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诊脉鉴大全》之脉学原理研究*

2013-01-24 14:17吴昌国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3年4期
关键词:诊脉脉象胃气

吴昌国

(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 210046)

清代医家王宏翰所撰中医诊断学专著《四诊脉鉴大全》(简称《脉鉴》),长期以来知者不多。尤其书中对中医诊脉的原理做了深入探讨,其理论价值不可低估。从中医临床角度看,脉诊的实用性似乎在逐渐消失,其原因何在?从表面上看,是脉诊过于玄微难测,从而有易学难精的感觉。王叔和曾有“在心易了,指下难明”[1]的感叹,日益浮躁的现代人更不用说了。但依笔者看,还是学医者对脉学原理的认识不深,以致依样画葫芦,不得精髓要妙,自然不能得心应手。

脉学之原理,实乃生命之原理,这是中医诊断的一个理论特色。在西医,诊断的方法和原理完全基于物理和化学,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命。中医诊断紧扣生命本质,因而使中医诊断更能反映疾病在生命本质上的特征。我们从《脉鉴》对脉学原理的研究,可进一步获得这种认知。

从《脉鉴》全书内容来看,论及四诊。但传统上有突出脉诊的习惯,故书名冠以“脉鉴”二字。既然《难经》提出“望而知之谓之神”[2],而切脉被看作是最后一种诊法,可为什么论诊还是以脉为先呢?《脉鉴》作者在论述脉法之先,着重对脉法原理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可以看作是对上述问题的回答。

1 切脉先明脉理

1.1 脉乃生命之机

中医重视诊脉,原理何在?《脉鉴》首先给出了明确的回答。作者在《脉鉴·自序》中就直接指出:“脉乃人身生活之机,知觉运动之本,昼夜循环而不息者也,一有停滞,脉即见之,故百病之机,无不从兹而得悉焉。”所谓“生活之机”,也就是生命之本的意思。既然是生命之本,当然也是疾病所在的关键,岂有不重视的道理?

1.2 气血乃脉之用

如果只从静态来看,脉似乎只是人体的一种结构,但这不足以使脉成为可以反映整体生命状态的标志,只有把脉看成是一个动态的存在,以上作用才能体现。“脉源论”指出:“故气血乃脉之用,而气血能使脉之盛衰也。”也就是说,脉的生机活泼,是通过气血的流通运行表现出来的。脉的作用方式,就是气血的存在本身。从这个意义上说,诊脉实际上就是诊气血。当病人的脉搏在医生指下起伏时,病人体内气血流行的图景就应该同时在医生的脑海中模拟再现。惟有如此,医生才能对病证有真正的感知。

气血不但是脉作用之所在,也是脉之所以能够充盈的依据,因而脉的所谓“静态”的本体也离不开气血的支持,所以原文有“气血能使脉之盛衰”的说法。综而观之,脉之与气血似乎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若从动静论则脉当为体,气血为用。气血之用,必赖脉体为根据(脉为气血提供运行之通道);脉之为体,亦必借气血而彰其用。诊脉的过程,实际就是一个借脉体以察气血之用的过程。体凭指接,用由心知,这就确定了医家诊脉所必须实现的目标。

1.3 脉随四时而应

人之气血运行,内因阴阳推荡,外有四时抑扬,此即生气通天之义,《素问》述之甚明。气血既随四时阴阳而动,脉亦应之,《脉鉴》于此论述甚详。“脉源论”曰:“春之生也,我之脉与天地之气而同升;夏之长也,我之脉与天地之气而同浮;秋之收也,我之脉与天地之气而同降;冬之藏也,我之脉与天地之气而同沉。”强调人体气血必随四时阴阳而动,其脉象亦具四时之特征,而养生必据此而用神。

1.4 脉受先后天而充

人身之脉与气血浑然一体,而受先天禀赋、后天滋养,方得充实而不虚。“脉源论”所说“人一生此身,即有此脉”,是言其先天之基。然人既生之后,先天已定。但脉象又必受后天之影响。故“脉源论”续言道:“盖谷气入胃,脉道乃行。谷气多,则气血荣昌,脉亦盛矣;谷气少,则气血微弱,脉亦衰矣。故曰四时以胃气为本,脉无胃气则死矣。然人一离母腹时,便有此呼吸之脉,不待谷气而有也,此得先天禀受之脉也。虽然,设无谷气积而养之,则日馁而瘁。呼吸何赖以行?谓呼吸得资谷气而行,非谓呼吸之脉属谷气也。此得后天资养元质之脉也。是真气言体,谷气言用也。”

作者于此处又提出一个观点,即“真气言体,谷气言用”。所谓真气,即其先天禀赋之气,真气为体,也就是真气为根本的意思。在真气的作用下,脾胃得以纳运,水谷得以化气血而充于脉。因此,后天水谷之气成为流行不息的充养之源,活活泼泼地、时刻体现在脉象之中,这就是“谷气言用”。因而,《内经》所要求的四时脉象中皆应有“胃气”的理论才得以体现。如春脉弦,其间应有冲和之气,而微见弦意。所谓冲和之气,即水谷之滋养之气血也。若无此谷气滋养,气血即衰少,脉但弦而无胃气,成真脏脉矣。真脏脉者,如水枯鱼露,脉象中只见真气,不见谷气,真气既不能藏于内,则生机必不能久。

2 诊脉须有所凭

脉搏于指下,体察固然真切不虚,但对脉象意义的判断却必须有所依凭。《脉鉴》给出了两个重要的判断标准,其一是脉分平病,其二是脉应四时。

2.1 以平测病

早在《内经》中,已经给出以“平”测“病”的基本原则。王氏遵循经旨,提出了以平病对照的方式进行诊脉的原则。故本书卷四先是提出“诊脉之道须调己息”,确认一呼一吸“脉五至为平脉”,此是《素问·平人气象论》原文之精神。然后又提出:“凡诊脉,先识时脉与胃脉及脏腑平脉,然后推之病脉。”又说:“凡六部之内,大小浮沉迟数同等,尺寸阴阳高下相符,男女左右强弱相应,司天时气脉不相戾,为天真委和之脉,命曰平人。”有了这些“平脉”作前提,才可以映衬出有病之脉象。一旦人体某一处有病,即可应于脉象,而此病脉凸现于“平脉”之大背景之上。故《脉鉴》续言道:“其或一部之内,独大独小,偏迟偏疾,左右强弱之相反,四时男女之相背,皆病脉也。凡病脉之见,在上曰上病,在下曰下病,左曰左病,右曰右病。左脉不和,为病在表,为阳,主四肢;右脉不和,为病在里,为阴,主腹脏。以次推之也。”

2.2 脉应四时

同时,脉象又因四时阴阳之升降,而各有常变。本书“脉源论”云:“春之生也,我之脉与天地之气而同升;夏之长也,我之脉与天地之气而同浮;秋之收也,我之脉与天地之气而同降;冬之藏也,我之脉与天地之气而同沉。”脉既随四时而变,则亦有当变与不当变,有平脉与病脉之分。故春主肝脉而弦,夏主心脉而钩,长夏主脾脉而软缓,秋主肺脉而毛,冬主肾脉而石。皆必以胃气为本,而微见弦、钩、软缓、毛、石,方为常脉。若脉不应时,即为病脉。或虽应时,而中无胃气,真脏外露,则为凶脉。本书卷五“五脏有四时之脉诊要须明平病真脏脉法论”述之甚详。

3 色脉须要相参

色脉相参,是中医四诊的基本原则之一,自《内经》始,历代诸家无有不强调者。而色脉相参之原理何在?则从《脉鉴》可以初见其端倪。

脉固然以气血为用,而气血之所荣于肌肤(面),则当见其色;脉有脏腑气血之所主,亦当与五色之分部相应,故肌肤之色,内应于脉,理当相合。其内外不一,则色脉不齐,亦必有所因。

3.1 色脉气血同根

色脉皆由气血所形成。然色属阳,而脉属阴,故色以气为主,而气中有血;脉以血为用,而血中有气。《脉鉴》引《素问》云:“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又云:“脉者,血之府也。”这就奠定了色与脉在诊法生命原理上分工合作的基础,因而所谓“色脉相参”,也可以说是“气血相参”。气血本自相随,故色脉理必相应。《难经》解色脉相参原理说:“五脏有五色,皆见于面,亦当与寸口尺内相应。[3]”

3.2 色脉五行相应

五色出于五脏,外与五行相通。脉亦五脏所主,各有分别其形,故《脉鉴》指出:“五脏各有声色臭味,当与寸口尺内相应,其不应者病也。”而病有顺逆,亦惟有视色脉之生克而始定。故书中写道:“按色与脉,犹须分别生克。色脉相克者凶,色脉相生者吉。然犹有要焉。色克脉者,其死速;脉克色者,其死迟。色生脉者,其愈速;脉生色者,其愈迟。”此处从色脉相生相克之方向以定愈或死之迟速,尤为值得研究。

4 结语

前贤缪仲淳曾言:“正以三坟之书,言大道也,言其然而不言其所以然,亦言象也。[4]”中医的诊法大略也是如此。《脉鉴》所述诊法之具体内容,无非承继先贤,并无多少创新,所有论述也都是引经据典。但是明清以后,时风大变,整个中医药领域出现了大规模的理性研究和思想发挥,其目的是为了适应探讨“所以然”的时代需要。在此背景下,《脉鉴》作者在中医诊法上别开生面地研究起脉法的原理来,正是中医史上的首次。尤其是作者在受到西方科学文化影响的情形下,仍然从固有经典出发,忠实于中医原有的理论精神进行探索,从而避免用西学理论误解中医,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和记取。

[1]晋·王叔和.脉经[M].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7.

[2]元·滑寿.难经本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

[3]明·缪希雍.神农本草经疏[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诊脉脉象胃气
张景岳对《黄帝内经》脉中胃气的阐发与运用
基于时间序列和时序卷积网络的脉象信号识别研究
探索脉学的学习方法
瞬时波强技术对人迎、寸口脉象研究的意义探讨
胃气足 活百岁(上)
胃气痛片质量标准的研究
院士诊脉电动车自燃事故
胃气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及其临床意义
为业余棋手诊脉
为业余棋手诊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