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坤生:以低碳理念指导城乡建筑

2013-01-27 10:43陈桂龙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3年15期
关键词:服务公司能源管理建筑节能

◎ 本刊记者 陈桂龙

贯彻“十八大”精神,是号召全社会以及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和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家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1号文件,形成社会共识,提供科学发展的轨道,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施绿色低碳建设美丽中国,开展绿色建筑行动,以低碳理念指导城乡建筑,对中国城镇化的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就如何挖掘绿色建筑新技术,完善发展绿色建筑政策机制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会长郑坤生。

建筑能耗惊人

郑坤生告诉记者,当前人类社会消耗的三大能源是煤、石油和天然气。矿物质是十万年、百万年为单位,人类消耗能源的速度是惊人的,到本世纪中叶将会出现能源的短缺。人类的消耗并没有因此而停止,一方面要积极探索水电能源的新方法,另一方面要加强和提倡既有能源,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能源短缺的问题。众所周知,温室气体、地球变暖都与人类消耗太多的能源有关,因此人类要不断的提高能源消耗的理念,保护环境,保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务院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部署,决定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5%,这是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加速关键时期向全世界展示的高姿态,也表明中国政府在保证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继续节能减排的工作。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按人均计算煤、石油、天然气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以当前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人类生存的污染远远超过石油和天然气。

郑坤生说,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的城镇化进程持续发展,随着城镇化,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同时到“十二五”新建建筑面积达到12亿平方米,为建筑材料的用能气候相近发达国家的2~3倍。因此,建筑节能工作,一方面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创造舒适生活环境的同时,尽量减少能源的消耗,避免发达国家盲目享受和舒适的不可持续道路。另外,利用再生能源,尽量减少矿物性的能源。党中央、国务院对建筑业非常重视,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经济效益好、能源消耗低,把既有能源作为我国的长期战略任务。到“十二五”期末,建筑节能要达到1.16亿吨标准煤,其中加强绿色建筑、节能建筑要形成4500万吨标准煤;推进北方采暖地区具有建筑供热以及节能改造形成2700万吨标准煤;加强节能建筑标准体系建设、节能改造,推动可再生能源和建筑一体化利用,形成常规能源替代3000万吨标准煤,要实现这些需从三个方面推进:技术途径、市场机制和我国的财政政策。

挖掘新技术

郑坤生表示,实现建筑节能的途径,就要充分挖掘科学技术。建筑节能就是建筑的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其中就是降低采暖、工厂照明的能耗。主要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建筑材料的使用能力。提高建筑材料的保温,实现系统的运行设计,严格落实建筑节能强制性的节能绿色标准,严把规划设计关口,加强规划设计方案审查和施工,新建建筑一定要百分之百按节能四级标准的要求,同时要加强施工阶段的监督,提高标准的执行力。第二,要合理配套电器节能和空调照明系统用能效率。为运行管理提供可能性,提供采暖空调设备的耗能,这就依靠建筑专业化技术来提高节能技术方案。第三,加强科学合理的运营管理。加强科学合理的运营管理达到节能目标至关重要,真正的节能还要加强节能采暖、科学合理的运营管理。第四,要利用可再生能源,探索革命性的能源。加强利用再生能源力度,使用可再生能源是更高层次的能源,在具体的建筑项目必须考查他的可行性,因地制宜的来开发地热等可再生能源,这些可再生能源我国都已经有成熟的技术了。从市场机制来讲,叫合同能源管理。我国的合同能源管理来自于西方的市场合同项目,是专业化的能源服务公司以及有节能改造的意向的客户签订能源合同管理,由设计原材料进行培训、节能一条龙的综合性服务,即产生节能效率和节能服务公司共享能源管理模式和机制。

对合同能源管理注意要点,郑坤生认为:第一,把社会闲散资金用于节能改造;第二,有社会公司承担项目,从设计到运行的全过程,并在达到节能效果以后才能实现;第三,推动建筑节能产业化、既有专业化的服务、系统化的管理、资金筹措等整个行业的发展。因此合同能源管理新模式——大批建筑服务公司应运而生,建筑服务公司提供用能情况的诊断和项目实际专业化运营,以降低建筑能耗提高用能效率为目的。

建筑企业有以下四个特点:1.以能源消耗和降低为相关的经济活动,有利于制造业,主要是依靠节能技术和管理服务;2.这些经济活动主要包括建筑的统计、监测、节能运行管理、节能交易等技术含量的服务;3.建筑节能服务是一种市场经济新机制,用能单位节能效率来支付节能服务公司的合作;4.建筑服务公司的生存发展主要依靠科学投入、管理的合理,大大降低业主节能改造的资金和技术的风险,极大地改善建筑能耗,降低建筑能耗,在建筑业当中发挥重要作用。

完善政策机制

郑坤生介绍,建筑节能的政策机制,国家实施节能减排的战略,十分重视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1、2010年4月25日,国务院转发了发改委、财政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产业发展的意见》,利用市场手段促进节能的服务机制。节能服务公司与用户签订能源合同管理,可以大大降低用能单位节能改造资金和技术风险。充分调动用能节能改造的技术,是行之有效的措施,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发挥节能产业的重要性,促进节能产业快速发展。

2、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实行税收扶持政策等一系列有关措施。国家财政部、发改委印发《合同能源管理暂行办法》,名为中央管理标准煤24元,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实行适当加大标准,明确规定了补助资金的适用范围,建筑外墙的能源改造,建筑屋顶以及外墙保护的措施。同时又把资金补助计算方式都列出。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以中央1号文件转发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绿色节能建筑》,又一次推出《加快我们绿色建筑发展的意见》,推出绿色建筑财政政策奖励机制,为支持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中央财政在满足上述条件的绿色生态城区进行补助,补助资金为5000万元。

今后,有关部门还在研究和出台财政政策,财政部、税务总局将研究制定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在法律上建设绿色建筑,引导消费者购买绿色建筑,改善绿色建筑的经营服务。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立土地奖励政策,在土地招牌挂中要明确绿色建筑的建设用地比例,各地政府积极努力,充分响应绿色建筑一定实行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目标,可以说绿色建筑任重道远,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建设美丽中国发挥积极的作用。

猜你喜欢
服务公司能源管理建筑节能
土木工程中建筑节能的重要性简述
城市更新背景下合同能源管理的发展现状及建议
建筑节能工程质量控制及其建筑节能检测
现代建筑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
合同能源管理会计核算优化对策
合同能源管理没那么难
2015年建筑节能实施的新标准
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投资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