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意义及重点攻略

2013-02-18 08:31李火秀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赣州文化产业文化

李火秀

(江西理工大学外语外贸学院,江西 赣州341000)

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是当代经济、科技、文化融合发展在产业层面的突出表现。它以独特形态与方式与其他产业发生密切联系,极大影响一个城市、地区与国家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某种程度上说,“以文化产业为核心的创意产业的发展规模,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城市综合竞争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1]。当今发展创意产业的先驱国家如英国、美国、韩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等都将其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加以实施。在这一产业发展新趋势下,我国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积极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也明确要求,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必须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加快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更是将“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性凸显出来,指出务必“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一系列规划和政策的实施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并在大中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广东、杭州等地取得了显著成效。赣州现正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发展时期,研究和促进赣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对加快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核心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

一、“文化创意产业”概念及作为新型战略产业的意义

关于“文化创意产业”至今仍没有权威、精确的概念界定,“各国和地区有不同的称谓。英国、澳大利亚使用的是‘创意产业’,美国使用的是‘版权产业’,韩国、欧盟使用的是‘文化产业’,日本使用的是‘内容产业’;而这种新型产业在我国的不同地区也拥有不同的称谓,上海、重庆、香港叫‘创意产业’,北京叫‘文化创意产业’,2005年以后,香港也开始使用‘文化创意产业’概念,其他地区则叫‘文化产业。”[2]虽然命名不一,但从发展基础与涵盖的产业门类来看,“文化产业”、“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之间却具有内在的亲缘与核心内涵的同构。一般而言,文化创意产业既是在已有文化产业基础上延伸而来的概念,同时又是一种新业态的归纳与深入,指的是“在全球化的条件下,以消费时代人们的精神、文化、娱乐需求为基础的,以高科技的技术手段为支撑的,以网络等新的传播方式为主导的一种新的产业发展模式。它以文化和经济全面结合为自身的特征,是一种跨国、跨地域、跨行业、跨部门、跨领域重组或者创建的新型产业集群。它是以创意创新为核心,以知识产权为根本,贯穿生产、流通、消费等产业发展全过程的新型的产业集群,向大众提供满足其文化、娱乐、精神、心理方面的需求的新兴产业形态。”[3]在当前发展态势中,文化创意产业已是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部类,成为多数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支柱产业,在全球化的竞争过程中,甚至成为关乎企业、地区乃至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因素。有鉴于此,中国已经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新型经济增长点的重要产业之一,自2003年起,中国文化创意产业一直呈现高速发展的趋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已形成五大文化创意集群,“首都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珠三角文化产业集群、川陕文化创意产业集群、长三角文化产业集群、中部文化创意集群”[4]。近年来,其增加值的增长速度“每年都在17%以上,高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2009年我国新闻出版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20%;2011年我国电影总票房收入达到131.15亿元。2010年仅北京市1~11月的文化创意产业收入就达到了5600亿元,占北京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12.5%以上,成为推动北京发展的名副其实的龙头产业”[5]。

事实上,“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力,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高附加值和高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具有低碳环保、生态发展的基本特征,还具有创造大量就业岗位的优势。当前,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要从低端制造业走向高端制造业,从以制造业为主逐步走向高端服务业,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型,就必须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以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进而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和重组。与世界各国创意经济发展的数据相比,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属于高增长、高利润的新兴产业,是升值空间巨大的‘潜力股’”[5]。可见,文化创意产业以其宽广的覆盖领域和快速增长方式,成为拉动经济发展和提升城市形象一大法宝。近年来,赣州市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产业,已逐步形成以现代传媒、印刷复制、娱乐演艺、音像影视、文化旅游和艺术培训为主体的文化产业,并在“不断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扶持力度,将其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努力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水平,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据统计,2010年,全市文化产业主营收入约95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约29亿元,同比增长19%,增速高于GDP与部分新兴产业,其背后离不开文化创意产业的贡献”[6]。据赣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介绍,“十一五”时期赣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仅次于金融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在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作用巨大。

二、赣州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及优势

在区域经济竞相发展,梯度发展边界越来越模糊的情势下,对自身产业基础与特色进行理性认识与准确定位,是极为重要的。因此,赣州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其首要任务即是全面分析现有资源优势。总体而言,以下四个方面比较突出:

1.地理区位独特。赣州市位于赣江上游,江西南部,俗称赣南。现辖1区2市15个县和一个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江西最大的行政区,江西的第二大城市,处在长三角、珠三角中国最活跃的两大经济板块沟通的主要通道上,具有南北承接、东进西出的交通枢纽地位。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与区位优势对于借鉴发达城市和地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经验,推动与周边地区经贸合作具有重大作用。

2.文化底蕴深厚。赣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从历史渊源来看,赣南,古称“虔州”,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有“客家摇篮”之称誉,经过历史变迁,形成了客家山歌、客家风水文化、客家建筑文化、客家采茶戏、客家民俗等客家文化。红色文化是赣州的核心文化,这里有红色故都瑞金、模范将军县兴国、万里长征第一渡于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都曾在赣南从事过伟大革命实践活动。值得称道的还有以宋文化遗产为主导的历史名胜与人文景观,赣州繁荣于两宋时期,至今仍保存数量众多,有较高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的宋代文物和文化遗址。同时,赣州还是理学文化的发源地以及理学思想的聚合地、集散地,另还有生态文化、脐橙文化、矿藏资源等文化形态。多元文化沟通与融合,构筑了赣州绚丽多姿的文化特色,不仅显出大气开放的文化魅力,还彰显现代之城的地域文化特色和高端的文化品位,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供强大的源动力。

3.政策扶持增强。赣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并提供政策扶持。在江西省率先编制出台了《赣州市“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赣州市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方案》、《赣州市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此外,还积极贯彻落实国家 《关于对影院安装2K和1.3K数字放映设备执行有关补贴政策的通知》、《赣州市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经过多年的共同努力,赣州目前已成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城市,其文化企业可享受国家支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一系列优惠政策。

4.产业基础渐显规模。赣州现已开始铺展出基本的发展格局,在有些领域甚至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创意产业集群雏形。如旅游品牌,“逐步形成以瑞金为核心的红色旅游产业集群、以赣州中心城区为核心的江南宋城旅游产业集群、以龙南—赣县为核心的客家风情旅游产业集群、以安远—寻乌—定南和上犹—崇义—大余为核心的生态旅游产业集群、以兴国三僚—章贡区马祖岩-赣县杨仙岭为核心的堪舆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赣州旅游格局”[8]。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规划,在未来5年内,“赣州将推进文化创意产业服务创新示范区或基地建设,打造赣州民间工艺创意基地、赣州市印刷产业基地、赣州市动漫产业基地等,利用赣南纺织厂旧厂房兴办文化创意产业区。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动漫科技产业园、文化创意装修职业学院。打造全省乃至全国文化创意产业重要的产品原创基地、企业孵化基地、人才培养基地、国内外文化创意和服务外包转移的重要承载地”[7]。随着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将发挥集聚、辐射效应,逐渐成为赣州新的产业优势和经济特色。

三、赣州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重点攻略

根据赣州历史人文内涵、产业基础与优势条件,以下六个方面作为重点攻略,探索既能彰显时代特征,又具有赣州特色与文化个性的发展之路:

1.善于整体开发、整合各种历史文化资源。为彰显赣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优势与特质,把文化资源优势变成竞争优势、产业优势,首要的是秉持创生与更新意识,通过整合与包装,创新开发,提升文化资源的生命力与活力。同时,要落实在载体和产业链上。通过打造赣州红色文化之都、客家摇篮、江南宋城、脐橙之乡、世界钨都、稀土王国等城市名片,使各个创意产业共同协作、整体营销,带动整个产业链,使产品得到深度开发,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如赣州客家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可着力挖掘客家建筑、饮食、民风民俗、客家山歌、采茶戏以及风水文化等,通过整体市场运作机制,向国内外集中展示客家文化的魅力。石城正在谋划的打造成为亚洲最大的客家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即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这一园区将涉及文化和文物保护、研究、开发;文化活动、旅游、会展、演出;影视动漫、数字网络;民间工艺品加工、贸易;老人文化、养生、慈善等文化项目开发[8]。这一文化园区的规划与开发模式不仅较好地延续城市记忆与客家文化魅力,同时又彰显出时代气息与现代感。

2.注入高新技术,增强竞争力。从产业化角度而言,引导高新技术进入文化创意产业,将会提升产业链和产品的品质。可通过信息技术、光电高新技术、新型复合材料、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对文化产品进行深度开发,如对古字画、文物的保护与仿真制作、赣南赏石文化、古玩邮品、树雕、根雕产品的开发与制作、数字化演示等;也可运用高新科技进行影视制作,如由江西省委宣传部策划、创编的江西第一部现代高科技演绎的舞台大作 《神奇赣鄱》,把江西重大历史文化事件与舞蹈、动画、激光、声效等现代表演形式相糅合,创造出多维立体演出方式,给人带来全新的审美感受;而展现浓郁客家文化特色的大型歌舞剧《八子参军》,通过声、光、电技术,将赣南采茶歌舞与现代歌舞、客家文化、红色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具有强烈震撼力、感染力。这些都是将高新技术融入到文化创意产业中的有益尝试,值得更深入实践;而由华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发的“数字赣州”等网络技术的实践表明,将数字技术作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支点,是切实可行的。

3.以特色产业园区和基地为依托,培育知名品牌和龙头企业。根据现有的产业资源及发展现状来看,需要重视推动文化产业园区的重点项目以及积极支持并推出有发展实力的产业品牌,可以发展的产业园区或基地如下:①民间工艺创意基地。赣州所属区县市的历史文化街区众多,可确定一批与老城保护相结合的文化遗址、古建筑、旧厂房,开发各区域工艺品和收藏品市场,如发展赣州自古就广泛流行于民间的剪纸、纸扎艺术、雕刻艺术,另七里古窑瓷、赣南灯彩等,都是建设工艺美术商品市场的重要资源。②现代文化艺术创意基地。鼓励原创和现实题材创作,扶持地域特色鲜明、创意性强的文化艺术精品的生产。赣州具有丰富多彩的戏剧、民歌和曲艺等艺术,以及近年来赣州作家群的涌现,不断有优秀作品问世,为构建文化艺术创意基地奠定基础。③网络游戏与动漫创意基地。依托地方院校的人才培养优势,打造网络游戏开发、制作和动漫生产的重要基地。④综合服务型创意产业基地。引入室内设计、城市绿化设计、旅游纪念品设计、数字网络等创意企业,形成综合利用与地方服务的创意产业集聚区,以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4.充分利用区域、地缘优势,实现发展态势上的“合纵”与“连横”。 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指出:“推动跨地区、跨行业联合或重组”,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赣州围绕“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发展战略,以“交通共联、产业共兴、品牌共推”的思路,搭建赣州“合纵”与“连横”发展平台。一方面,充分发挥赣州区位优势,主动接轨和连通南昌、厦门、广州、深圳、福建、长沙等地,学习并借鉴发达城市经验,积极与大企业、大公司合资合作,采取产业-资本合作、产业-产业合作、产业-技术合作等多种形式,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方面进行有效对接;另一方面,整合赣州所辖的各区县市,是赣州打造增长极的重要支撑。要以赣州市区为核心,以县城为基础,中心镇为节点,促进各区县市集合、捆绑式发展,在生产、融资、销售、信息、市场化运作等方面形成合力。如有多单位多部门联合举办的中国赣州国际脐橙节,已连续成功举办四届的经验表明,采取有效措施,整合赣南脐橙产业集群优势,寻求国内外发达城市的合作与共赢,是不断拓宽文化产业市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策略。

5.优化政策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当前,推进赣州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招商引资。要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参与国内外合作,不断提升招商引资水平,参照其他城市地区成功经验可以发现,最根本的一条是坚持科学招商。科学招商需要紧密围绕三大问题核心展开,一是招什么?要依据赣州特色与优势,有的放矢,着力招引有利于促进产业集聚、形成产业链的重大项目。二是怎么招?政府、企业与市场之间要良性互动,把“政府搭台”与“企业唱戏”有机结合,形成招商引资的强大合力。三是招商引资之后怎么办?一个成功的产业集群背后总是有许多因素,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招商引资之后的精心培育,它涉及到政策环境以及原有产业基础的垒实与拓展等方面。因此,政府应积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管理、立项、资金、税收、用地、信贷、融资等方面给予扶持。

6.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构筑文化创意人才高地。首先,要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和培训基地。鼓励地方高校、大中专职业技术学校等设立创意设计、广告学、数字媒体艺术、动漫等专业,充分发挥地方院校的专业优势,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赣州人力资源丰富,仅章贡区而言,全区座落3所本科院校,4所大专院校,5所中专学校,每年能培养各类人才2万多名,为承接发展文化创意与技术密集型产业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其次,加大人才聘请和引进力度,特别是引进能带动整个行业发展的文化产业领军人物和高端人才,要以灵活的政策、优厚的待遇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另外,还可以从“文化创意梯队工程”着手,可举办区域性文化创意相关的大赛,发掘当地民间潜在艺术人才力量;也可在学校开展“文化创意设计”活动,使广大学生奠定良好基础,从而在全社会构筑浓郁创意氛围,为赣州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

总之,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意作为知识经济的核心,是提升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的两大引擎,是经济增长的‘车之双轮,鸟之双翼’”[9]。这一世界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的全新潮流促使赣州要不断提高其文化与科技的整合力、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力,尤其是赣州正面临着中央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重大机遇,我们更需要一种世界眼光和气魄,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战略性、支柱性产业来培育,真正形成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强势,把赣州打造成文化、创业、环境高度和谐的国内一流,江西领先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切实提升赣州城市综合竞争力。

[1]于 今.创意产业在城市更新中的作用与发展建议[N/OL].http://www.chinavalue.net/Management/Article/2008-5-3/113161.htm l

[2]杨旦修,聂钰石.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整合与升级[J].重庆社会科学,2010 (2):79.

[3]金元浦.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三个阶梯与三种模式[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0(1):21.

[4]马丽丽.文化强国及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现状[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2(3):27.

[5]金元浦.文化创意产业四题[J].求是,2012(8):53-54.

[6]温居林.赣州:文化创意产业悄然上路[N].赣南日报.2011-8-31.

[7]赣州: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融合迎发展春天 [N].赣南日报.2011-08-31.

[8]温美良.江西石城将打造客家文化创意产业园.新华网,2010-07-28.

[9]历无畏.创意产业导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4.

猜你喜欢
赣州文化产业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赣州油’系列油茶品种配置筛选
谁远谁近?
赣州就业扶贫“251”模式成榜样
赣州港开通两趟中欧班列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赣州:“1+100”为青年办实事 做青年贴心人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