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编辑人才培养机制

2013-01-22 07:10李明非
中国期刊年鉴 2013年0期
关键词:创新型出版社图书

李明非

创新编辑人才培养机制

李明非

在中国的出版业由传统出版向现代出版转型时期,培养适应这一转型的创新型编辑人才,无疑成为出版业一项重要的发展战略。

培养创新型编辑人才,要求在培养人才的理念、内容、措施和经济保障等多方面都必须与时俱进,根据新的形势改革出新,尤其要在培养人才的机制上努力创新。机制顺了,其他的都活了;机制出新了,培养创新型编辑人才的步伐,就必然大大加快。

一、创新机制要有新思维先导

我国早期,编辑学并没有成为独立的学科,也未曾有专门培养和输送编辑人员的渠道。像商务、中华、三联等老牌出版社,那时的编辑,要么从作家、记者改行,要么是在出版社类似“师傅带徒弟”方式下成长起来的。解放以后从事编辑工作的,也大多是毕业于不同学科的专业人员。即使改革开放以后有了编辑出版专业的毕业生,但出版社引进人才时,更多的还是盯住相关学科的专业毕业生。由此有些人产生一种看法,认为好编辑,还是要靠出版实践中不断磨练而成。

强调实践锻炼当然没有错,长期出版实践也确实锤炼出不少优秀编辑,但是这种“等待实践出人才”的模式,太慢太窄太被动了,已经不能适应当今时代发展的要求。创新编辑人才培养的机制,首要的就是要更新人才培养的观念,要用新思维,更加主动、全面地审视和规划创新型编辑人才的培养间题。这样的新思维,应该包含:

重新定位编辑的职责。以往责任编辑的职责,主要是确定选题,选择作者,针对来稿进行编辑加工,保证图书的质量。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出版的要求越来越高,编辑承担的职责也更加广泛。编辑不仅能编书,还应该会做书。要实现从“编”到“做”的转变,就要求:熟悉和掌握可利用的出版资源;敏锐地筛选和策划对路选题:善于组织作者队伍,建立和谐的人脉关系;充当图书编校质量第一责任人;介入营销并参与图书评论宣传,力争实现图书的双效益。只有达到这一步,编辑行为才算圆满成功。换言之,一个创新型编辑,必须实现“单一型”向“复合型”的转变,成为图书出版的策划组织者、争取实现图书双效益的第一责任者。

强化编辑在出版全过程的中心作用。以往曾经提过“要以编辑为中心”,那时编辑的作用是受到充分重视的。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版产品对市场的依赖度越来越大,许多出版社实行“以销定产”。每逢选题论证,多由营销部门最后拍板决定。由于营销部门事实上掌控了确定选题、印数,乃至封面、开本、装帧和定价的话语权,使得编辑在出版中的作用似乎显得无足轻重孔其实这是对编辑工作性质认识的误区。出版社的产品是图书,选择对路书稿、把握图书导向、保证图书质量、培育出版品牌、通过图书传播文化科技信息,这一切都有赖编辑创造性地去完成,编辑无疑充当着出版过程中龙头的角色。即使现在鼓励全社人人参与策划或推荐好选题,有些有能力的非编辑人员,也可能参与了某些编书做书的事务,但这并不能成为冷淡编辑的理由。可见岗位是不是编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编辑这个角色,在出版全过程中发挥的中心作用是不容抹煞的。

营造有利于编辑成才的环境。创新型编辑成才之路,主要靠自身的努力,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客观环境也很重要。现在一些民营文化公司中,有不少出色的编辑,他们来自国有出版社。有人也许会问,这些人以前在出版社何以没什么作为,而一旦跳了槽,其能量竟大不一样。道理就在于两者的环境存在差异。众所周知,国有出版社人才多,出头不易,尤其是关卡程序也多,成才之道往往被种种旧习惯势力挡着压着。可是到了民企,没那么多条框,只要你有本事,老板说了算,束缚一少,人自然就跑得快。所以要想加快培养创新型编辑人才,必须重视涉及编辑成才各项规章制度的改革,努力营造知人善用、唯才是举的公平环境,使不同层次的编辑各有用武之地,而且还能不断“充电”实现知识飞跃。

二、创新机制要保证提升编辑创新能力

以往评判编辑的水平,大多偏重考核其专业知识和文字能力,这是当编辑的基本功,当然很重要。但是对照今天培养创新型编辑的要求,这些就远远不够了。都说编辑是给人做“嫁衣”的,因为现在“新娘”的要求越来越高,身为做嫁衣的裁缝,自然也必须具有更高更巧的手艺,这项新手艺,就是编辑创新能力。创新是一种无止境的过程,编辑创新能力也是不断发展的。从当前出版业面临的态势来看,新的编辑人才培养机制,必须保证编辑提升以下几种创新能力:

第一,坚持两点论,平衡对立矛盾的创新能力。在编辑出版实践中,时常会碰到各种矛盾和难题,有待做出判断和选择。例如,怎么对待“打擦边球”的书稿,怎么处理两个效益的统一,怎么看待“姓文”与“姓钱”的争执,怎么兼顾主业与产业的协调,等等。对这些发展过程中派生出来的问题,既没有现成的答案,也不容非此即彼的简单了断。有眼光的编辑,就应该从实际出发,善于运用两点论,在矛盾双方中寻找最接近的兼容点,化阻力为合力。能这样做,就是一种创新。

第二,以跨文化的视角,捕捉文化科技新信息的创新能力。当今社会文化科技日新月异,各种信息瞬息万变。能否及时掌握、筛选、鉴别和捕捉信息,并使其转化为有效的出版资源,这是考验编辑创新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多元文化时代,编辑需要有更广阔的视野,不受自己所学专业的局限,善于从文化与科技的进步中,敏锐地发现新亮点、新事物,从而运用出版手段,当好传播先进文化的推手。面对娱乐盛行的社会风气,不能一味排斥娱乐消遣信息,但要善于去芜存菁,摒弃低俗,拒绝平庸,在大众文化中保持健康的品位。

第三,拓宽知识,能与高端作者对话的创新能力。出版物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的水平,因此,联络和争夺学识丰富的高端作者,往往是出版社竞争的重要阵地。常见一些年轻编辑抱怨,专家难找,见了面也难说上话。这主要是编辑自身知识面太窄,不熟悉相关学科的学术专家,加以自身学识浅薄,对专家所长所知甚少,以致见了面,有时连问题都提不出,这样谈话怎能投机?要想广布人脉,多结交高端作者,编辑就必须努力拓宽知识,提升自己与高端作者对话的能力,力争成为学者型的编辑,这样才能受到专家的重视,才能组到高质量的书稿。

第四,掌握新技术,善于运用数字化的创新能力。数字出版的广阔前景已经不容置疑地呈现在出版人的面前,而且还有更多尚未被人认识的领域,有待探索。推行数字化,绝非单纯使用一项新技术,而是可能改变人们阅读、认知、传播、信息存储等一系列习惯的系统工程。创新型编辑,光会操作电脑还不行,随着电子读物的发展,编辑必须既熟悉出版内容,又是电子载体的内行,还可能是多媒体的设计者。总之,电子数字的出现,正在颠覆编辑传统的工作方法,谁越早地介入并融会贯通,谁就必然占据主动。

第五,增强法律意识,自觉学法用法的创新能力。以前出版社出现侵权纠纷,因为彼此都是国有同系统的兄弟单位,如金额不大,常常放弃追究。其实这是法律意识淡薄的表现。侵权不究,等于助长侵权。现在改制转企了,各出版社多是经营性商业主体,这就更需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权。在涉外出版活动中,尤其要关注法律的权利与义务,规避可能带来的风险,争取在版权交易中处于较有利的地位。

三、创新机制要维护编辑成才的有利生态

一项好机制的诞生与运作,需要相关方面有配套的措施,才能充分发挥出作用。要完善和创新编辑人才培养机制,除实现前面所述对创新型编辑的各项要求以外,还必须改善实施这项机制的保障条件,也就是要维护培养创新型编辑人才的有利生态。

一是完善对编辑人才的评价体系。以往考核编辑,大多看他每年编书多少万字,编校质量如何,有无得奖图书,以及创利多寡等。这些评价指标显然滞后了,必须根据培养复合、创新型编辑人才的新要求,改革和完善对编辑人才的评价体系。除编辑的专业及文字的功底必须坚持以外,要对编辑的导向把握、策划组稿、通联公关、宣传营销、双效益统一等各项能力进行综合考评,以鼓励编辑向“复合型”的方向发展。编辑评职称、全国性及地方的优秀编辑评比,都应该更多地着眼编辑创新的成果,特别是要多向青年创新型编辑倾斜。

二是要有相应经济政策保障。现在出版社工资分配,多凭职务等级来设定,很少反映编辑人才实际能力的差别。即使实行了单项奖励工资的,也大多只看创利的成效。为鼓励创新型编辑人才能更快地脱颖而出,有必要把编辑行为更加细化,并尽可能制订量化指标,使编辑的创新努力,能够在经济分配上有所体现。此外在奖励政策上,也要对勇于创新并成果显著的编辑, 实行破格重奖。有条件的出版社, 可以建立编辑创新专项基金, 加大对创新成果的奖励力度。

三是重视在“走出去”中培养编辑。现在大力推行图书“走出去”, 这当然十分重要, 其实, 还有必要创造条件, 让更多的编辑在“走出去”中得到锻炼。 现在国际交往越来越多, 出版业的国际交流也日益频繁, 我国出版人不仅要立足本国, 也要更多了解世界出版界的动向, 以及图书出版过程中出现的新事物, 这对拓展视野, 及时跟踪世界出版业的发展, 借鉴国外的好经验都有好处。出版社应该放手让编辑有更多的机会, 与外商接触, 参与版权贸易谈判, 参加北京国际图书交易会,有条件的还要鼓励相关的编辑, 学好外文, “走出去”参加国外的书展, 以增进对世界图书市场的了解。 总之,舍得投入, 才有高产出,只要有创新的一套机制, 就不难造就出一支高素质的创新型编辑队伍。

(文章来源:《编辑学刊》)

猜你喜欢
创新型出版社图书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我等待……
高校实践教学模式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石油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