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途径行冠脉介入治疗后使用动脉压迫器所致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2013-01-31 03:19黄丽萍罗利霞吴同果广东省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心血管内科广东广州510220
吉林医学 2013年13期
关键词:经股桡动脉血肿

黄丽萍,罗利霞,吴同果(广东省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心血管内科,广东广州510220)

经股动脉途径或经桡动脉途径是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常用血管途径,在经股动脉途径时,局部并发症较多。近年来经桡动脉穿刺已经成为许多医疗中心的主流。穿刺点局部的止血有传统的包扎方法,如今局部止血装置现有多种产品可供选择,随着止血装置的出现,与传统的包扎方法比较,局部并发症的临床情况有所变化,护理观察有着和之前不同的特点。本文拟探讨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术后使用止血装置后局部并发症的异同,以及观察,护理方面的不同,总结不同血管途径介入治疗后使用局部止血器后对穿刺点的护理经验。

1 资料与方法

1.1 2010年1月~2011年7月收治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患者424例,男241例,女183例,年龄(67.5±8.2)岁。分为桡动脉组(n=294)和股动脉组(n=130)。两组间临床情况,性别,年龄均无统计学差异。

1.2 护理措施

1.2.1 桡动脉组术前准备:术前进行Allen试验[1],评估桡动脉和尺动脉的血液循环情况,采用改良Allen试验,术者以两手拇指同时压迫被检者的桡动脉和尺动脉,嘱其握拳数次,手部变苍白后继续压迫桡动脉,放松尺动脉,观察手掌部颜色由白变红时间,恢复时间10 s内,认为尺动脉通畅以及掌弓循环良好,Allen试验阳性,进行桡动脉穿刺。Allen试验阴性者,改以股动脉穿刺。穿刺方法:采用套管法穿刺,使用器械为日本泰尔茂株式会社(TERUMO)穿刺套管,穿刺成功后置入6F鞘管,使用共用导管(TIG管,日本泰尔茂株式会社)造影,介入治疗器械依据病变情况决定。

股动脉组:采用传统Seldinger穿刺法,使用器械为美国美敦力公司061102型穿刺套管,穿刺成功后置入6F鞘管,采用JF造影导管,介入治疗器械依据病变情况决定。

1.2.2 桡动脉组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6 h后拔除动脉鞘管,压迫采用专用桡动脉弹力带加压型止血器(日本瑞翁医疗株式会社,RDP700),以能止血的最少压力为起始压力,每隔1 h根据穿刺点局部出血情况,远端肢体麻木程度、肿胀及肢体末端皮肤温度、色泽逐渐减低压力。每次减压后,观察穿刺点情况,局部渗血,血肿,以及指端循环情况。可下床活动,6 h后完全撤除压力,观察30 min后撤除止血器。

股动脉组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6 h后拔除动脉鞘管,采用股动脉专用压迫止血器(天津仪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YM-GU-1229),以止血的最少压力为起始压力,每隔2 h根据穿刺点局部出血情况,远端肢体麻木程度、肿胀及肢体末端皮肤温度、色泽逐渐减低压力,每次减压后,观察穿刺点情况,局部渗血,血肿,以及指端循环情况。护士1次/15-30 min巡视,密切观察有无出血现象。12 h后完全撤除压力,24 h后撤除止血器,随后可下床活动。共需卧床24 h,穿刺侧下肢制动12 h。

1.3 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方法。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SPSS 1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两组年龄、性别、诊断、临床情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5)(见表1)。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1 两组临床情况对比

表2 两组局部并发症情况(例)

3 讨论

经股动脉途径是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传统途径,具有穿刺成功率高,经验成熟,学习曲线短,使用器械多,适合复杂病变等优点。但是局部并发症相对较多,同时患者需要卧床,增加了静脉血栓,插尿管,局部止血困难等情况。随着介入技术,器械的发展,桡动脉在许多情况下已经取代股动脉途径成为大多数患者的首选。

本研究与其他研究一样,证实在经股动脉途径中,局部血肿,假性动脉瘤,血管迷走反射明显较桡动脉途径增多[2]。在护理策略中,使用血管加压器时需要注意压迫住血管穿刺点,而不是穿刺外口[3]。尤其是股动脉途径中。在桡动脉途径中,有特殊之处,不可压迫位置过高,因为有时由于尺桡动脉之间形成动脉环导致穿刺点渗血。

我们之前的研究证实,使用血管加压器时,严重的血肿情况明显减少,已经在临床广泛使用,尤其在股动脉途径[4]。本例研究中发生局部血肿共41例,绝大多数为非常轻微的血肿。但是本研究桡动脉病例中观察到2例骨室筋膜综合征,1例保守治疗有效,1例最终被迫采用外科切开减压才得以痊愈。说明桡动脉的局部并发症虽然明显减少,但是仍然有发生局部严重并发症的可能。作为经桡动脉途径的特有并发症,应引起重视。护理措施上,首先要确保局部压迫确实有效,在最开始30~60 min保持较高的压力,然后逐渐减轻压力,发现有局部明显血肿,应该密切观察血肿情况,同时将上臂上举固定,有利于血肿向上臂扩散而不是向腕关节处扩散,因为上臂组织相对疏松,肌肉间间隙较宽,有利于减轻骨室筋膜腔内压力。同时根据患者情况对抗血小板,抗凝的要求,尽量减少相关药物。对于已经出现手部苍白,疼痛等缺血性疼痛等缺血性症状时应立即手术切开减压,切不可犹豫[5]。

另外本组中发现58例与使用血管加压器有关的特有的并发症,这在未使用加压器的年代是没有的。最多见的为在经股动脉途径中因压迫器的胶贴带导致的局部水疱50例。这种局部水疱导致患者局部明显疼痛,增加了卧床时间与住院时间。较为严重为压迫局部由于长时间大压力的压迫,导致局部组织坏死导致水疱形成,甚至导致坏死性溃疡。本研究中发现6例,其中股动脉途径4例,原因是由于因患者制动不佳,导致局部血肿形成,而一味的加大局部压力,延长压迫时间导致。

在护理上调整策略,压迫压力以刚刚止血即可,避免使用过大压力,根据患者情况及早松解压力,尽早解除压迫器,6 h内解除压迫器。需要延长压迫时间的患者,改以传统的纱布压迫方法,以减轻局部压力。对于已经出现血肿的患者,一味延长压迫时间,增加压迫压力没有帮助,相反增加局部坏死性溃疡风险,应松解压力。治疗的重点在于减少抗凝,抗血小板药物,对症支持治疗。对于已经发生溃疡的患者,请烧伤科会诊,给予专科创面处理。本组中6例溃疡患者给予局部创面处理后,最终得以痊愈,最长愈合时间为60 d。

4 小结

所以在临床实践中,虽然经桡动脉途径和新型的血管压迫器的应用使局部血肿等并发症明显减少,但是仍有严重并发症例如骨室筋膜综合征出现,同时有与压迫器相关的特有的并发症出现,例如局部坏死性溃疡等,给临床护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护理人员应熟悉各种途径和血管加压器械的特点,加强围手术期各方面护理,勤巡视、细观察,努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供优质、有效的护理。

[1] Freed M,Grines C,Safian RD,et al.The new mannal of interventional cardiology[J].Michigan:Physician's Press,1996:65.

[2] Choussat R,Black A,Bossi J,et al.Vascular comp lications and clinical outcome after coronary angiop laaty with platelet IIb/Ⅲa recep torblockade.Comparison of transradial vs transfemoral arterial access[J].Eur Heart J,2000,21(8):662.

[3] 周莉丽.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冠心病的术后护理体会[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10):799.

[4] 罗利霞.YM-GU-动脉压迫止血器对减少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血管并发症的效果观察[J].现代临床护理,2008,7(3):30.

[5] Spaulding C,Lefebre T,Funch F et al.Left radial approach for coronary angiography:Results of a prospective study[J].Cathet Cardiovasc Diagn,1996,39(4):365.

猜你喜欢
经股桡动脉血肿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用256排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诊断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效果分析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经桡动脉入路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对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衰竭老年患者术后康复及并发症的影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用于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 临床价值
CT混杂征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经桡动脉入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桡动脉慢性闭塞危险因素分析
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探讨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
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术后穿刺点渗血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