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遐想

2013-01-30 01:17周德文经济学家
检察风云 2013年1期
关键词:物质文明美丽中国公平正义

文/周德文(经济学家)

“美丽”一词,意指好看、漂亮。即在事务形式、比例、布局、风度、色彩、声音上达到或接近理想状态,给人以极为愉悦的感受。有一句俗语叫“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凝聚了全中国人民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盼。

“美丽中国”是什么样的?如何建设“美丽中国”,是当前广泛关注和议论的话题。我想,要探讨建设美丽中国这一话题,必须认真研读加深理解十八大报告对“建设美丽中国”这一表述。

我认为“美丽中国”实质上就是一个生态文明的中国。

何谓生态文明呢?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理论形态。可见,对“美丽中国”的理解不能仅限于自然环境,绿水青山、蓝天白云果然重要,但不是“美丽中国”的全部内容。十八大报告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有观点认为,生态文明是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的第四文明。我则认为这一观点只是把生态文明理解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狭义的生态文明,而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广义的生态文明,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换言之,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好,中国就更美丽了。

“美丽中国”,民富国强,安居乐业,人民生活美。这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需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贫穷落后,就会挨打受欺,无美丽可言。所以,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国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到那时,全民受教育程度将明显提高,就业更加充分,贫困现象大幅减少,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人民对生活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大大提高。

“美丽中国”,青山绿水,蓝天白云,自然环境美。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美感,不只是财富的拥有和物质享受,还需要有美的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并永续发展之所在,所以,我们在大力发展经济,获取物质财富之时,必须用文明和理智的态度对待自然,拒绝对自然进行野蛮与粗暴的掠夺,积极建设和认真保护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改善与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这是老百姓对“美丽中国”最直观的解读。

“美丽中国”,奋发进取,品行高尚,精神风貌美。从审美的角度看,人们对美的判断,往往是内在美重于外表美。被社会、网络上赞誉的“最美妈妈”、“最美司机”、“最美警察”……基本上是对他(她)们美好的心灵、美好的行为的赞美。中国之美丽,显然要求山青、水净、天蓝、地绿,及人民生活富裕,但是最能打动人心,最具美感的是中华民族奋发进取,品行高尚的精神风貌。在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要做到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要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的良好风尚。“美丽中国”,公平正义,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美。社会和谐美,安定有序,既是美丽中国的表现,亦是中国美丽的保证。而要达到社会和谐,安定有序,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做到政治清明。不容回避的现实是,不同所有制经济之间的竞争不公平;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乃至不同人群之间的收入分配不公平;党政机关、权力部门存在官僚主义和腐败问题,不仅极大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而且是社会安定的严重隐患。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十八大报告强调,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健全人民民主制度;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让权力接受人民监督,在阳光下运行。人民期待着一个公平正义、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的“美丽中国”。

编辑策划:《检察风云》编辑部

猜你喜欢
物质文明美丽中国公平正义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论析
审判执行不停摆 公平正义不止步
让公平正义在“最后一公里”提速
以文化人:“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价值目标
21世纪化学的广泛应用
关爱弱势群体 维护公平正义
遵循法治 促进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