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2013-02-02 04:37冯红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10期
关键词:循证心肌梗死资料

冯红梅

循证护理方法的核心思想是根据每一位患者的具体病情病况[1],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为了探讨循证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护理中的临床应用,笔者总结在我院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患者49例资料,现将总结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总结2010年4月至2012年1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患者49例资料,其中包括男31例,女18例,年龄范围为56~74岁,平均年龄为(63.55±10.48)岁,49例资料按照护理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的23例为对照组,采用循证护理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的观察组26例资料,统计学方法对两组患者一般病例资料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方法护理后的结果具有可比性。

1.2 循证护理方案制定方法 首先由负责人带领全体护士共同学习循证护理思想,培训结束后,护理人员以讨论会的形式共同讨论个人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自身总结的护理经验,讨论后去资料室进行相关文献查询,并结合患者实际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方案制定。

1.3 循证护理内容

1.3.1 病情监测 对于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的血压情况、脉搏情况和呼吸情况要严密监测,一旦发现阵发性呼吸困难(可能为左心衰竭加重表现),心动过速(患者可能猝死)或者血压下降现象(心源性休克表现)要立即报告。

1.3.2 患者心理护理 在护理工作中对患者的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广大医学工作者的认可,传统护理方式最大的弊端之一就是忽略了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和心理安慰,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入院治疗前应向患者进行本院情况的简单介绍,讲解同类疾病治疗成功案例以增强患者信心,护理人员工作中不能表现出急躁情绪和低落情绪,工作应温柔细心,同时及时解决患者的各种疑虑

1.3.3 患者饮食护理 针对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特点,在患者日常饮食方面,应针对性给予低盐、低糖和低热量食物,患者每次食量不宜过大,防止加重肠胃负担和心脏负担,另外,患者日常大小便要叮嘱患者避免用力排泄,防止心肌梗死范围扩大,心力衰竭现象加重。

1.3.4 日常护理 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过程中应该时刻注意保持患者皮肤的清洁性和完整性,防止引起感染或者感冒和压疮等护理事故。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资料录入SPSS 17.0统计学软件包中进行统计学分析,对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用χ2值检验方法进行。

2 结果

观察组经循证护理后好转24例,死亡2例(7.7%),对照组患者护理后好转15例,死亡4例(17.4%),统计学检验结果表明护理效果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循证护理方法在国内护理方法中仍然是处于摸索阶段[2,3],但是,该护理方法的出现,也表明了护理工作的发展方向是科学化和合理化。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的既往病死率较高,但从本研究循证护理效果来看,其能显著降低该类患者病死率。

最后,本问循证护理方法包括病情监测、患者心理护理、患者饮食护理和日常护理,与传统护理模式最大的不同是增加了心理护理,并且对患者的生命体征针对性监测,提前发现危险表现,避免患者在并发症发生后才开始抢救,显著降低了患者病死率。

[1]Alan Pearsorl,胡雁.循证护理的实践模式.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4):1251-1254.

[2]张玉英,马杏云,赵伟,等.循证护理对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5):3315-3316.

[3]王显红.循证护理在心血管内科患者压疮预防与治疗中的应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2):36-37.

猜你喜欢
循证心肌梗死资料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循证护理在ICU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