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原地区“平欧”大果榛子栽培及管理

2013-01-26 02:44王海斌屈年华杨艳琴
中国林副特产 2013年3期
关键词:榛树平欧母株

王海斌,屈年华,杨艳琴

(1.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林业局,辽宁 清原 113300;2.辽宁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3.辽宁省林业厅信息中心)

“平欧”大果榛子也称杂种榛子,是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梁维坚教授领导的科研组,经20年的选育研究成功的。其来源是以平榛(Corylusheterophylla)为母本,以欧洲榛子(Corylusavellana)为父本,远源杂交培育出来的种间杂种,在杂种一代选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品系。“榛子新品种选育研究”1999年鉴定5个新品种(2002年又推出10多个优良品系),有关专家评价为国际领先水平,获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该创新成果除具有上述诸多优点之外,是在国际上首次选育出抗寒、果大的榛子新品种,把榛子的栽培地域北延6个纬度(N 36°~42°)。

1 榛子的效用

榛子是世界四大坚果之一,更有坚果之王的美称。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干果和木本油料树种。榛子用途很广,果仁含油量51.4%~77%,蛋白质17.32%~25.9%,碳水化合物4.9%~9.8%,维生素E含量高达36%,能有效的延缓衰老,防止血管硬化,并含有大量的贝塔—古醇,这类醇具有降低胆固醇和预防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恶性疾病的作用。榛仁即可生食、炒食,也可制成榛粉、糖果、糕点等食品,其营养十分丰富。榛叶、种苞和树皮中含有8.5%~14.5%的单宁,可提炼烤胶。

2 榛子的习性

平榛为浅根性喜光树种,大多生长在阳光充足的林缘或灌丛,根系主要分布在5~40cm的土层中。实生繁殖的有主根、侧根、须根、根状茎;萌生的榛丛无明显主根,但是根状茎极为发达,呈水平方向延伸,连续延伸的长度可达7~8m,并每年不断加粗,其上着侧根和须根。一般要求年日照在2100h以上。平榛耐寒力强,可耐-45℃的低温,在年平均气温-2~15℃均能正常生长。欧榛耐寒力稍差,冬季气温降到-10℃以下易发生冻害。平榛花期早,易受晚霜侵害,遭遇0℃以下的低温,雌花即受冻,花期遭遇高温大风天气易影响授粉。欧榛对水分比较敏感,生长期内要求700~800mm的降雨量,特别是生长前期不能受旱,要配备足够的灌溉设施,尤其是繁殖苗木的母株。

3 栽培技术

3.1 选地建园

3.1.1 山丘建园。可选在林缘山坡或丘陵荒山的向阳坡的中下腹,要求土壤湿润,土层厚度在40cm以上。可采用沿等高线带状栽培形式。视坡度大小1~3行为一带,带间距2~3m,带内距1~1.5m,株距0.8~1m。

3.1.2 平地建园。可采用巨型、正方形、三角形栽培形式。以苗木繁殖为主的产业,平地建园是最佳选择。

3.2 苗木培育

大果榛树的培育方法,目前主要有播种育苗、嫁接育苗、压条育苗、分株育苗和直接引种。

3.2.1 播种育苗。采集来自丰产优质、无病虫害的盛果期植株的果实。当种苞已成熟但尚未开裂时即可收获。采后置通风阴凉处晾干、脱苞、除杂、妥善保管。种子处理:播种前榛种需进行沙藏处理,沙藏温度0~5℃,处理时间60~90d,播前日晒2h,促使裂口方可播种。播种时间:辽宁地区可在化冻后4月末~5月初。播种方法:大垄条播或作床畦播均可,覆土厚度3~4cm,一般半月左右即可出苗。

3.2.2 嫁接育苗。可采取皮接、劈接或舌接。露地嫁接在砧木萌芽后进行。平榛的砧木一般选用本砧,欧榛可选用本砧,也可用平榛的实生苗。砧木要选用1~2a生苗,直径0.7~1.3cm。采穗时间应在秋季落叶后或早春树液萌动前进行,要从优良品系的健壮母株上剪取。

3.2.3 压条育苗。此法适用于欧榛,采取直立压条,一般较少采用。

3.2.4 根蘖育苗。此法是我们近几年一直采取的繁苗方法。即适合欧榛也适合平榛。即从母株上分取一部分既有根系又有分支的新植株或挖取根蘖苗。

3.2.5 直接引种。为了保证苗木质量和成活率,将从科研部门购进的优良大果榛子品种定植3年后,对健壮母株萌发过盛的幼株进行疏除;对母株萌发力较差的幼株,利用ABT生根粉2号、α-萘乙酸和3-吲哚丁酸,进行完全根催生。

3.3 栽植方法

3.3.1 品种优化。鉴于榛树异花授粉植株的特性,清原杨树崴林场繁殖园配置了抚榛2号、80-13、平顶黄80-43、薄壳红82-4、达维84-254等10余个品种,主要品种与授粉品种的比例为5~6∶1。品种之间授粉可提高坐果率和不同品种榛树特性的优势互补,同时,要坚持风媒传粉与人工传粉相结合。以确保授粉及时、全面、有效。

3.3.2 种苗栽植。大果榛子建园使用的苗木不能用种子繁殖,必须用嫁接后的成苗,即必须是无性繁殖。为了防止冬季冻拔害,采取秋季提前整地,翌年春季造林最好。整地的标准:坑穴直径70~80cm,坑穴深度60~70cm,坑底施腐熟的有机肥15~20kg,上浮表土并用秸秆或稻草覆盖。将秋季选购的大果榛苗在结冻前窖藏,于翌年开春化冻后定植。平欧杂交品系栽植株行距,宜采取3m×2m、3m×3m、3m×4m、3m×5m等规格,每公顷栽植株数分别为1666株、1110株、830株、666株。栽植前最好剪根,根长留7~8cm。有条件的可将苗根醮浸吸湿剂后再入坑栽植。

3.4 田间管理

3.4.1 整枝。榛树的属性大体有多干丛状形、少干丛状形和单干开行形3种。榛子是靠强壮的营养枝结果增产的,为了保证果实丰产、繁苗健壮,必须采取枝条修剪、树干定形。

3.4.2 基肥。秋季施肥尤为重要。最好是10月上旬,因为6月末、7月初花芽形成,主要取决于前年秋的肥力作用。施肥方法:围绕树冠投影下的范围,2~3a生每株施10~15kg;4~5a生每株施20~25kg,随年龄增长适当加量。以各种有机肥为主,施肥后盖土厚度6~10cm。

3.4.3 追肥。未施基肥或地力较差的榛园,必须进行追肥2次。第一次在5月下旬~6月上旬幼果膨大和新稍旺长期,以缓解幼果和新稍之间的营养竞争;第二次在7月上旬,此次追肥有助于果实的生长发育和枝梢的木质化。2次年追肥量:幼龄榛园每公顷氮60kg、磷120kg、钾120kg;成林园每公顷氮120kg、磷180kg、钾60kg。选用氮、磷、钾成分比例对应的多元复合肥。

3.4.4 排灌。第一次在萌芽前要灌1次透水,以满足萌芽、开花、展叶、抽枝对水分的需求,称催根水;第二次在幼果膨大、新稍旺长期,水分不能过量,以防新梢徒长,造成落花落果。第三次在6月下旬,如果干旱无雨,可再灌1次。7月份以后,果实苗木进入成熟期,要有适量的水分,但是进入天气多雨的汛期,要注意排水防涝。二、三次称营养水;第四次在榛树落叶后上冻前,要灌1次透水,以防来年春旱,影响返青,称封冻水。

3.4.5 间作。幼龄榛树也可以进行林粮、林药、林菜行间间作。间作的植物最好是花生、大豆、贝母、天麻、土豆等根瘤菌丰富的矮棵作物,以间接的促进榛园的肥力。

4 病虫害及其防治

4.1 榛叶白粉病

主要危害叶片,也可侵染枝梢、幼芽和果苞。在植株过密、通风不良、土壤黏重、低洼潮湿等条件下均有利于该病的发生。防治方法:发现病株,应及时消除病枝、病叶。对于过密的株丛要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增强树体的抗病能力;还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1000倍液,或喷洒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

4.2 榛实象甲

榛实象甲以成虫危害嫩芽、嫩叶、嫩枝,还可以蛀食幼果内的幼胚,致使果实早期脱落,幼虫蛀入果实则将蛀食榛仁部分或全部吃掉。防治方法:在成虫产卵前的补充营养期及产卵初期用60%的D-M合剂,5月中下旬成虫期树冠喷洒20%高氯菊脂2000倍液,50%杀螟松10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2.5%功夫2000倍液,对榛园进行全面处理,共喷布2~3次;幼虫脱果前,收集提前脱落果,在幼虫脱果后集中杀死。

[1] 梁维坚;董德芬.大果榛子育种与栽培[J].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2] 夏国京.杂交大榛子栽培技术[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

[3] 毛丹.平欧榛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1(10).

[4] 王秀春,王伟.吉林省通化地区“平欧”大榛子栽培技术[J].吉林林业科技,2011(2).

[5] 王岩,勇环英.清原地区平欧杂种榛子栽培现状调查分析[J].辽宁林业科技,2011(4).

猜你喜欢
榛树平欧母株
朝阳地区平欧杂种榛引种筛选试验
榛子遗传改良及丰产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提高平欧大榛子坐果率技术要点
7个平欧杂交榛子品种(品系)抗寒性研究
平欧杂种榛果实生长动态与品质分析
葛沽萝卜成株繁种技术
桓仁县平欧杂种榛子金龟子幼虫防治试验
不同树势的榛树对修剪响应的研究
伊春林区天然毛榛树高地径生长量调查研究
不同密度木里苔草的母株、子株及生物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