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心包炎的临床治疗分析

2013-01-24 01:53赵凤龙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10期
关键词:心包炎渗出性心包

赵凤龙

结核性心包炎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结核病,当前与结核性心包炎的相关研究和病理学依据还比少,而且结核性心包炎的诊断也比较复杂,因而,经常出现因延误诊断或者没有及时的进行抗结核治疗,而使得结核性心包炎预后工作难以进行。本次研究以2006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以来作者单位就诊的40例结核性心包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结核性心包炎的临床特点,为以后结核性心包炎的诊治及更好的做好其预后工作提供依据,现详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收集本院6年来就诊的40例结核性心包炎患者资料,其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在20~60岁之间。病史在3周~3个月之间,26例渗出性结核性心包炎患者,14例缩窄性结核性心包炎患者。患者诊断依据均符合《现代结核病学》(2000)[1]的诊断标准。

2 结果

2.1 诊断结果 根据40例患者的临床特点,结合《现代结核病学》(2000)判断结果发现:在26例渗出性结核性心包炎患者中,不规则发热的症状的患者有23例,占所有渗出性结核性心包炎患者的88.5%,这其中还有4例患者表现为高热的症状。同时,还有22例患者伴有胸痛、胸闷憋气的症状,8例患者伴有咳嗽的症状,分别占所有结核性心包炎患者的比率为84.6%,30.8%,在14例缩窄性结核性心包炎患者中,具有呼吸困难症状的患者有11例、具有腹胀症状的患者有6例,具有双下肢水肿的患者有5例,占所有窄性结核性心包炎患者的比率为78.6%、42.9%、35.7%。

室内试验的结果发现,在所有的结核性心包炎患者中,PPD呈阳性的有10例,为所有患者的1/4,分析其血液中白细胞的含量及分类发现,有39例患者呈正常状态,占所有患者的97.5%,有1例呈偏高状态,占2.5%。本次试验中,有14例患者做了心包穿刺,结果发现,患者心包中有血性积液的为10例,心包中有草黄色积液的有4例;这14例患者做心包穿刺患者的细胞总数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在其中白细胞分类中,淋巴细胞≥90%的患者有11例,淋巴细胞占75%~85%的患者有3例,分别占心包穿刺患者的比例为78.6%,21.4%。

通过X光检查结果发现,在所有的患者中,有10%的患者为陈旧性的肺结核,60%的患者患有双肋膈角钝,45%的患者心胸比≥0.5。在B超检查中,结果发现:在26例渗出性结核性心包炎患者中,有一半的患者合并双侧胸腔积液,有15.3%的患者单侧胸腔积液,有3.8%的患者心包积液+胸腔积液+盆腔积液,有7.6%的患者有合并腹腔积液。14例缩窄性结核性心包炎患者中,85.7%的患者伴多浆膜腔积液,21.4%的患者伴心包积液+双胸腔积液+腹腔积液,42.8%的患者伴心包积液+双胸腔积液+腹腔积液+盆腔积液。心电图检查结果发现:QRS波处于低电压状态,T波改变的患者有22例,占所有患者的55%,其他患者都基本正常。心脏超生检查中,有80%的患者伴心包积液,45%的患者有纤维素渗出,42.5%的患者伴心包膜增厚。在心脏CT检查中,42.5%的患者心包膜增厚,10%的患者心包钙化。

2.2 治疗手段 对所有患者均采用利福平进行治疗,先强化2~3个月后,再继续使用利福平进行巩固9~18个月,在14例缩窄性结核性心包炎患者中,有12例进行了心包剥离的手术,另外2例采用了保守治疗。对做了心包穿刺的14例患者,如有其他并发症发生,积极给予治疗。整个期间都保证患者的卧床休息,同时,及时供氧、利尿、增强免疫治疗等。

2.3 疗后情况调查 经治疗后,结果发现,在26例渗出性结核性心包炎不规则发热患者中,经利福平进行治疗后的一周内,有76.9%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其他患者在一个月内也均恢复到正常体温;出院时80.7%的患者心包液都减少;X光和B超结果也发现,各种症状有了很好的改善。14例缩窄性结核性心包炎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得到了改善,各项检查后结果也发现,多浆膜腔积液也吸收或者减少。40例患者经治疗9~18月后,全部恢复健康,后经随访,均未复发。

3 讨论

结核病心包炎的早期诊断工作对预后十分重要,及时诊断并加以诊治可以避免结核病心包炎由渗出性结核性心包炎发展为缩窄性结核性心包炎[2]。本次研究发现,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室内试验、X光检查、B超检查、心电图检查、心脏CT检查都能对结核病心包炎进行早期的诊断,考虑到临床特点可能对有些患者来说不能表现的十分明显,室内试验因为涉及到组织培养,持续的时间比较漫长,因而X光检查、B超检查、心电图检查、心脏CT检查可以作为结核病心包炎的筛选手段。

结核病心包炎的治疗工作应该着重于早期的抗结核治疗,一般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案,本实验研究结果发现,渗出性结核性心包炎患者经常规治疗后均恢复健康,缩窄性结核性心包炎患者由于其心包膜增厚并且粗糙,单纯的药物可能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因而采用心包剥脱手术,有12例缩窄性结核性心包炎患者进行了心包剥离的手术,2例采取了保守治疗,治疗后,12例经手术的患者比另外2例采取保守治疗的患者提前5个月恢复健康。

本次通过对本院治疗的40例患者详细的临床观察、研究与分析结果显示,X光检查、B超检查、心电图检查、心脏CT检查可以作为结核病心包炎的筛选手段;结核病心包炎的治疗工作应该着重于早期的抗结核治疗;缩窄性结核性心包炎患者采用心包剥脱手术更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1]马向东.现代结核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37-343.

[2]刘昕等.结核性心包炎36例临床分析.中国防痨杂志,2006,28(2):80-81.

猜你喜欢
心包炎渗出性心包
左下肢黏液型脂肪肉瘤术后复发并心包转移1例
急性心包炎1例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例
完全性心包缺如一例并文献复习
18F-FDG PET/CT在心包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进展
心包穿刺的诊断及治疗
雏鸭浆膜炎发病特点及治疗方案
猪渗出性皮炎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治疗
中西兽医结合治疗仔猪渗出性皮炎
血沉检测在急性心包炎患者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