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移位股骨颈骨折临床观察

2013-02-02 04:37刘军锋党明娟谭开涛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10期
关键词:双极移位股骨颈

刘军锋 党明娟 谭开涛

股骨颈骨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多发于老年人,患者一旦病发骨折,常常会在治疗后出现骨折不愈合以及股骨头坏死等后遗症[1]。本次研究笔者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我院近期收治的82例高龄移位股骨颈骨折患者,观察患者的术后治疗效果。研究资料整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共有82例,均为我院骨科自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确诊收治的高龄移位股骨颈骨折患者,其中男49例,女33例,平均年龄(72.9±1.5)岁。骨折类型主要为头下型38例,经颈型20例,头颈型24例,患者的髋部均存在较为严重的骨质疏松。所有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理状况以及入院时间等方面不具可比性,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临床手术时,对患者进行全麻,全码后患者取侧卧位,患处朝上。采用后外侧切开口,切口应控制在6~10 cm。切开患处臀大肌,从髋关节的后部及股骨的附着处切断并展开短外旋肌群,注意不要切断患者的股方肌。将患者的关节囊切开,充分暴露出髋臼与股骨头,在股骨距1.5~2 cm出锯断股骨颈,拿出切断的股骨头。防治假体试模并复位,活动髋关节,屈伸患者的髋关节以及膝关节来确定假体试模的稳定性,确认假体试模的稳定性及松紧度后,调制骨水泥注入患者的股骨髓腔内,缝合切开的关节囊以及外旋肌。反复冲洗切口并放置好闭式引流后缝合切口[2]。

1.3 术后护理 术后将患者的患肢保持在45°外展中立位。术后第一天就应针对患者开展股四头肌的收缩练习,术后一周即可在护理人员的搀扶下进行简单的站立及行走。术后第二天撤去闭式引流管,术后十天进行手术拆线。在此基础上应给予患者一定的药物治疗,治疗患者的骨质疏松[3]。

1.4 统计学方法 选用合适的统计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对分析所得结果采用均数及标准差的形式进行检验,P<0.05就表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在术后关节功能均有所恢复。术后随访共获得62例患者的术后资料,其余20例患者均因为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等死亡。患者的平均随访时长2.2年,术中的平均出血量为150 ml,手术时间平均45 min,术后引流量平均55 ml。术后并无患者发生伤口感染以及下肢静脉血栓。对于患者的髋关节评分为89分,治疗优良率为85.5%。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主要为髋臼磨损等,疼痛较轻,经简单治疗均得以治愈。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的老龄化正呈逐渐上升趋势,伴随而来的是老龄化所导致的骨质疏松的增加,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也逐年上升。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因而髋部的轻微损伤就极可能导致股骨颈骨折。骨折患者往往需要长期卧床治疗,极导致心肺等机体功能的退化、褥疮以及泌尿系统感染,严重时甚至会威胁患者的生命。

鉴于高龄移位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术后股骨头坏死以及骨折不愈合的发生率较高,因此人工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较好。在对患者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时,在术前必须充分考虑患者情况,做出最佳手术方案,在选择置入假体时,应考虑患者的年龄及身体状况。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移位股骨颈骨折患者时,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较少,手术的创面也同样较小,效果往往较好。

本次研究中,笔者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82例高龄移位股骨颈骨折患者,在术后的随访中,除了有20例患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外,其余的62例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患者的髋关节评分为89分,治疗优良率为85.5%。同时因治疗对象多为老年患者,手术风险更大,因此,护理人员因注意患者的常规护理,术后密切监护。

[1]王义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5:41310-312.

[2]裴福兴,沈彬.人工关节置换术在髋部骨折中的应用.中华创伤杂志,2003,19:649-650.

[3]吕厚山.浅谈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中华骨科杂志,1997,2:99-100.

猜你喜欢
双极移位股骨颈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MDT诊疗模式在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盘前移位中的治疗效果
(i,k)-步双极单值中智竞争图
不同术式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颈骨折临床研究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
大型总段船坞建造、移位、定位工艺技术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与处理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
强生ENSEAL® G2 高级双极电刀
双极电凝联合五黄油纱条鼻腔填塞治疗鼻出血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