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

2013-02-02 13:59王芳田宁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9期
关键词:脑血管入院常规

王芳 田宁

脑卒中(Stroke)是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的一种,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典型特点为起病急、恢复慢,容易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丧失劳动能力,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在脑卒中发生时,未重视早期康复护理,仅采取常规的脑血管治疗和护理,加重了患者关节变形及肌肉萎缩程度,阻碍了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使患者的生存生活质量下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在我院住院的第一次发病的脑卒中患者100例,入院诊断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并且所有患者均经颅脑CT、MRI确诊。将100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其中研究组男33例,女17例,年龄49~72岁;出血性脑卒中11例,梗死性脑卒中39例。对照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50~71岁;出血性脑卒中13例,梗死性脑卒中37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脑血管治疗和护理。常规护理包括观察病情、监控生命体征和预防并发症。研究组除进行常规脑血管治疗和护理外,还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一般脑梗死患者入院后1~3 d、脑出血患者4~14 d[2]开始进行康复护理。主要包括①康复运动操:以活动肩关节、指关节、髋关节、膝关节以及肘、腕、膝等肌肉运动为主,起到预防和缓解关节挛缩变形及肌肉萎缩的作用。②上肢训练:开始时训练手指的基本功能,一般用捏皮球的方法,每项做10次,2次/d。当患手活动恢复良好时应鼓励逐渐完成自我照顾活动,如翻身、梳发、洗脸、吃饭等。并通过快速指鼻、拍手等活动加强患手的精细协调和控制能力。③下肢训练: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开始时以翻身及向上下、左右移动身体为主。当患者下肢可以自由伸屈、立膝、扭动骨盆,做“搭桥样”动作时,鼓励患者离开床面进行训练,并逐渐增加训练时间。随着下肢负重能力的增加,可进行迈步训练,如越过障碍物及上下楼梯,一般2次/d,每次10 min,具体视恢复情况而定。④坐床训练:因偏瘫可使患者的平衡感失调,因此一般由护理人员辅助坐起,开始时靠背床进行活动训练。训练分为30、40、60、80四个角度逐渐坐起,要慢慢坐起,避免发生直立性低血压。坐床训练主要练习腰背肌和腹肌。⑤语言训练:家属及责任医师要经常与患者进行语言交流,强化语言能力。康复护理过程中每位患者的责任护师不变。⑥心理护理:脑卒中患者容易出现情绪低落、绝望、依赖等心理障碍现象,责任医师和家属应在护理中格外注意。责任医师应制定确实可行、个体化的方案,来进行心理疏导。使患者相信医生,树立恢复健康的信心,使早期康复干预进行的更顺利。在整个早期康复训练过程中,每位患者的责任医师不变。

2 疗效评定

入院时和入院第30天分别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和肢体运动功能评定。前者采用Bar-thel指数(BI)进行疗效评定[3],后者采取Fe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FMA)进行疗效评定[4]。在患者入院过程及出院时由专人对其进行定期、单盲评定。应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资料正态分布进行t检验。

3 结果

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的FMA、BI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FMA、BI指标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与常规脑血管治疗和护理相结合比单纯常规脑血管治疗和护理更有疗效。见表1。

4 讨论

FMA指标能够准确的体现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因此是脑卒中患者的偏瘫运动功能最常用的评价指标。残疾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评测常用Barthel指数表示。Barthel指数可以评估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功能状态,可以预测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表明,经早期康复护理30 d后的研究组脑卒中患者,其BI、FMA与ADL能力的恢复程度优于对照组,临床康复效果也明显好过对照组,说明早期康复护理能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降低致残率,防止复发,还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减轻社会和家庭的负担。

[1]祝惠民.内利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10.

[2]殷磊.护理学基础.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87.

[3]庞思思,陈喜志,罗华,等.早期康复教育介入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23(6):546-547.

[4]彭凌.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及其效果研究.实用医学杂志,2009,25(8):11-12.

猜你喜欢
脑血管入院常规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常规之外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别受限于常规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
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
入院计划概念框架系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