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2013-01-21 21:26皮先明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13年5期
关键词:梅花针后遗神经痛

郑 晨 皮先明

1 湖北中医药大学2011级中西结合研究生,武汉 430065

2 湖北省中医院皮肤科,武汉 430061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指带状疱疹皮损愈合后,受累区域仍然出现疼痛或瘙痒等不适的一种神经损伤综合征。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部分患者疼痛持续数月或数年以上,夜间不能入睡,严重影响日常休息、工作、生活,给患者生理、心理带来巨大的痛苦。现临床多无有效方法,治疗比较棘手。2012年10月—2013年3月,笔者跟随导师采用梅花针叩刺配合火疗及中药外敷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0例,效果较好,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0例病例均为本院皮肤科门诊患者,其中女23例,男17例;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62岁;病程1个月~1年;发于躯干25例,四肢7例,头面部8例。

1.2 治疗方法

1.2.1 梅花针叩击 术前常规消毒皮损部位,用无菌梅花针以适宜力度反复叩刺病变局部。叩打时腕力要均匀,叩打顺序由神经根处至神经末端,感觉疼痛或异常处皮肤均要叩击,以皮肤微红充血为度。

1.2.2 火疗 将无菌棉球撕拉至薄薄的片状,覆盖于皮损处,然后将其迅速点燃。

1.2.3 中药外敷 将炒熟的王不留行籽研磨成粉与季德胜蛇药片粉末按5∶1的比例混合,用凡士林和鸡蛋清调和,涂于纱布上,敷于患处,保留24h。以上治疗1次/d,治疗6次为1个疗程(头部治疗时应将疼痛不适部位的头发剔除,以方便治疗)。

1.3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治疗后疼痛、麻木及异常感消失;显效:治疗后偶觉疼痛或不适感,可以忍受,不影响正常工作和休息;有效:治疗后疼痛持续时间较前变短,疼痛程度较前减轻;无效:治疗后疼痛程度无变化。

2 结果

本组40例患者经过1个疗程治疗后,痊愈10例,显效21例,有效7例,无效2例(2例患者病程均长达1年),治愈率为25%,总有效率为95%。

3 讨论

西医学认为,带状疱疹皮肤愈合后的疼痛并非带状疱疹疼痛在时间上的延续,而是与感觉神经脱髓鞘及瘢痕形成有关,是周围神经损伤的结果,与中枢神经系统信号处理的变化有关,即有外周和中枢机制同时参与[1]。中医认为,不通则痛,外邪侵入人体经络,而致经络气血不通,久病则瘀,气滞血瘀或痰凝经络,表现为疼痛。

梅花针叩刺加拔罐具有泻火泄毒,调畅气机,通调血脉之功,使蕴结于皮肤肌表的火毒得泄,气血得以流通[2]。火疗产生的温热作用刺激皮肤,引起皮肤血管扩张,改善微循环,由于温热作用,使气血得以流通,则瘀血可散,经络阻塞可解,气血可通,疼痛可解[3]。中药外敷,王不留行具有行血通经,消肿敛疮功效。三者综合治疗,以加强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功效,临床疗效显著。此方法通过外界物理治疗,不经口服给药,无肝肾功能损伤,治疗时无需考虑患者肝肾功能、血糖、血压等禁忌,治疗安全、方便、廉价、有效,适合临床推广。

[1]黄冰,孔杰,陆雅萍,等.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特征及其预防[J].中国临床康复,2005,9(6):177.

[2]唐济湘,李林,刘菊芬,等.刺络拔罐结合氦氖激光照射治疗带状疱疹42例临床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04,7(3):204.

[3]田雪秋,牟开今.循经火疗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60例[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9,6(3):235.

猜你喜欢
梅花针后遗神经痛
带您认清带状疱疹,远离后遗神经痛——专访北京医院皮肤科主任常建民
中医康复护理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护理中的应用
壮药酒的涂擦联合药熨法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应用观察
谷雨
——滋阴养胃 少酸宜甜
火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的Meta分析
磷脂酶Cε1在1型糖尿病大鼠病理性神经痛中的作用初探
中西医结合治疗气滞血瘀型白癜风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气滞血瘀型白癜风30例
自拟疏肝滋肾方联合梅花针治疗斑秃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