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木槭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2013-01-13 10:10李蕴峰柴汝松刘宇明
防护林科技 2013年12期
关键词:茎段外植体生根

李蕴峰,柴汝松,刘宇明

(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黑龙江 哈尔滨150040)

色木槭(Acer mono Maxim.),又名五角槭、色木,为槭树科槭树属,落叶乔木,树势优美,枝叶浓密,叶形秀丽,嫩叶红色,入秋变成橙黄或红色,花色清淡,翅果美丽,甚为美观,是良好的园林绿化树种,可孤植、片植、群植。耐阴性较好,可植于建筑物北侧、西侧或东侧。在厂矿绿化中也能有较好的生长,可作为树桩盆景材料[1]。色木槭主要是用种子来进行繁殖[2],组织培养技术不受环境季节的影响和制约,可以解决种苗短缺的难题,实现集约化、工厂化的管理生产[3]。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的采集

试验所用材料采于黑龙江省五常市凤凰山,采后于4℃冰箱中保存、备用。

1.2 试验方法

1.2.1 无菌材料的获得 水培3~4d,腋芽生长有嫩茎,易操作,对外植体进行灭菌消毒实验,用75%乙醇30s+0.2%HgCl2溶液10min进行体表灭菌,无菌水冲洗6次后置于无菌水中备用。

1.2.2 基本培养基 采用 MS作为基本培养基,pH值5.8,蔗糖25g·L-1。外植体为长2~3cm的带顶芽茎段,每瓶接种1个茎段,每组重复10瓶,4组重复试验。茎段接种后培养30d时观察生长状况。

1.2.3 培养室的条件 培养室温度为25℃,光/暗周期为14/10h,光照强度2 500~3 500lx。

1.2.4 培养基的选择 启动培养基:MS添加不同浓度的 NAA0.1、0.2、0.3mg·L-1,pH 值5.8,琼脂0.7%,糖25g·L-1。增殖培养基:MS添加不同浓度的6-BA 2、3、4、5mg·L-1,pH 5.8,琼脂0.7%,糖25g·L-1。

1.2.5 生根培养 培养基1/2MS添加0.1mg·L-1NAA,其中pH 5.8,琼脂0.7%,糖20g·L-1。

1.3 统计分析

用Excel 2003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算公式如下:

茎段增殖系数=增殖出新芽苗的茎段总数/接种的茎段总数

生根率(%)=生根的苗数×100/用于生根培养的总苗数

成活率(%)=成活苗株数×100/炼苗总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灭菌时间对茎芽萌发和茎芽生长的影响

色木槭由于木质含糖,这是其茎段灭菌成功率低的重要原因。外植体灭菌时间对外植体影响很大。在组培试验中,茎段的灭菌最佳灭菌剂是HgCl2,但灭菌时间过长也会对材料本身具有杀伤作用,影响成活率。

表1 0.2%HgCl2不同灭菌时间对色木槭茎芽生长的影响

从表1中可以看出,当0.2%升汞灭菌时间为12min时,色木槭茎芽成活率最高,所以选择12 min为色木槭茎芽最佳灭菌时间。

2.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茎芽生长和增殖的影响

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进程、分化方向和器官发生[4,5],而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结合使用时,浓度的相对比例要在一定的范围内才能够对器官发生起到明显的诱导增殖作用[6,7]。在色木槭的启动培养中,当NAA浓度为0.2mg·L-1时,茎芽成活率最高,见表2。

表2 不同浓度的NAA对色木槭茎芽生长的影响

使用6-BA对色木槭增殖培养时发现,随着6-BA浓度升高,茎芽增殖系数先增大后减小,当6-BA为3.0mg·L-1时,增殖系数最大,为5.0,见表3。

表3 不同浓度6-BA对色木槭茎芽增殖的影响

2.3 生根培养

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取培养后健壮的芽苗,接种到含有0.1mg·L-1NAA的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在培养瓶内生根培养30d后,将株高2 cm以上、根系发达、叶片展开2~4片的健壮幼苗在培养室内将培养瓶敞口炼苗5~7d,然后用水将根系附着的培养基洗净,移植到营养基质中,将基质浇透水并用塑料薄膜覆盖容器口,于温室内培养,培养期间保持较高的湿度。10d左右待叶片变为深绿色,逐渐把保鲜膜移除,将再生植株移栽到温室的花盆中。

3 结论

外植体灭菌时间对外植体影响很大。在组培试验中,茎段的灭菌最佳灭菌剂是HgCl2,12min为色木槭茎芽最佳灭菌时间。

在色木槭的组织培养中,当NAA浓度为0.2 mg·L-1时,茎芽成活率最高。

使用6-BA对色木槭增殖培养时发现,随着6-BA浓度升高,茎芽增殖系数先增大后减小,当6-BA为3.0mg·L-1时,增殖系数最大,为5.0。

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取培养后健壮的芽苗,接种到含有0.1mg·L-1NAA的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可以建立色木槭组织培养体系。

[1]卜亚玲.槭树的造景特色[J].湖南林业,2008(2):28

[2]胡兴无,杨淑玲,李殿波.色木槭绿化用大规格苗木的培育[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8(7):23-24

[3]胡海波,黄丹,许岳香.木犀科植物组织培养研究综述[J].林业科技开发,2009,23(3):5-8

[4]巩振辉,申书兴.植物组织培养[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5]Pradeep C,Robert M,Mary T,et al.Somatic embryogenesis,organogenesis and plant regeneration in taro(Colocasia esculenta var.esculenta)[J].Plant Cell Tiss Organ Cult,2009,99:61-71

[6]张红晓,康向阳,沈燕,等.白刺组培快繁的研究[J].经济林研究,2003,21(4):60-63

[7]李小川,张华通,周丽华,等.迷迭香带芽茎段的组织培养技术[J].经济林研究,2006,24(3):15-20

猜你喜欢
茎段外植体生根
洮河流过生根的岩石(外二章)
HgCl2 和84 消毒液在月季组培中消毒效果的研究
不同激素对甘草带芽茎段诱导丛生芽的影响
不同激素配比对紫花苜蓿幼苗4种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效果的影响
Attitudes, knowledge levels and behaviors of lslamic religious officials about organ donation in Turkey:National survey study
石灰水浸泡不同部位茎段对木薯苗生长的影响
国外的微水洗车模式如何在本地“生根”
濒危植物单性木兰外植体启动培养
解决苹果矮化砧M9外植体褐化现象的研究
温暖在严寒深处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