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金融特色班”调查报告——基于第一届建行班的调查

2013-02-08 05:37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校企特色金融

秦 玥

校企合作“金融特色班”调查报告
——基于第一届建行班的调查

秦 玥

为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通过整合浙江万里学院商学院的办学特色与中国建设银行宁波市分行的资源优势,创建了校企合作的金融特色班。本文对该班第一届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总结校企合作办班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并针对不足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校企合作;金融特色班;对策;建议

秦玥/浙江万里学院商学院助理研究员,经济学硕士(浙江宁波315100)。

浙江万里学院金融特色班系浙江万里学院与中国建设银行宁波市分行联合,以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为指导思想,通过整合浙江万里学院商学院的办学特色与中国建设银行宁波市分行的资源优势,在落实优生优培的基础上,构筑金融学专业及其他经济管理专业教学特色,以为金融相关专业优秀学生高水平就业提供更好的教学支撑为主旨的特色教学班。金融特色班自2011年首次开设,经过一年的运作,首届金融班毕业生在建行的就业率超过50%。本次调查采取问卷法收集资料,主要考察了金融特色班的基本状况以及该特色班学员的就业状况,以便更好开展相关的校企合作。本次调查的总体为浙江万里学院第一届金融特色班的学生,共63人,以简单随机样本为基础进行调查。实际发放问卷63份,回收有效问卷60份,有效回收率为95%。被调查的60名大学生,主要来自金融、财管、会计、工商、国贸等专业,其中30人进入了建行。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人进入了其他银行工作。

一、第一届金融特色班的总况

(一)基本情况分析

校企合作的形式有很多,本届的金融特色班是由企业和学校合办,主导是企业,包括课程安排和实习安排,学校给予了各方面极大地配合,包括学分的认定,教学任务的安排等。金融特色班的建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平台,使他们在银行的就业几率大大提高。下面我们看一下第一届金融特色班学生对这种校企合作教育方式的评价。

1.金融特色班整体满意度分析。金融特色班整体满意度是指学生对金融特色班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授课老师、授课环境、实习机会等等方面的整体评价,是非常满意、满意还是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从调查中我们发现,48.3%的学生表示对以“金融特色班”为例开展的校企合作的整体情况非常满意,33.33%的学生表示比较满意,只有3.3%的学生表示非常不满意,有待改进。

2.金融特色班教学效果满意度分析。金融特色班教学效果满意度是相对整体的某一特定方面 (即教学效果方面)进行调查,看学生是否满意。从调查中我们发现,40%的学生表示对“金融特色班”的教学效果非常满意,41.7%的学生表示比较满意,只有3.3%的学生不满意。总体来看,大部分学生对“金融特色班”还是很满意的,只有个别学生不太满意。本届授课的教师全部是建行各部门的领导,讲授课程内容来自一线岗位,内容较具体,有说服力。

3.金融特色班课程设置满意度分析。金融特色班课程设置满意度是相对整体的某一特定方面(即课程设置方面)进行调查,看学生是否满意。从课程设置来看,学生最满意的课程是团队课,其次分别是柜面基础课程、个人业务拓展和建行软件操作。由于团队课上课模式新颖,课堂气氛活跃,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深受学生的喜爱。另一方面学生觉得任课教师上课内容实际、丰富,而且团队课印象非常深刻。与学校的其他课程相比,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金融特色班的课程比较好,只有3个学生觉得学校的课程更好。团队课程专门请企业培训方面的专家进行,整体设置新颖,包括讲授和参与团队游戏等,是在校课程中很少体现的。

4.金融特色班教学能力满意度分析。从教学能力的调查来看,60%的学生表示金融特色班的任课教师与学校其他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效果差不多,有33.33%的学生表示金融特色班的老师较好,有6.67%的学生表示学校的老师较好。由此来看,金融特色班的老师还是比较受学生认可的,而且有部分学生表示金融特色班的老师都是银行部门经理或行业专家,具有现实经验不会泛泛而谈,讲解问题更注重实际,更深入。此外,我校老师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有待改进,从调查发现71.7%的学生认为与金融特色班相比,我校老师的课程偏理论化;60%的学生认为我校老师没有实践经验,有些问题讲解不清楚;35%的学生认为我校老师的课程知识陈旧;30%的学生认为我校老师授课的方式没有吸引力。

(二)能力培养分析

金融特色班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主要包括专业能力、实践和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耐挫能力等等(如表1),大部分学生对这些方面表示满意,其中5分表示非常满意,4分表示比较满意,3分表示一般满意,2分表示比较不满意,1分表示非常不满意。由调查可知学生对于各种能力培养的平均分都在3.5分以上。其中,平均分最高即最满意的是专业水平——4.3分,其次是人际沟通能力和耐挫能力,分别为4.12分和4.1分。从调查来看,这种校企合作的特色班更加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更加符合企业的人才需求;同时加强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和耐挫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他们参加工作以后更快、更好地融入工作环境,培养全能型的人才。

表1 能力培养的满意度分析

(三)金融特色班对学生的影响

金融特色班的建立就是为了为建行培养和储备人才,在校期间就能学到入行以后的职业培训,加强学生对建行的认识,加快学生融入建行,为学生提供进入建行的机会。那么金融特色班到底有多少人进入了建行呢?从调查可知有30人进入建行,也就是说有50%的学生进入了建行,这个数据远远大于普通班的入取比例。其中46.7%的人满意进入的部门及工作,30%的人非常满意,23.3%的人一般满意,没有不满意的。56.7%的人表示金融特色班的学习对他们当前的工作较有帮助,33.3%的人表示非常有帮助,10%的人表示一般有帮助。另一方面对于当前工作的适应能力、沟通能力等都比较满意,如表2所示平均分都在3.5以上,都是比较满意的。

表2 对当前工作的评价

对于没能进入建行工作的其他学生来说,他们今后的工作打算是否还是进银行呢?50%的学生表示还想进银行,其中26.7%表示还想进建行,剩余50%中有26.7%不想进银行了,有23.3%还不确定,并且33.3%的学生还表示金融特色班的学习有助于他们寻找其他工作。

二、金融特色班存在的问题

从金融特色班的调查来看,大部分的学生对这种校企合作的新型培养模式还是非常认可的。同时,金融特色班的建立为学校带来很多的好处,使学校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更好地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增强了师资力量、为学生提供了就业机会。虽然,金融特色班获得的成功有目共睹,但是校企合作的有效机制尚未建立,它在教学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一)金融特色班课程时间比较短

从课程的修改意见来看,91.7%的学生认为实践时间应该更长一点,36.7%的学生认为课时太少了。由于金融特色班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安排了一个学期的课程,并且包括了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因此学生会觉得比较短,特别是实践部分。校企合作最终要体现在课程体系如何与岗位职业标准对接上,这是实现学生专业职业能力与企业岗位能力零距离对接的关键环节,如果培训时间较短将不能进行有效对接。但是校企合作本身就存在学校和企业互动的问题,选择大四上个学期进行开班学习,下个学期实习是一个较合理的安排,但是实习时间应适当延长。

(二)金融特色班实习名额较少

从调查来看,部分学生表示金融特色班的实习名额有限,不能为每位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并且部分学生表示实习地点有时会比较远,不能就近安排。一方面企业由于受场地、资源等条件的限制,无法完全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另一方面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不少企业家认为参与职业教育 “无利可图”,他们对没有工作经验的学生不太感兴趣,生怕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秩序,害怕实习中出现一些工伤事故,所以提供的名额都比较少。本次校企合作存在部分学生因为有其他安排而不参与实习的情况,也有学生因即使参与实习也不一定被单位录取的担忧而不参与实习,这需要企业、学生、学校加强沟通。

(三)金融特色班班级管理有待加强

从调查显示,5%的学生对金融特色班的班级管理较不满意。而在对班级管理的建议中,63.3%的学生表示需加强班级与建行的沟通,61.7%的学生表示需增加班级活动,43.3%的学生表示需制定班级管理制度,30%的学生表示需加强班级内部沟通等等。因金融特色班建班时间短,且学生来自不同专业,彼此均不熟悉,该班设立了班干部和辅导员,对班级的组织管理工作负主要责任。对金融特色班的管理是必然要求,没有管理将如一盘散沙,形成一定的班级制度及联络机制,并且应加强与建行的沟通。

三、金融特色班的对策和建议

对于金融特色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的解决对策。

(一)优化金融特色班的课程设置

增加课时,将原来一学期的课程改成两个学期,将理论与实践分开。第一个学期主要包括专业知识的培养、仪表礼仪的学习和建行内部的培训等等,第二个学期以实践为主,这样既可以延长实践时间,又可以更好地安排实习工作,有利于学生了解建行的工作。实践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必须通过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训练而获得[5],因此延长实践时间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二)分批安排,定期招聘实习生

对于金融特色班的实习名额有限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分批安排,定期招聘实习生的方法来增加实习名额。对于金融特色班的学生,原来采取的是同时分配到各个支行进行实习,现在则是分批进行,如果一个学期分两批,名额可以增加一半,而实习时间也可以超过一个半月。针对企业不愿意提供实习机会的问题,我们可以政策引导,在政府统筹和支持下建立有效的合作模式与机制,优化实践体系,拓展实践实训的广度,达到双赢的目的。

(三)加强金融特色班的班级管理

对于班级管理,首先需要完整的班级管理机制,合理班干部设置职位,保证信息传递通畅,每位学生都能及时了解班级信息。其次是制定班级管理制度,对于任何评比实行公平、公正、公开的选拔。最后是定期举办班级活动,加强学生间的沟通,促进共同发展。学校和企业均应提供相应的资金配套,提高辅导员和班干部的工作热情,保障班级管理的顺利开展。

金融特色班使得学生的专业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并且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合理安排课程,聘请比较权威的任课教师如部门经理、专家等进行授课。同时,金融特色班的授课方式多样化,经常采用团队课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并且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大大提高了进建行的几率。当然,金融特色班只是校企合作的一个典型案例,并且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合理而有效地开办这样的校企合作班,是学校和学生的迫切希望,可以向社会输出更具实践能力的人才。

G71

B

1671-6531(2013)06-0113-02

姚 旺

猜你喜欢
校企特色金融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医的特色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完美的特色党建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P2P金融解读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