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历史机遇 定发展目标
——《上海市质量发展规划(2011-2020年)》解读

2013-01-30 09:04沈伟民
质量与标准化 2013年1期
关键词:上海市规划目标

文/沈伟民

抓历史机遇 定发展目标
——《上海市质量发展规划(2011-2020年)》解读

文/沈伟民

质量体现城市的精神、理念、文化和竞争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之所在。未来10年,上海将面临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机遇期。面对新形势、新挑战,为进一步提高上海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质量水平,上海市根据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及《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印发了《上海市质量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围绕质量安全和质量发展两个基本面,设定目标、明确任务、落实责任。

上海特色规划 服务社会发展

1997年,上海根据国务院《质量振兴纲要(1996-2010年)》要求,制定《上海市质量振兴实施计划》,提出了上海质量振兴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上海市质量振兴实施计划》实施以来,本市质量工作协调机制基本形成、质量法制建设不断完善、质量基础建设逐步夯实、质量发展环境日趋优化、企业质量主体意识持续增强、总体质量水平稳中有升。

但是,与社会期望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本市总体质量水平仍有差距,质量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如质量诚信意识需进一步强化、质量责任需进一步落实、企业质量基础管理需进一步增强、新兴业态的质量问题需进一步解决等等。

未来10年,是上海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机遇期。这一时期,上海市环境约束及资源供给将日益趋紧,劳动力等传统发展要素将逐步弱化,质量、技术必然成为促进本市发展方式创新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基础。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上海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深度和广度将明显提升,质量、品牌必然成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人民群众对提升生活品质的需求将更为迫切,质量、安全必然成为改善民生、维护稳定的基本要求。

因此,在总结《上海市质量振兴实施计划》施行情况的基础上,结合上海市经济社会发展特征,编制具有上海特色的新一轮质量发展中长期规划,明确未来10年上海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工作,将为进一步促进质量水平提升描绘蓝图,为不断推进“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奠定质量基础。

确立发展主线 目标准确明晰

《规划》涉及产品、工程、服务、人居四大质量发展目标。其中,按2011-2015年、2016-2020年两个时间段,分别设立了预期目标;按企业规模,分类提出了大中企业和小微企业的质量管理及诚信要求,着重加强对小微企业的质量规范。结合本市新型产业体系构建,在产品质量方面细分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质量发展目标,在服务质量方面细分支柱服务业、部分新兴服务业和社会服务业质量发展目标,着力构建具有上海特色的质量发展目标体系。

强化主体作用 突出安全监管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发展的基础、源泉和动力在企业,质量安全的主要责任在企业。《规划》从严格企业质量主体责任、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加快企业技术创新、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等4个方面入手,进一步促进企业增强质量意识、法制意识、诚信意识、风险意识,依法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同时,着力健全市场调节、企业主体、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参与的质量工作格局,发挥各个方面的作用,共同促进质量发展。

《规划》明确强调“安全是底线”,将继续在加强质量安全监管方面加大力度。对于涉及公共安全、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的产品和企业,按照“五个最严”的要求,实施最严的准入、最严的监管、最严的执法,最严的处罚、最严的问责,通过严把准入关口、实施强制退出、加强风险管理、实行分级分类监管、健全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突出重点领域执法等措施,提升质量安全水平、筑牢质量安全大堤。

创新发展制度 落实重点工程

在进一步完善深化监督抽查和质量监测等现有工作制度的同时,《规划》还设计了服务业质量综合评价、项目质量自我评价等多项质量工作创新制度。其中,服务业质量评价制度的设计思路是,以服务标准为基础、服务过程为重点、质量改进为导向,在国际通行的顾客满意度测评的基础上,研究确立客观、全面反映服务质量水平的指标体系和统计分析方法,并在金融、旅游、物流等领域先期试点;项目质量自我评价制度的设计思路是,鼓励企业综合分析原材料质量、技术标准水平、计量基础、质量安全、设备(装置)先进性、质量管理能力等因素,对项目质量进行自我评价,以提升项目质量水平。

为确保质量发展目标实现,《规划》设计实施8项重点工程。如实施质量法制工程,推动质量促进法规的地方立法,加快研究制定配套的规章制度,以形成与国际接轨的地方质量法规体系,为质量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实施质量数据工程,建立健全质监、工商、经济信息化等相关行政管理部门质量信息抄告制度,整合行业、企业、消费者各方信息,建立质量数据共享平台;实施质量诚信工程,完成信息共享和管理体系建设,落实质量失信黑名单制度,构建适应本市经济发展需要的质量信用评价标准体系,培育质量信用服务机构,提供质量信用等级评价等质量信用产品;实施质量教育双百万工程,力争至2020年接受质量教育的中小学生数达100万、参加质量教育培训的企业从业人员数达100万。

(作者: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

猜你喜欢
上海市规划目标
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
我们的规划与设计,正从新出发!
上海市房地产学校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腾势400 用在上海市区的来回穿梭克服里程焦虑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