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音乐学硕士学位论文使用调查研究方法的分析与反思*

2013-01-10 05:56黄薇薇张海敏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10期
关键词:解释性音乐学硕士

黄薇薇,张海敏

(1.三明学院 教育与音乐学院,福建 三明 365004;2.浙江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调查研究是指人们有目的、有意识地在系统地、直接地搜集有关社会现象的经验材料基础上,通过对资料的分析、研究,从而科学地阐明社会现象状况及其规律的一种认识活动[1]2.

近年来,我国音乐学硕士研究生对调查研究给予了高度重视,许多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就是对音乐及其现象进行学术研究的调查报告.因此,认真分析和反思目前音乐学硕士学位论文使用调查研究方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不仅对于提高我国音乐学硕士研究生的调查研究水平、论文质量和科研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提高我国音乐调查研究的水平和质量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在调查研究的三种基本方式中社会调查是从事调查研究的最主要方式[1]28,并且其是一种有别于文献研究与实验研究的更多地到实地、到现场的研究方式[1]16,更有助于真实地把握以隐蔽的方式存在于社会结构之中的种种音乐现象或问题.因此,本文中的调查研究指的是社会调查,本研究也是在社会调查的范畴内进行的分析.

1 样本分布

本研究将样本论文设定为至少使用了社会调查的实地调查法(观察、访谈)或问卷调查法中的一种方法的的音乐学硕士学位论文.从中国知网的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搜索近十年(2002~2011年)的音乐学硕士学位论文.截至2011年12月,通过该数据库共查阅到5885篇音乐学硕士学位论文,逐篇浏览论文,主要阅读“中文摘要”、“前言”或“绪论”、“后记”或“致谢”以及论文中含有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等内容的部分,最终得到调查样本1007篇(以下简称“样本论文”).统计发现,样本来自中国音乐学院、福建师范大学、河北大学等60所音乐或艺术专业院校、师范院校和综合高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很大程度上可反映和代表我国音乐学硕士研究生调查研究的基本状况和研究水平.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样本论文所占比重稳步上升

由表1可知,尽管在某些年,样本论文所占比重出现了波动,但是在总体上,近10年来,样本论文在我国音乐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所占比重明显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从2002年的3.4%上升到了2011年的23.2%,这说明调查研究方法在我国音乐学硕士研究生的研究中日益受到重视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2.2 调查研究类型存在着巨大的反差

从研究的深度来说,调查研究可分为描述性与解释性调查研究两种类型.本研究将样本论文分为解释性和描述性两大类,再将解释性研究按其研究深度不同分为三小类:第一类是有明确的研究假设和完整的理论验证,明确说明了以某种科学理论为指导,并且将理论和假说作为调查研究各方面的主线的论文;第二类是没有研究假设,但有明确的理论验证并且调查研究是在明确的理论原则和方法的指导下进行的论文;第三类是没有研究假设并隐含了理论验证,但从调查论文内容和行文可以看出,作者是在某种理论原则和理论方法的指导下利用调查数据在验证某理论的论文.由表2可知,样本论文绝大多数是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很少,其研究类型存在着巨大的反差.描述性研究主要解答音乐及其现象是什么的问题,解释性研究主要回答音乐及其现象“为什么”的问题,因此,不同的研究目的可能是造成样本论文研究类型存在着巨大的反差的主要原因,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样本论文存在重描述轻解释的现象.对样本论文的深入分析也证明了这一点,绝大多数描述性研究仅限于对所研究的音乐及其现象进行直观、简单的描述,回答“是什么”的问题,没能主动探究和回答音乐及其现象背后的原因,揭示其发生或变化的内在规律,没能回答各种“为什么”的问题,调查研究是浅层次的,这正是样本论文研究中存在的一大缺陷.

2.3 调查研究方法使用的领域集中在与社会科学相关的音乐学研究

不同的研究领域往往会有不同的最佳研究方法,我国音乐学硕士研究生主要在哪些领域使用调查研究方法呢?按照样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性质对其研究领域进行划分.由表3可知,调查研究方法使用的领域基本集中在与社会科学相关的音乐学研究,这一领域的样本论文量多达877篇(87.1%),这主要是由于属于该领域的音乐人类学和音乐教育学的研究适宜使用调查研究方法.因为,音乐人类学是通过田野工作(实地调查)研究音乐及其所处文化环境共生关系的科学,调查研究法本就是该领域必须使用的研究方法;而调查研究法也是音乐教育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由于音乐学是属于人文科学范畴的一个学科,因此,与人文科学相关的音乐学调查研究也较多(103篇,占10.2%),如属于该领域的音乐形态学和音乐表演艺术学研究一直以来都是音乐学调查研究的重要领域.相对而言,与自然科学相关的音乐学其他领域的调查研究相对开展的较少(27篇,占2.7%),原因可能是这些领域研究的主要问题,比如音乐声学、音乐生理学的研究,通过获取大样本的数据进行实验、测量研究更有说服力,故而调查研究方法的重要性自然下降.

表1 近10年音乐学硕士论文与样本论文数量

表2 样本论文研究类型

表3 样本论文研究领域分布

2.4 样本论文更关注我国音乐现实问题

众所周知,保护音乐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深化音乐教育教学改革是近十年来我国面临的两个最主要的音乐现实问题.音乐人类学研究各民族具体的音乐文化,因此,从音乐人类学的角度对我国众多的民族民间音乐艺术进行调查研究,探寻其兴衰根源,为保护这些音乐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理论依据,是极为迫切和重要的;同样,调查音乐教育教学现状及其改革的实施概况,研究和总结改革过程中的得失,对于我国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也是极有意义的.由表3可知,样本论文选题主要集中于音乐人类学和音乐教育学(778篇,占77.3%),说明样本论文更关注我国音乐现实问题,显示出我国音乐学硕士研究生对音乐现实问题的密切关注.

2.5 样本论文以定性研究为主,缺乏定量研究和混合研究

社会调查依据其使用的研究方式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考虑,可以分为问卷调查(定量研究为主)、实地研究(定性研究为主)和混合调查[1]28.统计发现,样本论文大多数以实地调查研究为主(671篇,占66.6%),而问卷调查研究(181篇,占18.0%)和混合调查研究(155篇,占15.4%)的论文数量明显不足,特别是规范运用问卷调查法的研究更少.由此可见,样本论文的研究类型以定性研究为主,缺乏定量研究和混合研究.样本论文以定性研究为主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音乐学是属于人文科学范畴的一个学科,“而具有人文主义方法论的研究者,则更经常地采用实地研究的方法”[2],强调“在自然的情境下,使用实地体验,开放型访谈、参与型和非参与型观察、文献分析、个案调查等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细致和长期的研究”[3].样本论文缺乏定量和混合研究的主要原因是目前我国艺术院校教育中比较缺乏定量研究方法(如抽样调查法和统计学原理)的专门训练,导致音乐学硕士研究生对定量研究方法的了解不够,实际运用能力较差,使用了问卷调查法的大多数样本论文不能规范运用该方法就证明了这一点.

2.6 样本论文使用最多的调查形式是定向调查

本研究根据音乐学调查研究的实际情况将调查形式划分为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和定向调查三种类型进行统计,统计发现,样本论文使用最多的是定向调查(912篇,占90.6%),其次是抽样调查(80篇,占7.9%),使用最少的是普遍调查(15篇,占1.5%).普遍调查由于工作量大、消耗大,硕士研究生受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等条件的限制,不适合使用普遍调查方法.抽样调查方法使用较少的原因如前文所述.定向调查是对一个或几个小群体或地区作专题的调查,这种调查方法正好符合音乐学硕士研究生的主客观条件和选择调查方法的普遍思路(即在尽可能小的群体对象范围内,力求调查得相对完整和丰富),并且其较利于硕士研究生进行灵活、自主的把握,因此被广泛使用.此外,调查还发现,样本论文比较重视进行个案调查研究(383篇,占38.0%),有些样本论文进行的还是比较深入细致的案例研究,这种现象是与定向调查的广泛使用相适应的.个案调查研究有利于对调查对象进行全面的、深人的、质的研究,具有质的深刻性和社会实在性,说明我国音乐学硕士研究生注重深入或充分了解所研究问题的基本事实.个案调查是研究音乐及其现象发展因果关系的重要调查方式,其要求调查研究人员有专门的知识和丰富的实际经验,因此,进行个案调查研究不仅有利于锻炼硕士研究生的调查实践经验,也有利于培养硕士研究生形成独立的形式逻辑思维能力和学术思想.

3 对我国音乐学硕士研究生的调查研究及其方法的反思

3.1 按选题标准的要求确定选题

调查研究的第一步是定题,即要确定一个调查的主题,好的选题是调查研究成功的一半.然而,对样本论文的分析来看,部分样本论文并没有严格按照选题的四个标准,即“价值性、创造性、可行性、合适性”进行调查问题选择[4],在调查选题上存在不少问题,尤其在选题的可行性与合适性上表现的比较明显.那么,硕士层次的音乐学研究生应该怎样选题呢?由于价值性是选择调查问题最基本的标准,样本论文调查问题的选择通常都得到了自身导师的肯定,在调查问题的价值性上一般不会出现原则性问题.因此,以下根据创造性、可行性、合适性三个选题标准,结合样本论文在选题上暴露出的问题来探讨我国音乐学硕士研究生应该怎样选择调查问题.

创造性可以称作创新性或独特性,如果一项调查研究能够填补某一研究领域的空白,那么该项调查研究所具有的创造性是毋庸置疑的.调查发现,有少量的样本论文(65篇,占6.5%)表明自身的研究是填补了某一研究领域的空白.实事求是地说,对于一名硕士研究生来说,要求其去进行一项填补某一领域研究空白的调查研究,要求确实是太高了,也是勉为其难的.因此,对于大多数音乐学硕士研究生来说,其所选择的调查问题是否具有创造性,更多地应该是指“该课题在研究的思路或者研究的角度、依据的理论、调查的对象、采用的方法、调查的内容等方面或某几方面,与前人的调查有所不同,有自己独到的、新颖的地方”[5]26.为此,只要能给研究赋予新的含义,从新的视角进行调查研究,并能发现新的规律,提出新的学术观点,特别是发现和研究了前人未能解决的问题,哪怕是选择前人已经完成的课题进行再调查研究也同样具有创造性,而且这种选题还更能体现出研究者丰富的知识和较强的问题提炼与选择能力.

可行性指的是研究者是否具备进行或完成某一调查课题的主、客观条件.有学者认为:一个不懂少数民族语言和风俗习惯的研究者,如果选择一个以少数民族成员为调查对象的调查课题,显然是不可行的[5]27.而调查却发现,140篇由未表明民族身份的研究生完成的以少数民族或客家民间音乐艺术为调查对象的论文中,仅有19篇(占13.6%)表明所调查的是家乡的少数民族或客家民间音乐艺术,熟悉该民族语言和风俗习惯.一项不具备可行性的调查课题,无论其多么有价值,多么有新意,最多也只能是一项伟大的空想.因此,我国音乐学硕士研究生在选择调查问题时应该多方考虑,高度重视课题的可行性问题.

合适性指的是所选择的调查课题最适合研究者的个人特点.研究者对与调查课题相关的社会生活领域的熟悉程度、对该调查课题的兴趣、研究者与所调查的对象之间的相似性程度,以及研究者所具有的各种资源、条件与该课题的要求相符合的程度等均是可能影响到调查课题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些重要因素.在可能的条件下,研究者应该尽量选择与自己所熟悉的社会生活领域相关的调查课题,而不要选择自己比较陌生的领域中的课题[5]28.但是,调查发现,调查课题的合适性问题也没有引起我国音乐学硕士研究生的足够重视,如只有240名(占23.8%)研究生有明确说明调查对象是在自己的家乡或者学习、工作的地方,表明自己对与调查课题相关的社会生活领域相对熟悉.

3.2 解释性调查研究的运用

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我国音乐学硕士研究生绝大多数选择的是描述性调查研究.那么,在我国音乐学硕士研究生的调查研究中,有必要倡导解释性调查研究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一方面,科学的调查研究一般不停留在对现象的描述上,它要在“知其然”的基础上探讨“其所以然”,解释性研究正是能够解答音乐及其现象“为什么”的调查研究方式;另一方面,解释性研究能对社会现象及问题的根源和后果进行深层次地研究,是提升调查研究质量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目前社会科学的许多研究都采用了解释性调查研究的方式[1]82.由此可见,欲使我国音乐学硕士研究生调查研究水平进一步提高,就必须加强解释性调查研究的实践,这样既能够提升调查研究的质量,也是我国音乐学调查研究跟上时代发展步划的要求.

此外,由表2可知,解释性调查研究的三种类型中,第一类即有明确研究假设和完整理论验证的解释性调查研究最少.而这种研究风格“具有明确而完整的理论验证,主题鲜明、假说明确、指标具体、讨论逻辑清晰,研究结论来自对假说的验证,并能达到较高的理论概括程度”[6],其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而且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因此,在开展解释性调查研究时,这种研究风格尤其值得倡导,样本论文中缺少这种研究风格的研究,说明了我国音乐学大多数硕士研究生对解释性调查研究这种深层次研究的研究模式了解还不够深入.

3.3 将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相结合

在音乐调查研究中,定性研究主要通过访谈与观察记录、录音、照片、视频等来收集音乐及其现象的经验材料,并主要运用综合、归纳和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形象思维和归纳推理,有利于从宏观上把握和探寻音乐及其现象的“为什么”;问卷调查、结构式访谈、结构式观察等是定量研究中常见的资料收集方法[7],定量研究主要通过上述方法对音乐及其现象进行测量、计算,将其诸要素予以量化,并主要运用统计分析等方法进行抽象思维和演绎推理,从微观上透视和说明音乐及其现象“是什么”.音乐反映的是人对外部世界的主观感受,注重形象思维,更适合采取定性研究的方法,但定性研究的方法很难做到逻辑上的严密性和有序性,而定量研究方法的逻辑分析与抽象思维的严谨性正好可以有效弥补定性研究方法的一些不足.因此,在音乐调查研究中,应当充分发挥定性研究方法与定量研究方法各自不同的作用和特点,把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取长补短,互为补充,正好能发挥他们各自的长处和互补作用,必然在方法上表现出更为强大的优势[8],从而促进调查研究过程对音乐及其现象的宏观和微观的协调把握.事实上,近年来,我国音乐学硕士研究生也开始尝试把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结合起来使用了,如近五年(2007~2011年)使用了混合方法研究的样本论文在数量和所占比例(144篇,占16.0%)上明显超过了前五年(11篇,占10.1%),体现了我国音乐学硕士研究生调查研究中的新思维、新气息以及方法学上的进步.此外,在研究方法多元化的今天,从定性研究转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实证性研究是新的研究取向[9],包容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混合方法研究正成为世界范围内研究方法论的发展方向[10],“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只有以大量数量资料为依据,才能真正从传统的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使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从而使这门科学获得更为完备的科学形态,使人们对社会现象的认识能够更加精确”[11].因此,为了促进我国音乐学硕士研究生乃至整个音乐学调查研究的发展,在音乐调查研究中把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结合起来使用是极为有必要的,应大力提倡进行混合研究.

4 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在使用了调查研究方法的我国音乐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可以发现它们在使用调查研究方法时具有鲜明的特点:由于方法的适宜性,调查研究方法使用的领域集中在与社会科学相关的音乐学研究;硕士研究生对音乐现实问题密切关注,论文选题更关注我国音乐现实问题;定向调查是论文使用最多的调查形式,与此相对应的是论文比较重视进行个案调查研究.与此同时,样本论文在使用调查研究方法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调查研究类型存在着巨大的反差,研究绝大多数是描述性的,缺乏解释性研究,说明样本论文存在重描述轻解释的现象和大多数硕士研究生对解释性调查研究这种深层次研究的研究模式了解还不够深入;论文以定性研究为主,缺乏定量研究和混合研究;部分论文没有严格按照选题标准进行调查问题的选择,尤其在选题的可行性与合适性上表现的比较明显.

针对我国音乐学硕士学位论文使用调查研究方法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本研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高度重视选题问题,严格按照选题标准选择调查问题;加强解释性调查研究的实践,尤其是要倡导进行有明确研究假设和完整理论验证的解释性调查研究;在音乐调查研究中重视把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结合起来使用进行混合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我国音乐学硕士研究生的调查研究水平和样本论文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范伟达,范冰.社会调查研究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1-91.

[2]王耀华,乔建中.音乐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50-278.

[3]陈向明.在行动中学作质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317-325.

[4]马德峰.选题及其选题意识——对社会调查方法在青年研究中应用的反思[J].青年研究,2001(9):43-49.

[5]风笑天.现代社会调查方法[M].3版.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1-28.

[6]傅元略,曾爱民.调查研究法在我国审计和会计研究中的应用现状研究[J].审计研究,2009,(4):35-41.

[7]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9-13.

[8]杨曦帆.社会学调查方法在民族音乐学研究中的意义与实践[J].广西艺术学院学报,2006,20(5):31-33.

[9]宋蓓.国内三本音乐类核心期刊的定量研究——从一个读者的视角[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8(3):125-131.

[10]张源.我国情报学研究方法应用现状调查[D].石家庄:河北大学,2011.

[11]吴鹏森.人文社会科学基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3-23.

猜你喜欢
解释性音乐学硕士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音乐学人
论行政自由裁量的“解释性控权”
第三届音乐学学术前沿中青年学者论坛
标注及口述史视角下的《音乐学人冯文慈访谈录》
论中国音乐学百年来之三大阶段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英汉互译中的认知隐喻翻译探究
非解释性宪法适用论
改进硕士研究生解剖教学的探索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