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例新生儿窒息的护理

2013-02-02 04:37徐小超刘敏刘春燕雷亚凤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10期
关键词:体重儿体温重度

徐小超 刘敏 刘春燕 雷亚凤

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引起的呼吸、循环障碍,以致生后1 min内无自主呼吸或未建立规律性呼吸,而导致低氧血症和混合性酸中毒[1]。如果抢救不及时或病情严重,造成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小儿智力降低、癫痫等后遗症,甚至导致新生儿死亡。必须积极正确处理,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及预防远期后遗症。现将本院自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成功抢救的69例新生儿抢救方法及复苏后的护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以来,本院收治窒息新生儿总例数69例,其中男40例,女29例,其中早产儿38例,足月儿31例,低出生体重儿18例,极低体重儿6例。轻度窒息患儿30例,中度窒息患儿24例,重度窒息患儿13例,治愈出院67例,死亡2例,成功率达97%。

1.2 新生儿窒息的抢救 采取国际公认的ABCDE复苏方法,动作迅速、准确、轻柔,避免发生损伤。胎儿娩出后,在呼吸通畅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呼吸,纠正缺氧。

2 抢救措施

2.1 加强保暖 将患儿侧卧于辐射台上,温度调至28℃ ~32℃,并立即温热毛巾擦干头部及全身,减少体表散热。对于早产儿、低体重儿(体重<2500 g)或寒冷季节给予温箱保暖,根据患儿体温调节温箱。

2.2 清理呼吸道 胎儿娩出后使新生儿仰卧,肩下垫起2~2.5 cm,使头后仰并头偏向一侧,立即清理呼吸道,如果呼吸道粘液堵塞部位深,立即协助医师在喉镜下进行气管插管吸净羊水及粘液。

2.3 建立有效的呼吸 给氧气吸入及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重度者,必要时立即在喉镜直视下进行气管插管,吸净粘液后,复苏气囊加压供氧30次/min,自主呼吸建立后,即可拔出气管导管,改一般给氧。紧急情况下可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40~60次/min,直至呼吸恢复。

2.4 施行胸外心脏按压 出生时即无心跳或心率慢于60次/min者应先用胸外心脏按压,采用双手包绕胸骨挤压法,两拇指放在胸骨中部,十指等环胸托背,拇指下压深度2 cm,每分钟压100次,每压胸3次,进行1次人工呼吸。

2.5 药物治疗 经上述处理,心率仍不见改善,给予1∶10000肾上腺素0.1~0.3 ml/kg静脉注入。重度窒息儿多有酸中毒,呼吸建立后通气良好者可给予5%碳酸氢钠3~5 ml/kg加入25%葡萄糖10 ml稀释后静脉注入,5 min左右注完,必要时可重复应用1次[2]。

3 抢救后的全程护理措施

3.1 继续保暖 WHO专家认为新生儿36.5℃ ~37.5℃这个体温段耗氧量最低,代谢率最小,蒸发散热量最少,也最有利于新生儿生长。因此,WHO把36.5~37.5℃定位新生儿正常体温段也称之为最佳体温[3]。因此在抢救时加强患儿在治疗和护理时的保暖工作,防止着凉,因新生儿窒息后呼吸循环差,体温大多不升,室内温度控制在20℃ ~30℃,可将患儿置于远红外保暖床上,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3.2 保持呼吸道通畅 保持患儿头偏向一侧,尤其在喂奶和喂水后,防止吸入,及时吸痰,预防窒息及肺炎的发生。

3.3 吸氧 根据患儿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吸氧,当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低,需要吸氧时,应注意监测,症状缓解后立即停止吸氧,防止发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3.4 严密监测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皮肤颜色、呼吸、心率、液体出入量、精神状态及酸中毒的纠正。同时还应观察意识的状态,瞳孔大小,哭声强弱,吸吮力,观察有无抽搐,记录奶量,排泄的量,颜色,性状并用输液泵控制滴速,认真做好护理记录[4]。

3.5 妥善喂养 重度窒息患儿常规禁食12~48 h后开奶[5],过早喂养可加重胃肠道损害,诱发消化道溃疡及出血。喂养时患儿头高脚低,少量多次,喂养后轻拍背部减轻溢乳并密切观察面色、呼吸及精神状态,详细记录呕吐、腹胀、腹围、大便(次数、形状、颜色)、尿量等。病情稳定后用母乳喂养,极低出生体重儿不能直接喂养者,用鼻饲法。

3.6 防止感染 由于复苏后的患儿抵抗力较低,特别是在抢救中更容易造成损伤,增加感染的机会,因此,防止感染非常重要。

3.6.1 消毒隔离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和探视制度,接触新生儿前后要洗手,避免交叉感染。新生儿用眼药水、沐浴液、浴巾、治疗和生活用品等,应一婴一用,避免交叉使用。病区用湿式法进行日常清洁,每天用紫外线空气消毒30分以上,并要定期进行全面的清洁消毒。特别是住暖箱的患儿,应注意定时清洁和消毒。

3.6.2 生活护理 新生儿出生后,初步处理皮肤褶皱处的血迹,擦干皮肤给予包裹,同时检查皮肤粘液完整性[6]。每次大便后要用温水冲洗,保持其清洁干燥,涂以植物油或鱼肝油,以保护皮肤,防止臀红。尿布要柔软、透气、勤更换。做好脐部护理,预防脐部感染。

3.7 做好家长心理护理 患儿家长均有恐惧、无助、失望等不良情绪,因此要做好解释和家属知情同意工作取得患儿家长的信任和配合,耐心解答家长关于患儿病情的询问,减轻家长的恐惧心理,使患儿得到及时合理的救治。

4 讨论

4.1 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新生儿窒息抢救的关键 在复苏抢救过程中,重点做好新生儿呼吸的管理,整个复苏过程要求及时、准确、快捷、有效、分秒必争,要尽可能在5 min内改善Apgar评分。

4.2 复苏是抢救新生儿窒息成功的重要保证 窒息的治疗主要是进行复苏,评价→决策→操作是贯穿在新法复苏抢救过程中,这三者是一个循环关系,正确评价新生儿窒息的程度,依靠呼吸、心率、皮肤颜色这三个重要指标的观察,是决定如何去处理通气复苏功能的关键。

5 结论

抢救新生儿不仅是提高其存活率,同时要求存活者无后遗症,这就要求我们要有一个系统合理的治疗护理方案,其中以保暖、合理氧疗、支持疗法、控制惊厥和治疗脑水肿是治疗重点。而正确的护理措施是抢救成功的重要保障。

[1]崔淼.儿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4.

[2]霍桂兰.64例新生儿窒息的观察与护理.青海医药杂志,2006,36(12):45-46.

[3]徐素珍.母婴同室与母婴分室新生儿体温观察.中华护理杂志,2006,32(9):520.

[4]杨雪丽.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观察与护理.中国医学创业,2009,06(21):98-99.

[5]韩淑芳.减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细胞损伤的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3,28(8):469.

[6]高红兰,邢建军.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病情观察与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04,10(1):29-30.

猜你喜欢
体重儿体温重度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低出生体重儿脐静脉置管的应用及护理措施探究
用初乳进行口腔免疫护理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宫斗剧重度中毒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
76例低出生体重儿行PICC置管术后的护理
重度垂直系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