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成像对乳腺癌中心病灶检测的临床诊断价值

2013-01-23 18:51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18期
关键词:磁共振B超乳腺

胡 松

(长春市第二医院 放射科,吉林 长春 130062)

磁共振成像对乳腺癌中心病灶检测的临床诊断价值

胡 松

(长春市第二医院 放射科,吉林 长春 130062)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对乳腺癌中心病灶检测的临床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乳腺癌提供科学、有效的方法,提高疾病的诊断率,从而及早诊断及早治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8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中青年女性乳腺癌患者69例,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活检确定为乳腺癌,分别采用两种检测方法对其进行检测,其中检测组采用磁共振检查,对照组采用B超联合钼靶检查,对比两种检测方法对乳腺癌诊断的准确率与临床诊断价值。结果69例乳腺癌患者中,检测组采用磁共振成像检测出65例,检测率为94.20%;对照组采用B超联合钼靶检查检测出53例,检测率为76.81%。比较两组的检出率,并经统计学处理得P<0.05,即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磁共振成像对乳腺癌检测的检测率高,能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丰富而有价值的诊断信息,对于乳腺癌的鉴别诊断具重要的价值,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疾病的病死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磁共振成像;乳腺癌中心病灶;检测;诊断价值

乳腺癌是临床上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近年来其发病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乳腺癌的发病率现居我国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二位,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发病原因与遗传有关。在我国妇女乳腺癌的发病年龄为35~55岁,其中发病高峰的年龄段为45岁,即妇女绝经期前后的发病率较高。在多种致癌因子作用下,乳腺上皮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导致细胞增生失控而发展成为了乳腺癌。乳腺癌的临床表现有乳腺肿块、疼痛、乳头溢液、乳头扁平、回缩或凹陷、乳腺旁边皮肤的改变等。乳腺细胞发生突变后,由于丧失了正常细胞的特性,使得组织结构紊乱,细胞连接松散,所以癌细胞很容易脱落游离,使病灶随血液或淋巴液转移,从而加大了临床诊断与治疗的困难。所以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以及降低病死率的关键就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磁共振成像(MRI)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疾病检测技术,并且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我院2010年8月至2013年1月为了研究磁共振成像对乳腺癌中心病灶检测的临床诊断价值,选取了69例中青年女性乳腺癌患者,对其使用磁共振以及B超联合钼靶两中方法进行检测,其中磁共振检测组的检出效果较为满意,现将其具体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8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中青年女性乳腺癌患者69例,年龄20~61岁,平均年龄42.6岁。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活检确定为乳腺癌。临床表现:乳腺肿块53例,乳头溢血及溢乳14例,局部皮肤增厚16例,乳头疼痛48例,乳头凹陷32例,腋窝淋巴结肿大12例,触诊阴性11例。病理诊断:导管内乳头状癌15例,微浸润性导管癌28例,导管原位癌11例,小叶原位癌8例,转移癌7个。

1.2 检测方法

①检测组:使用超导磁共振仪(型号:GE HDe 1.5 T)进行扫描,患者取俯卧位于特制的双乳相控阵表面线圈内,患者的头后进,使其双侧乳腺对称自然悬垂于特制的乳腺扫描垫上,同时对双侧乳腺进行扫描。所有患者首先进行平扫,快速自旋回波(FSE)横断面T1加权成像(T1WI)加频谱特异性脂肪抑制(SPIR)扫描的相关参数设置为:TR2690ms,TE79ms,FOV 300mm×177mm;层厚4mm;层间距1mm;矩阵256×134;b=1000s/mm2。平扫发现病灶后进行动态增强扫描,并采用脂肪抑制序列,TR4288ms,TE 120ms,翻转角度10°,矩阵256×256,层厚3mm,层间距1mm,FOV 300mm,设定11个时相,每个时相的时间间隔是25~50s,总动态增强时间为8min左右。以2.0mL/s的速度用高压注射器经肘正中静脉注入钆喷酸葡胺(Gd-DTPA),剂量为0.1mmol/kg。注药的同时开始进行扫描,前3min内连续扫描,每幅图像的时间间隔为20s,3min之后延长为每100秒扫描1次,持续时间为10min。扫描完成后,由工作站软件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图。②对照组:采用B超联合钼靶进行检查,B超检查采用全数字彩色超声诊断系统,高频探头采用14MHz,同时进行双侧乳房的检测,标准B超影像测得所有肿块的大小。X线钼靶检测,取常规立位、轴位、内外侧斜位等摄片,采用全自动曝光条件。分析两种方法得到的图像,进行疾病的诊断,并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检出率。

1.3 统计学方法

记录并比较两种检测方法所得到的数据,对检出率进行卡方检验,然后采用SPSS11.0软件来完成对数据的统计与处理。最终得P<0.05,即经统计学处理后其差异具有显著性,故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69例乳腺癌患者中,检测组采用磁共振成像检测出65例患者为乳腺癌,检测率为94.20%;在图像上所有患者的中心病灶均表现为团块状,其中肿瘤的直径为1.2~3.6cm,平均直径为2.5cm;从病灶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上还可以判断出疾病的分型,Ⅰ型的有21例,Ⅱ型的有30例,Ⅲ型的有14例。对照组采用B超联合钼靶检查检测出53例为乳腺癌,检测率为76.81%;其中肿瘤的直径为1.7~3.6cm,平均直径为2.8cm;疾病的分型不太清楚。比较两组的准确率,并经统计学处理得P<0.05,即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故磁共振检查的检出效果高于B超联合钼靶检查的效果,且磁共振图形较为清晰,可清楚检测出病灶大小<1.5cm,并可准确判断乳腺癌的分型。

3 讨 论

乳腺癌是临床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20世纪以来由于各种原因乳腺癌的发病率在世界各地均有上升的趋势,我国每年新发病例约为5万,其中5%~10%的乳腺癌是家族性的。目前其发病的原因还不是完全清楚,但研究表明女性绝经前和绝经后,雌激素的变化是刺激发生乳腺癌的明显因素,此外,遗传因素、饮食因素、外界理化因素等均与乳腺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其发病机制主要有遗传因素、基因突变、外源性激素的刺激、饮食成分和某些代谢产物如脂肪与乳腺癌的关系等。虽然乳腺癌的发病率在不断上升,但是其病死率却在下降,原因就是各种检测技术的应用,使乳腺癌能够早诊断早治疗。目前,临床上用于诊断乳腺癌的检测方法有:X线检查、超声现象检查、热图像检查、乳腺钼靶检查、磁共振检查、活体检查等。本文主要研究了磁共振检查和B超联合钼靶检查两种对乳腺癌检出率的比较。在固体微观量子理论和无线电微波电子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被发现了磁共振技术。尽管乳腺钼靶检查目前仍是诊断乳腺疾病的常用方法,但在对致密型乳腺、乳腺成形术后或手术瘢痕的评价等方面,仍有很大的局限性。磁共振是指自旋磁共振(spin magnetic resonance)现象,指在恒定外磁场中具有磁矩的微观粒子体系,而磁矩只能取相对于磁场方向的几种量子化的方位;若在垂直于恒定磁场的方向上加一交变的磁场,则可在适当条件下改变磁矩的方位,使磁矩体系具有选择性地吸收特定频率的交变磁场能量的现象。用于医学检查的主要是磁共振共像乳腺磁共振检查的优点为:①安全,没有放射损伤,对于乳腺癌细胞具有较高的敏感性,适用于大部分乳腺癌患者;②检测范围大,可以同时进行双侧乳腺的成像检测;③对于病灶的定位更准确,图像显示也更清晰;④可进行多断层的三维成像显示;⑤对于使用钼靶检查无法显示的地方,磁共振均可显示,无死角;⑥清晰的图像可为乳腺癌的分期提供可靠的信息;⑦对于使用乳腺X线以及超声检查无法对病变检出或确诊困难的患者,磁共振检查可检测。所以随着磁共振技术的不断完善,乳腺磁共振检测已逐渐广泛应用于乳腺癌的诊断和术前评价中,成为了乳腺影像学检查的重要手段之一。

综上所述,磁共振成像对乳腺癌检测的检测率高,具有基本无创、使用简单、反映病变的结构及功能、敏感的诊断性以及特异性高的特点,能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丰富而有价值的诊断信息,对于乳腺癌的早期鉴别诊断具重要的价值,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疾病的病死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1] 马春波,王继民,魏友平.磁共振成像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J].山西医药杂志,2010,39(9):834.

[2] 仇生龙,项富海.磁共振在乳腺癌临床诊断中的价值[J].外科理论与实践,2009,1(6):507.

[3] 邵华,贾文霄,杨利霞,等.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8,31(4):381.

[4] 席晨辉,周鹏.磁共振成像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0,4(4):468.

[5] 尹波,耿道颖,刘莉.功能磁共振成像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09,32(1):28.

[6] 蔡庆,沈玉英,杜红娣,等.动态增强MRI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J].江苏医药,2011,37(12):1414.

[7] 范培芝,张超杰,刘鹏,等.动态磁共振成像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研究[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11,32(11):42.

[8] 赵斌,阮正敏,高佩虹,等.乳腺癌的MRI成像技术及其诊断价值[J].放射性实践,2009,12(9):421.

R737.9

B

1671-8194(2013)18-0191-03

猜你喜欢
磁共振B超乳腺
乳腺结节状病变的MRI诊断
B超机日常维修案例分析与保养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磁共振成像不同扫描序列诊断肛瘘诊断价值
怀孕做阴道B超,会引起流产吗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体检查出乳腺增生或结节,该怎么办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写字的尴尬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