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抗HIV活性菊科中草药微量元素主成分分析

2013-01-14 09:06刘云华殷彩霞黄红苹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13年7期
关键词:菊科中草药微量元素

刘云华,殷彩霞,彭 莉,张 仙,黄红苹

(1.云南农业大学基础与信息工程学院,云南 昆明650201;2.云南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云南 昆明650091;3.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650201)

菊科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大科,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可谓植物界中的世界冠军,也是被子植物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科,约1000属、25 000~30 000种,中国有200余属2000余种[1],仅云南草地常见菊科植物就有约65属、187种[2]。

菊科植物中药用资源丰富,其研究一直以来都受到人们的重视。张敬杰等[3]对苗医常用菊科植物药的化学成分、药理、功能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郝彩琴等[4]对菊科植物在医药、农药等方面活性物质的研究和发展前景进行了综述。由于抗癌活性的倍半萜化合物大多来自菊科,因此,菊科植物有效成分的特殊生物活性引起人们关注[5-9]。作者对具有抗艾滋病毒(HIV)活性的5种菊科中草药[10]进行微量元素含量测定及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希望能为云南野生菊科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1 实验

1.1 材料、试剂与仪器

艾叶(Folium artemisiac Argri.)、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臭 灵 丹(Laggera pterodonta(DC)Benth.)、叶下花(Ainsliaea pertyoides Franch.)、辣子草(Galinsogapayviflora Cav.)采自昆明西山,取其地上部分。此5种样品均由云南大学陆树刚教授鉴定,为菊科植物。将样品洗净、干燥、粉碎、过筛,备用。

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Z-800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日本日立。

1.2 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11]

取适量样品消化,定容,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各样品微量元素含量。每个样品测2个平行,取平均值。

1.3 微量元素含量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参照文献[12]。

2 结果与讨论

2.1 样品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结果(表1)

表1 样品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结果/×10-6 mg·g-1Tab.1 Determination results of trace element contents for samples/×10-6 mg·g-1

由表1可知,各样品中微量元素含量差异较大,表明各样品对微量元素的富集能力不同。

2.2 微量元素含量间相关性分析

样品微量元素含量间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2。

表2 中草药微量元素含量相关系数Tab.2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trace element contents

由表2可知,Mn与Ni、Fe、Pb相互间达到十分显著相关水平;Zn与Ni、Fe、Pb相互间达到显著相关水平;Ni与Fe、Pb相互间达到十分显著相关水平;Fe与Pb也达到十分显著相关水平。

2.3 微量元素主成分分析

2.3.1 微量元素的特征向量(表3)

表3 中草药微量元素的特征向量(Li)Tab.3 Eigenvector of trace elements

2.3.2 特征值和方差贡献率

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和方差累积贡献率见表4。

表4 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和方差累积贡献率Tab.4 Eigenvalue,variance contribution,cumulative contribution

由表4可知,第一主成分中各微量元素的影响较为均衡。为了减少信息损失,选取3个主成分,方差累积贡献率为98.57%。3个主成分方程为:

Y1=0.0802x1+0.7188x2+0.6567x3+0.1518x4-0.0057x5+0.1483x6+0.0260x7

Y2=0.4240x1-0.2813x2+0.1431x3+0.1163x4+0.4463x5+0.2842x6+0.6535x7

Y3=0.4240x1+0.1795x2-0.0307x3-0.8662x4-0.1331x5-0.0986x6-0.0968x7

2.3.3 主成分值Y和综合评价值Z

主成分值Y和综合评价值Z见表5。

表5 主成分值Y和综合评价值ZTab.5 Principal component values an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values

由表5可知,5种中草药的综合评价值大小依次为:叶下花>臭灵丹>紫茎泽兰>艾叶>辣子草。

2.4 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结果见图1。

图1 (Y1,Y2)(Y1,Y3)聚类图Fig.1 Cluster of(Y1,Y2)(Y1,Y3)

由图1可知,艾叶和辣子草聚成一类,紫茎泽兰和臭灵丹聚成一类,叶下花自成一类。聚为一类的植物,其生物学特性可能有很大的相似性,对金属元素的富集能力差别也不会太大。

再对综合评价值Z与抗HIV病毒治疗指数Ti50进行相关分析[10,11],得相关系数R=0.11,说明Z和Ti50呈正相关。

3 结论

通过对5种抗HIV活性菊科植物中草药艾叶、紫茎泽兰、臭灵丹、叶下花、辣子草进行微量元素含量测定及相互间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值分析、聚类分析、综合评价值与Ti50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微量元素含量与抗HIV活性呈一定的正相关。为云南野生菊科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1]陈锋.菊科植物的结构与进化[J].飞碟探索,2011,(4):62-63.

[2]云南畜牧局.云南常见植物[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91:70-86.

[3]张敬杰,赵能武,潘炉台.苗医治疗疾病常用的菊科植物药(一)[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0,16(2):25-26.

[4]郝彩琴,刘美杰,陈海燕.菊科植物生物活性研究概述[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0,25(2):45-49.

[5]李涛,田徽,郭江.菊科植物多糖研究进展[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30(5):67-70.

[6]张天柱,曾勇,李辉.等.14种菊科植物提取物对松材线虫和淡色库蚊的光活化毒杀作用[J].西北植物学报,2010,30(4):821-826.

[7]周利娟,黄继光,徐汉虹,等.菊科植物的杀菌活性及其活性成分(Ⅱ)[J].植物保护,2010,36(6):12-15.

[8]史冬燕.菏泽地区2种菊科植物的抑菌作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7986-7987.

[9]李璐埸.中医治疗艾滋病:“扶正”与“祛邪”兼顾——对话中华中医药学会艾滋病防治分会副主任委员兰金初[J].首都医药,2009,(23):22-23.

[10]罗士德.中草药抗艾滋病毒活性研究[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98:79,118,135,137,181.

[11]鲍士旦.土壤农化分析[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279-280.

[12]余锦华,杨维汉.多元统计分析与应用[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189-206.

猜你喜欢
菊科中草药微量元素
三味中草药 消炎效果好
中草药制剂育肥猪
ICP-OES法测定钢和铁中微量元素
解析中微量元素
菊科药用植物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
中草药在缓解夏季猪热应激中的研究应用
菊科几种野菜的营养价值与种植技术
菊科植物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结缘中草药
青岛崂山菊科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