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 彰显高校德育合力

2013-02-14 04:08梁丽萍
关键词:社会科学哲学育人

梁丽萍

(太原理工大学 校长办公室,山西 太原 03002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推进思路是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关于德育为先,强调要立德树人,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

德育是高等学校教育的灵魂,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方向。而要提升高校德育的功效,不仅要探索高校德育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更要将德育工作融入高校教育与教学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作为高校学科体系的重要支柱和组成部分,对于充实和提升高校德育工作的内涵与品质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育人功能是哲学社会科学的内在属性

从学科属性来看,哲学社会科学是关于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学说,是关于人的社会活动与社会发展规律的学说。较之于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它具有双重属性和双重社会功能。所谓双重属性,是指哲学社会科学兼有科学性和价值性两种性质,或者说是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哲学社会科学的科学性体现在它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性上,这是任何科学都具有的共同属性。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必须要尊重客观规律,必须要从客观材料出发,从事实出发,按照科学的程序,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深入研究,独立地得出科学的结论,而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从利益需要出发,否则,哲学社会科学就丧失了它应有的科学品格。但另一方面,哲学社会科学又不同于一般的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由于与人的活动直接联系在一起,它不仅要对各种社会现象进行研究,回答和说明为什么会发生这些现象,发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这些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是什么,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对这些现象做出主观的分析与判断。而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立场上,从不同的利益关系出发,为了达到不同的目的,会对社会现象、社会事物做出不同的判断,得出不同的甚至是完全相反的结论。因此,哲学社会科学必然具有而且也应当具有价值性的一面,它必须把“真理”与“价值”、“求真”和“求善”结合起来。

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属性使其在具体的教育与教学过程中体现出以下两个特征。

第一,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指出意识形态是“与物质前提相联系的物质生活过程的必然升华物”[1]73。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各种意识形态理论总是以抽象的理论形式体现特定的阶级地位及利益,是特定阶级从自身的地位和利益出发对特定社会关系的认识所形成的思想理论和观点的体系。意识形态以哲学、宗教、伦理、政治、法律和经济等形式表现出来,而它们恰恰又是哲学社会学科的具体学科构成。或者说,大多数哲学社会科学都承担着意识形态的职能,从不同的侧面、以不同的方式反映特定的经济基础并为它服务。

第二,哲学社会科学由系统的思想理论体系构成,具有突出的学术性。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但又不属于纯意识形态,它是以思想理论体系的形式表现出来。哲学社会科学的每一具体学科,都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理论体系、内在逻辑和内容框架,它们不是借用简单的口号来宣传自己的立场,而是从各自具体学科的视角出发,通过学术研究、理论阐述和逻辑分析来阐释和揭示人与社会发展规律的。哲学社会科学强烈的学术性特征,使其与自然科学一同构成人类社会的学科体系。

哲学社会科学所具有的意识形态属性和学术性品质,使其在教育与教学中彰显出内在的育人功能。这恰如马克思所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1]9。

二、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与高校德育合力的形成路径

哲学社会科学中的绝大部分学科都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这本身就赋予了哲学社会科学德育的功能和职责;而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原则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简而言之,德育作为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过程,若没有相应的思想体系的支撑就失去了根基和内容。因此,不断探索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与高校德育过程的有机结合,对于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实践价值,对于提升高校德育实效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坚持用当代马克思主义统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教学,为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供思想导向和思想基础。哲学社会科学是以理论或知识的形式凝结而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但不仅仅是理论或知识的凝集,而且其中绝大部分学科都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意识形态在某种意义上可以定义为对于特定阶级的阶级地位和历史使命的自觉意识。哲学社会科学探究人类社会活动与社会发展的规律,不同的学者,站在不同的政治立场,从其所处的利益关系出发,对人的社会活动与社会发展的规律有着不同的解释和结论。特别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西方某些敌对势力借助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极力把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推向世界,而社会主义中国始终是其重点。就我国社会的发展进程而言,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社会结构的转型,社会利益关系不断分化和重组,各种价值和思潮空前活跃,杂音噪音时有出现,正在建立和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有许多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探索回答。大学时期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及由此而来的各种社会思潮的交织碰撞、相互冲击,使当代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面临着多重选择和挑战。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需要正确的理论和思想的引导,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总结,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丰富发展和深化。因此,坚持用当代马克思主义统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教学,始终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在哲学社会科学的具体教学中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对于提供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本导向,对于坚实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基础,对于克服和消除各种偏激、错误的价值与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和侵蚀均具有重要意义。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正确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可以教育和引导人民正确地对待历史,认识现实,坚持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鼓励人民为现代化事业而努力奋斗;可以澄清是非,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可以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净化社会空气,提高民族自尊心,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2]152。

第二,不断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研究与教学的学术探讨水平,培养大学生开拓创新的素质。开拓创新就是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它既是一种品格,又是一种胆魄,还是一种才识,是品格、胆魄和才识三者的统一。有识无胆,怯而不前,有胆无识,敢而妄前。胡锦涛同志在2006年1月9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宣布,到2020年要将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而在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品质方面,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与自然科学不同,哲学社会科学以人类社会实践为对象,以总结人类社会实践的经验教训、把握人类社会实践的基本规律为宗旨。哲学社会科学不仅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息息相关,而且还可以为自然科学的实践探索提供理论指导,为新的理论探索提供知识基础、思维方式、方法论指导和价值观念。而哲学社会科学发挥这一功能的前提是要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理论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本质要求,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不竭动力。离开了理论创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就丧失了存在的价值。因此,在高校教学与科研过程中,要不断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研究与教学的学术探讨水平,用严谨的理论和不断发展着的理论充实学生的认识世界,特别要加强对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并将研究成果不断地充实到教学过程之中。马克思说过,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准确地把握并解决这些问题,就会把理论、思想和人类社会大大地向前推进一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要加强对时代提出的问题进行研究,并作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回答,这样的教学过程本身就是对大学生进行德育的最好过程,既提升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更通过持续的学术探讨培育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品质。

第三,不断完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构成和知识构成,推动大学生文明修养与德行的养成。大学是育人的摇篮,而道德修养是一个人成材的首要条件。大学生只有掌握了专业本领而又具备文明修养与德行,才能为推动人类进步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积极的力量。然而在科技飞速发展、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大学生越来越多地重视知识、技能的学习与训练,而忽视文明修养与德行的培育和养成,这种现象无论对青年学生的未来,还是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都是需要高度关注的。从德育本身的规律来看,德育过程既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又是个体品德外化为社会道德行为的过程。而社会个体良好的品行与操守首先需要由知到行的转化,即所谓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也就是说,首先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这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础和前提。目前,大学生在文明行为方面的表现与其年龄和所接受教育的程度存在一定的反差,而究其缘由,一个不能忽视的方面是他们文明知识的匮乏,也可以说,一些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发生偏差,与他们在思想品德方面的无知有一定的相关。人的思想品德,是在后天的生活实践中,通过能动地接受他人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在掌握一定的思想品德方面的知识和分辨是非的标准基础上才逐步形成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教学,需进一步完善学科体系和具体的知识构成,通过完善的学科体系和知识体系,真正以知识和真理的力量去说服学生、武装学生。任何社会规范内化的前提是:对于社会规范形成的基础性知识的学习和了解,这就是所谓的“知识使人文明”。虽然真懂真信,未必就完全能够身体力行、知行合一;但不懂怎能真信,又如何能够践履。曾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校长和美国联邦教育署长的欧内斯特·L·博耶提出“内涵丰富的主修专业”的设想。他认为,“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主修专业将要回答三个基本问题:本学科所要考察的历史和传统是什么?本学科所包含的社会和经济意义是什么?本学科所面临的伦理和道德问题是什么?……所有的学生都应该学会从历史、社会和伦理的角度看待他们的专业”[3]64。这对我们深入探索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与课程育人功能实现的途径是有所启迪的。哲学社会科学涵盖着丰富的学科,不同的学科提供了不同的知识论,而完整的学科体系和各学科完整的知识体系,为学生提供了完整而系统的道德知识和文明概念,这将从观念形态的层面为大学生文明修养与德行的养成提供坚实的基础。

第四,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教师队伍建设,为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与德育工作合力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要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不仅要在指导思想、学术探讨水平,以及学科构成和知识构成等方面明晰立场、不断提升,而且还要在哲学社会科学师资队伍建设上建构相应的工作机制,也就是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教师政治与理论的优势,鼓励他们兼职从事辅导员或班主任等一线的学生工作,努力形成哲学社会科学教师从事德育工作的机制。较之于专门的道德教育过程,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表现在以真理的力量征服学生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离开真理的力量,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的发挥就失去了可依托的载体。由此,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对专业知识的深刻把握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显现出来的价值取向。因此,建立哲学社会科学教师从事德育工作机制的过程中,要加大教师在岗培训和师德教育,正如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所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教育力量只有从活的人格源泉中产生出来,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4]67。正所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才能砥砺后生晚学。哲学社会科学教师要清醒地认识自己肩负的特殊使命,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负起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的引导责任,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曾提出著名的“教育性教学”观点。他认为,人的观念、情感、善的意志是不可分割的。作为知识传递过程的教学和作为善的意志形成的道德教育是统一的,“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的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则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5]177。因此,不断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并与高校德育形成合力,应该成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和德育工作者共同的使命和责任。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 欧内斯特·博耶.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4] 彼得洛夫.论人民教师的威信[M].北京:作家书屋,1951.

[5] 曹 孚.外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猜你喜欢
社会科学哲学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云南社会科学》征稿征订启事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菱的哲学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他们用“五招”育人
社会科学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