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药药性研究初探

2013-01-24 05:23吴玉小白长喜结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10期
关键词:赫依亲缘药性

吴玉小白长喜结 小

1.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110;2.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蒙药药性研究初探

吴玉小1白长喜1结 小2

1.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110;2.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蒙药;药性研究

1 蒙药药性研究的基本现状

1.1 理论研究方面药性理论体系是指导临床用药的重要依据。药性是根据药物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效应和针对临床病证的实际疗效,经实践反复验证,最终归纳出来的,是对药物多种作用的高度概括。

蒙药学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兄弟民族药物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结合本民族用药经验总结出的一整套理论,并应用于临床,从而达到防病、治病、保健的目的。这一整套的药性理论构建了一个五元、六味、药力、八性、十七效的药性理论体系。五元:蒙药学以古代朴素的五元 (土、水、火、气、空)为理论基础。六味:药物有不同的味道,这些味道,是五元在药物形成的过程中,经过复杂作用而造就的,概括起来可分为甘、酸、咸、苦、辛、涩六种;甘味,在五元中以土、水含量为主,其它元素为辅;酸味,在五元中以火、土含量为主,其它元素为辅;咸味,在五元中以水、火含量为主,其它元素为辅;苦味,在五元中以水、气含量为主,其它元素为辅;涩味,在五元中以土、气含量为主,其它元素为辅。药力:不外寒热两性,即阴性和阳性两大类型;阳性有升阳、消食、祛风寒、除痰湿的作用;寒性药物有镇静安神、健身泽肤、祛瘀、降火的作用;治疗阴性病 (寒性疾患),则用阳性药 (温热药);治疗阳性病 (热性疾患),则用阴性药 (寒凉药)。蒙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药物具有重、腻、寒、钝、轻、糙、热、锐等八种基本药性;其中,重、腻二性克制 “赫依”(五元中的气、风)病证,寒、钝二性克制“希拉”(五元中的火、阳)病证,轻、糙、热、锐四性能克制 “巴达干”(五元中的水、津液、痰湿)的主要特性;反之,轻、糙、寒三性生 “赫依”;热、锐、腻三性生 “希拉”;重、腻、寒、钝四性生 “巴达干”。蒙医用药的基本原则就是利用蒙药性能调整机体内部的 “赫依” (气)、“希拉”(火)、“巴达干”(体液)的偏盛偏衰。但蒙药药性理论的提出受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阴阳、五元学说的影响,加之游牧民族地区医药发展缓慢,蒙药至今仍带有浓厚的传统民族文化色彩,存在着意向性、随意性与不确定性,客观性证据难循。总之,蒙药药性在理论研究上宏观把握明显,微观分析缺失,缺乏创新性见解。

1.2 物质基础、药理效应研究方面。近年来,药学学者在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蒙药的化学成分和药效药理作用方面虽然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一些数据,但对于这些化学成分、药效药理作用与蒙药药性理论中的性味及功效之间有什么联系却缺少研究。蒙医药界对药性的把握基本基于实践应用经验,而蒙药性味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之间的关系却没有找出贯通整体、化解矛盾、统一判断的标准。

2 蒙药药性研究的关键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法

迄今为止,蒙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仍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其中,药性与药理作用、植物亲缘关系、化学成分之间严重脱节更是制约蒙药药性理论深入研究的瓶颈。因此,笔者试图借鉴药用植物亲缘学及中医药关于中药药性-药效物质基础的理论研究来探索蒙药的实质与规律。即在一定的亲缘关系范围内确定研究对象,开展蒙药药性研究,确保其化学成分的可比性,凸显蒙药植物亲缘关系-药性-药理作用-化学成分之间的关联规律,这一研究思路的提出,有望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R291.2

A

1007-8517(2013)10-0004-01

2013.04.19)

猜你喜欢
赫依亲缘药性
谷子近缘野生种的亲缘关系及其利用研究
君臣互动与汉代皇权伦理政治特征——以身体及亲缘关系比拟为视角
《四部医典》的跌打损伤外用方剂用药规律及药性探析
赫依证的证期标准化研究
蒙医赫依病变时间与抑郁症发病时间关系探讨
金玉教授治疗妇赫依症学术思想整理
基于赫依理论的蒙西医结合诊疗思维模式的构建
菊科药用植物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
基于药物功能的中药药性研究
试论制剂因素对中药药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