭祖,都要把土地黄册拿出来一起拜上一拜,而汉代以来,中国社会的核心问题,也便是土地问题。贵族、豪族圈占土地,造成农民流离失所,于是,谁掌握了失地流民,谁就能够实现霸业、掌握政权,而能够认识到这一点的,便是汉末“非儒家的寒族”曹操。

西晋贵族,可谓将中原文明“只说不练”的积弊发展至登峰造极地步,此即所谓“清谈”。因此,将西晋的灭亡,归之于所谓“五胡乱华”,这其实便是古往今来最大的谬论:自晋惠帝以来,司马氏王族,同胞兄弟凡二十五人,自相残杀的结果,仅剩下了三人,西晋二世而亡,不闻延祚,这就是因为文明日益发达,精英和统治者的欲望便日益膨胀,为了争夺“私有产权”,最终竟连自己的亲兄弟都要杀绝,这便是典型的“求荣取辱”、文明异化之惨剧;而起身于今山西长治武乡县的后赵羯族统治者石勒,只不过是个胡人奴隶,但他却如此鄙视司马氏王朝说:“大丈夫行事,当光明磊落,如日月之皎然。不应如曹操、司马懿父子,欺孤儿寡母而取天下。”

君子爱才,取之有道,坚持这一底线的是夷狄一方的“小胡”石勒,而不是华夏一方的大贵族司马氏。

土地公有,非不利于小民,实大不利于贵族和特权者,中国的特权阶层,得到的越多,欲望就越强,往往不闹到自相残杀便不会收手;而边疆的夷狄和下层的百姓,则非丧失了立身活命的最后一寸土,便不会铤而走险;中国历史反复告诉我们:天下为公的真正维护者、天下的真正承载者、社会稳定的真正基础,其实便是普通老百姓,而不是体制内的特权集团。

“天下有道,守在四夷;天子失政,道在四夷”这句话,也正好可以用在魏晋南北朝时代。

汉代的乱源,便是贵族和豪族,而构成门阀集团的贵族和豪族,便是一个“官产学一体化”的强大利益集团,而其中的“产”——即大土地庄园,又是其世代把持文化教育和官场资源的基础,因此,救天下苍生于水火、挽华夏文明于既倒的唯一途径,便是实行“土地改革”。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肩负起土地改革大业的皇帝,便是北魏的孝文帝拓跋宏,而他就是那个迁都洛阳,修建了龙门石窟的鲜卑族皇帝。魏孝文帝拓跋宏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均田法,此法的核心,便是中央直接统治土地,它一方面默认富民的土地所有权,但另一方面则按照土地国有的原则,不分贫富,皆课以相同的国税,正是这项法令,成为唐代均田制的依据。

将两汉和魏晋文明推向高峰的,固然是贵族和豪族,而毁灭了这个文明的,同样是贵族和豪族,他们尔虞我诈、骄奢淫逸——自己打败了自己,而这就叫作“文明异化”的道理。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唐太宗李世民方才将均田制与府兵制结合起来,使唐代制度的基础,得以重新建立在“农战”——即朴素的农民士兵身上,隋唐两个王朝都脱胎于鲜卑西魏,相对于中原贵族制度而言,北国的制度显然更为平民化,夷狄的生活显然更为朴素,夷狄的人格显然更为自然、健全,汉以来日益贵族化的中国社会,正是因为夷狄的加入,方才获得了伟大复兴。

宋代建国,始终面临着辽、金、西夏的强大压力,而这就不能不迫使中原的精英们,对于自身文明的文弱、享乐、滥情痛加反省,在宋人所作的自我批评中,以王安石、叶适为最深刻。王安石曾指出:人皆以为夷狄愚昧迷信,不知中原文明的迷信,实则比夷狄尤甚,夷狄不过迷信鬼神,而中原则迷信文词,正是这种对于文饰、文词的形式主义迷信,使得科举考试成为制造大量废物的荒谬仪式,而宋人竟以为凭借口诵经文,妙手文章,便可退辽金十万铁骑——这与其说是文明,倒不如说是天大的愚昧。

于是,他创办学校,命学生全部寄宿其中,以观其才德,并于校内建立操场,供学生练习骑射。又制订保甲、保马之法,叫农民学习马术武艺,先以自卫,终以服役官府,以期逐步恢复唐的“府兵”、秦的“农战”。但是,宋代的疆域处于中原和江南最为富裕地区,宋更是历史上商品、市场经济最发达的朝代,王安石在《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中说:任职江南东路的见闻,使他认识到“举国奢靡,全民腐败”的现实,这样的社会,这样的文明,几乎彻底丧失了自我批评和自我改造的能力,王安石之所以感慨宋代最大的失败在教育,叹息“变成法易,变世风难”,这就是因为在“文明发达到了糜烂程度”的地区实行变法和改革,他遇到了当年商鞅在魏时所遭遇的同样的问题:改革者不仅需要改造制度,而且还需再造文明。而王安石的命运,自然也就难免要重复墨子式的悲剧:“其道大觳,使人忧,使人悲,其行难为也——虽独任,奈天下何!”

中原文明令人向往,但也使人堕落,正是对这种文明/野蛮辩证法的洞悉,正是对“文明异化”的自觉,方才使得辽朝设立了“南面”和“北面”两种制度,它既不要求中原人契丹化,也不鼓励契丹人中原化,而这种措施的用意所在,就是唯恐契丹民族沾染了中原的腐败,从而消磨了英勇斗争的志气,而这里的深意,则是史家不可不知的。

明代的思想家,同样是从铁木真子孙的堕落中,看到了对文明的迷信,于人心诱惑之甚,他们对于中原文明弊端的自我批评,尤其集中于对言辞、文饰的迷信这一点上,口诵莲花的士大夫,绝对不可能打得过不善言辞,甚至没有文字的夷狄。文饰是虚伪的渊薮,实干才是诚实的品格。而华夏文明的悲剧,正可概括为“只说不练”、眼高手低的悲剧。张居正《陈六事疏》,其首在“省议论”,其次在“核名实”;王阳明《传习录》:“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这些痛切反省都表明:陷入束缚人的斗争意志、行动意志的所谓“文明”,等于堕入“温水煮青蛙”的惨境,而那正是一种天大的愚昧。

王朝中国最后一个伟大的夷狄政治家,便是清圣祖康熙皇帝,他深刻地指出:“打天下”固然是残酷的斗争,而“坐天下”则是更为残酷、更为艰苦、更为持久的斗争,政治作为一项空前艰苦的事业,它绝非一般人所能承受得起。在去世之前留下的政治遗嘱中,康熙皇帝这样感慨道:

古帝王享年不永,书生每致讥评。不知天下事烦,不胜其劳虑也。人臣可仕则仕,可止则止,年老致仕而归,犹得抱子弄孙,优游自适。帝王仔户无可旁委,舜殁苍梧,禹殂会稽,不遑宁处,终鲜止息。洪范五福,终于考终命,以寿考之难得也。易遁六爻,不及君主,人君无退藏之地也。岂当与臣民较安逸哉!

康熙是伟大的政治家,因为他一举说破了一个朴素的真理:政治是世上最残酷的游戏,政治家乃人间最苦的差事。所谓“圣人无家”、“天子门下无私事”,极而言之就是要求政治家抛弃骨肉亲情,所谓“人君无退藏之地”,便是说政治家的生活永远是在生死存亡之间做抉择,即一辈子都在火上烤。所谓高官厚禄和“官帽子”的威严,不过是为了办事方便的工具而已,看穿了那不过就是枷锁,而那些以为从事政治便是“当官”,“当官”便等于锦衣玉食、作威作福者,实际上完全错误地理解了政治,这样的人一旦“入行”,便意味着政治的异化、政治的腐败和政治的破产。

康熙皇帝自叹命苦,更因为他懂得政治的实质就是权力,甚至就是武力,政治就是你死我活的斗争,政治说穿了,便是如何正确、合法地使用武力。可惜,在他的身后不久,八旗精兵却不可遏制地退化了,中国在鸦片战争之后被列强的武力所击溃,而这就再一次、然而却并非最后一次说明:古老而灿烂的华夏文明,她的长处是“文治”,而作为一个伟大的文明,它的政治神经却不够发达。因为所谓政治,最终也就是斗争到最后一息,也就是在生命的最后一息还在“服劳役”,而文明的中国人却经常忘怀“愚蠢的夷狄”也明白的那个简单道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道光时代伟大的思想家魏源,面对军商合一、军政合一的西方列强挑战,再次记起了康熙的教诲,于是,他提出“军政合一”,乃是政治改革、富国强兵、抵御外侮的出路:

皇然以军事军食延天下人材。人材进则军政修,人心肃则国威遒。一喜四海春,一怒四海秋。五官强,五兵昌,禁止令行,四夷来王,是之谓战胜于庙堂。

戊戌变法之际,严复在《上皇帝万言书中》亦曾这样感慨说:

国之富强,民之智勇,臣愚不知忌讳,不敢徒以悦耳之言欺陛下,窃以为无一事及外洋者。而之所以获全至今者,往者以外人不知虚实故耳。故中国今日之大患,在使外人决知我之不能有为,而阴相约,以不战而分吾国。使其约既定,虽有圣者,不能为陛下谋也。

严复这里说到的,乃是传统中国所面临的最突出问题,这便是国家组织能力、社会组织能力问题。而这也就是孙中山先生所谓“一盘散沙”状态;而这也便是梁漱溟在《乡村建设理论》中总结中国与西方之得失时所指出的:“若特指其(即中国——引者注)失败之处,那不外两点:一是缺乏科学技术;二是缺乏团体组织。更无其他。而近代西洋正是以科学技术和团体组织见长,也更无其他。”

人类历史是辩证发展的:五百年来,正是西方世界的战乱不休、彼此攻伐,正是旷日持久的社会革命和阶级斗争,方才锻造出西方船坚炮利、强烈的民族国家意识、集体意识、集团意识、党派意识和阶级意识,而恰又是数千年来中国的总体和平稳定,最终却铸就了中国人的各自为政、无为而治、消极腐败、自由放任和“一盘散沙”。

近代以来,西方列强之所以能够宰制中国,又是由于它所发明的资本—金融体制,正是这个发明决定了:即使列强人口稀少、万般匮乏,但唯有“钱”即白银这一条,他们自1500年以来就是“天然过剩”的,而对于华夏文明中最短视的那一部分人来说,“过好日子”乃人生唯一追求,而钱之幻象(银子)便是过好日子的唯一基础,而他们对所谓“西方文明”之向往,无非就是对于钱(银子)的向往而已。

但是,他们又总是忘记了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所谓招商引资,无非等于给自己招来个债主,因为犹太人的钱,那从来就不是好拿的。

丢掉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那就等于把自己的生死底线抵押给了别人,使人可“不战而分吾国,定约而制中华”。

“吃得苦、霸得蛮、不怕死、耐得烦”,这四句讲湖南人的口诀,所讲到的其实也是政治家的最基本素质,进而言之,是一个“政治民族”的基本素质。

宝爱和平,珍惜生命,享受生活,热衷消费,这是文明之花繁盛的基础;但是,这也就是武将畏死、文臣贪财、见利忘义、醉生梦死、举国腐败的渊薮,而这便是极其残酷的文明辩证法,是文明异化、政治异化的残酷逻辑。

而所谓“艰苦奋斗”,无非是说:“文明”绝非表面的文饰,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真正的文明起源于不言不语,伟大的文明,就是埋藏在行动中的朴素精神。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是血的教训,是医治文明衰败症的苦药,是撬动“天下兴亡周期率”的杠杆。

而现代科学的精神的实质,也就是批判。一人、一家、一社团、一国家,在其生存的道路上,欲求得不断之进步,那就需不断自省,就必须一面自省,一面批判,如此方才能不断地进步。

在漫长的历史上,华夏文明的进步和生存,往往是通过对照夷狄,进行不断地批评和自我批评而达到的,历史上的夷狄,便是中原文明的镜子,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没有夷狄,不成天下。

而近代以来,我们更有了科学这面镜子,发扬科学的精神,就是坚持批判的精神,而科学发展观的落实,首先就需要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日常化。

注释:

(1).《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第42页,人民出版社,2008年。

(2).邓英淘、王小强等著,《西部大开发方略》,文汇出版社,2001年,第17页。

(3).《清史稿》第二册,中华书局,1976年,第278页。

(4).晋商开辟的商路大致是:经洛阳过黄河入太行,再经晋城、长治、太原,出雁门关至大同。由大同分两枝:一路西出杀虎口、过包头、至甘肃,进新疆哈密、伊犁出境,另一路东出张家口,至库仑。在恰克图完成交易后,货运莫斯科。山西商人因此主要由西口商、东口商、对俄贸易商三类组成。

(5).见钱基博:《近百年湖南学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73页。

(6).魏源:《圣武记》,岳麓书社,2011年,第 527页。

(7).叶适:《水心别集卷之一·进卷·民事上》,《叶适集》,第三册,中华书局,1961年,第651页。

猜你喜欢
文明
文明礼让
文明礼让
礼让文明
文明的摇篮
请文明演绎
多元文明,照鉴共同未来
让文明之花持续绽放
醉文明
漫说文明
文明和谐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