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调控治疗特发性癫痫临床疗效观察

2013-01-23 06:50白春艳
中外医疗 2013年30期
关键词:特发性癫痫调控

白春艳

吉林省人民医院,吉林长春 130021

癫痫是指由大脑神经细胞异常放电所引起的短暂性、发作性的大脑功能失调,按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1]。特发性癫痫又叫原发性癫痫,是指一组具有以下特点的癫痫:①发病于特定的年龄,儿童和青少年较多发,绝大多数在30岁前发病;②脑电图具有原发性癫痫的显著特点;③患者的智力和精神运动正常发育;④单一的药物或简单的抗癫痫治疗即可控制疾病的发作,临床预后的效果良好。特发性癫痫是一组特定的癫痫综合症,对于儿童来说,其发病往往和年龄有密切的关系,也有一些遗传因素方面的关系,并且预后良好。常见的临床症状有:简单性失神、失神伴失张力成分、失神伴轻微阵挛性成分、失神伴强直成分。该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为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该文介绍的神经调控为目前新发展的西医外科治疗方法。神经调控定义为:在神经科学的层面,利用植入性和非植入性技术,依靠电或者化学手段,来改善人类的生命质量的科学、医学以及生物工程技术的总称[2]。据调查脑深部刺激术是神经调控技术中治疗特发性癫痫的有效方法。该研究为了观察神经调控治疗特发性癫痫的临床疗效,选取了该院2010年3月—2012年6月收治的166例特发性癫痫患者,对治疗组采取脑深部刺激术进行治疗,结果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就诊的特发性癫痫患者16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为83例患者,其中男45例,女38例;年龄5~57岁,平均年龄为24.9岁;病程3个月~24年,平均病程为3.5年;特发性全身性发作35例,特发性局灶性发作48例;对照组83例患者中,男43例,女40例;年龄3~56岁,平均年龄为25.3岁;病程3个月~25年,平均病程为3.4年;特发性全身性发作36例,特发性局灶性发作47例。

1.2 治疗方法

1.2.1 治疗组 (神经调控联合口服用药组) 治疗组79例特发性癫痫患者采取脑深部刺激术。脑深部刺激术的系统结构由脉冲发生器、脑深部电极和导线组成,医生通过使用计算机遥测技术对各种参数进行调控,传递给脉冲发生器,刺激器则按给定的参数对脑目标区域进行刺激。手术植入方法:使用1%的盐酸普鲁卡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在选定的位置铺无菌洞巾,然后在头顶开一小孔,其直径约为1.5 cm,使用核磁共振对手术进行引导,在大脑目标区域内准确的植入直径约1 mm 的电极。对电极进行检测和参数的调整,若无错误出现,在患者的坐腋前线的上端做纵切口,其直径约为7 cm,在皮下于胸大肌浅筋膜间游离,形成一个囊袋后把脉冲发生器植入里面,并利用皮下的通条将刺激器与脉冲发生器的尾端连接固定。最好确定脑深部刺激术系统的各项组件均正常后,对伤口进行缝合。刺激参数的设置:刺激脉宽为90~450 μs,电压为0~10 V,刺激频率为130~200 Hz。注意在DBS 组件对大脑进行1 min 的刺激后要关闭系统5 min[3]。

西药治疗:给予患者丙戊酸钠片,成人用量为:15 mg/kg或3~6 片,3次/d,开始时按5~10 mg/kg,1周后递增,至能控制发作为止,最大量不能超过30 mg/(kg·d)。小儿常用量:20~30 mg/(kg·d),分3次服用,每隔1 周增加5~10 mg/kg,至有效或不能耐受为止。

1.2.2 对照组(单用口服用药) 给予患者丙戊酸钠片,成人用量为:15 mg/kg或3~6 片,3次/d,开始时按5~10 mg/kg,一周后递增,至能控制发作为止,最大量不能超过30 mg/(kg·d)。小儿常用量:20~30 mg/(kg·d),分3次服用,每隔1 周增加5~10 mg/kg,至有效或不能耐受为止。

1.3 疗效评价标准

疗效评价标准[4]可参照199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脑病急症协作组制定的《痫证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治愈:患者复查脑电图正常,停药后不发病;有效: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病次数减少50%以上,药物服用量减少,若发病期程度也较轻;无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发病次数没有减少或减少的不到25%,发病程度也无改善,用药量增加。总有效率为治愈率与有效率之和。

1.4 统计方法

记录并比较两种治疗方法所得到的数据,对治愈率、有效率和总有效率进行χ2检验,然后应用SPSS11.0 软件完成数据的统计与处理。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经过10个疗程的治疗后,治疗组83例中,治愈50例(60.24%),有效25例(30.12%),无效8例(9.64%),总有效率为90.36%;对照组83例患者中治愈33例 (39.76%),有效26例(31.32%),无效24例(28.92%),总有效率为71.08%;比较两组的治愈率、有效率与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神经调控治疗特发性癫痫的临床效果比单纯口服西药疗效显著。

2.2 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组出现了1例局部感染的患者;对照组出现了2例消化道不良反应、1例过敏反应患者;两组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癫痫又俗称“羊角风”或“羊癫风”,是指由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的短暂性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5]。据统计[5]癫痫在中国已经成为了神经科仅次于头痛的第二大常见疾病。癫痫发作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发作性运动、自主神经、感觉、意识以及精神障碍。特发性癫痫又称为原发性癫痫是临床上一种较常见的癫痫,多与青春期前发病,病后一般预后良好[6]。临床上治疗特发性癫痫的方法主要为西医治疗与中医治疗,该文介绍的神经调控是目前发展的西医治疗特发性癫痫的新概念。神经调控治疗特发性癫痫主要是依靠电刺激的方式实现的,而根据其治疗的目标区域的不同,神经调控可以分为直接刺激与间接刺激两种模式。神经调控是借助植入设备(电极和泵),通往电刺激和药物来发挥作用的。该文采用的是脑深部刺激术(DBS)属于间接刺激,DBS 是一种通过在脑深部的、特定的部位埋置脑深部电极和脉冲发生器,然后通过体外调控刺激的电压、频率、脉宽等参数,通过神经网络对刺激的识别、扩大及传导,影响整个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从而达到对神经系统疾病进行治疗的目的。神经调控对于某些慢性病、疑难病具有疗效快速、长久、特效的优点,同时还可以减少患者治疗时的痛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该文为了研究神经调控法对特发性癫痫的疗效,对治疗组83例特发性癫痫患者进行脑深部刺激术,对照组83例患者采用口服西药进行治疗,经过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3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1.08%,对其进行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采用神经调控法(脑深部刺激术)治疗特发性癫痫比单纯口服西药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并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创伤性小、可逆、可调控、方法简单、安全、不良反应少等优点,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1]王洪飞,周家利,马华朝,等.神经调控治疗特发性癫痫疗效分析[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24(11):1051.

[2]栾国明.神经调控治疗癫痫的新理念[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23):7493.

[3]马德选,徐如祥,张新伟,等.难治性特发性癫痈的外科治疗[J].青岛医药卫生,2009,33(1):5.

[4]况玉玲.丙戊酸钠联合中药治疗儿童全面性特发性癫痫的临床疗效[J].内蒙古中医药,2012,12(15):47.

[5]韩德雄,孙空,庄礼兴.穴位埋线治疗全面发作型癫痫85例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8,26(4):39.

[6]庄礼兴,张静,李玉竹.穴位埋线治疗全面性发作型癫痫临床观察[J].中华针灸杂志,2011,5(3):800.

猜你喜欢
特发性癫痫调控
癫痫中医辨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如何调控困意
特发性肺纤维化合并肺癌
经济稳中有进 调控托而不举
玩电脑游戏易引发癫痫吗?
顺势而导 灵活调控
SUMO修饰在细胞凋亡中的调控作用
特发性矮小患儿血中p53及p21waf/cip1的表达
左氧氟沙星致癫痫持续状态1例
中医针药治疗脑卒中后癫痫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