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D技术在四肢创伤性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及护理

2013-02-02 04:37李旭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10期
关键词:半透膜肉芽负压

李旭

严重的四肢开放性损伤常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骨折、骨外露、血管神经损伤等,创面处理较为棘手,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对创面大量渗液、加速创面愈合、减少全身并发症有着积极的作用[1],是一种治疗创伤创面的新技术,笔者所在科室自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应用VSD技术治疗四肢创伤性软组织缺损3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2例,男24例,女8例;年龄17岁~53岁,平均35岁;软组织缺损部位:小腿14例,足部7例,手部6例,前臂3例,大腿2例;致伤原因:车祸伤23例,机器绞伤6例,重物砸伤3例。

1.2 材料 VSD敷料是一种聚乙烯乙醇水化海藻盐泡沫,俗称“人工皮”,白色,质地柔软而富有弹性,有极强的吸附性、透水性和生物相容性,不含纤维,无固性脱落物,有效传导负压,内部含有多侧孔引流管,有利于创面即时生成的细小坏死组织及时排出体外,该材料对人体无毒性,无组织刺激性,无免疫活性,无皮肤致敏性。粘贴膜为半透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透氧透湿性能,对皮肤无刺激,同时能阻止细菌入侵。封闭负压引流装置采用病房负压引流装置,维持125 mm Hg~450 mm Hg的负压。

1.3 治疗方法 彻底清除创面内的失活组织及异物,根据损伤情况复位及固定骨折,修复挫伤或断裂的肌腱、血管、神经等重要组织,根据创面的大小和形态修剪VSD敷料,填充和封闭创面,确保材料与创面充分接触,不留死腔,尽可能避免直接接触较大的血管和神经。在距创面边缘3 cm处戳孔,将VSD敷料上的引流管从小孔引出,再将VSD的敷料与创面边缘间断缝合,用75%的酒精清洗创面周围皮肤,去除油脂和污物,再用干净纱布擦干,最后用半透膜粘贴封闭整个创面,使整个创面呈密闭状态,用三通接头将所有引流管合并为一个出口,引流管接负压装置,负压吸引有效的标志是填入的VSD敷料明显塌陷,半透膜下无液体积聚,触之质硬,引流液能够顺畅流出。7 d~9 d后拆除VSD敷料,观察创面清洁,血管丰富,新鲜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少数创面分泌物多或创腔大者,应重新更换VSD材料,继续负压引流,直至肉芽组织生长良好为止[2]。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绝大多数患者对手术有不同程度的恐惧、忧虑心理,担心伤肢是否能够保留,功能是否能够恢复,医疗费用较高等,护理人员应耐心向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增强患者的康复信心。同时向患者介绍VSD的相关知识和原理、此类手术在目前临床上的开展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减轻其心理负担,使其能积极地配合治疗和护理。

2.2 保持有效负压吸引 许多研究表明封闭负压引流可以促进急、慢性创面愈合,在创面的修复中起重要作用[3]。术后引流管立即接引流瓶,维持125 mm Hg~450 mm Hg的负压持续吸引,患肢适当制动,妥善固定管道,观察负压是否在规定范围内;VSD材料是否塌陷;引流管管形是否存在;引流是否通畅。在更换引流瓶时,为防止引流管内的液体回流到VSD敷料内,可用血管钳夹闭引流管,关闭负压源,然后更换吸引瓶,并准确记录引流液的性质和量。

2.3 引流管护理 引流通路的堵塞为使用VSD的第一并发症,而且发生率很高[4]。密切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注意管内有无液体的流动,若无液体流动,且负压存在,引流管的管形存在,则可能堵管;若无液体流动,且负压不存在,无管形,则可能存在漏气。堵管的处理办法是打开堵塞引流管侧管的尾帽,局部消毒,用50 ml注射器吸生理盐水向侧管内反复冲洗、抽吸直至通畅。漏气的处理方法是仔细查找漏气点,重新贴半透膜,液体流动,出现管形,证明引流通畅。若发现引流管内有大量新鲜血液被吸出,应立即停止负压吸引,马上通知值班医生,并仔细检查创面有无活动性出血,必要时敷料压迫止血。

2.4 创面观察 密切观察创面情况,包括颜色、有无分泌物、有无异味,并做好护理记录。有时透过半透膜散发出臭味或在敷料上和引流管中出现黄绿色、绿脓色等颜色,可告知患者不影响VSD治疗效果,一般无需特殊处理[5]。

2.5 营养支持 开放性损伤的患者常合并较大的创面,液体渗出多,蛋白质丢失多[6],鼓励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质、易消化的饮食,必要时静脉输注人血白蛋白、血浆等,以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3 结果

本组32例患者,有26例经过一次VSD引流7 d~9 d后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新鲜,毛细血管丰富,无明显水肿及渗出,在去除VSD敷料后创面行植皮术,2例因创面有骨或者肌健外露,去除VSD敷料后行皮瓣转移修复创面,4例因创面坏死组织较多,再次行VSD处理后创面给予植皮,经随访,所有患者创面均得到有效闭合,无窦道、瘘及骨髓炎等并发症发生,肢体功能恢复良好。

4 讨论

VSD技术应用半透性粘贴薄膜封闭创面,借助医用泡沫将传统点状引流变成面状引流,既扩大了引流面积又解决了引流物阻塞的问题,伤口封闭能阻止外来细菌进入创面并使之保持负压状态,负压既能够增加局部的血流量,促进肉芽组织生长,还能将细菌、分泌物和坏死组织清除,大大降低感染几率,不仅减少了患者换药的痛苦,同时也降低了患者的住院费用及时间,是一种简便而又理想的治疗皮肤软组织损伤和感染的方法[7]。在护理方面,维持VSD的有效负压吸引和保持引流管通畅是治疗的关键,同时需注意创面观察及全身营养支持,促进创口早期愈合。

[1]袁晓妮,李传琼,郑金红.应用VSD结合肌皮瓣转移术修复深度压疮的护理.现代护理,2007,13(23):2167-2168.

[2]刘菁,邹帆,阚静,等.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治疗下肢开放性骨折创面的护理.中外健康文摘,2012,9(7):304.

[3]郝春波,张伟.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软组织感染.临床骨科杂志,2007,10(3):239-240.

[4]陈玉荣.VSD在骨科复杂创面修复中的护理体会.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4):674.

[5]李璟.负压封闭引流治疗骨科感染创面的护理.当代护士(专科版),2010,(6):172.

[6]周鸿雁,郑小敏,杨志明.VSD负压引流敷料治疗重大毁损创伤患者的护理.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3):320-321.

[7]高子兰.封闭负压引流治疗皮肤软组织损伤的护理.全科护理,2011,09(23):2093.

猜你喜欢
半透膜肉芽负压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后新型吸切器切除吻合口肉芽组织的疗效*
试论无负压供水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品读快乐
美容点痣扫斑笔
美容点痣扫斑笔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渗透作用”实验中半透膜的选择
蓝普锋RPC系列PLC在高层无负压供水系统中的应用
渗透作用实验装置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