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绘本制作展区宣传设计构思

2013-02-15 21:33广州图书馆广东广州510055
图书馆建设 2013年5期
关键词:参观者展区手工

王 蓉(广州图书馆 广东 广州 510055)

1 广州图书馆参展概况

在2012年中国图书馆年会展览会期间,广州图书馆的未成年人服务项目作为优秀案例,受邀在展会的“阅读与成长@我的图书馆”全国未成年人服务展区内开设体验区。通过3天的展览,广州图书馆以体验区为平台,向公众展示了以“悦读、创意、互动”为主题的“广州图书馆绘本阅读推广成果展”和“电子书工坊”。展区设计以“绘本阅读与制作手工绘本书”为主题,通过 “阅读绘本”、“观摩手工绘本作品”、“动手做绘本”和“将手工绘本制作成电子书” 4个环节,让参观者体验由“悦读”到“创作”的过程,同时,体验区墙壁上的大屏幕向参观者演示精美的“手工绘本书”是如何被制作成一本本鲜活的“绘本电子书”。体验区又划分为3个子区间:“绘本图书阅读区”、“手工绘本作品展示区”和“现场体验区”。参观者在“现场体验区”由工作人员指导制作手工绘本书。整个活动集阅读、欣赏、体验为一体,展现了我国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的最新成果,使体验区人流如潮,参观者流连忘返,赞不绝口。广州电视媒体专程赶到展区进行采访,还有许多兄弟单位当场发出了合作交流的邀请。

2 展区目标设计定位

广州图书馆展区宣传策略着眼于儿童终身发展的体验,强调让儿童从实践中学,旨在鼓励儿童在绘本故事主题活动中动手操作,在制作绘本的过程中激发孩子对周围环境的好奇心和对学习的兴趣,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帮助孩子建立学习能力和创作能力之间的联系,同时促进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交往能力、手眼协调能力、观察能力、感知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综合发展,让孩子“学会动手,学会动脑”。 广州图书馆绘本制作推广活动的先进性体现在:先进的绘本教育资源平台、系统的推广方案及完善的绘本推广支持体系。此次活动的目的是为儿童群体构建“主动”、“寓教于乐”和具有创造性的学习环境。绘本制作推广活动形式多样,如在公共图书馆开设绘本学习课程、在学校建立兴趣班或绘本手工工作坊,也对儿童教育群体(如老师和家长)专门开设专题培训讲座。

如何在本次展会中体现出绘本制作活动的内涵和特色,设计前的定位分析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其决定着此次绘本推广活动在整个展会影响力的大小,也将关系到广州图书馆绘本制作活动品牌形象能否成功建立。因此,在范并思教授的指导下,经过几番讨论与修改,广州图书馆确定了此次展区目标设计应从3个方面来定位:“激发求知欲”、“传授技能”和“放飞想象力、创新能力”。

2.1 激发求知欲

好奇心是认识事物的原动力、内驱力。有了好奇心,参观者才会对事物和现象感兴趣,从而产生探究的热情、求知的欲望和创造的精神。广州图书馆的未成年人服务项目体验区通过绘本DIY的现场视频,利用参观者的好奇心与探究欲,吸引和鼓励现场参观者去学习和体验创作手工绘本书。

在“手工绘本作品展示区”中,每个参观者的好奇心和探究欲都会被激发:书可以自己做吗?书是怎样制作的?我能做一本书吗?由于绘本制作是以操作为主的认知活动,其动作的目的、过程和结果都会使儿童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它能像娱乐活动一样吸引儿童的注意力,由此来充分调动和激发儿童学习、探究的兴趣和欲望,使儿童成为主动的参观者,让儿童在充满欢乐的学习氛围中健康成长。儿童在制作手工绘本书的过程中,需自行完成设计、制作等重要环节。在这几个环节中,从组织文字、图画到制作封面、封底、内页都需要构思、设计、编排,并运用绘画技巧才能完成。一张纸、一个纸袋、一把剪刀、一支胶水、一支笔,简单的工具和材料,可以制作出精美的手工绘本书,并且更重要的是低碳又环保。手工绘本书的制作能让儿童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培养其听、说 、读 、写、画等多元智能。从“做一本书”去“认识书、爱上书”,这恰恰是培养儿童阅读兴趣的最好方法之一。

2.2 传授技能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话提示我们,在广州图书馆的未成年人服务项目体验区教给参观者学习制作手工绘本的方法远远比发放一份绘本的宣传资料更为有效。通过大屏幕播放绘本推广活动视频,展示绘本作品的奇趣与无限创意,演示方形书的制作过程,借助着这种感知认识,能够让参观者在下一步的绘本制作体验活动中一气呵成。在组织形式上,绘本制作体验活动可以是集体创作,也可以是分组选择或个别自由创作。这种活动的本质特征之一是制作过程伴随着参与性体验。参与性体验的基本内涵恰恰是优质学习的基本要求,从这一意义说,成功的绘本制作学习活动就是使参观者在体验活动中获得快乐、自由、成就感等愉悦体验。不仅如此,在未成年人服务项目体验区的馆员运用简单的工具和材料制作出各式手工书的演示指导,参观者在短短1小时内就能学会心形书、四页书、魔法书和蒙古包书等手工书的制作方法。这种视频教学和现场体验结合的方法,非常有效地帮助了参观者在“学中乐,乐中学”的环境下掌握制作手工绘本书的方法。通过体验鼓励参观者多动手操作、多探索,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有的体验者发现用方形书可以裁剪成心形书,遂向工作人员索要纸张尝试制作,工作人员对体验者的任何奇思妙想都给予支持,鼓励他们大胆尝试。

2.3 放飞想象力、创新能力

想象力是创新能力的信使。而在中国,孩子们的思想从小就已经被禁锢:鱼儿只能在水中游,鸟儿只能在天上飞,汽车只能在路上跑,1+1永远只会等于2。这样的禁锢教育最终导致了孩子们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逐渐衰退。这就使得我国民众整体缺乏想象力与创新思维,只会在自己或别人所设圈套中行走,而永远走不出这个圈子。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它概括了世界上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1]这段话精辟地概括了想象力的作用。亚里斯多德也说过:“想象是发现、发明等一切活动的源泉。”[2]每个参观者的想象力都可以是尚未开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如何挖掘这些宝藏,发挥参观者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呢?此次的绘本制作活动是从以下3个方面来实现的。

2.3.1 创设情境,放飞想象力的翅膀。

每个绘本故事的讲述都是情景交融的。工作人员在绘本故事讲述环节中,通过创设情境将参观者引入到特定的情景中。例如,在讲述《云娃娃》时,工作人员先出示许多奇形怪状的云朵图片,这样既让参观者直观地看到千变万化的云朵,又激发了他们了解和探索云朵奥妙的兴趣。当参观者陶醉在一幅幅美丽的云朵图片中时,工作人员启发道:“看到这些云朵图片,你想到了什么?”这时参观者放飞了想象的翅膀,争先恐后地说:“我想到了乌龟!”“我想到了天鹅!”“我想到了大象!”

2.3.2 保护好奇心,鼓励大胆尝试。

参观者,尤其是未成年人群体,对绘本制作总是充满着无穷无尽的幻想和各式各样、稀奇古怪的问题与想法。工作人员应适时鼓励和引导他们大胆创作个性化的绘本,并且对其进行一些拓展想象力的训练。例如,用一张纸制作四页书、八页书甚至十六页书。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这些未成年的参观者正处在学知识、长见识的黄金阶段,遇到不懂的事总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工作人员应保护好他们的好奇心,让他们敢于开口、敢于创新。在参观者自由创作绘本的过程中,工作人员提倡:没做好的手工绘本可以重做,不完整的手工绘本可以下次再补充,没想好的故事情节可以想好再绘画,不同的绘本制作思路可以讨论,遇到制作方面的困难可以发问。因此,在绘本制作过程中,工作人员的角色实际是智多星、向导、顾问和伙伴,把爱心、微笑、激励和信任带入展区,在足够宽松的环境中,让参观者的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

2.3.3 欢迎质疑,启发变通。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3]疑是一切创新的基础,创新意识源自质疑,也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提问是从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触角,是创新意识的具体表现。因此,在绘本制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善于启发、诱导参观者多思考、多质疑,以疑起思,提高思维的变通性。例如,在展示方形书制作过程的同时,工作人员可以发问:方形书还可以被裁剪成什么书?心形书的形状还和我们生活中的哪些实物相似?可否被裁剪成其他形状的书,如项链书?是否可以按照喜欢的实物制作出其他形状的书,如苹果书、圣诞树书?或者还有哪些更好的创意?同一个绘本故事用屏风书表现出来好,还是立体书表现出来好? 鼓励参观者大胆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不满足于得出一个结果,引导他们多方面、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求得多种制作方案,帮助他们在求异中创新,使创造思维的火花自然迸发出来。

3 展区材料设计

展区体验活动所提供的材料应围绕活动目标体现出活动的探索价值。只有这样,参观者才能从体验活动中得到启发。为了确保活动达到最佳效果,展区材料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

3.1 多样化

操作材料的多样化能确保参观者的探索过程更加丰富多样。例如,制作立体书这一活动,首先要考虑让书立体起来需要外力的帮助,什么材料可以帮助书立起来?有哪些方法?再根据方法的种类提供帮助书立起来的辅助材料,如硬卡纸、夹子、橡皮圈、胶布、盒子、绳子等。

3.2 层次性

展区可以提供不同尺寸和不同颜色的卡纸、白纸和画报纸等的操作材料,供参观者自主选择,有利于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可以提供未成型的材料(如废旧布料、自然物品),这些材料可以一物多用、随意替代,具有灵活性、多功能性、经久耐用性。在体验活动区放置一个百宝箱存放这些材料,既可以让参观者在操作中进行比较和选择,又可以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与创造性地使用材料的能力。其实,材料蕴藏着隐性指导,很多创意都蕴含在材料之中,通过对不同材料的使用,可以制作出千变万化的手工绘本书。

3.3 材料的数量

操作材料的提供数量应以满足参观者的创作需要为主。材料种类太少,则缺乏挑战性,探索过程不够丰富;材料种类太多,会分散体验者的注意力,使创作出现盲目性,不易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种材料过多,限制了探索过程的丰富性,体验者会跟风使用同种材料制作,所探索的方法会受到限制。例如,在心形书的制作过程中,如果提供的方形纸太多,参观者只会用一种方法做心形书,而较少去探索画、写、折、剪等其他方法。因此,应根据探索方法的种类提供材料种类,同种方法提供的材料数量应有所控制,并非越多越好。

4 展区互动活动

广州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项目体验区运用了上海点击书的“点点博创”系统。通过该系统,每个人都可以将自己的绘本作品发布到电子书藏书平台上,通过“点点SHOW”滚动播放展示,优秀作品将被图书馆永久保存。参观者通过触摸“翻阅”绘本作品,可以观看到手工绘本作品制作的全过程。参观者在享受高科技成果的同时,势必会对绘本制作产生兴趣。“点点博创”系统给参观者以耳目一新的视觉效果。让展示内容更直观、更容易理解,给参观者带来印象更为深刻的视觉盛宴。

5 结 语

近年来,广州图书馆大力推动绘本阅读与制作,积极探索公共图书馆行之有效的推广策略。4年多来,广州图书馆在幼儿园、中小学、社区、残联、医院、乡镇举办推广活动575场次,组织广州市首届“青少年绘本制作大赛”与“广东省幸福成长图书绘本制作大赛”,收到上万件参赛作品,实现原创绘本的数字化,产生了广泛和深远的社会影响。其绘本制作、推广模式新颖,吸引了众多媒体争相报道,中央电视台、南方都市报、南方电视台、广东电视台、广州电视台、新华网、网易、新浪网等新闻和网络媒体对项目活动进行了56次报道及转载。2010年广州图书馆获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青少年阅读活动案例征集暨阅读推广点子大赛”最佳策划奖、优秀阅读案例奖。此次广州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项目体验区的设计再一次得到了专家的肯定和组委会的好评。

此次活动宣传了广州图书馆领先的绘本制作理念,吸引了国内同行关注绘本制作,也加深了与国内公共图书馆同行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如有些同行在展会后立即对广州图书馆工作人员发出邀请,希望他们能够去当地分享交流绘本制作经验;同年12月份,陕西省金台区图书馆专门派4位年轻馆员到广州图书馆学习绘本制作推广的方法和策略。

[1]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EB/OL].[2013-03-30].http://www.sinoss.net/2010/1123/28403.html.

[2]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EB/OL]. [2013-03-30].http://res.hersp.com/content/659543.

[3]学起于思,思源于疑[EB/OL].[2013-03-30].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895464.html.

猜你喜欢
参观者展区手工
原辅材料展区:功能提升,绿色环保
卫生用品展区:产品多样化、细分化,创新趋向于提升使用感受
生活用纸展区:用心呵护,打造精致之美
最美的蝌蚪
振东展区中博会亮出山西新名片
交互式展示空间设计
脑洞大开
做手工
超萌的羊毛毡手工
关上手机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