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例老年心脏病患者拔牙术的护理策略

2013-02-02 04:37张光华张立贺王丽玲门桂芳夏海燕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10期
关键词:心电监护心脏病心理

张光华 张立贺 王丽玲 门桂芳 夏海燕

牙拔除术是运用全身或局部麻醉,通过手术的方法,将不能再行口腔功能的牙拔除。由于老年机体老化,全身器官功能和应激功能减退,且牙拔除术是在已有感染的组织上进行,并且常常受到唾液因素的污染,可能发生各种并发症。近年来,我科对有心脏病史的住院的老年人进行心电监护拔牙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科共为老年心脏病患者30例实施了拔牙术。年龄60~76岁,均有心脏病史,冠心病14例,风心病9例,高心病7例。

1.2 护理措施 ①对老年人心血管疾病要有充分的认识。只有提高对心血管病与拔牙有关问题的认识,才能在监护拔牙中与医师密切配合,及时妥善处理术中发生的问题,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1]。②术前准备。准备好仪器和物品,手电筒、开口器、血压计、听诊器、心电监护仪、气管插管及急救药品。对心功能Ⅱ级以上,缺氧明显者术前吸氧。③用药护理。风心病患者拔牙前后2 d需用抗菌术,对有明显心律失常者,遵医嘱给予镇静剂或β阻滞剂。④心理护理:老年人大多数患有高血压及心脏病,又缺少对拔牙的认识,在手术还未开始或刚刚打上麻醉药就会有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不安,护士应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了解患者的心理需要,耐心解答患者所担心的问题,交待术中注意事项,使其得到精神上的支持而心情放松,积极配合。⑤基础护理:为患者创造优美舒适且有安全感的治疗环境,无噪音,减少不良刺激,室内光线柔和,空气新鲜,陈设整齐,卧位舒适,室内设置氧气和抢救药品,使患者心情愉悦地接受治疗。⑥密切观察患者的全身变化:口腔科护士不仅仅要积极配合医生顺利完成拔牙术,还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精神状态、神智、瞳孔、面色、呼吸及有无抽搐、寒战等[2],遇到患者有病情变化时要沉着冷静地做好相应处理,勿惊慌失措。对慢性心衰而又因急性牙痛确需拔牙的患者,要严格观察患者有无咳喘及痰的颜色,对呼吸困难者给予吸氧[2]。遇到因紧张恐惧而突然血压升高时,术后又很快恢复至疏浅水平,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对于有高血压病(血压持续在26.0~16.0 mm Hg以上者),要警惕发生脑血管意外,应缓期拔牙,并给予镇静、降压药[2]。⑦拔牙后的指导和护理。嘱患者继续平卧15 min,告诉患者手术非常成功,以稳定患者情绪。向患者交待口腔中咬的棉球1 h左右可以吐出。观察患者拔牙后有无出血不止、头晕、胸闷等情况。1 h后无异常情况方可离去,告知患者术后1~2 d拔牙创口少量出血或唾液中带血丝属正常现象。术后2 h不要进食,术后当天一般吃温凉软食,避免用拔牙侧咀嚼。术后24 h不刷牙、不漱口,不吮吸伤口,不饮酒吸烟,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如出现头晕、胸闷等不适立刻来院检查。

2 结果

50例老年心脏病患者,除1例患者麻醉后出现心悸暂停手术外,术中均未使用治疗高血压、心脏病的药物,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拔牙术是涉及到局部软组织、骨组织损伤及全身反应的外科手术,心脏病患者在拔牙过程中如未得到正确处理后果严重[3]。因此要严格掌握适应证,术中严密监护,实施全方位的护理措施,完全可以安全地实施拔牙术。因此,作为口腔科一名合格的护士,不但要有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精湛的护理技术,熟练掌握心电监护的要点,具备良好的医德,重视心理护理,严密观察病情,遇到问题及时妥善处理,使老年心脏病患者拔牙术顺利进行。

[1]张丽萍.心脏病患者在拔牙术中的护理.医学动物防治,2005,21(4):295-296.

[2]宫琦玮.老年心脏病患者拔牙的护理体会.全国口腔护理技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2002,9(1):142-144.

[3]李金源,陈长香,杨金辉.高血压与心脏病患者拔牙的心理护理.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3,5(5):558.

猜你喜欢
心电监护心脏病心理
“心慌”一定是心脏病吗?
中医新解心脏病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多参数心电监护仪日常故障分析与维护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心电监护仪电压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
基于Andriod平台的心电监护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