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例创伤性前牙脱位再植的临床观察

2013-02-01 21:08杨云凌檀奕玲
中国医学创新 2013年18期
关键词:牙周膜恒牙外伤性

杨云凌 檀奕玲

牙脱位是牙受外力作用而脱离牙槽窝。随着人们户外活动的逐渐增多和交通事故的频发,外伤性前牙脱位逐渐成为口腔科急诊的常见病、多发病,尤以儿童、青少年前牙外伤性脱位最为常见。这是因为,前牙所处的位置及解剖特点,决定了前牙受伤后容易损伤脱位;前牙缺失不仅影响患者的咀嚼功能,也影响患者的容貌,给患者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1]。外伤性脱位牙再植术是恢复完整牙列及咀嚼功能和发音、美容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2],牙再植是治疗创伤性前牙脱位的首选方法。本文就2008-2010年接诊的60例外伤性脱位前牙再植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病例为外伤所致全脱位前牙,共60例76颗。其中,男51例,62颗再植牙:上前牙44颗,下前牙18颗;女9例,14颗再植牙:上前牙8颗,下前牙6颗。年龄7~50岁。儿童青少年61颗(占80.3%)牙脱位时间最短20 min,最长11 h。术后定期随访,观察3年。

1.2 方法 再植牙处理:用8万μ/10 ml的庆大霉素生理盐水反复清洗脱位牙至无污染。对于年轻恒前牙、根尖孔尚未完全形成的患牙,尽量不刮除根面残留的牙周膜,再植前亦不贸然拔髓;对于根尖孔形成的脱位牙,为节省治疗的最佳时间,经处理后放入庆大霉素生理盐水(1:20)浸泡5 min后,以生理盐水冲洗尽快再植。牙槽窝的处理:局麻下常规消毒清创后,缝合撕裂的牙龈,若伴有牙槽骨骨折的进行骨折片复位,以生理盐水冲洗牙槽窝,冲净异物及血凝块,恢复牙槽窝至正常大小范围,尽量不搔刮牙槽窝。植入、固定患牙:用轻柔的力量将脱位牙植入牙 槽窝,垂直方向轻叩牙冠使之完全复位。缝合撕裂的牙龈乳头以封闭牙颈部;以脱位牙两侧2~3个健康牙为基牙,树脂夹板固定患牙。调合:以使再植牙得到充分的休息。术后给予注射或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肌注破伤风抗毒素。固定患牙4~6周。

1.3 注意事项 脱位牙的处理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进行,操作中尽量保留根面牙周组织,不搔刮根面,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使之清洁;牙齿复位时勿过分用力,以免根尖周组织损伤加重而不利牙髓存活。术后口服或注射抗生素5~7 d,保持口腔卫生良好,一周左右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避免用患牙咬物;术后每周复查,及时调整咬合关系;每月复查测牙髓活力。观察未做根管治疗的牙齿是否变色,或有无牙髓炎症状。

1.4 术后复查 根尖发育完成的脱位牙,术后3~4周行根管治疗;术后上颌4周下颌6周拆除固定装置;对于完全脱位的年青恒牙,若就诊迅速、复位及时、牙髓活力尚存者,可不做根管治疗,术后4~6周拆除固定装置;未做根管治疗的牙齿变色,或有牙髓炎症状者,应行根管治疗。所有患牙均于术后4~6周拆除固定装置。检查结扎有无松动,牙齿有无早接触,局部有无感染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5 再植术的适应证 外伤性脱位牙无论离体与否,都是再植术的适应证。

1.6 疗效评定标准 良好:牙色正常,咀嚼功能正常,无松动,无叩痛,无牙周袋,X线片示:牙根无吸收或牙根继续发育;较好:牙色无明显变化,咀嚼功能正常,无松动或Ⅰ度松动、无叩痛、无牙周袋,X线片示:牙根有少量吸收;差:牙色灰暗,一年内发现松动,松动Ⅱ度、叩痛、咀嚼功能差,X线片示:牙根吸收明显,呈进行性[3]。

2 结果

60例76颗外伤脱位牙再植效果良好的占66颗,成功率86.84%,其中年轻恒牙60颗,成功53颗,成功率88.33%,失败7颗;失败率11.67%;非年轻恒牙16颗,成功9颗,成功率56.25%,失败7颗。失败率43.75%。

3 讨论

在一定条件下,创伤性脱位前牙经再植术后,绝大多数可以保留下来并维持其正常的功能。

3.1 牙再植的时间、年龄与疗效 再植牙疗效与脱位牙离体时间长短关系密切,脱位牙离体25 min后牙周膜开始水肿、变性,25 min内植入可能保持牙周膜活力,达到Ⅰ期愈合[4]。再植术后的愈合方式有三种[5],牙周膜愈合、骨性粘连、炎症性吸收,而牙周膜愈合是最理想的愈合方式。脱位牙离体时间越短牙周膜正常代谢所受的影响越小;脱位牙的牙周组织所受的损伤越小,越有利于牙周膜和根尖周血液循环畅通,有利于保存牙髓活力和促进牙周膜的生长。从而减少牙根的吸收,提高愈合率。有研究证明,脱位牙应尽早植入,30 min以内植入疗效为佳[6]。患者的年龄与疗效有着密切的关系,患者年龄越小再植效果越好[4],这可能与年轻恒牙根未发育完全、根尖孔也粗大、有利于来自牙槽骨的牙槽神经分支及毛细血管经根尖孔进入髓腔,使局部血运旺盛,修复再生的能力强有关。

3.2 妥善保存脱位牙 脱位牙的保存方式对再植牙的存活有重要意义。离体牙的牙周膜30 min后开始水肿变性,并逐渐加重,干燥环境尤甚[7]。因此应将脱位离体牙迅速置入湿润的环境中,如牛奶、生理盐水或口腔前庭中等,忌干燥。

3.3 损伤程度与疗效 有学者研究表明,创伤性脱位牙如果创伤面积广泛,达到牙根面20%,愈合后产生不正常的附着,会产生牙、骨粘连和替代吸收两种过程[8]。临床上的特片性改变为,牙齿缺乏生理性动度,叩诊呈浊音,发育中的牙齿表现为低合位,最终导致牙齿脱落。清创处理不当,锐器刮治牙槽窝,对骨折片复位时的暴力撬动等,都会对再植牙的愈合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对外伤性脱位牙的再植,应在无菌操作的原则下,尽量减少口腔外操作时间,手术手法轻柔,尽可能地避免创伤扩大。

3.4 根管治疗的必要性及时机选择 创伤性牙脱位后可发生各种并发症,如牙髓坏死、牙根吸收等。对于年轻恒牙,其牙根发育未完善、根尖孔宽大、牙髓血管粗大、血运丰富、活力强,抗感染能力也强,是再植牙牙髓保有活力的有利条件,也是再植牙形成牙周膜愈合的有利条件。因此,对创伤性脱位的年轻恒前牙,不要贸然拔髓作根管治疗。对于根尖孔闭合的脱位离体牙,由于血运差,再生和抗感染能力低下,在再植后3~4周行根管治疗是最佳时期[9],以防止牙根吸收或根尖周病变的发生。因此,患牙根管治疗时机的选择,应根据脱位牙的不同情况作出不同选择。

3.5 可靠的固定方法及消除咬合创伤是再植术成功的关键因素 再植牙在牙槽窝内良好的固位和无咬合创伤,是保证再植成功的重要环节。因此,限制再植牙活动,避免外界的各种不良刺激,定期复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是营造创伤愈合的有利条件[10]。

3.6 再植牙失败原因分析 脱位牙离体时间过长、受污染严重者;牙槽骨损伤程度严重,牙周膜破坏较多,血供差、局部抵抗力和营养较差,从而影响了治疗效果;患者未遵医嘱,提前使用患牙咬物而致松动,使牙再植失败。

总之,牙再植是治疗创伤性前牙脱位的最佳、首选方法,脱位牙的就诊时间和保存方式是影响再植成功的主要因素;良好的固定方式及固定时的稳定程度,有无合创伤是再植成功的关键因素;患者年龄是再植成功重要因素;脱位牙再植术中,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感染;手术手法轻柔、避免创伤扩大,是再植成功的必要保障。脱位牙是否根管治疗,应根据其必要性,选择合适的时机,灵活对待。

[1]王晓山,李卫国,李友云,等.外伤性前牙脱位再植的临床疗效观察[J].新疆医学,2007,6(38):388.

[2]杨红良,翟军,韩淑芬.外伤性脱位牙再植术的临床体会[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09,2(10):636.

[3]刘玉蓉.外伤性脱位牙再植40例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0,10(5):83.

[4]李秀华.40例前牙脱位再植固定一次性根管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2(4):45.

[5]金永哲.创伤性前牙脱位再植术28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5(8):3730.

[6]魏魁杰.自体年轻恒牙再植术的临床观察[J].临床口腔杂志,2005,21(5):295-296.

[7]唐建军.78例离体牙再植术的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06,5(10):940.

[8]敖凯.恒前牙外伤脱位再植69例临应酬研究分析[J].安徽医学,2007,11(4):346.

[9]樊明文.牙体牙髓病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1.

[10]杨川永.外伤牙脱落再植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8,5(3):80.

猜你喜欢
牙周膜恒牙外伤性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经典Wnt信号通路与牙周膜干细胞成骨分化
人为什么要换牙?
调皮的牙齿
牙周膜干细胞BMP-2-PSH复合膜修复新西兰兔牙槽骨缺损
维生素C对牙周膜干细胞中HDAC1和HDAC6表达的影响
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护理效果
MTA和Vitapex用于年轻恒牙根尖诱导成形术的短期临床疗效比较
你知道吗
两种培养条件对牙周膜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影响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