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蜂日记是提高养蜂管理水平的阶梯

2013-01-23 18:00王长春
中国蜂业 2013年11期
关键词:继箱流蜜组群

王长春

(吉林大安市江城东路88号,131300)

很多养蜂人都在记养蜂日记,实践出真知,把养蜂实践过程中的发现、探索、观察、思考、试验等各种经验记录下来,也称做备忘录。俗语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笔者初养蜂时,并不做日记,单凭记忆力。后来随着养蜂数量的增加,加之年龄的增长,检查完蜂群发现的问题,不要说时间长,有时转身就记不准了,这才开始做养蜂日记。坚持二十多年的记录,从中悟出一个道理,“知识在于不断的学习,经验在于点滴的积累”。通过记养蜂日记,把养蜂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失败教训及新的探索发现,加以整理记录下来,对养蜂人也是一个提高的过程。在养蜂生产实践中,找出规律来,达到精益求精。我的体会是:

一、不断地实践,科学取蜜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

松嫩平原主要流蜜期有葵花盛花期,具有关资料及养蜂人介绍,葵花蜜积压会使采集蜂怠工,实践中发现并非如此。笔者初养蜂时怕积压,不取稀蜜,大流蜜期是3~4天取1次蜜,后期是4~5天,无论平箱、继箱都是一扫光全取出,取蜜后蜜蜂在巢门前聚成很大的蜂须罢工,至少需2小时后才逐渐散去。发现此现象后,采取平箱一次只取2/3蜜、继箱只取继箱不取巢箱、上午取蜜下午串脾的办法,消除了罢工行为。对此,笔者曾做过比较,同样两箱蜂在葵花流蜜期分别用两种方法取蜜,每箱一个蜜期,最少相差5~8kg蜜。为此,必须学好蜜蜂生物学知识,采取科学的方法取蜜,充分调动采集蜂积极性。

二、牢记失败的教训,提高养蜂管理水平

198 5 年春,我养蜂已达12箱,强群无病,高兴之余,我同另一位养蜂师傅为了预防蜂病,都用抗生素喂蜂。不久,一种怪现象出现了,满张脾都产整齐的子,不见虫蛹,更没有封盖子,最后导致12箱蜂全军覆灭,不得不重新买蜂。将这些事牢记在养蜂日记上,作为沉痛教训加以总结。笔者现在还对用抗生素过量使蜜蜂及蜂王中毒、只见子不见蜂的教训记忆忧新。后来采取养强群,不用药物防病(除治螨外),对箱、脾及工具分别采取日光暴晒、火烤、水煮、清水洗等办法消毒,达到预想目的。笔者还将此招加以整理,以“强群能防病,不需饲喂药”为题,在《中国养蜂》杂志上发表。在治螨过程中,也曾出现过失误。由于防治螨害心切,药物兑得过浓,大量喷洒,出现药死蜂现象,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接受教训后,采取治螨先试2箱,待2小时稳妥后再全面使用。通过多年实践,采取秋后断子,一次性彻底治螨。因春季气温低而不稳有碍蜂群发展,采取不囚王、不治螨、不奖励饲喂、适度保温、缓发展的措施,待气温适中再进行。笔者还总结出,如果发现螨害超过规定时,采用灵活治螨招法,用加倍药量对箱底、挡板、框梁及巢门前蜂等进行喷洒,一般情况下,3~5次可控制螨害,效果比螨扑好,可使巢门前结团的蜂须回箱,为我地控制螨害,想出新方法。此招法一直坚持,效果很好。

三、积累经验,及时总结,完善管理办法

多年的日记证明,松嫩平原小转地、定地养蜂多以采蜜为主,采浆为辅,而且能大量取蜜。唯有葵花流蜜期,基本措施是分散繁殖。流蜜期组强群集中采集、分散繁殖中,存在质量与数量的关系。仅以2007年2008年比较,同样是20个群,气候、降雨情况基本相同,新分群同是30群。2007年,蜜蜂只组了30个采集群,产蜜只有1000 kg,2008年组40个采蜜群,产量1500 kg。同等条件,差距在哪里?总结起来,2007年春平均每群只有3框多蜂,而2008年平均每群都在5框蜂。组群时,2007年每群平均达6框子,而2008年组群时每群达7~9框子。通过对比充分说明分蜂中一个道理:以质量求数量,越分越强,重数量忽视质量越分越弱,所以繁殖期要根据原群的强弱,有计划的分蜂。既要保证分蜂后保持原群的强壮,又要考虑新王产子后补蜂的需要,充分保障新、老群的最佳蜂数,参加采蜜。

大流蜜期前组群也很关键,据多年记录表明,适时组群能创高产,过早、过晚都会影响产量,一般在流蜜开始前十天左右为佳。葵花流蜜后期又容易出现秋衰,也是此地养蜂难解之题。此时正是大量培养越冬适龄蜂的关键时刻,怎样才能做到采蜜、繁殖两不误?除按上述组强群、适时组织群外,尽量用分王组织采蜜群,用小养老,小王采蜜老王繁殖,使用继箱要上下兼顾,巢箱内不少于6张子脾,上午摇蜜下午上下串脾,保证蜂王此期间有足够的产子地方。随时将老王群封盖子脾带蜂调入小王群,逐步达到淘汰老王之目的,这样既能保证获得高产,又能保证流蜜后期不会出现秋衰,决不能舍不得而出现顾此失彼。

四、不断地探索,细心观察,从中找出规律

细心观察却能发现,蜜蜂各种表现行为,如后腿高翘、振翅、声音如哭,表明该群已失王;蜂王发出吱吱叫声,表明被围发出求救声音;侦察蜂回巢的各种舞蹈表明发现了粉蜜源等等。根据平时积累这些经验发现,在检查蜂群时,通过外部观察便知内因,从而减少开箱检查次数,减轻管理负担。

200 7 年我同田蜂友将几次发现的雄蜂圈反映给《中国蜂业》杂志社,近两年通过细心观察发现,出现雄蜂圈必须具备的条件是:雄蜂数量足,处女王交尾同期不低于10只以上或更多,必须是晴朗天气14~16时之间。起主导作用在于处女王发情后,飞行发出的声音或散发出的气味,吸引数百只或更多的雄蜂倾刻出巢追逐蜂王,便形成了雄蜂团。有时蜂王交尾是一次成功,也有的是多次交尾后才能产子,零星1~2只交尾处女王并不能形成此圈。对于雄蜂圈只是发现,对其行为只能从表面简单看到,其中的奥妙有待于研究。

养蜂日记天天记年年写,逐步通过对比,从中找出规律来。但因每年气象条件、蜜粉源种植各有差异,所以要因年制宜、因群制宜、因地制宜,采取不同应对措施,决不能照搬教条,既虚心学习他人经验,又要结合自己实际情况,才能达到高产高效目的。

五、写养蜂日记贵在坚持,有目的去写,不可应付

日记好写,长期坚持难。内容虽简,积累起来便是经验。写日记切不可像记账那样呆板,不然就失去了意义。只有用日记把经验总结出来,把失败教训提醒出来,把创新发现、探索及试验加深研究,加以推广实施,才是最终目的。

猜你喜欢
继箱流蜜组群
浅谈中蜂继箱养殖管理
73个传统建筑组群组团出道!带你活进从前的慢时光
“组群”“妙比”“知人”:小学语文古诗群文阅读的三个途径
柿熟时节过錾字石村
中蜂浅继箱的利用
小群文阅读的三种组群方式
养蜂有感
谈谈蜂王对蜂群采蜜量的影响
谈全场换蜂王
今年荆花蜜、椴树蜜、油菜蜜产销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