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辅导员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2013-01-28 08:25东莞市大岭山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广东东莞523820
大众文艺 2013年8期
关键词:传帮带群文辅导员

(东莞市大岭山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 广东东莞 523820)

在各地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方面,存在着群文辅导员(以下简称辅导员)岗位。该岗位人员引导、辅助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其功能性可谓是小中见大。那么如何根据地域文化特点创新群众文化工作内容,则成为摆在每一位辅导员面前的课题。不难理解,唯有结合了区域特性来开展文化活动辅导,才能增强当地群众的参与度和热情。而若要做到这一点,仍然离不开辅导员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从常人的视角来看待辅导员的工作性质,似乎其能与群众打成一片,或者能根据群众节目内容进行优化就够了。实则不然,群众团体本身就具有自发性,且缺少文化艺术方面的系统训练,固然难以增强活动的情趣性和推广性;然而,对于群众文艺活动思想内涵的正确把握,则只有通过辅导员的正确引导才能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的要求。

鉴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一、对辅导员个人综合素质的内涵解读

单从素质的内涵来看,其所涵盖的范围十分广泛。但就辅导员的综合素质而言,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给予解读。

(一)岗位意识

所谓岗位意识可以理解为,基于岗位需要所形成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动性。不难发现,建立良好的岗位意识将有助于岗位技能的释放。通过观察发现,辅导员在岗位意识上具有较好的工作态度,如能够和谐地与群众文艺业余团体建立起互动关系,但在功能的能动性上还有所欠缺,那么又如何理解工作的能动性呢?简单而言,就是辅导员在开展工作时不应被群众牵着鼻子走,而是根据有关精神有目的地引导群众文艺活动的开展;并能在思想上把握住当地群众文艺活动的发展方向。

(二)岗位技能

岗位技能则是指,辅导员辅导群众文艺活动的能力。包括组织协调能力和专业能力等。目前,许多文艺类专业的大学生充实到了辅导员队伍,在岗位技能上并不存在太大的问题。然而,随着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质量的日益关注,如何根据当地群众的偏好,组编若干个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则成为考验辅导员岗位技能水平的另一考题。

可见,人在改造着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身。从而,辅导员要提高自身综合素养,仍主要依靠在工作实践中获得体验。

二、解读基础上的培养目标定位

在实践中来培养辅导员,并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这难道意味着需要辅导员通过自省和感悟来达到吗?笔者认为,这种理解是偏颇的,也是无法达到预期目的的。因此,在建立辅导员自觉提升综合素质机制的同时,还应将传帮带制度给予完善。

为此,二者所承担的培养目标可定位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自主提高综合素质的目标定位

有一句话说得好,内因才是关键。也就是说,实现辅导员自主提高综合素质的效应,才是推动群文辅导员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针对这种培养途径的目标定位可为:通过岗位思想文化建设,促进辅导员之间的争先创优意识,并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二)辅助提高综合素质的目标定位

辅助提高的措施就在于引入传帮带制度,通过长期从事群文工作的人员在实践中指导新入职人员的业务。这种形式的目标可定位于:突出年轻辅导员的岗位主动性,师傅主要针对年轻辅导员的工作开展进行外围指导,实际上就是起到过程控制的作用。实践证明,年轻辅导员具有天然的工作热情,并具有很强的工作创新意识,但缺乏工作经验可能与群众业余文艺团体间沟通不畅,这时就需要师傅出面给予指导和圆场。

三、培养目标与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契合

根据本文的主题不难理解,提高辅导员个体综合素质的目的应落脚于“推动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上。因此,在设立了培养目标的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完成与工作可持续发展间的契合。

(一)履行辅导员培养的目标管理

根据目标管理的模式可知,其首先进行目标分解,然后进行目标协同。因此,需要根据当地群文辅导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建立起未来需要实现的总目标。进而,根据总目标再分解为辅导员培养所要达到的分目标。之后,在辅导员综合素质提高途径中,分别根据自主提高和辅助提高的形式,来进行评价该项目标的达成情况。

(二)实现自主提高与目标的契合

自主提高模式主要在于激发起辅导员争先创优的意识,并在自主学习支撑下不断总结和发现群文工作经验。并能结合新时期、新要求,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辅导工作形式和内容。为此,这一切都应与总目标的价值取向相统一,从而推进目标协同的实现。

(三)实现辅助提高与目标的契合

传帮带制度的建立,使得新老辅导员之间形成了交流机制。前面已经谈到,应在突出新辅导员主动性的同时,完成对他们工作的控制。为此,老辅导员首先就应明确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总目标,以及其中所含盖的核心价值观念。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新辅导员的工作进行过程指导和管理。

四、契合态势下的培养模式构建

根据上文所述并在契合态势下,培养模式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构建。

(一)服务群众目标下的实践

对于年轻辅导员的培训显然是十分必要的,通过课堂授课形式能使他们更能把握党在文艺工作领域的要求,并进一步把握好这种要求如何与当地精神文明建设大环境相融合。可见,培养的第一步就在于从思想上提升他们的境界,而这也是增强他们自我感悟能力的前提。具体的做法可以采取定期授课的方式,也可以采取读书的方法来实践。

(二)自我感悟目标下的实践

年轻辅导员的自我感悟能力的获得,首先需要提升思想境界。另外,通过文艺实践和比较来审视过去演出的不足,并思索今后的改进办法。这里就存在着一个比较问题,即与谁比较、如何比较。笔者认为,在自主提高综合素养中可以到专业文艺机构进行观摩和实习,也可以通过建立起年轻辅导员之间的交流平台,来畅谈工作心得,并相互激励。

(三)表演设计目标下的实践

根据演出内容来设计出表现形式,则是一种专业技能。配合这项工作还涉及到服装的选择、台词的设计,老辅导员应在尊重年轻辅导员创新成果的同时,从审美和价值判断上给予把关。把关的过程中应充分阐述为何要这样做的理由,从而加深年轻辅导员的认识,并推动他们自觉提升品味的意识和能力。

综上所述,以上便构成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诚然,针对本文主题的讨论还可以从其它方面展开,但笔者仍在独特的视角下对文章主题进行了有益探讨。

本文认为,在具体的实施中,应分别在自主提高和辅助提高综合素质上下工夫。其中,自主提高机制需要通过学习型小组的建立来形成;辅助提高机制则需要通过传帮带制度来促成。但无论怎样,都应发挥年轻辅导员的工作主动性。而作为评价培养的效果来说,则在于对群众文艺活动思想内涵的正确把握能力。不难理解,在目标管理下的群文辅导员综合素质提高,应增强推动当地精神文化建设的能力。文章权当抛砖引玉之用。

[1]关瑞华.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农村精神文化建设问题研究[J].社科纵横,2011(10).

[2]杨水芳.浅谈文化馆应该如何做好文艺辅导[J].电影评介,2012,(19).

猜你喜欢
传帮带群文辅导员
光荣啊,少先队辅导员
传帮带中谋振兴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高校体育教师传帮带的实施措施研究
和辅导员谈谈节日活动的策划与组织
刍议“传帮带”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选项课教学中的运用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群文活动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