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油菜产业发展的思考

2012-12-24 12:51黄华磊石有明唐尚同
浙江农业科学 2012年11期
关键词:油菜重庆市全市

黄华磊,石有明,周 燕,唐尚同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特色作物研究所,重庆 永川 402160)

油菜是重庆主要的小春作物,油菜产业的发展关系到全市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由油菜产业带动的养蜂业和旅游业等产业链条的延伸不仅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而且有力推动了重庆油菜产业的发展。随着我国油料市场的完全放开,重庆油菜产业的发展在迎来新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必须在取得成效的基础上迎难而上,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机制体制创新,推动全市油菜产业又快又好发展。

1 现状

1.1 油菜生产概况

重庆市共辖38个区、县,多以丘陵、低山为主,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油菜已成为小春作物的主力军,根据重庆统计年鉴,2010年全市油菜面积19.2万hm2,油菜籽总产34.22万 t,为建国以来重庆市最高产量,单产平均1 783.7 kg·hm-2[1]。重庆市民的消费习惯使得对植物油需求量逐年增加,重庆年食用油消费量约35万t,目前本市植物油产量仅10万t,需要从其他省份大量调入,导致近年食用植物油价格一再上涨,对城乡居民生活影响很大[2]。因此,发展油菜产业已成为维系全市民生和食物安全供给的战略问题。

1.2 取得的成效

1.2.1 贯彻国家强农惠农政策,资金投入和科技投入力度逐年加大

为促进油菜生产发展,农业部发布实施了《“双低”油菜优势区域发展规划 (2003-2007年,2008-2015年)》;2007年,中央把油菜作为10个农产品之一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实施试点,继续实施油菜籽临时收储政策等国家一系列支持油菜产业发展的政策,大大刺激了重庆市油菜的发展。重庆每年投入上千万的资金支持油菜产业的发展,由重庆市农科院牵头实施的市财政奖励资金项目“重庆市油菜高产创建活动”,每年资助500万元用于指导全市油菜生产,引导全市油菜产业走效益农业之路。

1.2.2 面积、产量和品质得到很大的提高和改善

通过表1可以看出重庆油菜面积和产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特别是2007年以后重庆得到市财政的大力支持,由重庆市农科院牵头实施的“油菜高产创建活动”项目,对全市油菜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农民种植油菜的积极性和效益大大提高,全市油菜面积和产量逐年上升。随着科技投入力度的加大和双低优质油菜新品种的推广和应用,全市油菜品质显著提高,根据项目组的统计,2011年20个产油大县的油菜双低率89.1%,比2008年的70%增长19.1个百分点。

表1 2003-2010年全国及重庆油菜种植面积、产量情况

1.2.3 种植技术体系完善,种植效益提高

通过宣传培训,轻型简化栽培、油蔬两用和油菜-玉米、油菜-秋洋芋套作等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加之机播、机收的试验示范,极大提高了农民种植油菜的积极性。按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三峡综合试验站2012年5月在重庆市潼南、秀山等5个区县调查的油菜籽市场收购价5.00元·kg-1计,产油大县全县平均667m2油菜籽收入661.00元,种植油菜扶助资金补助15.4元,平均成本407.86元,油菜种植现金收益562.65元,纯收入268.54元[4],效益农业初见端倪。

1.2.4 产业链不断延伸,油菜产业的综合应用价值提高

菜籽加工业迅速发展。全市油菜籽2/3通过2 000多家小油坊加工销售,随着加工技术设备的提升和改进,出油率提高近1%,品质也显著提高,销售单价高出原来1.5元·kg-1,加工利润大大提高,菜籽加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养蜂业。结合油菜花期养蜂不仅经济效益高,而且能够提高油菜的结实性,一举两得。通过全市16个油菜种植大县统计,2010-2011年共有养蜂户11 200多户,养蜂32.51万群,蜂蜜产量4 700余t,创产值1.66亿元,对油菜产业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旅游业。依托当地的自然风景,全市有近10个区县相继举办油菜花节。以潼南县为例,2008年潼南县举办第1届菜花节,当年吸引游客约3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亿多元。2009年、2010年、2011年菜花节分别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66亿元、2.6亿元和3.6亿元。

2 面临的新挑战

2.1 农机农艺结合,早日实现油菜种植全程机械化

针对油菜生产用工多、劳动力紧张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科研部门、高等院校和农技、农机推广部门的科技能力和推广能力,一方面培育农艺性状适宜机械化收获的高产优质新品种,一方面加强适宜丘陵低山区油菜收获机械的研发和推广,早日实现油菜耕、种、收的全程机械化。

2.2 良种良法配套,充分利用冬闲田

加强宣传和培训,改变农民传统种植习惯,提高良种覆盖率,更新栽培技术,实现良种良法配套,实现油菜种植效益最大化。加强早熟品种的选育,推广应用科学栽培技术,解决和大春作物的茬口冲突,充分利用接近13.3万hm2的冬闲田,不仅提高农民的种植积极性,而且有效促进了油菜产业的发展。

2.3 升级产业化经营思路,推动油菜产业机制体制创新

以科技为先导,以综合加工为龙头,以推广应用双低油菜品种为突破口,丰富产业链条的内容,坚持市场带龙头,龙头接基地,基地联农户的发展模式,实行油菜生产、加工、副产品利用 (养殖)一条龙,实现油菜产业由单纯的数量增长转变为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形成油菜发展的产业优势。

3 建议

发展油菜产业,在农艺措施上,关键在于品种,要培育出产量与出油率高,成熟期早的品种;在农机措施上,要有适宜山区特色的耕、播、收农业机具;在产业链条延伸上,要结合当地实际,发展旅游业、养蜂业和加工业等,让产品增值增效;在扶持措施上,一是坚持政府引导、企业带动、市场运作的模式,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二是继续实施良种补贴,通过政府采购的形式,直接将优质良种发放给种植农户;三是尽快出台油菜籽临时收储政策,提高保护收购的价格,确保农民利益,以促进油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 重庆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重庆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2] 吕欢.2010年10月份油脂油料价格行情周报 (第2周)[DB/OL]. http://www. sn110.com/info/week/fueloil/show_20101101_1107.html.

猜你喜欢
油菜重庆市全市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油菜田间管理抓『四防』
油菜可以像水稻一样实现机插
油菜“不务正业”,单产3.4吨
铸造辉煌
——重庆市大足区老年大学校歌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