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常山县实现“四个翻番”的测算与思考

2013-02-15 08:05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3年8期
关键词:常山县增长速度纯收入

郑 燕

(常山县统计局,浙江 衢州 324200)

按照十八大提出的“两个翻番”和浙江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提出的“四个翻番”的要求,本文就常山县地区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等四个指标的现状、今后若干年发展的测算及实现“四个翻番”目标面临的困难作一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常山县“四个翻番”指标的现状与测算

按照统计定义与标准,“翻番”是剔除价格上涨因素后的翻番,是货真价实的增长。十年翻番就是2020年比2010年增长一倍,即年均增长速度为7.177%。以下对“四个翻番”的一些指标进行预测。

1.地区生产总值(GDP)。2011年常山县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长速度为10.8%,2012年增长8.7%,十年中的前两年全县GDP累计增长速度为20.4%,即年均增长9.7%,要在2020年实现翻番,就意味着之后八年GDP需累计增长66.1%,即年均增长速度要达到6.5%,预计该目标应该可以实现。2000-2010年常山县GDP年均增长13.6%,明显高于6.5%的预期增长目标。如果之后八年年均增长速度能达到7.5%,则可提前一年完成;年均增长速度达到8.8%则能提前两年完成;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0.7%则能提前三年完成。

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GDP)。这是浙江省在国家“两个翻番”目标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新翻番目标,与GDP翻番目标相一致,人均GDP十年翻番,相当于要按照年均增长7.2%的速度发展。2011年常山县人均GDP增长速度为10.0%,2012年增长8.0%,十年中的前两年人均GDP年均增长9.0%,要在2020年实现翻番,就意味着之后八年人均GDP年均增长速度要达到6.7%,预计该目标也可以完成。据测算2000-2010年常山县人均GDP年均增长13.4%,明显高于6.7%的预期增长目标。如果之后八年人均GDP年均增长速度能达到7.7%,则可提前一年完成;年均增长速度达到9.1%则能提前两年完成;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1.0%则能提前三年完成。

3.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番。2000-2010年十年间,衢州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体上升16.5%(CPI指数年均为101.5),因此我们预先假设2011-2020年十年期间居民消费价格年平均上涨幅度为3%(即CPI指数为103),考虑价格因素,常山县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年均需要10.4%的增长速度(相当于增长1.69倍)才能实现翻番目标。这就意味着全县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要从2010年的16780元提高到45132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要从8018元提高到21565元,才能实现翻番。

(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0年,常山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780元,2011年增长10.8%,2012年增长12.3%,前两年年均增长11.5%,要在2020年实现翻番,之后八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年均增长速度要达到10.1%,预计这个目标应该可以完成。如果之后八年年均增长速度能达到11.6%,则可提前一年完成;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3.7%则能提前两年完成。

(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10年,常山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8018元,2011年增长16.1%,2012年增长11.3%,前两年年均增长为13.7%,要在2020年实现翻番,之后八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年均增长速度要达到9.6%,预计这个目标可以完成(2000-2010年常山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4%)。如果之后八年年均增长速度能达到11.0%,则可提前一年完成,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3.0%则能提前两年完成。

浙江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提出“四个翻番”目标的同时要求“基数小的地方应该争取多翻一点、翻快一点”。根据该目标和要求,常山县力争提前两到三年实现“四个翻番”。据测算,如果提前两年即2018年实现翻番,则2018年GDP为200亿元,人均GDP为 602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30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20300元。如果提前三年即2017年实现翻番,则2017年GDP为195亿元,人均GDP为582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13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20000元。

二、实现目标的困难与问题

虽然根据预测,常山县“四个翻番”的目标预计均可实现,但也存在不少困难与问题:

1.经济增长逐步放缓。一个经济体不可能长期而持续地高增长,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保持高位增长,1999-2008年GDP年均增速达10.1%,但许多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在今后十年的GDP增长潜力很可能只有7%,甚至更低。从常山县经济运行来看,在宏观经济环境总体偏冷、有效需求持续不足的背景下,存在工业产能发挥不足、部分企业经营困难、消费拉动乏力和节能减排压力加大等问题,经济稳定回升的压力犹存。

2.城乡发展和居民收入明显落后。从2011年浙江省61个县(市、区)的统筹城乡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得分来看,常山县得分67.00分,与其他地区差距甚远,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6.67分,比衢州市平均水平低1.49分,在全省排名第55位。从城乡收入来看,也明显落后其他兄弟县(市、区)。2012年常山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0361元,在衢州市各县(市、区)中位列第4,同比增长11.3%,增速排名第4;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20885元,位列第5,增长12.3%,增速与江山并列第4。

3.居民收入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一是由于行政保护设置壁垒、限制市场准入、维护垄断地位所产生的不合理的高收入,部分垄断行业职工收入偏高;二是以农民工为代表的“弱势”劳动者不均等的低收入。2011年常山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倍数为2.00,2012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倍数扩大至2.02,低于城乡统筹发展指标体系的目标值。调查显示,2012年全年按相对收入等距五组分组中,20%的最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0282元,20%的最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9950元,高收入组与低收入组的收入之比为4.05∶1,差距明显。

三、实现常山县“四个翻番”目标的思考

1.量质并举,加快发展。确保实现“四个翻番”,首先是确保经济持续平稳发展。常山县近年来经济较快发展的最重要一条,就是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紧抓不放松,把“工业立县、绿色发展”作为第一战略始终坚持不动摇,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要事狠抓落实不松懈。到2020年,要顺利实现“四个翻番”,必须充分发挥区位、产业、生态、文化“四大优势”,坚持紧中求活、难中图兴、好中求快。要始终不渝抓工业、抓项目、抓招商,以有效投资、招商引资、平台开发和项目推进为重点,壮大经济总量,通过国内生产总值的倍增实现居民收入的倍增。同时大力发展现代产业。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休闲旅游业,增加就业岗位,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大力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服务行业,提高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发展绿色高效农业,积极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培育农业企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建立健全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2.城乡统筹,提质提速。“十一五”以来常山县城市化率虽呈逐年上升态势,但是仍处于较低水平,均在40%以下。2012年常山县城市化率为41.05%,分别低于衢州市、浙江省、全国平均水平5.55、22.15和11.52个百分点。为实现“四个翻番”的目标,今后八年,建议进一步加快城市化进程,为公平分配和减少城乡差距打下牢固的物质基础。一要增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优化城镇环境,进一步规范引导农村土地流转,为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创造条件。二要制定农民进城安居的优惠政策,保障进城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逐步解决好社会保障接轨问题等办法,建立合理的农民进城留城转移机制,为有条件有意愿进城定居的农民提供便利。三要实施积极的大学生就业和人才引进政策,同步推进城镇人口数量增长和结构优化。

3.改善民生,突出重点。一是要逐步完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社会保障体系,采取有力措施消除各项社会保障措施之间存在的不衔接和梗阻现象,有效解决保障资金不到位、保障对象有遗漏等问题,切实保障困难居民的基本生活。二是要合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对低收入群体的转移支付力度,确保低保资金落实到位。逐步提高低收入住户补助标准,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切实解决低收入群体的困难。三是要进一步完善就业和再就业政策,千方百计地扩大低收入群体的就业。针对低收入群体的特点,把增加社区就业岗位,如家庭服务、社区保安、生活护理和修理维护等工作作为低收入群体新的就业渠道。同时加强对低收入者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实施再就业援助行动等,尽可能地为低收入群体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四是要注重企业利润所得与职工劳动报酬所得的平衡,建议政府出台企业扶持政策与该企业聘用低收入群体及其报酬水平相挂钩的机制,增加其就业机会。

猜你喜欢
常山县增长速度纯收入
学生作品展
◆2018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超14600元
常山县图书馆推动有声阅读的实践与思考
国家财政收支总额及增长速度(包括国内外债务部分)
国家财政收支总额及增长速度(不包括国内外债务部分)
衢州市常山县天马一小
常山县天马一小
农民增收实现“十连快”城乡居民收入比连续4年下降
四川农民收入增速 连续四年高于城镇
经济增长速度与产业结构关系研究——对中国不同区域经济增长速度趋势性变化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