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腺瘤及腺瘤样病变的CT表现与病理分析

2013-02-02 04:37万磊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10期
关键词:胆囊癌乳头状腺瘤

万磊

胆囊腺瘤(adenoma of gallbladder,AG)及腺瘤样病变临床极为少见,虽为良性肿瘤和肿瘤样病变,但有恶变倾向[1,2]。对于胆囊腺瘤的诊断,不管是采用临床、B超、CT均无特异性改变。病理检查对于胆囊腺瘤及腺瘤样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虽然不困难,但是一些分化过高的胆囊腺瘤及腺瘤样病变若要做出明确的诊断则十分困难,故而寻求有效的方法便成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3]。总的来说,采用AG术前评估并结合影像学检查,早发现早治疗,将病变切除,对于病患的预后有着很好的效果。本院就胆囊腺瘤及腺瘤样病变的CT表现与病理特点进行了探究与分析,效果十分明显。现将相关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20例胆囊腺瘤及腺瘤样病变病患,男12例,女8例;年龄50~68岁,平均为58.2岁。病患临床表现为:右上腹反复不适、间歇性胀痛往右肩背部放射15例,病程2 d~5年,平均为1.4年。所有的病患都表现出了右上腹及剑突下轻压痛,Murphy征阳性病患有15例,阻塞性黄疸有5例。此外,有12例病患在发病过程中并没有寒战、发热、呕吐及恶心。20例病患中有8例属于合并胆囊结石、5例属于急性胰腺炎、2例胆管癌、3例肾癌及2例胆囊腺瘤局部癌变。本研究采用的设备仪器为双源64层 CT。

1.2 方法 病患入院就诊之后,取常规仰卧位,采用CT扫描,从病患的膈顶到第3腰椎椎体上缘,待病患平静之后吸气末屏气扫描。进行了常规扫描之后,将非离子型碘造影剂(80 ml,300 mg I/ml)利用高压注射器通过肘部静脉以3 ml/s的速率进行注射,并做好2期(动脉期及门脉期)扫描。此外,本研究中适用的扫描条件为:120 kV,Eff.mAs 230;探测器准直为 64×0.6 mm,螺距为 0.8,采集矩阵为 512×512,FOV310~338 mm。

2 结果

本研究20例病患中,有4例乳头状腺瘤、5例管状腺瘤、6例腺瘤样息肉及5例乳头状-管状腺瘤;其中单发病理有14例,2个病灶者有4例,3个病灶者有2例。采用CT平扫后可知20例病患均为软组织密度,其外形呈现一种乳头状或者椭圆形;内部密度均匀,AG直径在10及以上的病患有12例,低于10 mm的有8例;病变有5例位于胆囊颈部、6例位于胆囊底部、9例位于胆囊体部;平扫时CT值为30~44 HU,当增强后CT值则为58~119 hU;此外,有7例属于合并胆囊结石病患。肿瘤内部没有钙化、出血及囊变;病灶的边界十分清晰,邻近的胆囊壁结构十分完整。

3 讨论

胆囊腺瘤主要由胆囊动脉发出的分支进行血液供给,增强了CT扫描之后变化十分明显。本研究中,胆囊腺瘤CT表现为平扫呈软组织密度,当增强扫描强度肿瘤为中度或有了明显的强化,并无钙化、出血及囊变,并且CT表现也与临床病理的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换言之,本研究中的病理并未出现钙化与囊变,但CT增强后内部可见小片状低密度区,而邻近的胆囊壁和肿瘤相贴且出现明显的强化。此外,肿瘤强化的强弱可能和瘤蒂的粗细有着一定的联系,若瘤蒂较细,肿瘤的供应动脉一般较粗,则强化程度就会加强。胆囊腺瘤与胆囊癌(结节型或腔内)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两者之间的鉴别在于:两者的发病年龄相似,但是胆囊癌多发于女性。结节型或腔内胆囊癌的CT表现主要有胆囊壁突向胆囊腔内结节状或者分叶状肿物,而基底部的胆囊壁浸润会增厚;增强了CT扫描后,动脉肿物及其邻近的胆囊壁可出现明显的强化。此外,对于晚期的胆囊癌还易发生肝转移、周围组织器官侵犯、胆囊及胆总管周围淋巴结肿大等。

此外,胆囊腺瘤及腺瘤样病变其实属于胆囊癌前期病变,已经受到了国内外的普遍关注。比如说,国外相关报告通过临床病理的研究,得到了如下发现[4]:①组织学上存在着胆囊腺瘤向胆囊癌转变的证据。②几乎全部的原位癌都伴随着腺瘤组织。③在浸润癌中残留腺癌的发生率较高。④伴着瘤变恶化,大小也会逐渐增大。⑤在胆囊腺瘤恶变最终至浸润癌的过程中,平均年龄依次增加。⑥胆囊腺瘤与胆囊癌多发于女性。由于胆囊腺瘤恶变极易形成胆囊癌,从而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因此必须加强高度重视,做好早期检查,早发现早治疗,将癌扼杀在形成的道路中。总之,胆囊腺瘤及腺瘤样病变的CT表现有着自身的特征,为了便于鉴别肿瘤的良性与恶性,可以采用增强扫描的方式,临床上有着非常好的效果,故而值得推广及应用。

[1]朱宗明,陈宏伟,丁国良,等.胆囊腺瘤及腺瘤样病变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实用放射学杂志,2012,28(8):1218-1221.

[2]唐少珊,高金梅,解丽梅,等.胆囊腺瘤性病变的超声造影表现分析.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9,18(8):688-690.

[3]张东生,王平凡,李久澄,等.胆囊腺瘤和腺癌中Survivin与p53的定位表达及病理诊断意义.现代肿瘤医学,2011,19(3):508-511.

[4]苗茁,张静波.胆囊腺瘤13例临床分析.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6):523-524.

猜你喜欢
胆囊癌乳头状腺瘤
肾嗜酸细胞腺瘤与嫌色细胞癌的MDCT表现及鉴别
miR-142-5p通过CCND1调控胆囊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胸腺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后肾腺瘤影像及病理对照分析
超声造影结合定量分析法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价值
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1例
自噬蛋白Beclin-1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SUMO4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胸腺瘤放射治疗研究进展
胆囊癌的治疗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