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治分析

2013-02-02 04:37吕洋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10期
关键词:红斑狼疮泼尼松免疫性

吕洋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治分析

吕洋

目的 分析总结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治特点。方法回顾分析在我院治疗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患儿14例行口服醋酸泼尼松联合免疫抑制剂口服维持治疗,4例治疗过程中中图自动放弃治疗;1例表现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治疗1年后再次出现贫血,放弃治疗;2例患儿治疗过程中死亡。结论狼疮患儿虽发病凶险,但经积极治疗,预后并不是十分悲观。

系统性红斑狼疮;儿童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病,早期表现常呈多样性,病变可累及多个器官,临床上容易漏诊或误诊,本院自2006年至2011年收治系统性红斑狼疮患儿21例,现将诊治经验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1例患儿中男7例,女14例,平均年龄10岁(6~14岁)。全部患儿的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会指南[1]。

1.2 临床表现 以发热为首发表现的患儿7例,以颜面红肿为首发的患儿4例,颜面浮肿患儿7例,关节肿痛1例,自身免疫性贫血1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1.3 实验室检查 血红蛋白减少11例,均为轻、中度贫血;白细胞<4×109/L10例;白蛋白<30 g/L7例;IgG升高9例,IgM升高1例,IgA升高2例;B超显示肝脾增大4例,胸腔积液2例。

1.4 治疗 全部21例患儿均行大剂量甲泼尼龙和琥珀酸冲击治疗,病情稳定后改为醋酸泼尼松口服联合免疫抑制剂维持治疗。

2 结果

21例患儿14例行口服醋酸泼尼松联合免疫抑制剂口服维持治疗,4例治疗过程中中图自动放弃治疗;1例表现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治疗1年后再次出现贫血,放弃治疗;2例患儿治疗过程中死亡。

3 结论

SLE 是以免疫性炎症反应为突出表现的弥散性结缔组织病,当前发病的男女比例约为1:9[2],SLE患儿的发病率约为0.610万[3]。儿童SLE发病初期常易引起血液系统的改变,易被误诊为血液系统疾病,临床以贫血、血小板较少为首要表现的SLE患儿发病更加隐匿,极易误诊,据方圣等报道,儿童SLE的误诊率可高达47.9%[4]。

据报道[5],很多SLE患儿的血液系统呈高凝状态,其原因是血管内皮损伤,导致红细胞塑性能力下降,血液粘性增加,血液瘀滞。15例KPTT延长患儿经糖皮质激素治疗4周后,12例KPTT恢复正常范围。D-Dimer是纤维蛋白经活化因子XⅢ交联后,再水解产生的降解产物,可以作为SLE患儿高凝状态和先容亢进的标志物。血栓的形成与SLE的临床表现有关,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重要特征是肾小球血栓形成,最终导致肾小球硬化的发生。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起病急,病情重,进展常较快速。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确诊后应经积极治疗,改善患儿的症状,尽力阻止或逆转内脏损害,据报道,早期确诊和早期治疗可以逆转阻止器官的活动性损害。本研究中21例患儿经系统积极治疗14例病情得以缓解,最终以口服醋酸泼尼松联合免疫抑制剂口服维持治疗,说明狼疮患儿虽发病凶险,但经积极治疗,预后并不是十分悲观。

[1]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治指南(草案)下.华医学信息导报,2003,7(18):14-15.

[2] 陈雄辉,叶任高,杨念生.72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和免疫学特征分析.中华肾脏杂志,1999,15(1):24-28.

[3] 邓丹琪,何伟.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9,6(2):28-30.

[4] 方圣,曾凡钦,朱晓浚,等.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48例临床分析.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7,23(9):791-793.

[5] 郭海霞,李文益,方建培,等.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液生化的改变.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1,3(2):189-190.

114001鞍山市中心医院儿内科

猜你喜欢
红斑狼疮泼尼松免疫性
儿童自身免疫性脑炎的研究进展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点
系统性红斑狼疮误诊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葛根素抑制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作用
胸腺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国骄傲,一起致敬!
自身免疫性多内分泌腺病综合征4型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DNA免疫吸附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观察
泼尼松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IgA肾病伴新月体形成的疗效及对脂联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