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患者权利对心内科门诊患者进行沟通教育的体会

2013-01-27 03:38胡舜英陈韵岱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3年2期
关键词:门诊患者知情权心内科

胡舜英,陈韵岱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北京 100853)

1 心内科进行医患沟通的意义

心内科门诊患者具有老年患者多、心理障碍发病率高、长期服药、伴发多种疾病等特点,易发生一些特殊的医患矛盾。在日常的门诊工作中,因为患者人数多,医生没有充足的时间与患者进行交流,这就要求医患之间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短暂而有效的沟通交流。我们在工作中体会到,树立主动维护患者权益的意识,尊重患者权利,尤其是注意满足患者的知情权,包括对疾病诊疗情况了解、被告知、选择、拒绝和同意的权利,积极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对其进行患方教育,常会达到良好的医患沟通效果。

2 进行医患沟通应遵循的原则

在心内科门诊,与患者进行医患沟通教育时,有两类特殊的患者应该引起我们更多的重视,即老年患者和患有心理障碍的患者,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尊重和理解。

2.1 理解老年患者的生理变化特点,给予老年患者充分的尊重与耐心

老年患者属于特殊群体,具有自尊心强、自卑和无价值感、敏感多疑、固执刻板等心理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上各系统器官功能逐渐衰退,出现适应性降低、自理能力下降,表现为反应迟钝、行动迟缓等特征,[1-2]因此,在接诊此类患者时,体现出对其的尊重就非常重要。满足患者的自尊心是进行良好沟通的前提,尊重老年病人是建立友谊、提高沟通效果的重要基础。心内科医务人员对老年患者的敏感多疑、固执刻板要给予充分的理解,而不应该表现出不耐烦甚至蔑视的言行。在面对老年患者时,应给予他们更多的耐心和理解,倾听他们的想法,了解他们的担心所在,以获得患者的信赖。

2.2 尊重和包容患有心理障碍的患者,给予他们更多的同情和理解

在心内科门诊,患者常有心理障碍。世界卫生组织近年在世界卫生报告中指出,心理问题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患,而心血管疾病的排名列于第三位,心血管疾病合并心理问题在临床非常多见。[3]心内科门诊初诊患者最常见就诊主诉是胸闷、胸痛、心慌、气短,对这样的初诊患者,在我国有研究显示,仅16.2%的人是器质性心脏病,而83.8%的人为非器质性疾病,包括焦虑状态、抑郁状态或仅为精神紧张等,而焦虑或抑郁程度多数为轻度或中度,重度者仅占极少数。[4]由此可见,心内科门诊患者的症状多是由于精神心理因素所致。在面对有心理障碍的患者时,应避免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而应具有同理心,注意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在处理躯体疾病的同时,应注意患者症状的躯体成分和心理成分,注意患者的情感变化,使其能信任医生,并配合诊治。

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常会对疾病产生恐惧心理,对未来会产生悲观情绪。如有位60多岁的男性冠心病患者来门诊复诊时,心情很压抑,对自己患有冠心病耿耿于怀,在给医生描述病情时,不断重复说:“我以前从来没有得过病、吃过药,怎么现在会得心脏病,还要天天吃药呢?”对于这样“钻牛角尖”的患者,向其解释冠心病的发病机制,可能解除不了其心理症结。于是,医生就对他说,“你已经很好了,能有机会自己吃药也是幸福,很多人到了这年纪甚至连吃药的机会都没有呢”。虽然这样的开导不是很专业,但是从平常人的角度来给患者阐述对疾病的理解,是一种人生态度,能够获得患者的共鸣,对于医生来说,也是一种缓解患者症状的方式。

3 在良好的知识背景下进行患方教育,充分满足患者的知情权

我国近年的医疗改革中提出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指导思想,要求在医疗实践中满足患者的知情权,即满足患者获知病情并对医务人员所采取的治疗方案决定取舍的权利。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应得到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充分尊重。[5]心内科门诊患者常同时患有多种疾病,长期服用多种药物,在对这样的患者进行诊治时,医生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背景,从而实现对患者知情权的尊重,包括对疾病诊疗情况了解、被告知、选择、拒绝和同意的权利。

3.1 心内科医生需要同时掌握其他专业的相关知识

在心内科门诊,患者常同时伴发糖尿病、肾功能不全、脑血管疾病等其他多系统慢性病,而且患者久病成医,一般都了解一定的医学知识。在对这样的患者进行诊治时,心内科医生在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外,应同时掌握其他专科常见疾病的基本知识。只有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才有利于对患者进行更好、更系统的诊治,也才能充分满足患者的知情权,便于患者选择诊治措施。

3.2 心内科医生应具备良好的药理学知识背景

心内科门诊患者多为老年人,又多同时长期服用多种药物,各种药物对肝肾功能的影响、药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则显得更为突出,患者也会对此高度关注。作为医生,应清楚地了解各种药物各自的药代动力学及药效特点、对人体重要器官的作用特点、药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在给患者处方药物时,清楚地向患者说明每种药物的作用特点及副作用、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服用时应该注意的事项。这就要求医生具备良好的药理学知识背景,在临床实践中可以发现,只要医务工作者把这些事项主动向患者交代清楚,患者的知情权得到保障,患者一般都会主动配合医生的治疗,治疗依从性就会提高。而患者给予医生的这种信赖及配合,也会给医生带来很大的成就感,可进一步促进医患关系和谐。

有效的医患沟通是患者信任、理解、配合医者从而顺利完成诊疗计划、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现代医学模式已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新型医学模式下的医患关系形式把医者与患者置于平等的地位。在心内科门诊,针对患者群体的特殊性,医生在具备良好专业知识的背景下,树立主动维护患者权利的意识,尊重每一位患者,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充分满足患者的知情同意权,不仅可减少医患矛盾,在对疾病的诊治上,亦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罗瑞颜.与老年患者沟通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现代医院,2010,10(8):88 -89.

[2] 李敬会,李清,徐剑刚.谈谈如何做好与老年患者的沟通[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24(6):733-734.

[3] 刘梅颜,胡大一.心内科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J].中华实用内科杂志,2007,27(9):660-661.

[4] 刘春萍,张丽华,牛丽丽,等.心内科门诊患者焦虑抑郁情况调查[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0,9(2):173 -174.

[5] 连玉红,汤翠芳.癌症患者知情权的探讨[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2,25(1):113 -114.

猜你喜欢
门诊患者知情权心内科
分析护理干预对门诊患者肠镜检查前肠道清洁度的影响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依托胸痛中心建设开展心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探索与应用
COVID-19疫情下某三甲医院1066例发热门诊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心理特点及护理分析
对心内科新护士应用人性化带教模式的教学效果观察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知情权研究
探讨提升门诊患者满意度、改善分诊导诊护理服务的方法
如何行使股东权利——知情权
股东知情权之诉适用诉讼时效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