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2013-01-29 18:32党峤
浙江共产党员 2013年4期
关键词:道路

文/党峤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文/党峤

导读:“中国梦”是一个目标,一种追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有了追求,才有奋进的动力。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全世界宣示了实现中国梦的决心。实现中国梦道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心声,凝聚着全国各族人民的共识。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传承发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以13亿中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本刊将围绕实现中国梦的“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提供一组学习参考。

一、论述题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1.中国道路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

在长达50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儿女创造了辉煌的中华文明,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写下了不朽的篇章。中华文明在世界上曾经领潮流和时代之先,并将这种领先地位一直保持到15世纪。直到乾隆末年,中国的经济总量仍居世界第一位,人口占世界三分之一。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明朝以前世界上主要的发明创造和重大科技成就大约有300项,其中中国有170多项。在人类历史上,先后出现过多种类型的古老文明,但能够一直延续至今并且没有重大断裂的,只有中华文明。

当西方开展工业革命时,清朝统治者依然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依然怀着夜郎自大的心态。从那时起,中国就开始落伍于世界潮流,没能跟上工业文明的节拍,从而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2.中国道路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

到了近代,由于封建制度的衰朽和西方列强的侵略掠夺,中国逐渐陷于落后境地,进而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日益陷入苦难的深渊,遭受的苦难、付出的牺牲世所罕见。据专家考证,1842年至1919年主要列强逼迫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达709个,主要战争赔款合计195300万银元,相当于清政府1901年收入的16倍;列强通过各种手段侵占中国领土约173.9万平方公里。历史有证可查,那美轮美奂的圆明园,被八国联军贪婪的欲火所焚烧;那几十万无辜的南京百姓,被日本军国主义血腥卑劣的手段所屠杀。历史不会忘记,一个辽阔而统一的神州,硬是被列强的铁蹄肆意践踏得残破不堪;一个拥有悠久灿烂文化的民族,竟然沦为“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悲惨境地;一个为人类文明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国家,居然成为谁都可以欺负的弱者。

面对瓜分豆剖的危险、亡国灭种的阴霾,面对山河破碎、列强欺凌,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起抗争,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敢于在闭关锁国的困境中向往“开放中国”,敢于在风雨如磐的旧社会呼唤“少年中国”,更敢于在救亡图存的奋斗中为“可爱的中国”流血牺牲。但是,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从义和团到辛亥革命,清末民初的中国政坛上曾出现过许多政党,却都未能解决中国的救亡和发展问题。

3.中国道路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

当时的中国,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战乱,百废待兴,问题如山,我们党自己也没有想到,历史这么快就把我们推到执政的前台,我们没有思想准备,更没有理论准备,连起码的经验都没有。

刚刚诞生的新中国,千疮百孔、一穷二白、十分落后。毛泽东同志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有过一段形象的描述:“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当时,蒋介石扬言反攻大陆,美国人对蒋介石说,你们不用着急反攻大陆,中共搞军事100分,搞政治80分,搞经济零分。共产党不会搞经济,他们解决不了4.5亿人的吃饭问题。最后搞不下去,还得你蒋介石收拾残局,你就在台湾静观其变吧!

就是在这样的一个烂摊子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始了建设新社会、探索新道路的历程: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崭新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重视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提出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毛泽东同志在探索初期发表了一系列著作,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等重大理论;强调“以苏为鉴”,要按照中国的情况办事,努力找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等等。虽然探索出现了曲折和失误,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为中国的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也为后来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奠定了重要基础。

4.中国道路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改革开放为特征的新时期从此开始。1979年12月,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来访。在会谈中,邓小平用“小康”、“小康之家”回答了大平正芳“整个现代化的蓝图是如何构思的”这个提问。小康一说由此诞生。“小康”寄托了中国传统社会老百姓对衣食无忧生活的向往。在经过一番调研后,邓小平认为,到了20世纪末,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争取达到1000美元,最低达到800美元,这就是小康的状态。实现这个目标,有赖于“翻两番”的奋斗途径,争取10年翻一番,两个10年翻两番。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报告正式把20世纪末实现小康目标确定为今后2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我国经济建设战略部署分三步走: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1990年,“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目标顺利实现,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人民为实现第二步目标开始了不懈努力。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为实现第二步目标提供了有力保证。1995年,提前5年实现原定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1997年,提前3年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从而,总量和人均都完成了“翻两番”的任务。第二步目标的提前实现,促使我们党在1997年党的十五大上提出了“新三步走”战略,并首次确立了“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至本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两大百年目标,为未来的发展定下严格的时间表,既是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也是对全世界的郑重昭告,令人振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百年中国梦从未像今天这样清晰与明确。

事实胜于雄辩:2012年,中国GDP总量迈上50万亿元台阶,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24565元和7917元;而1978年,这组数字分别是3645亿元、343元和134元。30多年,中国经济以年均9.9%的增长率,极大地改变了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方式,GDP总量跃居世界第二,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从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分析看,2006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2009年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出口国、世界第三大专利与基础专利申请国;2010年成为世界第一大制造业生产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1年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生产国;2012年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进出口国。

二、简答题中国道路的内涵与特点

中国道路的基本内涵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道路有以下七个突出的特点:一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二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三是以改革开放为发展动力;四是“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五是实现共同富裕;六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七是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为发展目标。

三、辨析题中国道路的比较

1.中国道路与马克思的经典社会主义设想

二者之间一个最重大的差别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前提条件不同。马克思经典社会主义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的设想是建立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基础之上的,是对于一个成熟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一种理论抽象;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是处于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尽管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还不可能完全解决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更不可能立即实现马克思主义设想的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但是中国共产党人正在努力逐步地消除这些矛盾,尽可能地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国与马克思的经典社会主义设想之间虽有不同,但仍然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它们之间是“源”和“流”、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因此可以说,中国道路既坚持了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又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形式。

2.中国道路与传统社会主义

二者最主要的差别是,中国道路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而传统社会主义模式最主要的特征是封闭僵化。正是在借鉴苏联失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通过改革和探索,不断突破原有传统社会主义体制模式的束缚,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取得了许多创造性的发展。

3.中国道路与民主社会主义

二者最根本的差别是意识形态和政治体制模式不同。从意识形态上看,中国道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化的指导地位,而民主社会主义虽然与马克思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其主张指导思想多元化。从政治体制上看,中国道路主张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国家政体,坚持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协作政治模式,而民主社会主义则在政治上赞同和支持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主张在资产阶级国体条件下的多党轮流执政。

4.中国道路与西方经典资本主义模式

二者之间最鲜明的差别是在社会的本质属性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为社会主义的一种发展模式,与资本主义道路在本质上是不同的。也就是说,无论我们的社会主义如何“特色”,但始终没有改变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以及基本制度等。

四、课外阅读

1.“梦”字当选2012年度汉字

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等单位主办的“汉语盘点2012”,日前在京揭晓。“汉语盘点”活动是由网民评选出一个字、一个词,对一年年景进行恰当的描述,分国内、国外两个视角。在2012年候选的年度字词中,有不少老面孔,像“和”、“变”、“全球变暖”等,但也注入了不少新鲜血液,像“中国梦”、“正能量”、“航母”等。最后,“梦”字当选为2012中国年度汉字,“钓鱼岛”当选为2012中国年度词。

2.“飞天梦”

嫦娥奔月、敦煌壁画中的神女飞天、古代神话小说中的天兵天将等,无不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想象力和长久以来的飞天梦想。新中国成立后,为实现中国的载人航天梦,无数航天工作者付出了艰苦的努力。随着我国“神五”、“神六”、“神七”、“神九”载人航天的成功,中国人终于实现了几千年来的“飞天梦”。

猜你喜欢
道路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运筹70年,中国道路
中国道路
不灭的现代之光——《无性别的神》对现代西藏道路的探寻
清洁能源的道路究竟有多宽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
关于道路运输节能减排的思考
走上“共赢”健康服务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