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并发医院感染的临床浅析

2013-01-25 10:01王国霞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7期
关键词:病死率肝炎肝细胞

王国霞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医院感染科,吉林 前郭 138000)

肝硬化并发医院感染的临床浅析

王国霞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医院感染科,吉林 前郭 138000)

目的 探讨肝硬化并发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3月至2012年3月间收治各类肝硬化患者216例并发医院感染5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在本组56例感染病例中,上呼吸道感染13例、下呼吸道感染3例、腹腔感染24例、胆道感染6例、肠道感染8例、泌尿系统感染2例。在两组病死率比较中,并发医院感染组死亡21例,在非感染组死亡18例,非感染组病死率明显低于感染组,两组病死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控制医院内感染,直接影响到肝硬化的预后,临床保护肝功能,纠正纸蛋白血症,缩短住院时间,掌握抗菌素指征,遵守无菌原则,重视病房管理,控制探视人员,减少外来传染源,对降低医院内感染有重要意义。

肝硬化;医院感染;临床体会

肝硬化(hepatic cirrhosis)是由不同原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脏病变。主要病理改变为肝细胞弥漫性变性、坏死和纤维组织增生,并形成肝细胞再生结节及假小叶。病变逐渐发展,晚期出现肝功能减退和门脉高压的表现以及多种并发症。此病好发年龄为35~50岁,男性多见。当今随着医学科技的进展,医院感染的问题也日益突出,肝硬化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力低下,导致对各种病无菌的抵抗能力减弱,而易发生医院感染[1,2]。本文为了解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探寻更好的防治措施,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笔者回顾所在医院2006年3月至2012年3月间收治各类肝硬化患者216例并发医院感染56例的临床资料,现剖析报道如下,供同道们商榷。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肝硬化并发感染56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14例;年龄为32~66岁,平均(52.67±7.67)岁;病程为3~15年,平均(7.45± 2.34)年;其中乙型肝炎后肝硬化32例、酒精性肝硬化20例、丙型肝炎后肝硬化2例、血吸虫性肝硬化1例,其它原因1例。伴有腹水、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18例;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病22例;预防应用抗生素26例;住院时间为2~68d,平均(25.56±6.48)d。

1.2 诊断标准

临床肝硬化诊断参照2000年第十次西安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标准;医院内感染的诊断标准依据《医院内感染诊断标准(试行)》:即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48h后发生的感染。

1.3 统计学处理

本文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以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 果

2.1 感染部位

在本组56例感染病例中,上呼吸道感染道13例、下呼吸道感染3例、腹腔感染24例、胆道感染6例、肠道感染8例、泌尿感染2例;其中3例2处感染、1例3处感染。

2.2 感染季节

在11月~次年4月寒冷的冬春季感染38例;在5~10月温暖的夏秋季感染18例。

2.3 病菌检测

本文送检血、尿、便、痰标本,病原学检测42例,检出病原微生物26例;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6例,革兰阳性杆菌8例,白色念珠菌感染2例。

2.4 两组比较

在56例并发医院感染组死亡21例(37.5%);在160例非感染组死亡18例(11.3%)。非感染组病死率明显低于感染组,两组病死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 论

肝硬化是由不同原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脏病变。主要病理改变为肝细胞弥漫性变性、坏死和纤维组织增生,并形成肝细胞再生结节及假小叶。病变逐渐发展,晚期出现肝功能减退和门脉高压的表现以及多种并发症。其常见病因有:①病毒性肝炎:是我国肝硬化最常见的原因。主要由乙型或丙型病毒性肝炎所致,约占60%~80%。②慢性乙醇中毒:是欧美国家最常见的病因。长期酗酒可引起乙醇性肝炎、继而发展为肝硬化[3]。③胆汁淤积:分为肝内胆汁淤积或肝外胆管梗阻,前者多与自身免疫有关,后者由结石或肿瘤等引起的肝外胆管阻塞,主要由高浓度胆酸和胆红素损伤肝细胞所致。④药物或化学毒物:长期服用甲基多巴、双醋酚汀、异烟肼、甲氨蝶呤或接触化学毒物如磷、砷、四氯化碳等,均可产生药物性或中毒性肝炎,进而发展成肝硬化。⑤血液循环障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肝静脉阻塞综合征等均可导致淤血性肝硬化。⑥遗传代谢疾病:如肝豆状核变性,血色病。系先天性酶缺陷导致铜、铁代谢异常而沉积于肝脏,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纤维组织增生而发展为肝硬化。⑦血吸虫病:血吸虫卵沉积于汇管区,引起大量纤维组织增生而导致肝门静脉高压,由于再生结节较少,称为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4]。此外,营养不良、感染及非乙醇性脂肪性肝炎也可演变为肝硬化。

本文肝硬化并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并达到25.93%(56/216),与徐国和报道26.25%接近,是常见的临床并发症。临床造成医院内感染的原因与以下因素有关,肝硬化由于肝细胞广泛坏死,肝内单核巨噬系统严重受损,以及白细胞黏附功能明显降低,容易发生细菌感染或使感染扩散;另外肝硬化继发细菌感染多半来自肠道内的内源性感染,由于肠道微生态平衡紊乱,使肠道内细菌过度生长,移位所致[5-7]。本组资料显示,院内感染以腹腔感染、消化道感染率占67.86%(38/56),这与本组肝硬化多为失代偿期,因大量腹水腹腔反复穿刺而受感染。本文资料显示,在医院染中往往以革兰阴性杆菌多见,革兰阳性杆菌次之,白色念珠菌少见。当然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有一定关系。在本文两组比较中,并发医院感染组死亡21例,在非感染组死亡18例[8,9]。非感染组病死率明显低于感染组,两组病死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临床控制医院内感染,直接影响到肝硬化的预后,也是救治肝硬化的重要环节。实践表明,笔者认为,保护肝功能,纠正低蛋白血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掌握抗菌素指征,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避免不必要的器械检查,重视病房管理,做好消毒和隔离,控制探视人员,减少外来传染源和接触病原菌的机会,对降低医院内感染均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1] 雷寒.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88-295.

[2] 谭杰雄,柏桂英,张艳,等.肝硬化合并感染的临床与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8,7(3):182.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M].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1:10-12.

[4] 中华医学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12 (6):324.

[5] 蔡妮.肝炎后肝硬化并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内科护理及临床防治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5):100-101.

[6] 冯继荣.肝炎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08,3(33):166-167.

[7] 张萌,于慧琴,张松仁.重症肝炎和肝硬化并发医院感染临床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07,5(10):37.

[8] 徐国和.医院感染的研究进展[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8, 16(6):656-657.

[9] 邓三季,文秀莲,李智山,等.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医学院感染学杂志,2008,18(3):378-379.

R657.3+1

B

1671-8194(2013)27-0128-02

猜你喜欢
病死率肝炎肝细胞
肝脏脾植入误诊为肝细胞癌1例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世界肝炎日》
16排螺旋CT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外泌体miRNA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锌指蛋白与肝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世界肝炎日
世界肝炎日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死亡率与病死率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