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性别角色与职业决策困难的关系

2013-01-11 07:39路晓丽刘彩生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双性化男性化女性化

路晓丽, 刘彩生

(1.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经管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3;2.江苏科技大学 苏州理工学院,江苏 镇江 212004)

职业决策困难是个体在做职业决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难题[1]。研究者认为职业决策困难其实质是对决策不满意或是由于与职业相关的学习经验不够所导致的一种决策状态。不少大学生由于缺乏职业相关的学习经验,出现学习迷惘、就业焦虑、就业后跳槽严重的情况,相关研究表明,职业决策困难与性别、同一性关系、与职业自我效能等有关系[2-3]。性别角色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模仿学习获得的一套与自己性别相应的行为规范,反映着社会文化对男性和女性行为的适当期待[4]。Bem编制出基于双性化假设的Bem 性别角色量表,将性别角色分为四种类型:双性化、男性化、女性化和未分化,国内学者刘电芝等人新编了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本研究希望了解大学生性别角色与职业决策困难的关系。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共随机调查了江苏大学、青岛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河北工程学院、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的共586名大学生。其中男生260人,女生326人;大一285人,大二125人,大三108人,大四68人;文科257人,理科107人,工科222人。

1.2 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刘电芝编制的中国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5],本量表共有50个项目,其中男性特质项目16个,女性特质项目16个,中性特质项目18个。男性特质项目分量表α信度系数为0.875,女性特质项目分量表α信度系数为0.844,信度问卷总的内部一致性信度α系数为0.895,分半信度系数0.877,问卷有较好的信度。

采用Gati等人编写的刘长江修改的职业决策困难量表的中文版本(CDDQ)[6],测量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情况及影响因素,该量表由34道态度和信念项目构成,采取9点Likert计分。分数越高,表示职业决策困难越能描述我。问卷总的内部一致性α信度系数为0.876,分半信度系数0.766,问卷有较好的信度。KMO统计量用于检验变量间的偏相关性是否足够小,其取值在0~1之间,值越大,因子分析的效果就越好。对调查资料进行KMO检验,发现统计量KMO=0.861,调查数据可以做因子分析。

1.3 施测与数据处理

采用实地与网络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随机抽样法抽取被试。采集的数据采用SPSS 17.0 软件包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等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大学生性别角色基本情况

根据全国5008名大学生的复测结果, 按男性分量表得分(M)和女性分量表得分(F)的中位数(男性 4.8 分, 女性5.0分)将性别角色分为四类:未分化M<4.8,F<5.0;女性化M<4.8,F≥5.0;男性化M≥4.8,F<5.0;双性化M≥4.8,F≥5.0[5]。据此得出本次调查性别角色四种类型的人数和比例见表1。大学生中,性别角色比例最高的依次是未分化、双性化大学生。

表1 4种性别角色类型的人数分布和差异

注:表中数据括号外为人数, 括号内为百分数。

2.2 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基本情况

根据因子分析和研究的需要,本研究将34道题目分为缺乏准备(Rm缺乏动机、Ri犹豫不决、Rd错误信念)、缺乏信息(Lp缺乏决策过程信息、Ls缺乏自我信息、Lo缺乏职业信息、La缺乏获取信息的方式)、不一致信息(Iu不可靠信息、Ii内部冲突、Ie外部信息冲突)三个分量表,共10个因子进行分析[6]。分数越高,表示职业决策困难越能描述我。职业决策各因子的得分在4.19~5.35之间,缺乏职业信息、缺乏决策过程信息、犹豫不决三个因子的得分最高,说明大学生在职业决策的这些方面存在较大的困难。女性化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均分最高,双性化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均分最低。女性化大学生在犹豫不决、缺乏决策过程、缺乏自我信息、缺乏职业信息、外部信息冲突上存在更大困难。未分化大学生在不可靠信息、内部冲突上存在更大困难;男性化大学生在缺乏动机方面存在更大的困难;双向化大学生在错误观念、缺乏信息方面存在更大困难,见表2。

本研究还对可能影响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性别、性别角色、学校、年级、专业等因素进行了t检验和F检验。结果发现,男女生在缺乏动机(t=2.57,P<0. 01)、外部信息冲突(t=2.03,P<0.05)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均分大于女生;不同性别角色的大学生职业决策总均分不存在显著差异,只在职业决策困难的犹豫不决(F=5.33,P<0.01)上存在显著差异,女性化大学生均分最高,男性化大学生均分最低;不同学校大学生在职业决策困难总分(F=2.71,P<0.05)、缺乏动机(F=4.03,P<0.01)、犹豫不决(F=2.52,P<0.01)、缺乏自我信息(F=5.47,P<0.01)、不可靠信息(F=2.96,P<0.05)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级大学生在职业决策困难总分(F=4.20,P<0.05)和不可靠信息(F=2.76,P<0.01)上存在显著差异,大二学生均分高于其他年级学生;不同专业大学生在职业决策困难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

表2 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基本情况表

注:*表示P<0.05

2.3 大学生性别角色与职业决策困难关系

对大学生性别角色和职业决策困难进行Pearson相关检验发现,男性特质与职业决策困难在多个因子上存在负相关,在缺乏动机、犹豫不决、缺乏决策过程信息、缺乏自我信息因子上的负相关达到显著水平。女性特质与职业决策困难在缺乏动机、犹豫不决、错误信念、缺乏决策过程信息、职业信息、获取信息的方式、外部信息方面微弱正相关,在缺乏信息、不可靠信息、内部信息方面与职业决策困难存在负相关。见表3。

表3 性别特质与职业决策困难的关系(r)

注:*表示P<0.05,**表示P<0.01

3 讨论

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性别角色比例最高的是未分化大学生,其次是双性化大学生,男性化、女性化大学生比例偏低。职业决策困难的性别角色检验发现,双性化大学生在职业决策困难方面存在的困难最小,其次是男性化、未分化、女性化大学生,女性化大学生存在的职业决策困难最大。双性化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更小,这与以往的研究双性化性别角色大学生具有较积极的人格特征,职业自我效能感高的研究相呼应[7]。

女性化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均分最高,在犹豫不决、缺乏自我信息、缺乏职业信息、外部信息冲突因子上存在更大困难,这也与研究中男性特质与职业决策困难在犹豫不决、缺乏自我信犹豫不决、缺乏自我信息、缺乏职业信息、外部信息冲突因子负相关相印证。与有些女大学生“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思想相矛盾,女性化大学生就业动机困难最小,女性化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可能导致其犹豫不决困难增加的原因,并且选择的犹豫增强了其对自我信息与职业信息的需求。男性化大学生在缺乏动机方面存在更大的困难。90后大学生追求自由,对自我控制力较差,不少男大学生没有目标,虚度时光,甚至网络成瘾,这可能是男性化大学生缺乏就业动机的原因。未分化大学生在缺乏决策过程信息、不可靠信息、内部冲突上存在更大困难,这可能与未分化大学生个性不成熟有关,遇到职业决策信息时无所适从,又不知道职业决策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准备。双向化大学生在错误观念、缺乏信息方面存在更大困难。双性化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最少,但与其他性别角色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总分不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与学校的职业生涯指导不足有关系,很多大学生存在职业决策方面的困惑。

男女生职业决策困难的对比发现,男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大于女大学生,然而在性别特质与职业决策困难的关系中,我们发现男性特质与职业决策困难在多个因子上存在负相关。一方面,这个结果也可能跟我们调查的样本量偏少有关;另一方面,男大学生中40.0%的同学是未分化大学生,7.3%的同学是女性化大学生,这些大学生男性化特质低;33.1%同学是双性化大学生,女性特质高,这也可能是造成男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更大的原因。本研究结果表明,不是性别而是性别特质对职业决策困难产生直接影响。

4 结论与对策

男女大学生当中,性别角色比例最高的都是未分化大学生,其次是双性化大学生。男大学生中的男性化比例高于女大学生中的男性化比例,女大学生中女性化比例高于男大学生中的女性化比例。研究中发现,传统观念的男性化、女性化大学生比例下降,被认为是性别角色当中最不利于社会适应于与发展的未分化大学生比例最高。双性化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存在最小的困难,女性化大学生存在的职业决策困难最大。男性特质与职业决策困难负相关(r=-0.061,P>0.05),在缺乏动机、犹豫不决、缺乏决策过程信息、缺乏自我信息因子上的负相关达到显著水平,男性化特质高,职业决策困难越少;女性特质与职业决策困难相关(r=-0.043,P>0.05),女性化特质高,职业决策越困难。因此,性别特质而非性别影响职业决策困难。

学校在人才培养当中应该加强对学生性别角色观念的引导,培养大学生兼备领导力、组织力、勇敢、理性、善于倾听、有爱心、心细等优良品质,这样才能在职业生涯中获胜。并且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增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建立班级、学生处、教务处、团委、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联动的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指导模式[8-10],让学生了解自我、了解职业、了解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从而顺利地进行职业决策和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Gati I, Krausz M, Osipow SH. A taxonomy of diff icult ies in career decision making[J].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1996, 43(4): 510-526.

[2] 宋家龙,尚龙洋,陈龙,等.大学生性别角色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8):967-970.

[3] 郭晗薇.大学生性别及性别角色与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7):842-844.

[4] 钱铭怡,张光婕,罗珊红,等.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C)的编制[J].心理学报,2000,32(1):99-104.

[5] 刘电芝,黄会欣,贾凤芹,等.新编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揭示性别角色变迁[J].心理学报,2011,43(6):639-649.

[6] 刘长江,郝芳,李纾.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及其与效能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5):502-504.

[7] 王中会.双性化大学生人格特征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9,29(1):64-68.

[8] 黄林楠.大学生职业生涯决策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2009(1):127-128.

[9] 宋卫芳,王鹏飞.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结构及其应对方式[J].社会心理科学,2010(Z2):134-138.

[10] 沈雪萍.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干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5):420-423.

猜你喜欢
双性化男性化女性化
家园共育视角下的幼儿双性化人格教育
探究男装女性化时装的色彩运用
对《消失的地平线》中布琳克洛小姐矛盾的人物性格的探讨
我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技术男性化的研究
从艺术造型角度探讨观音形象女性化现象
《霸王别姬》和《黑天鹅》的比较研究
体育活动提高男生基本特质与作用
教师对幼儿性别角色双性化发展影响的研究
小学男性音乐教师走向成功的双性化人格分析——以A学校音乐教育名师陈老师为例
一部唐宋词史研究方面的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