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水肿病人静脉输液注意事项

2013-01-23 22:48李春梅曲正平
中国民间疗法 2013年10期
关键词:肾性输液水肿

李春梅 曲正平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 长春130021)

肾性疾病所致的水肿是以头面部、四肢甚至全身浮肿为临床特征的病症,由于血管条件不良,不易穿刺成功,甚至导致皮肤破损,从而加重患者心理负担,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我们通过对127例外周静脉输液肾性水肿患者进行认真观察护理,有效减少了肾性水肿患者外周静脉的损伤概率,减少了各种输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抢救成功率,现介绍如下。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肾病科住院的127例水肿患者,其中男69例,女58例;年龄(46±38)岁;糖尿病肾病56例,肾病综合征47例,原发性肾病28例。127例患者中未有由于静脉输液而引起皮肤感染、破溃,未因输液速度而造成或加重肺水肿。

预防性护理

护理评估:对肾性水肿患者输液前应进行详细的评估,包括全身情况:如目前病情、治疗、用药、意识状态、有无肺水肿等;局部情况:如穿刺部位水肿程度、局部静脉是否显露、有无斑痕、红肿、溃烂、肢体活动有无障碍等;心理状态:患者对穿刺输液的态度、有无紧张、焦虑等。

心理护理:患者由于水肿导致血管不良而产生对输液的恐惧心理,要耐心向患者解释用药的目的、方法。对病人诚挚、关心、热情、体贴,取得病人的高度信任,消除病人的恐惧、焦虑、悲观等情绪。

血管的选择:由于水肿导致过多的体液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在选择血管上存在一定的困难,而患者需要长期用药治疗,要注意合理保护静脉,因此不可以盲目穿刺[1],护士要掌握人体主要的静脉血管,按照血管的走向,从远心端开始,摸清血管的深浅,并判断血管的弹性,判断准确后方可穿刺。

治疗期护理

穿刺血管时,血管宁浅勿深,进针时由浅渐深,通常采取局部沿着血管方向按压数分钟,在看清楚血管后才可以进行穿刺,决不可以轻易地盲目穿刺,否则穿刺不成功导致患者的皮肤很难愈合,甚至皮肤破溃。

留置针的使用:对于水肿病人,尽量采用套管针,要有计划地保护和合理使用静脉,要严格判定血管条件,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快、准[2]。高度贫血的病人,在穿刺时很难发现回血,所以穿刺过程要慢,同时仔细观察是否有回血,在判断针头斜面进入血管后,将穿刺的针柄拔出,留置针软管继续进针,以防止穿破血管。这样可以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及降低感染机会。

输液时的护理:因肾性水肿患者皮肤松弛,输液外渗时往往滴速正常,不易发现,且有增加静脉栓塞和血栓性静脉炎的危险,应做到重点巡视,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预防输液反应的发生,输液过程中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及输液量,由于水肿的病人多伴有心包积液、肺积水等,因此输液速度控制在30~40滴/min,因为输液会使回心血量增加,增加心脏负担,造成或加重肺水肿。遵医嘱严格控制输液量,护士在输液过程中一定要保证输液量的准确性,对于重度水肿病人,输液量加上饮水、服药、饮食等的总量为前一天尿量+500ml为宜。

治疗后护理

固定:由于水肿病人的血管特点,留置针应采用专用敷贴固定。对于一般性穿刺,可以采用穿刺侧手掌下垫一纸板、胶布环绕一周的固定方法;对于高度水肿、皮肤泛水的病人,采取直接在穿刺侧手掌固定一周的方法,以固定针头。

拔针:对于水肿的病人,拔针时也一定要注意动作轻柔,用手按住固定胶布的一侧,轻轻揭起胶布的一角,切忌迅速将胶布揭开,否则易将患者的皮肤揭下。拔针后按压局部针眼5min以上,同时压迫皮肤和血管壁的两个穿刺点,当有水肿液从针眼处溢出时,要将局部进行包扎,防止感染发生。对于留置针的贴膜在拔针时一定要试探着从一角开始,慢慢掀开,如果有皮肤破溃的倾向,用碘伏棉签边润湿贴膜掀开处边慢慢掀开。

讨论

临床护理工作中,静脉穿刺的成功与否对疾病的治疗、急危重症的抢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肾性水肿患者因患病时间长,水钠潴留,水液停泊于组织间,机体抵抗力下降,导致外周血管病变以致血管缺血,感觉、运动神经病变以致感觉障碍,容易发生局部感染、坏死、静脉炎、血栓形成。如反复静脉穿刺可导致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变性,末梢循环欠佳者,药液在局部血管内血药浓度相对较高或存留时间长,导致血管损伤的机会增多[3],留置针与血管壁机械摩擦机会就越多,会加重对血管内膜的刺激[2]。此外,肾性水肿患者血管受生理病理改变的内因影响及外因作用,血管弹性差,脆性大,对机械损伤和抗化学性能力下降,产生静脉损伤的并发症较多。因此,一定要严密观察全身状况、血管条件、心理特征,并根据病情采取系统有效的护理措施,认真做好血管保护。同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用爱心和过硬的技术为患者提供最好的治疗和护理。影响静脉穿刺的因素很多,因此在操作过程中,应对水肿病人的静脉有一定的了解,并掌握一定的穿刺技术,可以减轻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此外,护士还要提高责任心,加强沟通及人文关怀,才能达到病人满意,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治愈率,减少纠纷的发生。

[1]刘杏仙,梅怡明,王恒,等.外周浅静脉穿刺拔针方法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1):51-52.

[2]李晓燕,刘洋,陈卫红.套管针常规留置时间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5):300-301.

[3]王娟.老年患者外周静脉输液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08,3(28):157-158 .

猜你喜欢
肾性输液水肿
建立四川地区随机尿(尿钾/尿肌酐)/血钾比值的参考区间及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血液透析仪联合血液灌流器治疗老年维持性透析合并肾性骨病的疗效观察
我不胖,只是有点肿——妊娠水肿
我不胖,只是有点肿——妊娠水肿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做个瘦子 送走水肿肌
颈枕输液袋
注射用曲札芪苷与常用输液配伍稳定性研究
骨化三醇应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肾性骨病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