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治蝗中人工椋鸟巢不同结构对粉红椋鸟招引效果的研究

2012-12-28 02:19李福琛向蜀兰陈卫民
草食家畜 2012年1期
关键词:入住率椋鸟筑巢

李福琛,向蜀兰,陈卫民

(1.新疆兵团二中,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2.新疆伊犁职业技术学院,新疆 伊宁 835000)

粉红椋鸟Sturnus roseus属雀形目椋鸟科椋鸟属,是一种往返于中西亚-东欧与印度-斯里兰卡之间的长距离迁徙的鸟类;新疆是粉红椋鸟的自然繁殖区,且主要分布在博乐至巴里坤的北疆、天山一带,伊犁、塔城谷地等地[1]。粉红椋鸟每年5月初迁飞到新疆,当年7月下旬返回越冬,在繁殖期和育雏期均以蝗虫为食(每天可取食蝗虫120~180头/只),特别在6月中旬,幼鸟孵化出壳之时,椋鸟捕食蝗虫数量迅速增加,而此时正值蝗虫肆虐之际,对蝗虫的自然控制作用非常显著[2-4]。

伊犁河谷有可利用天然草原307万 ha,平均每年发生蝗灾37~40万ha,带来的经济损失重大,引发的生态灾难更是难以估量。新疆拥有草原0.57亿ha,居全国第三大位。统计表明,自2006年至2010年,仅五年期间新疆草原用以治蝗的经费就达到7800万元。新疆多年的草原治蝗实践证明,人工招引粉红椋鸟治理蝗虫是生物治蝗的最佳方法之一[5]。椋鸟灭虫效果(控制面积)2009年约29万ha,2010年约36万ha,2011年约46.2万ha。目前“人工招引粉红椋鸟控制新疆草原蝗虫灾害”正在新疆蝗区广泛推广应用,据统计,自2009年开始,新疆已投入400多万元用于人工鸟巢的搭建,仅在北疆沿天山一带已有80多座人工鸟巢,各地也相继展开了相关的研究。但国内外对粉红椋鸟的研究却集中在防治效果观察、迁徙、繁殖行为等方面[6-8],对招引粉红椋鸟过程中制约“招引率”和“捕食率”的研究却相对较少。在国内人工搭建选材和结构设计与招引效果的最优化研究尚为空白。本研究拟通过对不同鸟巢结构与鸟巢入住率、孵化率之间的关系及招引营巢之间的最佳距离的研究,确定最佳的营巢结构和营巢距离,为提高筑巢招引粉红椋鸟成功率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粉红椋鸟的生物学特性

粉红椋鸟性机警、喜群居、好抢、食性杂,主要以蝗虫为主。椋鸟从5月初进入伊犁河谷,5月下旬产卵,经过15d的孵化期,到6月上、中旬孵化,经双亲喂养15~20d后在7月初迁出鸟巢,到草原上捕食蝗虫,8月初离开伊犁河谷。椋鸟产卵的数量与椋鸟迁入时间的早晚有密切关系,椋鸟于5月上旬进入伊宁市的苏阿拉木图椋鸟巢,5月中旬筑巢,平均每窝产卵8枚;5月中旬椋鸟进入伊宁县的吉尔格朗椋鸟巢,5月下旬筑巢,平均每窝产卵6枚;5月下旬椋鸟进入尼勒克县的小喀拉苏椋鸟巢,6月上旬筑巢,平均产卵5枚。

1.2 试验区概况

伊犁地区属寒温带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冬季温暖,夏季凉爽。年均气温8℃~9℃,年均降水400~540mm,不同地理环境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自然植被为具有短命植物蒿属半荒漠草原类型,以冷蒿、针茅、茵陈蒿、早熟禾为主。蝗虫主要有黑条小车蝗、意大利蝗、黑腿星翅蝗、红胫戟纹蝗等百余种。实验地选取气候条件、海拔高度、纬度、草原类型、植被种类、植被盖度、蝗虫密度等都相近的三个地区,不同试验地设置不同结构的招引鸟巢,以研究鸟巢结构与招引之间的关系。三个试验地的鸟巢结构设置和植被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试验地基本概况

1.2 调查内容与方法

每个试验点每座巢随机定点3处进行调查,每处1m2,记录椋鸟入住巢数,每巢产卵个数,每巢孵化个数等,用以研究鸟巢结构与入住率和孵化率的关系;同时以鸟巢为起点每隔一定距离设一个点调查蝗虫密度(调查点距椋鸟巢的直线距离为2km,3km,6km,7km,8km),蝗虫密度调查采用网捕法,沿着3个不同的方向各捕虫一次,连续扫百网,并统计蝗虫数量,用以确定合理的营巢距离。

1.3 数据处理

把测定的数据导入Excel表,依据实验目的并进行相应整理,将整理后的数据导入SPSS13.0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结构鸟巢椋鸟入住率比较

研究表明(图1):不同结构鸟巢对粉红椋鸟的招引入住效果存在一定差异。表现为砖巢优于砖混石巢优于石巢,其中砖巢每立方米的筑巢数最高24窝,最低9窝,平均14窝;石巢每立方米的筑巢数最高8窝,最低5窝,平均6窝;砖混石巢每立方米的筑巢数最高10窝,最低7窝,平均8.3窝。

2.2 不同结构鸟巢椋鸟孵化率比较

图2表明不同鸟巢结构对分红椋鸟的孵化率存在一定影响,但差异较小。其中砖巢椋鸟的孵化率为67.3%,石巢椋鸟的孵化率为69.4%,砖混石巢椋鸟的孵化率为57.6%。调查过程中发现各鸟巢的人为破坏、弃巢率较高,最高达60%。该孵化率与新疆阿勒泰地区粉红椋鸟孵化率[8](96%左右)相比明显较小。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在完全自然、没有人类活动影响的区域,单独对一座石巢进行了随机调查,结果显示孵化率在90%以上。由此可见,不同结构鸟巢对粉红椋鸟孵化率影响远远小于人为因素的干扰,包括我们定期的调查活动。

图1 不同结构鸟巢入住率比较

2.3 距离鸟巢不同远近蝗虫密度分布(见表2)

图2 不同结构鸟巢孵化率比较

表2 不同采食期距离鸟巢不同远近虫密度变化表 头/m2

从表2中可看出在不同时间粉红椋鸟的捕食范围存在一些规律性的变化。由表可知粉红椋鸟在求偶和营巢期间多在3km以内捕食,该区域内蝗虫呈小范围零散分布,且密度小于1头/m2,这与王晗[7]认为粉红椋鸟在求偶和营巢期间仅在巢址附近200~700m内捕食不同,主要由于蝗虫灾害程度大小所致。育雏期间粉红椋鸟的捕食范围扩大至6~8km以内,因此2~3km内的蝗虫密度有所回升,而6km处蝗虫密度开始大幅下降,致使蝗虫向前迁移,随之粉红椋鸟的捕食距离也开始增加;随着雏鸟的生长发育,亲鸟为满足雏鸟食物需求捕食强度随之增大,亲鸟在各不同距离处的捕食活动都有所加强,各处蝗虫密度相差不大直至迁出。因此,招引鸟巢的距离最好在12~14km之间,同时依据于粉红椋鸟的数量、椋鸟巢的大小及周边蝗虫的密度进行适当调整鸟巢之间的距离。

3 讨 论

巢址选择是鸟类繁殖的重要环节,适宜的巢址能将环境因素、天敌干扰等不良因子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粉红椋鸟营巢多选择具有良好隐蔽性的地点作为巢址,以确保鸟巢的安全性。本研究数据表明,砖巢入住率较高,孵化率次之,而石巢的入住率相对较低,但其孵化率最高。就孵化率而言二者都在60%以上,这与自然状况下粉红椋鸟孵化率90%以上还有很大差距。究其原因与巢址隐蔽程度有关,因为阴雨、天敌干扰等是造成繁殖失败的重要原因[9]。在雏鸟长全羽毛,出巢试飞阶段,单一的砖巢缺乏躲避天敌的设施,部分雏鸟会遭天敌捕食,雏鸟安全性较差导致繁殖成功率下降。相比较而言堆石椋鸟巢雏鸟安全性好,但是容易遭到人为破坏,稳定性不够。砖混石结构椋鸟巢每单位筑巢数在砖巢和石巢之间,综合了砖巢的入住率高和石巢安全性高的优点,可作为今后椋鸟巢建设的示范。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人工堆建粉红椋鸟巢的利用率主要取决于堆建石头的大小、形状及其所形成空隙的大小和数量,这和姜春雷[10]等报道“增大其间洞穴率”的观点基本相同。建设椋鸟巢时最好建砖混石巢,同时应考虑因地制宜,有石头的地方以石巢为主,没有石头的地方以砖巢为主。建设砖巢时,墙体厚度应不低于50cm,巢穴不宜建设的太狭窄,经观察巢穴规格应不低于34cm×12cm×11cm(包括出口的宽度10cm),否则会影响粉红椋鸟的进出及雏鸟的活动,。堆建石巢时,在材料允许的情况下应该优先选择片石和块石,可以增加石头间的间隙(间隙10cm×10cm),也可以防风挡雨,从而保证粉红椋鸟的筑巢率。

王子涵[7]认为粉红椋鸟的捕食范围在4km半径范围内,而本研究根据不同时期不同距离蝗虫密度分布情况推断粉红椋鸟捕食范围还受雏鸟生长发育时期的影响:随着雏鸟的生长发育,食物的需求量增加,亲鸟的捕食范围也随之扩大到8km以内,甚至更远。李世纯[11]研究表明粉红椋鸟活动范围的大小,还受蝗虫数量的影响,可远离营巢地10km甚至更远去捕食。综合多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建设椋鸟巢时,巢间直线距离理论上应在15~25km。在实际建设过程中,椋鸟巢之间的距离还应考虑到招引点椋鸟巢大小、椋鸟招引数量及周边的蝗虫密度。

4 结 论

通过对不同结构的粉红椋鸟巢的入住率、孵化率,分析表明砖混石巢综合了砖巢的入住率高和石巢安全性高的优点,对粉红椋鸟巢的招引效果较好;在筑巢材质上多选用片石和块石,不仅可以增加石头间的间隙(间隙≧10cm×10cm),也可以防风挡雨,从而保证粉红椋鸟的筑巢率;粉红椋鸟巢之间的距离理论一般在15-25km范围,同时依据于粉红椋鸟的数量、椋鸟巢的大小及周边蝗虫的密度进行适当调整。

[1]于非,季荣.人工招引粉红椋鸟控制新疆草原蝗虫灾害的作用及其存在问题分析[J].中国生物防治,2007,9(23):93-96.

[2]熊志炎,赵新春.人工招引粉红椋鸟控制蝗害生物系统工程研究[J].草业科学,1995,12(5):21-22.

[3]王建华,黄立军,郑炯等.人工招引粉红椋鸟控制蝗害技术推广[J].新疆农业科,1998,(5):234-236.

[4]Keith A Hobson,Elizabeth Yohannes.Establishing elemental turnover in exercising birds using a wind tunnel:implications for stable isotope tracking of migrants[J].Can J Zool,2007,(85):703-708.

[5]郭宏.塔城地区萨孜蝗害区草原人工招引粉红椋鸟生物治蝗效益日趋显著[J].新疆畜牧业,2005,(3):63-64.

[6]娄水清,孔庆广.草原蝗虫在伊犁的发生及综合治理[J].草食家畜2004,(3):9-11.

[7]王晗.李占武,于非等.新疆哈密地区粉红椋鸟繁殖行为及招引对策的初步研究[J].动物学杂,2010,45(4):139-143.

[8]王子涵,张淑萍,薛达元.新疆阿勒泰地区粉红椋鸟的繁殖生态及雏鸟食性研究[J].四川动物,2011,30(5),777-779.

[9]李枫,王强.斑背大尾莺sinensis亚种的繁殖生物学[J].动物学报,2006,52(6):1162-1168.

[10]姜春雷,姚斌呈,郭正财.木垒县人工招引粉红椋鸟开展生物治蝗实验[J].新疆畜牧业,2010,(7):6-61

[11]李世纯,刘喜悦,谭耀匡等.粉红掠鸟的食性及其对蝗虫种群密度的影响[J].动物学报,1975,21(1):71-77.

猜你喜欢
入住率椋鸟筑巢
蜜蜂筑巢
鸟儿筑巢
鸟儿筑巢
椋鸟的蚂蚁浴
白鹭筑巢
粉红椋鸟24小时
南京市乡村旅游地产入住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英国椋鸟惨遭雀鹰捕食被踩脚底下毫无还击之力
锦江股份:受累七天酒店调整5月Rev PAR增速放缓
云南省3年累计安排搬迁资金37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