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阶段韩国留学生动词重叠式偏误研究

2013-02-08 02:17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3年12期
关键词:韩语偏误语料

唐 昱

(长沙理工大学文法学院,长沙 410004)

一、引言

动词重叠是现代汉语一种重要的语法手段,关于它的本体研究前人已做过比较充分的探讨,主要体现在动词重叠式的范围、语法意义、语用特点等方面。关于动词重叠的范围,各家有不同观点,如李人鉴[1]认为只有 AA式才是重叠;范方莲[2]、刘月华[3]认为包括 AA、A 一 A、A 了 A、A 了一 A 这四式;张静[4]、常敬宇[5]、李宇明[6]认为除了AA、A一A、A了A、A了一A外,还包括A着A着和AABB共六式。本文采用第三种观点。

留学生在初中级阶段学习了动词重叠,较为常用,在出现的各类偏误中所占比例也非常高。我们通过韩汉重叠形式的比较,分析动词重叠偏误产生的原因,帮助留学生更好地掌握这种语法手段。

二、汉韩语重叠形式对比

韩语和汉语都属于汉字文化圈,两种语言有一定的相同点,但它们是两种不同语系的语言,韩语是阿尔泰语系,属于黏着语。据夏月亮研究,韩语中的重叠形式仅存在于语素重叠中,被称为叠音词。如AA式(处处)、ABAB 式(一天一天)、AABB式(家家户户)、AAA式(哈哈哈)等五种形式,这些都是语素重叠,不是词语重叠[7]。韩语中没有词语重叠形式。

汉语是汉藏语系,属于孤立语。汉语的重叠形式有语素重叠,也有词语重叠,其中词语重叠形式是汉语特有的语法形式。对韩国留学生来说,词语重叠属于第一语言没有,第二语言有,按照布拉图(1967)的困难等级分类属于第四级超差异,难度等级比较大,学习起来比较困难。

三、韩国留学生动词偏误分析

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搜集的是高级阶段留学生的作文语料,共有400余万字的留学生HSK作文语料。我们通过语料库查找动词重叠偏误,显示有380句,除去重复语料实际上词语重叠偏误为368句,其中韩国留学生作文中词语重叠偏误句有165句。我们对165句词语重叠偏误进行甄选,找出动词重叠偏误句99句,动词偏误比例占到了60%,在所有偏误形式中是最高的。我们将韩语动词重叠偏误类型分为四类:误加、遗漏、误代、其他,所占比例见图1。

图1 偏误类型比例

从图1可以看出误加偏误所占比例最大,这说明韩国学生使用动词重叠形式时普遍有过度泛化的倾向,其次是遗漏偏误,这应该是由于学生不了解哪些情况下必须要重叠动词而有所忽视,其他两类所占比例都比较小。大家听一听一首《童话》吧!

动词后有数量补语的不能重叠。因为动词重叠式表示程度较小的确定量,与数量词有不可兼容性,故不能再加上数量词。应改为:大家听一首《童话》吧!

(2)*他们两个人一起吃饭,一起修行,可是他们觉得抬水的事情太辛苦了,所以他们两个人

(一)误加

由于误加偏误句多,且产生的原因不一,我们将其从形式上分成以下几个小类展开论述。

1.AA式、A一A式、ABAB式

(1)*商量商量以后,马上决定了“今天你去,明天我去”。他们觉得这是有道理的方法啊。

动词之后有时量补语的不能重叠。动词后时间成分主要与“体”有关,而动词重叠表示时间短,与时间成分的共现能力很低,不能再有经历体、进行体等。留学生看到动词“商量”可以被时间副词修饰,便将这一规则扩大到动词重叠式上,造成偏误。这个句子应改成:“所以他们两个人商量以后”。同样的问题的还有下面这个句子。

(3)*我和我的父母几天谈一谈。

这个句子的另一个语病在于动词位于补语之后,这不符合汉语规则,之所以会造出这样的句子,是因为韩语是SOV语言,韩语的动词是在最后的,因此韩国学生受母语负迁移影响,常错把数量补语放在动词前。上面这句话翻译成韩语如下:

这句话应改为“我和我的父母谈了几天”。

(4)*他一次也没说说。

赵新指出否定句对动词重叠式排斥较大,大多数否定句不适用动词重叠式,因为动词重叠后减小了动量,增加了行为主体对动作的可控性,而否定句则是禁止某些动作发生的,意在限制行为主体对动作的可控性,二者是相冲突的。可以使用的仅限于以下几种:否定式特指问、否定式是非问、否定式连谓句、否定式AABB祈使句[8]。上面这个句子不属于这几类情况,因此这个否定句中不能用动词重叠。

2.A了A式

A了A式表示短时间内做某事,一般用来表示短时,不能表示动作行为的反复出现,用于完成态。

(5)*比如说,第一,我常常在电视上看了看明星,可是我爸不喜欢那个样子,有点儿不满意地说:他们是什么明星啊。

动词重叠前有副词“常常”,表示经常发生的动作,不能和A了A式共现。应删去动词重叠形式。

3.A着A着式

A着A着表示正在进行的动作,用于进行态。

(6)*想着想着那首歌的歌词,这样听着流行歌我的心情高兴起来了。

汉语中A着A着这一结构,大多数时候单用,如果要和别的动词连用,一般中间用连词连接,如:“前思后想,想着想着就忍不住哭了”。因此在这个语境中不能使用动词重叠形式,上面的句子可以改为:

一边听一边跟着唱,想着那首歌的歌词,这样听着流行歌我的心情高兴起来了。

4.不能重叠的动词重叠偏误

(7)*现在的社会是一个现代化的社会,还有听着听着跟着唱,有很多工厂。

(8)*父亲早就知道我对电影感兴趣,可跟电影有关的东西,他指导得不多,他让我自己去思考思考。

(9)*到今天越来越多发生的那个问题,我们流行歌曲可以可以减轻我们的压力。

汉语中有的动词能重叠,有的动词不能重叠,据何融研究,非动作动词如判断动词(是、为)、存现动词(在、具有)、心理动词(爱、希望)、能愿动词(要、愿意)、使令意义词、被动意义词、不能加“着”的动词、趋向动词(上、上来)、有结果意义的怎么能解决解决呢?

(10)*动词(看见、遇到)等一般不能重叠[9]。以上句子中的动词重叠形式都要删去。

5.离合词的误加

离合词是汉语中比较独特的一类词,它的重叠形式是VVO式。在偏误语料中,我们既发现了使用上的偏误,还发现了重叠形式上的错误。

(11)*我的家就在海边,小的时候,我的父亲常常带着我到海边去散散步,一边走路一边给我讲故事。

(12)*以前我跟几个朋友一起的时候才去游行,但是,去年秋天,我一个人去了山海关,那时,我在火车里,跟很多中国人一起聊聊天,一起吃中国菜,看了外边的风景,真有意思。

例(11)“常常”表示的是进行态,动词重叠不能用于进行态中,因此上句应改为“我的父亲常常带着我到海边去散步”。例(12)属于语用错误,句中有几个并列的动词结构,后面的动词“吃、看”没有重叠,前面的动词“聊天”也不宜重叠,当然如果三个动词都重叠也是可以的。

(13)*所以,我尽量每个周末回家跟你们一起吃饭,聊聊天天。

这类偏误属于离合词的重叠形式错误,这是由于留学生不了解汉语离合词的形式而模仿双音节重叠造出的错误重叠形式。

我们在偏误语料没有找到AABB式动词重叠的偏误句,这可能是因为在汉语中双音节动词的形式AABB式本身就比较少,而且有的教材也没有教授这一类动词重叠形式(如《汉语教程》),因此留学生使用这类形式也比较少。一起散散步步,

(二)遗漏

造成遗漏的原因大多是因为学生没有掌握汉语动词重叠形式的语义和用法,这类偏误也比较多。如:

(14)*我就说他给我的影响吧。

(15)*我从现在开始把我和周老师的关系给

你们介绍吧。

(16)*现在想看,当时的我的性格是自认为好,就好。

以上的句子必须要使用动词重叠形式,是因为使用了重叠形式后,句子的语气减弱了,能表示委婉的语气。如果单用一个动词,会使该句的动词语义非常突兀,不能圆满地完成上述语义目标。我们这辈青年人再考虑父母的话吧。

(17)*第三两个和尚快到互相打一打的地步了。

(19)*

(三)误代

(18)*第二,有的时候我跟姐姐们谈一谈我们家庭的事情。

(20)*我想首先考上大学再想一想别的事情。

(21)*我看,有一方面的人是饿死,另一方面的是有的人找找对身体好的食品。

(22)*虽然是贫困的家庭,可是你们每天都笑笑。

留学生之所以会使用动词重叠式表达上面的内容,是因为他们所掌握的汉语词汇还非常有限,为了应付交际的需要,出现了一些偏误。这是一种交际策略的运用,但产生的原因也多少与目的、规则泛化有关,他们认为运用重叠式能表达动作反复多次的语义。以上的动词应改成“打架”、“谈论”、“考虑”、“寻找”、“开心”。

(四)其他偏误

这一类主要存在于连动句动词重叠偏误中。看以下两个例句:

(23)*比如你的孩子喜欢流行音乐,那你也试试听歌曲,好的歌曲我继续听,这样产生了流行歌曲。

在连动句中如果出现了动词重叠形式,那么后者为语义重心所在,则应该重叠后面的动词。所以上面的句子应改为“那你也试着听一听”,“试着听听歌曲”。

王茂林指出,留学生语料中出现“试试听”式的偏误,一方面可能受汉语“VO”可以重叠为“VVO”的影响,例如“散步”可以重叠为“散散步”。但是这里“试试听”不是“VO”结构,所以不能重叠。另一方面可能受“试试看”的影响,我们可以说“试试看”,但“试试看”中的“看”意义已经虚化,与“看书”的“看”含义不同,因此不能把它推广到其他动词上[10]。试一试听,如果你的爸爸不能了解你的消费观念的话,你自己去赚点钱。

(24)*都是跟我们生活密切的东西来做歌曲,因此我们自然产生了关心,

四、教学建议

动词重叠之所以难以学习,一方面与留学生母语中没有类似的语法手段有关,另一方面动词本身的限制条件也非常多,要完全掌握它的限制条件不是一下子就能学完的,需要一个长期的阶段,笔者提出以下几条教学建议,希望能有助于动词重叠式的学习。

(1)分阶段教学。建议在初级阶段教授基本的动词重叠形式和数量,让学生用最直观的方式记住这一语法现象,同时教授给学生生活中常用的可重叠动词,如看看、想想、商量商量、休息休息等。在中级阶段对可重叠的动词的形式和数量加以巩固、扩充。在双音节动词重叠方面,先教一般动词重叠式,后教离合词重叠式[11-12]。另一方面只教授给学生哪些动词可以重叠,哪些不能重叠,学生使用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在高级阶段应告诉学生在什么语用条件下可以使用,使学生不仅了解这一语法现象,并且能灵活使用。

(2)建立面向留学生的可重叠动词词表。孟琮等编著的《汉语动词用法词典》中对可重叠的动词进行了标注,这可看作是面向本族人的可重叠动词词典。同样,我们可以编写面向留学生的可重叠动词词表,词表的选择应综合考察本族人使用频率较高的可重叠动词、《汉语水平考试词汇等级大纲》中收录的可重叠动词、多部教材收录的可重叠的动词等几方面的因素,同时要考虑到几种动词重叠形式都有所涵盖。

(3)口语课辅助教学。建议初级阶段在口语课中辅助教学动词重叠式,因为生活中常用的可重叠动词多表示尝试义,如试试、听一听、比较比较等,应要求学生在口语课堂上多进行情景练习,这将成为精读课教学的有益补充。

[1]李人鉴.关于动词重叠[J].中国语文,1964(4):226-235.

[2]范方莲.试论所谓动词重叠[J].中国语文,1964(4):264-278.

[3]刘月华.动词重叠的表达功能及可重叠动词的范围[J].中国语文,1983(1):9 - 19.

[4]张静.论汉语的动词重迭形式[J].郑州大学学报,1979(3):15-24.

[5]常敬宇.论动词的重叠[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6.

[6]李宇明.动词重叠的若干句法问题[J].中国语文,1998(2):83-92.

[7]夏月亮.中韩同音叠词结构对比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8):175 -176.

[8]赵新.动词重叠在使用中的制约因素[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4(3):60-70.

[9]融.略论汉语动词的重叠法[J].中山大学学报,1962(1):44-51.

[10]王茂林.留学生动词重叠式使用情况浅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4):71 -77.

[11]李丽丽,陈碧银.留学生汉语离合词习得编误调查研究——越南留学生的视角[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12]王玲娟,朱金妹.内隐与外显——越南华裔汉字学习缺陷与教学应对策略[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责任编辑 魏艳君)

猜你喜欢
韩语偏误语料
韩语称赞及应答言语行为的语用学研究
中级韩语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
韩语固有惯用语的认知机制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韩语的积极性——以《综合韩语》课程为例
“一……就……”句式偏误研究
新HSK六级缩写常见偏误及对策
基于语料调查的“连……都(也)……”出现的语义背景分析
华语电影作为真实语料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突厥语大词典》汉字译写偏误研究
《苗防备览》中的湘西语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