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岁小儿缺铁性贫血与饮食因素分析

2013-01-25 07:18王志云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3期
关键词:含铁铁剂辅食

王志云

吉林省吉林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儿科,吉林 吉林 132011

0~6岁小儿缺铁性贫血与饮食因素分析

王志云

吉林省吉林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儿科,吉林 吉林 132011

目的:探讨饮食因素对小儿缺铁性贫血的影响,以便采取相应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分析46例小儿缺铁性贫血的年龄、地区分布、预防和治疗措施。结果:小儿缺铁性贫血,6个月~2岁发病率最高,与母乳不足,未及时添加辅食或辅食添加不当,小儿有偏食、拒食的行为,特别是食物含铁不足等因素关系密切。结论:本病预防应采取综合措施,提倡科学育儿,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搞好儿童保健等。

小儿缺铁性贫血;饮食因素;实验室检查;预防;治疗

小儿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所致。临床上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蛋白减少为特征,铁剂治疗有效。缺铁性贫血是小儿最常见的一种贫血,多见于3岁以下小儿,以6个月~2岁为多。在我国农村,尤其是边远山区,其发病率在小儿总患病率中占多数。现对2010~2011年妇幼保健中心儿科门诊统计的46例进行综合分析,为预防小儿缺铁性贫血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6例小儿缺铁性贫血,农村26例,占56.5%,城市20例,占43.5%;年龄最小9个月,最大者6岁。2岁以下22例,占48%,2~3岁14例,占30%,3~6岁10例,占22%。临床主要表现:皮肤粘膜苍白,以唇、口腔粘膜及甲床较明显,易疲乏,表情淡漠,注意力不集中,食欲减退,少数有异食辟,有的伴有口腔炎、舌炎等并发症。

1.2 饮食因素 46例小儿缺铁性贫血中,2岁以下母乳喂养者8例,占17%,人工喂养者24例,占52%。患儿4~6个月后,未及时添加辅食或辅食过于单调,多以淀粉类为主,食物中含铁成分少。2岁以上小儿,多有不良饮食习惯,如偏食、拒食或食物中铁含量不足,其中农村患儿发病高于城市,因农村物质生活条件差,患儿营养匮乏,饮食中含铁不足,导致缺铁性贫血。

1.3 实验室检查 血红蛋白降低比红细胞数减少明显,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平均红细胞容积(MCV)<80 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26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310g/L。血清铁蛋白<15μg/L,网织红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减少。白细胞和血小板一般无改变。

2 结果

46例缺铁性贫血,发病率最高年龄组为6个月~2岁,为22例,占48%;农村患儿26例,占56.5%,城市20例,占43.5%,农村患儿发病率高于城市;人工喂养24例,占52.2%,母乳喂养8例,占17.4%,人工喂养发病率明显高于母乳喂养者。

3 治疗

主要治疗原则为去除病因;补充铁剂;合理膳食。

3.1 一般治疗 加强护理,保证充足睡眠,根据患儿消化能力,适当增加含铁丰富的食物,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以增加铁的吸收。

3.2 去除病因 对饮食不当者应纠正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和食物组成,有偏食习惯者应予纠正。

3.3 铁剂治疗 口服铁剂,二价铁剂容易吸收,故选用二价铁盐药物,如硫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等。应按元素铁计算补铁剂量,即每日补充元素铁2~6mg/kg,餐间服用,每日2~3次。同时服用维生素C,以增加铁的吸收。

4 预防

要大力宣传,提倡母乳喂养,让家长认识到缺铁对小儿的危害性。及时添加含铁丰富且铁吸收率高的食物,如木耳、蛋黄、瘦肉等以减少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生。让孩子拥有一个健康的体质!

5 讨论

上述结果表明,饮食因素对小儿缺铁性贫血影响很大,因此提倡母乳喂养,合理添加辅食,特别是含铁丰富的辅食,改善孩子饮食习惯,能有效减少小儿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1]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00.

[2]蔡美琴.医学营养学[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216.

R725.5

A

1007-8517(2013)03-0108-01

2013.01.05)

猜你喜欢
含铁铁剂辅食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含铁尘泥中的As、Sb
孩子贫血能食补吗
术后静脉补充铁剂并不能改善分期双侧膝关节置换血红蛋白水平和输血率
高含铁大比重土质对泥浆配比的影响
铁剂
——忌食
宝宝教你判断辅食何时添加
基于NAIRS和PCA-SVM算法快速鉴别4种含铁矿物药
菠菜含铁
口服铁剂有禁忌吗?
宝宝添加辅食出现呕吐还能继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