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形硬膜外导管置入泪小管断裂吻合38例临床分析

2013-02-02 04:37孙晓宇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10期
关键词:支撑物泪点小点

孙晓宇

外伤性泪小管断裂是基层医院眼外伤最常见眼科急诊,靠近内眦处的眼睑裂伤合并泪小管断裂的可能性大,尤其下泪小管断裂多见。如吻合不及时,会给患者造成终生溢泪。我院2008年5月至2012年5月对38例(38眼)外伤性泪小管断裂进行吻合,并置入“7”形硬膜外导管,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38例患者,男27例,女11例,年龄6~70岁,受伤后就诊时间0.5~24 h,右眼29例,左眼9眼。致伤原因:拳击伤16眼,玻璃割裂伤11眼,车祸导致复合伤6眼,撞击伤5眼。单纯性下泪小管断裂35例,上下泪小管同时断裂3例。

2 手术方法

2.1 先用蘸双氧水的棉签清洗伤口,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用倍诺喜行结膜囊及伤口表面麻醉,以2%利多卡因和0.75%布比卡因等比例混合液,做滑车及眶下神经阻滞麻醉,在显微镜直视下寻找泪小管鼻侧断端,标志就是光滑呈喇叭口状灰白色组织。如果伤口较深、出血不易寻找,应有助手用两个小拉钩拉开伤口,充分暴露术野,用蘸有1‰肾上腺素棉球压迫止血后,分层寻找。必要时,从上泪点注水,泉涌处即可找出断端。如果用泪点扩张器扩张下泪小点,用带有针芯的硬膜外导管盲端自下泪小点插入,从泪小管颞侧断端穿出,再插入鼻侧断端,直达泪囊后向下插入鼻泪管及下鼻道。用7-0无损伤缝线吻合两断端3针,间断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抽出针芯,置留泪道内的导管外端留3 cm,用加热斜视钩靠近泪小点处将导管软化,呈“7”形,平行紧贴下睑缘内前缘。每周冲洗泪道一次,共1个月。眼睑皮肤伤口常规行清创缝合术。

2.2 术后处理 术后口服抗生素5 d预防感染,局部点妥布霉素眼药水7~10 d。7 d后拆除皮肤线。每月活动一次硬膜外导管,术后3月拔除硬膜外导管。

2.3 疗效标准[1]治愈:伤口Ⅰ期愈合,拔管后无溢泪,冲洗泪道通畅。好转:伤口Ⅰ期愈合,拔管后轻度溢泪,冲洗泪道通但不畅。未愈:伤口Ⅰ期愈合,拔管后溢泪,冲洗泪道不通。冲洗时有阻力感,自上泪点冲洗时,冲洗液自下泪点溢出。

3 结果

38例泪小管断裂,在直视下均找到泪小管断端,复位吻合成功。3个月拔管后随访1年,治愈36例,治愈率94.7%。好转1例(2.6%),因为泪小管断端过深拔管后瘢痕粘连,导致管腔狭窄。未愈1例(2.6%),因为患者术后20 d不慎将硬膜外导管碰掉,未再就诊。总有效率97.3%。

4 讨论

外伤性泪小管断裂吻合术成功的关键在于寻找泪小管断端,支撑物的置入和固定及断端的对位吻合[2]。寻找断端泪小管:泪小管管壁很薄,管径富有弹性,离断后的泪小管由于生理性萎缩一般向泪囊侧回缩,与周围组织难以区别,不以寻找。寻找鼻侧断端有多种方法:直视法、注水注气法、试探法、切开法等[3]。作者体会是直视法最简捷实用,一般情况下,新鲜伤口,距离泪小点5 mm以内断端最容易寻找,如显微镜下见呈灰白色,光滑呈喇叭口状组织即是泪小管断端。如果超过5 mm,应有助手用两拉钩拉开伤口,充分暴露术野,按照组织解剖结构分层寻找,必要时从上泪小点注水或者用猪尾巴钩探针定位寻找[4]。本组泪小管断端均一次性寻找成功。

支撑物的选择和固定:我们选用的支撑物为硬膜外导管。因为它无刺激性,可减少睑缘位置改变和泪小管损伤,可较长时间保留在泪道内[5,6]。固定上大都采用将导管缝合于下睑皮肤上[7],作者是将导管游离端软化“7”形形状后,让其处于自然状态,这样既减少了由于自身的硬度及固定方向对泪小点的压力,以免长时间的摩擦至泪小点撕裂。也从外观上起到美容作用。

吻合泪小管:术中吻合断裂的泪小管时,一定要按解剖结构复位,在断端两侧、前各吻合1针,勿损伤泪小管黏膜,以防止内皮损伤导致瘢痕收缩,引起吻合口狭窄。再用5-0线缝合皮下组织1针,起加固作用,避免受伤组织回缩加重瘢痕形成。皮肤伤口缝合时,首先符合原有解剖状态,防止错位,对较长、较深伤口作“Z”形皮瓣[8],变纵形伤口为横形伤口缝合,以减少瘢痕收缩导致下睑、泪小点外翻。3例合并上泪小管断裂的上泪小管均未吻合,术后患者未出现溢泪。显微镜下正确寻找泪小管断端,以“7”形硬膜外导管置入对位吻合是成功吻合泪小管断裂的关键。

[1]林红.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58例分析.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6):162-163.

[2]李凤鸣.眼科全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086.

[3]罗丰年,张磊,孙叙清,等.直视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106例.国际眼科杂志,2008,8(3):645.

[4]冉之瑛.两种不同方法寻找泪小管远侧断端的比较.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6):159.

[5]杨学龙,杨建,秦海燕.硬膜外麻醉导管在泪小管修复中的应用.中国实用医药,2012,7(20):89-90.

[6]占志华,黄志强,王凯军.麻醉导管作支撑物治疗泪小管断裂.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0,32(11):857-858.

[7]周畅达,刘丽,孙国荣,等.小管断裂修复术失败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国实用眼科杂志,2011,29(12):1296-1298.

[8]宋琛.手术学全集.眼科卷.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656.

猜你喜欢
支撑物泪点小点
支撑物对钢化真空玻璃传热影响的研究
泪点环形切开重建术治疗复杂泪点狭窄的临床效果
墨点无多泪点多 浅谈朱耷花鸟画的艺术特点
改良泪点成形术治疗下泪点狭窄的临床研究
永远的小点
Ridea Bike, and Be Free
个体化中空树酯支撑物预防小耳畸形术后外耳道狭窄
变成小点
高低泪点
植物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