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开展合理用药工作的困难和对策

2013-02-02 04:37孙长友吴立青靳红霞齐春生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10期
关键词:药学医疗机构医师

孙长友 吴立青 靳红霞 齐春生

国家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深人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全面推广以及人民群众保健意识的提高,对医疗机构的药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如何最大限度的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有效、经济,不但要通过合理用药来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而且要使广大人民群众能看得起病,看好病,是新形势下药学工作者的社会责任。目前,各级医疗单位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合理用药情况,直接影响到医疗质量及患者的康复效果,给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造成不必要的经济负担,甚至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健康,现就开展合理用药工作可能遇到的困难以及进一步搞好合理用药工作的对策与各位同仁交流和探讨。

1 开展合理用药工作可能遇到的困难

1.1 社会大环境和医疗体制改革尚不完善 由于当前医院经费补偿机制不合理,特别是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医院为了自身生存发展,千方百计增加财源,其中、多消耗药品乃有效之方,因此“以药养医'成了普遍现象,由于用药越多利润越大,某些医院甚至给临床科室和药房下达任务指标。因而不少医院追求开大方、开贵重药,药费收入占了全部收人的一半,有的甚至高达60~70%,而开展临床药学,血液浓度检测(TDM)和药品不良反应监察(ADRs)等合理用药手段,最大限度的降低患者的用药数量和强度,达到安全、有效、经济,与当前药品收入占医院半壁江山的局面正好相悖[1]。

1.2 医疗机构临床和药学人员临床药学水平有待提高 近几年,随着医疗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学历教育的普遍提高,以及执业医师、执业药师制度的推广,医院临床和药学人员的素质有了较大的改善,但在临床药学方面还有些欠缺。加之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尚处于初步阶段,各级医院忽略了对医疗和药学人员临床药学方面的再教育和培训,导致部分医务入员信息闭塞,知识老化。有的临床医师开处方时常有配伍错误现象发生,而个别药学人员不能及时指出和纠正,从而给患者造成一定的危害,同时也影响了合理用药工作的开展。

1.3 医疗机构临床药学工作开展迟缓 临床药学是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保证药品安全有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重要途径,对提高医疗质量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目前,各级医疗机构临床药学工作开展并不是很乐观,主要表现在:一是行政领导认识不够充分,部分领导忽视临床药学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只看眼前利益,看不到远期的效益,对临床药师直接参与临床药物治疗缺乏支持,甚至不赞成,由于临床药学需要投入一定的人、财、物,而直接经济效益不明显,从而使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缺乏领导支持;二是临床药学人才严重缺乏,我国现行药学教育体制与现代医药科技高速发展不相适应,药学院校的药学教育一般只注重物理、化学、药物制剂、药品检验等方面的教育和技能培养,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内、外、妇、儿)等诊疗技术却很少,从而使医疗机构药学人员知识不够全面,往往不能回答和解决医师提出的各种问题,导致临床药学工作开展缺乏人才支持。

1.4 缺少有效的约束机制 对于临床合理用药,各级卫生主管部门尚未出台具体的管理政策,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也只是出台药品报销范围目录,没有具体政策控制用药范围,加之现有医疗制度自身存在的弊端及医患双方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形成了医师开什么药,患者就用什么药,医师开多少药,患者就拿多少药的局面。更有甚者,医师和药商相互利用,向患者推荐所谓新药、特效药,加重了社会及患者的负担。造成了资源浪费和药源性疾病的增加。

2 进一步开展合理用药工作的对策

2.1 加强教育、转变观念 做好临床合理用药工作,最根本的是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转变观念。一是加强宣传和领导带头作用。运用各种形式,采取各种不段,宜传合理用药的好处,不断提高医务人员和广大患者对合理用药工作意义的认识,使之主动支持、自觉开展,特别是医院临床各级领导和专家要起带头作用,积极配合合理用药工作,营造合理用药的大坏境;二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将合理用药与医德医风教育和国家治理商业贿赂相结合,抵制行业不正之风,杜绝收红包、拿回扣现象,排除开展合理用药工作的不利因素。

2.2 加强培训、提高素质 医师和药学人员的临床药学水平和专业素质不高,是制约合理用药工作开展和深入的关键坏节。首先,抓好在职培训,针对医师缺乏药学知识的现状,补充必要的药学知识。同时加强对药学人员的培训,使其增加临床药学知识,与医师密切合作,取长补短,相互学习,不断提高医师和药学人员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

2.3 努力创造深人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条件 首先,医疗机构领异要充分认识临床药学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把临床药学工作当做医院建设的一项大事来抓,摆上议事日程。改善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条件,配备专门的实验仪器,满足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同时,要改革现有的教育模式,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医院药学人员的培养机制,作为药师,要注重学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基本理论和临床合理用药与安全用药知识,提高对药物剂型、制剂的临床药理观察和评价能力,医疗机构要在现有的人员条件下,通过在职教育、继续教育等方法,培养高、精、尖的临床药学专业人才,使其将工作重点转移到以合理用药为中心的临床药学、药学科研和现代化管理上来,为临床药物治疗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以满足患者和临床医师诊疗工作的要求,促进临床药学工作的深入开展。

2.4 行政强化、加强监督 当前合理用药尚在起步阶段,必须采取行政手段和管理措施来推动合理用药工作的开展,同时要搞好监督和检查工作。一方面,各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各级医疗单位在年度计划中把合理用药工作列为重要内容。各级领导应加强对合理用药的组织、领导,提出要求[2]。另一方面,在凋查研究的基础上,由各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及医疗、药学等部门同制定合理用药措施,对各级医疗单位和部门提出要求,并作为医疗质量检查的重要内容,定期组织检查,同时单病种最高限价和药费包干使用以及临床路径的逐步推广,也是一种捉进合理用药较好的办法。

尽管开展合理用药工作还存在认识、体制、人员及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各种问题,但应该看到,合理用药工作的开展是医疗机构质量管理的一个方面,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医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1]杨永岐,陈征宇,何为.军队开展合理用药工作的实践.中国药房,2001,12(1):22.

[2]赵宁志,赵仲坤,陈新.中小医院开展临床药学的现状和对策.中国药事,2003,17(2):110.

猜你喜欢
药学医疗机构医师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广西医科大学药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药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光绪《黔江县志》的药学价值
医生集团为什么不是医疗机构?
医师为什么不满意?
医疗机构面临“二孩”生育高峰大考
基层医疗机构到底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