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调度指挥安全保障的探讨

2013-02-15 01:45王瑞斌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13年12期
关键词:调度员行车高速铁路

王瑞斌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研究生部,北京 100081)

随着高速铁路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快速发展,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关注焦点,各国一直都在不断完善安全措施以避免事故的发生。自 20世纪60年代起,许多国家对高速铁路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在不断提高列车运行速度的同时建立符合国情的安全保障体系,以多重技术保障高速铁路安全。

1 国外高速铁路行车安全现状及对策

无论是日本新干线、法国 TGV 还是德国 ICE,自投入运营以来,尽管有完善的技术设备和人员保障,但由于设备故障或恶劣的自然环境造成的事故仍然屡见不鲜。各国结合自身国情和常见故障类型制订了应急预案,并积极研究新技术保障行车安全,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以科技保安全。现代高科技的应用、技术设备的安全强化功能等为高速列车的安全运行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保证。目前,新型牵引方式、高稳定性能的线路结构、轻型高速车辆、自动化调度指挥系统、先进的通信信号设备等现代技术已经大量投入应用。

(2)实现人机系统的协调统一。虽然技术设备已经达到先进水平,但是任何系统的性能和操作程序都需要人来了解和掌握,设备的正常运转离不开人的正确操作与监督。特别是在列车高速运行过程中,各种情况瞬息万变,人员的及时干预与处理必不可少。因此,加强主要行车人员的培训及科学制定岗位职责规范等至关重要。

(3)结合运营实际重点防护。各国因其铁路所处自然环境、地形特征和运营条件等的不同,高速列车行车安全保障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发达国家铁路根据各自特点,在高速铁路修建和运营时有重点地采取各种安全保护措施。如日本地震频发,新干线上均装备了紧急地震监测报警系统;德国铁路公司在全国范围内设有 7个险情控制中心,负责接收险情报告,通知消防等救援人员。

(4)加强安全监督。高速列车的安全运行需要严格卡控任何危及行车安全或可能造成事故的因素,必要的监督与控制在列车运行途中必不可少。为此,各国高速铁路在设备、人员操作、外界影响等方面都实施了行之有效的监控。

2 我国高速铁路调度指挥安全现状分析

我国铁路作为大众化的交通工具,其运输安全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随着高速铁路的发展,列车速度和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加强安全风险意识、提高安全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安全风险,是当前铁路运输安全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1)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铁路安全形势提出新的要求。2011年以来我国进入“十二五”规划发展阶段,国民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度增长,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借鉴国外在工业化阶段安全生产状况,在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安全生产事故率和事故数量 2 项指标均居于整个工业化进程的最高位。因此,基于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对铁路运输结构和运输安全产生的重要影响,我国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既要解决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又要面对大量出现的新问题,内外部环境形势不容乐观。

(2)列车速度的不断提高对调度指挥提出更高的要求。高速铁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出行方式,列车速度的提高缩短了时空距离。对于某些安全隐患,虽然在既有铁路突发事件中不会造成巨大危害,但是在高速铁路中却极有可能导致灾难性事故。因此,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不断提高,铁路运输安全的风险点也相应发生变化,对高速铁路行车调度指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对运输指挥安全保障提出新的挑战。我国高速铁路具有世界先进的运营调度系统、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和移动设备。在高速铁路大规模建设中,还广泛应用了先进的工务工程、牵引供电等技术。高速铁路作为高新技术的集成,铁路部门只有对这些先进技术装备进行合理的运用和维修,确保设备运用质量,才能大幅度提高铁路运输效率和经济效益。可见,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给运输调度指挥安全保障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4)速度、密度、质量并举的运输模式增加行车调度指挥难度。我国国土辽阔,目前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客货运输需求对铁路运输提出新的要求:一是全面提高旅客列车速度,以满足旅客运输尤其是春运、暑运、节假日运输需求;二是加大铁路运输密度,以满足客货运输需求;三是加强货运重载运输,如煤炭、钢铁、粮食等货物运输,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求。在这种运输环境下的安全管理尤其是调度指挥面临许多难题,如坚持速度、密度、质量并举,运输强度将越来越大,主要干线大部分区段运输能力达到饱和或超饱和状态,运输安全与运输效率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大大增加行车调度指挥难度。

(5)铁路调度指挥模式的转变对调度指挥人员提出新的要求。高速铁路调度指挥系统与既有铁路调度指挥系统不同,高速铁路调度指挥系统均采用调度集中方式,调度员由原来单一的调度指挥者转变为集指挥者与执行者于一身,同时还兼任原车站值班员的工作。因此,除了高性能、高质量的基础设施与移动设备的支持,高速铁路还需要一个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化铁路调度指挥体系,并配备技术、经验都过硬的调度员队伍,从而实现对运输过程的高效组织和对运力资源的合理运用,能够及时处理各类突发事件,确保高速铁路及整个铁路网络的运输安全和正常秩序。

3 加强高速铁路调度指挥安全保障的建议

3.1 加强高速铁路高素质调度队伍的建设

在列车实际运行过程中,各种情况瞬息万变,需要调度员凭借敏锐的判断力果断采取措施。因此,铁路部门应加强高速铁路调度队伍的建设以实现人机系统的协调统一,确保行车安全。

(1)在调度人员选拔上采取素质准入制度。从年龄、文化程度、业务水平、日常表现、工作经历等方面对高速铁路调度员的从业基本条件进行筛选。

(2)以“高标准”强化调度队伍管理。把安全意识作为调度安全文化进行建设,以此为载体,培养调度人员“安全第一”价值观,逐渐形成约束激励体制,提高其责任感和事业心,使调度人员养成遵章守纪、严格执行标准化作业的良好习惯,时刻把安全放在首位。

(3)形成调度人员的培养机制。一支高素质的高速铁路调度队伍不是短期就能形成的,需要一套有效的培养方式,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实践经验,都需要系统的学习,并且由于调度员在不同的成长阶段需要获取的专业知识不同,因而应系统、持续地进行该培养机制。

(4)建立、健全调度员科技信息库。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为了便于在工作中学习和运用,应针对每个人的学习和接受能力,建立、健全调度员科技信息库,以方便调度员随时查阅学习和及时更新知识。

(5)形成制度化的人文关怀。由于高速铁路调度员的工作特殊性,其工作过程需要精神高度集中,工作压力大,紧张和疲劳成为了高速铁路安全的“隐形杀手”。因此,科学合理地安排调度员的工作时间是调度安全的一个重要保障。

3.2 完善高速铁路调度指挥规章制度

不断总结完善高速铁路相关的规章、制度,及时清理、汇总各项规章,废除过期及不适用的规章,消除规章不统一、相互矛盾、杂乱等现象,建立一套完整规范、科学实用的规章制度。

3.3 制定“流程化、标准化”的责任制度

(1)实行调度工作流程化。通过对调度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进行科学分析和详细设计,明确各步骤工作内容及下一步工作流程,从“流程上”确保工作质量。

(2)实行调度工作标准化。如果没有流程化、标准化的制度,很难实现统一要求,出现工作职责模棱两可甚至导致安全生产出现“真空”。调度人员对工作理解、掌握的透彻程度决定着流程设计标准化的质量。只有在流程设计科学合理的基础上做到标准化,才能明确岗位职责,做到必要的互控、联控,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工作量。

3.4 不断完善各项应急预案

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具有速度快、密度大的特点,同时受设备自身及外部天气等因素影响较大。因此,非正常行车时对调度人员的操作依赖性较大,任何调度指挥的瑕疵都可能对运输安全造成威胁。非正常行车组织预案的制订是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手段,实行非正常行车专人盯控制度,加强关键岗位力量,定期进行各种非正常行车和突发事件处置演练,不断提高和丰富调度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做到科学、安全、可行,使调度员有据可依。

3.5 优化设备控制

设备是保障高速铁路运输安全的可靠手段,在正常状态下,高速铁路运行以依靠设备自动控制为主,应尽量避免调度人员通过人工操纵设备实施控制,从而减少人工干预过程中的人为不确定因素。因此,为了及时发现设备状态异常,调度员应该充分发挥盯控作用,以便迅速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坚决杜绝主观臆测,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开展工作,确保行车安全。

4 结束语

铁路运输安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调度安全是运输安全的关键,通过不断强化调度指挥的安全意识,完善和提高调度指挥水平,是提高铁路运输质量与安全的根本途径。高速铁路调度指挥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按照“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采用科学严格的管理制度,以高科技力量和高度的责任心保安全,提高调度安全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调度员行车高速铁路
《高速铁路技术》征稿启事
《高速铁路技术》征稿启事
预制胶拼架桥法在高速铁路工程中的实践
城市轨道交通调度员安全作业行为可靠度研究
轨道交通调度员培训管理与能力提升探讨
高速铁路列车调度员作业能力适应性测评体系研究
德调度员玩手机造成火车相撞
夜间行车技巧
基于TD-LTE的高速铁路WiFi通信系统
吉普自由光行车制动易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