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要个说法

2013-02-05 05:24孙藜
视野 2013年8期
关键词:好戏不公真人

那天晚上看《美国偶像》。边看边感慨,现在娱乐节目的娱人方式何其相似:选手闯关,观众嘘声,成名梦想,煽情故事,以及评委的“毒舌”。也有残酷的淘汰,也有泪水涟涟的告别、彼此宽慰的拥抱,或者心高气盛的争斗。我们早已在“先进”美国的中国“克隆版”中熟悉了这一切。

无需太多专业知识就能看出,“真人秀”既是一部套数老旧的小说,也是一部快节奏的电视连续剧。这个名称如此恰切地揭示了它矛盾的实质:既是“真人”,又是演出。故事的开头与结尾、情节和节奏,其实都不出我们的意料:浓缩的小人物的成名史。或者,名利场里要上位的明暗较量。只是,“真人”取代了“英雄”,更方便了我们观看时自我投射,也更喧嚣地展现出我们无需理由的支持与反对。

也还是有不同。每个演出的舞台都是既定的场景,场景的背后已经潜伏着一个独特的社会文化。那晚一个落败的“美国偶像”女生无意中让我遇到了这一点。

当她被宣布淘汰,似乎已经哭着离开舞台,但之后,旋即又折返回来。面对评委她说,“我想要一个说法”。按照被国内“达人”们培养起的口味,我,很可能也是大家,暗暗思忖:好戏开场了。“好戏”该是故事的卖点,一场与评委充满火药味的唇枪舌剑吧?

出乎意料。评委说的很简短,而她听完后居然说了声谢谢就下去了。接着是后台采访,她说,虽然不满意这样的结果,但很高兴得到了她想要的“说法”。

就算是经过了剪辑吧,朦朦胧胧中也有一种不同扑面而来——有关“讨说法”。反思我的意外之感,是因为在潜意识中,“讨说法”的人一定是遇到了不公,他/她一定要拼死地声辩或抗争,就算不是声泪俱下的话。然而这位女生却让我看到,原来“讨说法”也可以是一种要求别人更清晰地阐述其理由的做法,也可以是落脚于对不利结局的更好接受,而不是打倒它、掀翻它,实现彻底的翻盘。

我不会傻到说面对任何结果我们只能接受,只是这位女生让我看到了自己对“讨说法”的理解,原来如此偏执、单调。不知道它究竟来源于何处,但这位女生触动了我:如果习惯了“斗争哲学”,对不利的结果从来只归咎于外在的不公,那是否是一种更大的loser呢?

猜你喜欢
好戏不公真人
不要抱怨别人对你不公
扮好“六种角色”唱出“一台好戏”
James Legge’s Translating Chinese Classics into English:An Examination of Translational Eco-environment and his Multidimensional Adaptive Selection
以貌取人,未必不公
一出好戏
Imaginations and Reimaginations of National Origin—A Case Study of the Two Times that the Gaxian Cave was Discovered
黄渤的“一出好戏”
传播真相 追求真理 涵育真人——我的高中历史教育之梦
司法不公与司法行为不规范有关
COCO×读者 真人亲身拍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