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猪瘟防控措施

2013-01-25 04:28孙亮杨静鲁明鹤吉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畜牧业 2013年13期
关键词:病料活疫苗猪瘟

文│孙亮 杨静 鲁明鹤(吉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姜秋杰 张玉彬(吉林省牧业信息中心)

多种原因造成猪瘟在流行形式和发病特点上与以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猪瘟又称经典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猪的高度致死性、接触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一、流行现状

据记载,我国于1953年大部分省份就有该病发生,且流行范围广,发病和死亡率极高。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研制的猪瘟结晶紫灭活疫苗虽然对控制当时猪瘟的流行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灭活疫苗产生免疫力慢、免疫期短、接种量大、不能引起局部免疫,而且需要通过繁殖强毒来生产疫苗,存在散布病源的危险,很快被我国研制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所取代,但是由于我国养殖方式和形势的变化,对该病的防治难度仍然较大,猪瘟在我国仍较为流行。有学者研究,自1995年以来,从来自我国30个省区市的15736份猪瘟可疑病料中检出阳性病料1822份,平均带毒率11.58%,带毒率一般为3%~30%,最高者可达33%以上。对我国15个省区市39个规模猪场26418头种公、母猪进行猪瘟检测,共检出3215头带毒猪,各场带毒率为5%~30.76%,平均阳性率高达12.17%。对从广东、福建、吉林等省5个猪场检测发现的32头无临床症状持续感染带毒的怀孕母猪进行跟踪检测,结果发现32头带毒母猪所产的仔猪中,随机抽查97头仔猪查出94头带毒,总带毒率为96.7%,窝带毒率范围为60%~100%。

21世纪以来,我国一直应用本国生产的猪瘟细胞活疫苗、猪瘟脾淋活疫苗、猪瘟乳兔活疫苗和猪瘟一猪丹毒一猪肺疫三联活疫苗控制猪瘟的流行,但未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虽然近年来我国将该病列为强制免疫项目,但因该病的长时间存在、病毒变异、免疫失败、养殖者乱用药等原因,该病在流行形式和发病特点上与以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流行范围上,流行范围广,各地均有发生。

第二,流行形势上,呈散发流行,且多局限于所谓“猪瘟不稳定地区”的某些地区和猪场,发生多取决于猪群的免疫状态与饲养管理水平,流行规模一般较小,强度较轻。

第三,发病年龄上,多发生于新生仔猪,发病日龄日趋偏小,成年猪很少出现症状,存在严重带毒现象。据报道,人工感染猪可持续带毒,最长达750天,在此期间能引起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

第四,表现形势上,非典型症状增多、繁殖障碍型增多,混合感染增多。临床上猪瘟病毒持续性感染(亚临床感染)和隐性感染增多,妊娠母猪呈现带毒综合征(繁殖障碍型猪瘟)。一般猪瘟与猪繁殖障碍与呼吸综合征、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病、猪圆环病毒病等的混合感染十分严重和普遍流行。免疫失败现象增多。

二、预防措施

1.免疫。我国对猪瘟实行强制免疫,规模场猪实施程序化免疫。散养猪实施春秋集中免疫、月度补免。有条件的地区可参照规模场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所用疫苗由国家免费提供。

2.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猪舍清洁干燥,及时对粪尿等污物进行清理并做无害化处理;饲养密度要合理化;饲喂全价复合料;实施全进全出制度。

3.建立兽医卫生防疫和消毒制度。猪场应尽量避免饲养其他动物,减少对猪群造成的应激反应。生产区内物品要经常进行消毒处理,人、物要实施循环式流向,进入场内车辆要执行严格消毒。内外环境消毒,可用2%的氢氧化钠,20%~30%热草木炭水,或5%~10%的漂白粉。冬季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5%的食盐降低结冰的几率。

猜你喜欢
病料活疫苗猪瘟
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诞生记
非洲猪瘟对菲律宾已造成1350亿比索的损失
非洲猪瘟常态下猪场建设的12345
基层兽医猪病料常用采集操作技术
猪瘟爆发,猪肉还敢吃吗?
三峡库区山羊化脓隐秘杆菌的自然感染情况
毛皮动物病料采集及送检注意事项
一例外购猪猪瘟暴发后的诊断与防控措施
微生物学检验材料采集、保存和运送
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与猪伪狂犬活疫苗混合喷鼻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